•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正视新闻教育的繁荣与危机|从繁荣到危机

    时间:2019-02-07 04:35: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新闻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可以说,新闻传播事业与新闻教育的关系,远比一般的行业与其专业教育的关系更为紧密。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教育的格局是相当精选的,全国重点院系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新闻系,此外只有不多的若干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如河北大学、郑州大学、江西大学设有新闻系或新闻专业。直到90年代,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新闻单位还是很受欢迎的,研究生就更是受器重。如今,新闻院系已经多达数百个,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设立了新闻系,民办高校也都争设新闻系,师范院校、理工院校甚至体育、农业院校基本都有新闻传播专业,现在几乎不知道哪家学校未设新闻系。而硕士学位点与博士学位点,因为事关院系领导的政绩与学校的规格与地位,也成为各校竭尽全力争取的目标,越搞越多,以新闻专业在校生数量尤其是博士生数量而论,中国肯定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国,对于中国新闻学来说,可以说人丁兴旺,是一片繁荣景象。
      但是,在队伍壮大、院系林立的背后,也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危机,归结起来,就是新闻教育的质量与声誉每况愈下,即使是最著名的院系毕业,在业界要找到满意的工作也不容易。如果不讳疾忌医的话,就要正视现实,研究问题,寻找解决的出路,调整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
      
      新闻教育老一辈全线退下
      
      文科与理工科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在理工科领域中青年是做学问与出成果的主体,而文科领域则是年龄越大越有学问与成果。原因很简单,科学技术重在实验与创新,而社会科学则主要基于经验与智慧。新闻教育是典型的文科,而且是复合了语言文学、政治、传播、教育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专业,要胜任教学与研究,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然而,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如今在高校里,新闻教育的老一辈已经全线退下,师资呈年轻化状态。
      上世纪80年代的教授、副教授,构成了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的基本班底。至今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很多专业领域,都是这一批老前辈奠定的教材、理论框架与基础,如新闻史方面方汉奇先生、宁树藩先生、徐培汀先生,新闻理论方面甘惜分先生、何梓华先生,外国新闻事业方面张隆栋先生,以及新闻业务方面郑兴东先生、陈仁风先生等。
      高校的行政化与机关化,使得人事制度也照搬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的标准,教席与岗位如博导或主任、会长等学术头衔也成为带有官本位色彩的编制名额,被一些后来者所垂涎,因此,为了给排队的人以机会,教授也就不再有终身制,虽然也还有返聘等名目,但主要是为了利用老教授的博导资格等等,带有鲜明的功利目的,而不是为了教学与研究。返聘的老先生们只有干具体工作的权利,鲜有在职时的发言权,更无拍板权。用戏剧的术语来比喻,相当于头牌返聘跑起了龙套,不能抢了当红主角的戏与彩。新闻教育的老一辈全线退下,导致中国新闻教育进入青黄不接时期,也直接造成了揠苗助长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刚当教授或刚得博士学位没两年便“荣”膺博导头衔。
      
      教师面临专业尊严危机
      
      如果说中国教育存在着普遍的、深刻的危机,那么对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来说,最大的危机是在专业的权威与尊严遭到了挑战,也就是说,新闻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教师普遍在专业上不尊重、不信任。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情况在以前也程度不同地存在,不过,以往几家著名的院系,都有几位压得住阵脚的大牌教授,学生即使对某位或某些教师的学问与讲课水平不以为然,毕竟还不敢轻视他们。
      南方某大学一位教授对我说,学生现在是小实习小反叛,大实习之后干脆造了反,因为在新闻单位实习后,课堂上教师的专业权威与尊严荡然无存,根本不再听老师讲的那一套。在新闻单位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检验学来的知识,倘若教师眼高手低,一经比较就显现无遗;如果教师连眼力也低,学生当然就会反叛。
      新闻专业的教师不好当,并非今天才如此。80年代的毕业生,其实也都心里有杆秤。我就听到不止一位成为报社老总或著名报人的同行对我谈起他们各自母校的新闻专业老师,不约而同地大摇其头。不过,有句老话,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学居上本是教育的常态。如今新闻教育普遍存在的尊严危机,主要根源还不在于师资的专业水平,而是在学问之外有着诸多不该有的缺陷。
      
      新闻专业教材质次量多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副教授赵泓以前在南方日报出版社工作,曾经编过我的两本书,彼此经常联系。他向我反映了一个苦恼,就是开编辑课选教材很难。他两年换了两本教材,都不满意,因为学生向他直陈,所用的教材太烂!而他选的全是有名的教授在有名的出版社所出的号称是权威的教材!
      名校名社出的号称是权威的教材,都遭到学生如此评价,那些并非名校、名社的一般教材,就更可想而知了。新闻教育“大跃进”之前,新闻专业普遍采用的教材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两个系列,虽然不是本本都精,但质量相对比较扎实过硬。到今天,大概至少有二三十种各校编的教材,而较起真来,基本没突破人大、复旦的教材所达到的高度。
      现行的体制,各家新闻院系的教师,都争相编写出版专业教材,而且往往一人编不止一个专业的教材,这是因为评职称与科研成果,教材可以充数。由于这种教材有本校本系的学生可以保证年年的包销量,同时,出这样的教材还可以拿到学校的资助或津贴。对编写者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问题在于,由并非内行权威闭门造车编撰的这些教材,不仅理论上站不住脚,更经不起实践检验。就我所见,不少这类书都徒有教材的虚名,却没有真知灼见,甚至连常识水平都没多少,真要是有学生盲目信服,绝对会误人子弟。
      新闻教育在学科性质上分为理论新闻传播学与实践新闻传播学,前者重在学术,后者重在业务。编写理论新闻传播学教材,需要的是有高深学术造诣的学者,应出版有严肃学术著作与发表有专业论文。编写实践新闻传播学教材,必须有业务实践的资历与成就,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在官本位与畸形的评价体系中,荣誉与名份常常与实力无关,因此,新闻专业教材中不乏被评为教育部优秀教材或重点教材、指定教材者,然而这不等于该教材就不陈腐落伍、八股体例、空话套话连篇。
      
