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以“人学”思想传播社会和谐之声】社会和谐思想

    时间:2019-02-07 04:36: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话语分析能让我们对一些问题看得更清楚一些,比如中国新闻基础理论话语的建构问题。   近两年,在探讨新闻传播中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时,一些学者开始置疑仍颇为流行的“新闻是事学,不是人学”观点。但实际上,这个观点只不过是中国“新闻”既往定义的一个概括而已。“事实说”、“报道说”和“信息说”是中国新闻史上三个著名定义,它们的出现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识:
      “事实说”:“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徐宝璜)
      “报道说”:“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信息说”:“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宁树藩)
      分析三定义的阐述话语时可以发现,“事实”一词是这三个定义共同强调的,其次所强调的便是“新近(最近)”一词。而且,在3个定义陈述过程中,作为新闻传播主体的“人”都被放在了其叙述之外,取而代之的是传播的客体“事”变成了定义阐述的主体。而这正是中国新闻理论话语建构中所呈现的一个重要特征。
      由此可见,中国新闻基础理论话语实际就是以“事”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事学”模式来建构的。而新闻实务界又是以理论话语的建构模式来进行自己的实践的。由此不难理解《北京最后的粪桶》出来的时候给新闻界所带来的迷惘了:这既不新又不近,东拉西扯的事儿怎么能算是新闻呢?①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中国新闻传播中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现象了。“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新闻媒体中,‘人’的缺位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新闻实践中由于对‘人’的忽视而制造的‘无人新闻’比比皆是”。②实务界行为偏差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新闻基础理论话语的这种“事学”建构模式上。而今基于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来看,继续以这种模式来建构新闻学的理论和实践话语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的。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科学地发展中国新闻学理论,使之“与时俱进”就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界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以“人学”观念替代“事学”观念建构新闻理论话语是第一步,由此去修正以往“事学”话语建构模式所存在的一些偏差,新闻的人文精神才有可能从根基上被张扬起来。
      也正是基于此,笔者提出了探析新闻人文内涵的观点,以与方家交流商榷。
      新闻的人文内涵:人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
      其实,童兵先生早在2001年就针对“新闻是事学”的观点明确指出:“新闻所关注的事,无论是自然界发生的事还是人世间发生的事,大多同人的生存发展有关,新闻从不问津同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实。我们生活其中的客观世界,每天有多多少少的事情发生,而媒体对它们感兴趣并光顾的,也总是那些同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事实。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新闻既是事学又是人学,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学’。”③在这里,童兵事实上已提出了“新闻是人学”的观点。但时至今日,理论界并没有去进一步明确“新闻”的人文内涵。
      正如童兵所言,和人类生活密切关联着的新闻,理所当然应是和文学一样的“人学”。从人文角度来看,新闻与文学这两个学科表现出来的都是人类对自身的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都是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思考。二者的区别只在于表述和思考方式的差异(一个强调真实的描述,一个偏重艺术的表达),而并不在于对“事”与“人”之间的机械的分割。和对文学的影响一样,“人学”带给新闻学的亦应是一个思想的导向:不论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还是传播有关“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新闻”的中心都应是“人”,或者说与人有关的“事(事实)”、与人有关的“信息”。
      由此来探析“新闻”的人文内涵,“新闻”就不应只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或“信息”,而是和文学一样,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和思考的方式。
      可以这样说,“新闻”是人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媒介传播内容,是基于人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及其发展、变化的认识而做出偏重于真实与客观的描述,并且通过媒介将之进行传播。通过这种描述和媒介的传播,“新闻”体现了人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尤其是其发展、变化的关注。这里的生存状态包括人的物质状态和精神状态;生存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新闻”的这种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实际上还包含着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
      作为人类的一种独特的认识和思考方式,新闻中所包含的“思考”不仅是出自传播者,也来自于新闻的受众。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事情能传播开来,有些事情不能传播开来的原因。在考察一些新闻的传播价值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越是事关人的生存、人类社会安危的新闻,其传播价值也就越大,传播的速度也就越快。俗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正是其反证。
      而“人咬狗才是新闻”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异是每个人都关注的焦点。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播技术的更新,新闻传播的多元化和平民化更进一步说明,“新闻”作为一种独特的认识和思考方式,是人类进行社会化生存的重要手段。
      在这里,笔者要申明,这不是在重新定义“新闻”,而仅仅是从“人学”角度来探析“新闻”的人文内涵。因为界定一个概念需要更为科学的认识和更为精确的话语建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界定本身就意味着对一个概念进行封闭的话语建构。对于新闻学来说,这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新闻学与社会的关系密切,始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新闻学理论话语也自然应在开放的状态中建构,以便其能随社会话语的改变而改变。
      探析新闻的人文内涵是为了修正以往“事学”话语建构中的偏颇,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思考的起点,是“人学”理论话语建构的基点。
      如果要坚持强调说“新闻”是“事实”的话,那它就应是一种描述人的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及其相应变化的“事实”;如果要坚持强调说“新闻”是“报道”的话,那它就应是一种描述人的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及其相应变化的“报道”;如果要坚持强调说“新闻”是“信息”的话,那它就应是一种描述人的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及其相应变化的“信息”。由此新闻的人文精神才得以被真正地彰显出来。
      
