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798艺术区 沈晓闽和他的《798》

    时间:2019-02-14 04:29: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导演简历   沈晓闽   男,1972年生,福建漳州人   1994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美术设计专业   1997年分配在厦门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创作
      200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2002年至2004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纪录片编导
      独立纪录片导演
      
      故事梗概
      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上,798艺术区在北京的诞生和发展必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798纪录片的拍摄从2002年10月开始,也就是艺术家和艺术空间入住798工厂前,到2005年2月结束。
      记录了798艺术区前后4年来发生的事件和变化,从一个废弃的工厂到繁华艺术区的变化。
      
      导演阐述
      798在中国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再现了NEW YORK的“SOHO”现象。主题则是围绕艺术区保留还是拆除,艺术家和工厂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展开。片子有代表的选取几个艺术空间和艺术家的故事构成本片的叙述手法。
      
      刘:我以前也看到过曹恺和邱志杰的对话,他们也提到在西方电影主要是对应着电影院以及电影节,而录像艺术则主要是针对艺术馆、博物馆以及各种艺术展览。
      沈:西方主要还是体制成熟,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大本营,自己的渠道,但是在中国我认为一切都刚开始,呈现一种混乱状态,我做的片子在电影圈可以说它是一部电影,又可以将它作为一种艺术品参加艺术展览。其实中国当代艺术走到今天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局面,你做什么都可以,这也是挺好的一件事。不像西方,东部主要就是好莱坞,西部学电影的好像就是主要针对艺术馆、博物馆一类,西部与东部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门槛。但我们的界线分得不太清楚,所以就我的片子来说,我也试图刻意模糊这种界线。杨福东就是以他在电影学院学习的东西转而专攻艺术,反过来在艺术圈我拍摄大量艺术类纪录片,包括“长征”的大量的艺术家,还有邱志杰“后感性”的一些现场。
       借鉴当代艺术家对于新媒体的表现方式,我反过来将它们融到一个故事里面,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做。但是这也是现在一个较粗略的想法,我觉得可能以后会有更大的自由度吧。
      刘:由于影像的普及,再加上DV的出现,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拍摄电影跃跃欲试。但对于一些人而言,虽然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专业技巧方面却缺乏最基本的训练,这就出现了不少问题。
      沈:对,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就两方面。一方面得有人配合,在技术层面将你的想法付诸实施;另一方面也可以硬走下去,不管所谓的专业技巧,拍一千部,一直坚持自己的路子,那你有可能就是大师,但是这比较难。比如香港有一个叫九龙王的,他说他的地是早年祖宗的封地,政府没权回收,然后他几十年不停在各种地方涂鸦,说香港政府贪了他的地。他胡乱的写就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这东西,法无定则,很难下定义什么是对的。如果有技术但观念不行,那你就扎扎实实地做电影工业的一份子,老老实实地做事;观念行的人,只要熬得住人家骂,又有钱支持,那么也能拍得成。但是我一直强调,最好还是要掌握基本功,掌握最基本的视听语言。一堆人在那开会,你怎么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你怎么把这个矛盾拍出来,这就是功夫了。
      刘:从你的言谈中感觉你对拍摄和现实之间的这种指涉或者说反映,你都看得很淡,而更为注重的其实是能否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
      
      沈:对,这是创作方法的问题。但是肯定也会涉及到所谓人文关怀,我觉得这种东西应该是附带的自然而然的,但没必要特别指出来。比如说拍这个是为了关心残疾人,你不关心你干嘛去拍摄,但把这个作为一个卖点来说就不好,拍摄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过程,而没必要把某一点无谓的放大。再比如说“798”里面的艺术家值得同情或者工人值得同情,这些你知道并且展示出来就完了,而没必要太追究。因为我以前在电视台拍过太多这种,自己拍着眼睛就酸酸的然后眼泪就掉下来,一个小女孩、一个老头儿讲自己的身世怎么惨怎么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的眼泪一下来我就习惯性的推上去一个大特写,让大家清楚的看到眼泪掉下来了。而我自己则有时候会心酸,有时候可能就一点感觉都没有。我觉得拍纪录片的人应该是在心里面或者说作为影像的话是比较残忍的,不然你拍不到这种东西。
      刘:一看到“798”这个名字,人们可能就会想片子里面一定有很多关于当代艺术的展示。
      沈:我觉得那算是猎奇的眼光。我觉得就我个人而言,当代艺术这块我是比较熟,拍得也是比较多地加上我自己的审美,以一种猎奇的状态去展现生存状态以此令人吃惊意义并不大。我所要表达的主题,即是在一个艺术空间,把一些不可能的混在一块的东西强调出来。但《798》在表达我自己的观念之外,它的文献价值还是能够体现一些。因为里面好多东西,798有很多国家也拍,包括美国,韩国都在拍,他们也都在关注。但他们都没有真正把握住它的来龙去脉。因为拍得晚,那么已经逝去的东西就已经拍不到了。他们介入的晚。好多事件性的东西他们还是没有拍到。
      刘:跟艺术家打交道,是不是他们很快就会了解你在做什么?尤其是那些搞行为艺术的,他们会有什么不好的反应吗?
      沈:他们不会介意的,在我片子中呈现的是一个资料。人的行为都是互动的,哪怕是瞎聊的时候,他一说什么,你就凑了过去,或者他往这边靠了,你就假装很感兴趣地拍,那么打过两三回交道后,他自然就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也有的人会直接问我,你到底想知道些什么,我就笑着问他,你对工厂有什么了解吗?他就说了。但我始终还是自觉地保持着跟他们的距离,因为一旦太近了之后,很多事情就没有度了。有了距离,那都会感到这是工作。
      
      刘:对于整个“798”的历史变迁以及你片子里所反映出来的其在发展上遇到的困境,你个人持怎样一种态度?
      沈: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必经历程,发展到这个阶段,必然需要一个这样的空间。“798”只是一个符号,过程是很重要的,但它不是惟一不可替代的。没有“798”也会有“800”,即使北京,没有上海也会有这样的地方。
      刘:《798》告一段落之后你有什么新的打算?
      沈:接下来就要为生活奔波一阵子,还要跟朋友合作拍片,心里已经有一些想法,但始终不敢去动。在基本生活没有解决之前,就得归入生存的现实。人折腾一次就是半条命,不可能一直这样折腾的。
      
      作 品:
      1998年纪录片《边走边唱》获中国新闻奖
      1999年纪录片《演出》入围意大利蒙特卡提尼国际短片节
      2000年纪录片《新龙江颂》获中华独立影像作品比赛年度最佳导演奖
      《新龙江颂》并参加“中国首届独立影像展”和“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节”等影像展览
      2001年纪录片《乡村摄影师和他的儿子》获第三届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全球艺术院校影像作品竞赛(AIM)大奖
      2002年拍摄《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2002年至今拍摄纪录片《798》
      2005年纪录片《乡村摄影师和他的儿子》参加布拉格国际艺术双年展

    相关热词搜索: 沈晓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