      师生比例严重失调
      
      教育产业化以及相应带来的扩招导致了泡沫化,体现在新闻院系,就是普遍存在兵多将少的现象。本科生不必言,硕士生如今很多二线院校都动辄一个年级上百人,而博士生一年也都在两位数以上。过去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招生都是精中择精,宁缺勿滥。仅举一例,1987年人大新闻系招研因为新闻理论试题存在题目不清导致全体考生只有三两人及格,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也没有放低标准,只录取了3个研究生。对当年的出题者是否有失误没必要再去追究,但是严格把关、看重分数的严肃性这一点,无疑还是符合精英教育的原则的。如今各校的门槛都放低了,学生数量也就相应剧增。师资规模没扩大,在校学生太多,根本无从指导。管理学有个有效管理半径的概念,大意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最多可以直接领导的下属人数不超过20人,而导师与求学的研究生之间,不是简单的指令与服从关系,而是交流、引导、探讨、提高的知识与技能传授,因此,一个成功的导师有效的直接指导半径,我个人认为不能超过五六人,亦即一个年级不超过两名学生,否则就乱了套,成了放羊。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绝对应是重质而不是重量的,不能讲规模效益。
      尤其是集中在论文指导阶段,一篇硕士论文通常3万字左右,一篇博士论文要10万字左右,如果指导的一届学生多达五六个,导师仅仅逐一阅读一遍就很困难,又如何切实地指导呢?所以,成批量生产出来的硕士、博士的论文,几乎都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只是,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也都是局内人,大家走走过场,一般都“放一码”。教育学术到这等地步,实是不可原谅的败笔。如此制造出来的毕业生,与花钱买一纸文凭,实际差距不大。
      
      外聘与兼职的规范化
      
      由于新闻传播专业与新闻传播产业贴得很近,因此,从业界第一线聘请资深或权威的专业人士任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西方,这也是一种普遍的做法。不管是否外聘师资,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案准备以及教学计划、考试方法以及试卷起草等环节,都要同样规范、严肃。新闻院系扩招幅度过大,本校师资根本应付不过来,大量依赖外聘师资,如果没有科学的安排,最终会变得杂乱无章,从而使授课质量无从得到保证。
      以我个人有限的见闻,有些大学在外聘兼职师资方面做得很有章法,如河北大学,以出版专业来说,受聘担任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有河北教育出版社原社长、紫禁城出版社社长王亚民、河北大学出版社社长任文京,都是出版界的成功人士,所出的图书不乏获国家出版奖的经典图书,带出的学生也就成材率高。
      上海大学、郑州大学新闻学院也都很重视外聘兼职教授,这种重视既体现在精神上,更体现在物质上。无论古今中外,尊师重教首先要体现在待遇上,否则就是自欺欺人。当然,能够在大学兼任教职的业内人士,一般也都不会计较报酬的多少,事实上,大部分兼职教授,都是出于事业心与教书育人的道义责任而登台的。
      也有大学虽然大量依赖校外专业人士兼职,但是在安排对待上却非常随意、草率,而且给任课的校外师资报酬低得可怜,有些不像话甚至是无礼了,还隐含着一种摆不上桌面的盘剥。
      
      高学历的两难处境
      
      高学历在新闻专业,现在一般指的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国内新闻专业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是童兵先生,时在1988年,在2000年以前,新闻传播学博士还是凤毛麟角,而随后的这几年,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每所大学每年都要出炉十几个以上,原本有数的高校与研究机构早已饱和,相当比例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只能进入业界。但是,由于新闻专业的特殊性,高学历不见得适应业务工作,就我所知,凡是在新闻单位一线的新闻专业博士,大都处境难堪,自己感到大才小用还不说,甚至在同行眼里还不如低学历的更能干或适用。
      曾有应届博士毕业生让我帮助找工作,我不止一次地认真建议,如果读博士之前没有干过新闻,最好别选择到新闻单位,还是找个教学或研究工作更合适。因为新闻业务全靠动手能力,如果没有实践经验,高学历的新手反而不如低学历的新手,低学历的没有多少书本或理论知识,干起来负担少、压力少,容易上路;而高学历的读了不少专业书,知道的理论知识很多,年龄又偏大(与本科生相比,通常要多读六年大学),真动手操作起来,往往不适应,难免眼高手低,架子端起来放不下,太难受。有一位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博士,虽然不是新闻专业,但是却进了新闻单位,就常常向我诉苦,因为用非所长,事实上,在新闻单位一线干的工作根本不需要博士层次的知识,结果他最后还是一走了之。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毕业不难,难在毕业以后的就业。一家权威IT报刊的朋友告诉我,他的同事就有一位新闻博士,干起活来显不出优势,痛苦不堪。这种情况一再发生,实在值得新闻教育界警醒:高校热衷于争博士点,招博士生,但是,在行业其实消化不了几个博士的环境里,只管招,只管培养,最后,每年要毕业数百位甚至更多新闻专业的博士,在一个专业里博士学位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时,每年还从大学源源不断地走出来大批博士,这不是费力不讨好的资源浪费吗?
      
      (作者长期致力于媒介经济与市场研究,欢迎同行联系交流。电话:013901034346 http://blog.省略/m/xianxiantang 邮件:caopeng@public.省略 邮码:100054 北京白纸坊东街2号)

    相关热词搜索: 正视 繁荣 危机 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