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杂文时评 [《吴兴人时评杂文选》序]

    时间:2019-02-07 04:35: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吴兴人先生是位资深杂文家、时评家。上世纪50年代末,他还在大学读书时,就有杂文问世。他的才华为文汇报总编辑、著名杂文家陈虞孙所赏识,于1960年初,在他大学即将毕业时,就捷足先登地将他揽入文汇报怀中。新闻工作的岗位,为“才露尖尖角”的青年吴兴人,提供了一个适宜成才的环境与纵横驰骋的平台。很快,吴兴人以又多又好的杂文时评,成长为上海新闻界一个著名评论工作者。四十多年后,也就是2002年,他进入耳顺之年,以新民晚报评论员的身份退休,虽然办了退休手续,但他的评论生涯却一天也没有中断。只是办公桌从文新大楼的新民晚报4楼,搬到了东方网的41楼,以东方网编外网络编辑与特约评论员的身份,为东方网评论专栏“今日眉批”撰稿,并负责东方网评论的组稿编稿工作。
      其时,东方网刚组建不久,按照“以言立网”的要求,亟需加强网上评论,激浊扬清,针贬时弊,帮助网民正确解读众多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然而,当时处于网站初创时期,刚刚建立的网站,工作千头万绪,评论工作往往被忽视,成为不应有的薄弱环节。东方网领导在这方面高瞻远瞩,一开始就紧紧抓住评论不放。不仅开辟了“今日眉批”这样原创性评论专栏,而且积极组织了一支特约评论员队伍。始参加者为7人,号称“七君子”。这些,“发前人所未发”,在网站建设上具有开创性,对整个网络评论的发展起了带动和推动作用。2001年以后,全国各大网站和一些重点新闻网站,也先后推出原创性评论栏目,组织网络评论队伍。网络评论渐成气候。东方网在实践“以言立网”的要求上,所以能走在前面,首先自然是由于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大力支持,在具体操作上,吴兴人可谓“功莫大焉”。他不仅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写了大量评论文章,同时以编外编辑的身份,有效地组织了一支又一支的评论员队伍。他为人热情,以诚待人,依靠他多年的人脉关系,将沪上,乃至北京、广州等地的众多评论高手,聚集在东方网麾下。不少人原都用笔写作,不会敲击键盘。吴兴人鼓励大家学会换笔,既面对面地讲,又手把手地教。我就在他的办公室电脑前,两次听他谈如何在网络上发稿。其时,他已年过花甲,为了及时编稿发稿,每天都准时上班,风雨无阻,休假日与节庆日也不例外。作为朋友,我们常常劝他要注意劳逸结合,保重身体,他却总是以写稿编稿组稿为乐。网上评论,较之传统媒体上的评论,有个很大的特点与优点,就是发稿特别快,特别及时。写一篇杂文或评论给报刊,发表出来总要在几天、十几天乃至几十天以后,削弱了新鲜性;而给网上的言论,往往是即写即发,是最新鲜的出炉。我发给东方网的文章,最快的是十几分钟后就上网了。我钟情网上评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快”感。而为了“快”,为了及时发稿,吴兴人常年坚守在岗位上,一心一意为网络服务,为网民服务,为作者服务。同时,为了推进网络评论,吴兴人还写了不少有关“以言立网”的文章,编辑了《眉批天下事》和《网评天下事》两本网络评论集,彰显了网络评论的成果与作用。吴兴人是网络评论的先行者、开拓者和组织者。
      这本《吴兴人时评杂文选》所收的文字,都是首发在东方网上的。近5年来,吴兴人写的时评杂文在千篇以上,这里只是“选”出的一部分。对这些文章如何评说呢?我想起吴兴人说过:“网络评论有其短、尖、多、快”的特点。此“四字经”,也正好用以概括他的网络评论的特色。短,就是短小精悍,言之有物,揭微显隐,一针见血。尖,就是尖锐锋利,知人论世,不是钝刀子割肉,而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多,就是文思泉涌,连绵不断,勤于笔耕,佳作迭出。快,就是反应灵敏,思路快捷,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时评杂文的“短、尖、多、快”,在相当意义上,是出自于新闻工作的天然要求。因此,相当多的杂文时评作者,都出自新闻界或与新闻界有较多的关联。吴兴人的时评杂文卓然成家,固然与他长期的新闻工作磨练有关,但同时也由于他特有的修养所致。他敏感敏锐,“见叶落而知秋”,能从许多生活的表象中,捕捉到内中的意义或问题。因而有说不完的话题,写不完的文章。既可大题大作,也可小题大作,还可旁敲侧击,借题发挥。他热情善良,热爱生活,热爱人民。不论是歌颂或批判,是“美”或“刺”,都着眼于激浊扬清,鼎新革故,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让社会更和谐,让国家更兴旺。文章的脉搏,与人民的喜恶相通。他知识丰厚,于文、史、哲、艺均有相当的根基,在写作中方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持之有理,言之有据,随手拈来,皆成文章。同时,他还十分勤奋。阅读与写作,成了他的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们说,一天不吃饭不行,对他来说,一天不读不写,日子似乎也很难过。他是切切实实地“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因而,他在进入老年以后,能在最新兴的互联网领域开拓进取,结出丰硕的成果,发出耀眼的晚霞光芒。
      对时评杂文,有人讥之为“短命文章”。他们说,在报纸上发表,只有一天的生命。在网上发表,则常常只能存活几小时。因而觉得它们是没有保留价值的文体。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杂文和时评确有“短命”的一面,有的名人也说过“杂文速朽”的话,但这个“短命”与“速朽”,不是指文章本身的价值,而是指这种文体与形势和新闻结合较紧,那些论时事、砭痼弊的作品,如不及时发表,便会时过境迁,减失了效用。因此,杂文与时评特别讲究时效性。毛泽东于上世纪40年代为新华社写的那些鞭辟入里的时评,倘若当时不发表,事过境迁后再刊载,岂不是“放马后炮”,大大削弱了它的战斗力吗?因此,时评和杂文都极为重视时效。从这个角度讲,杂文和时评受时效约束,“命”确是较“短”。但是,鲁迅的杂文,毛泽东的时评,并没有短命而亡,而是存活下来,成为范文,较一些不受时效限制的文艺作品,具有更强烈的生命力。原因在于,优秀的杂文时评,虽从时事新闻中取材,其灵魂则是作者灌注的深刻而独到的思想见解。这些思想与见解,具有超越性、普泛性、永久性,会长期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长命万岁地流传,不会“速朽”。正是基于这点,鲁迅的杂文和毛泽东的时评,成为文化领域的典范之作,巅峰之作。吴兴人的时评杂文,自然不能与这些典范作品比肩,但是,在不同程度上,它同样拥有有价值的思想见解,给人以长久的思索玩味,并且因为它紧密结合形势,还具有“史”的价值。远东出版社经过筛选,取其精品成书,便于读者阅读鉴赏,是有见地之举。
      
      (《吴兴人时评杂文选》,已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相关热词搜索: 人时 杂文 吴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