      新闻与谣言的差异:社会转型
      更需强调新闻的“人学”价值
      
      在多元化的时代和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变革面前,以人为中心来建构新闻学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什么是一个断裂的社会?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份同时并存,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社会发展阶段。”“多个时代的社会成份并存在一个社会之中,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不同社会成份的诉求共存在一时,而这些诉求本来是应当属于不同的时代。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样的情形是经常可以见到的。”④在这样的社会中,单纯地强调“新闻”是对新鲜“事”的关注,显然是以偏概全。任何“事”的背后都有人的影子;任何新闻活动都由人进行的,而人是社会的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认知结构,带给人的是不同的思想意识,其新闻活动,特别是新闻话语的建构因此就有了五彩缤纷的“色彩”。这就正中福柯所言,权力无处不在。而不关注人的存在和滥施权力意志,在一个断裂的社会中,将直接导致社会裂痕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加剧,“埋下社会动荡的种子”。
      几年前哈尔滨供水危机事件就是一个例子。由于不及时和不正确的信息传播,结果不但引发了社会传言,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恐慌。如果不是政府出面及时化解,就有可能造成“人祸”。
      谣言是什么?奥尔波特•波斯特曼说,谣言是“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的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证实其确切性。”纳普说,谣言是“旨在使人相信的宣言,它与当前时事有关,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彼得森•古斯特说,谣言是“在人们之间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卡普费雷说,“我们称之为谣言的,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胡钰说,“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他在《新闻与舆论》一书里,就将谣言当作一种社会舆论现象加以研究。“谣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区别这种舆论与其他舆论的主要标志是其传播的内容:谣言传播的往往是不实之事。”⑤
      从这些解释中,我们可以确认,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也体现了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关注。所以,当被传的事件越直接关系到人本身时,谣言传播的规模就会越大。研究流言和谣言的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在对1942年美国“珍珠港事件”中战时谣言进行分析后就指出,形成谣言有两个条件:一是所涉及的事件是重要的,另一是人们对相关事件的信息掌握不明确,具有“模糊性”。如美国“珍珠港事件”中战时谣言传播就是“以美国民众对官方的‘战时损失报告’的不信任为基础的”。⑥
      就某种意义说,谣言与新闻非常相近,它们都反映出人对自身生存的关注。所以,卡普费雷的《谣言》一书中,就把谣言等同于新闻。他认为谣言传播迅速的根源在于它是新闻:“首先是因为它是一条新闻,这条新闻涉及到群体,其结果并非局限于某个特殊的人物,而是整个圈子里的人;其次,这是一条新闻,因此在时间的效果下,它是会寿终正寝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涉及一件往事或永远存在的事情的谣言,比之有关现实的谣言,传播速度较为缓慢”。卡普费雷则更是把“新闻”的概念理解为:新闻=谣言=信息。这种观点虽然明显是以偏概全,却表明新闻与谣言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胡钰的观点中,谣言有可能是新闻―――经过官方公开,也有可能不是新闻―――未经官方公开。这说明,谣言与新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谣言经过证实可能是合理的推测或者解释,通过官方认可和经由大众传播媒介公开,便可成为新闻;同时已经在社会上公开的新闻,如果含有虚假、歪曲事实的成份,便被称之为谣言。”⑦新闻与谣言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从社会学来说,它们都是一种以信息传播为特征的集群行为;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新闻是相关的、真实的,且被确认了的信息。而谣言也是相关的,但未经确认的,也许是部分失实也许是完全虚假的信息。
      从上面的探讨可以看到,对自身的生存的关注是人的本能,以真实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就是新闻人文精神的最大彰显。新闻只有强调人的存在和肯定人性的是必须得到尊重的,由此而强调对每一个人生存状态或者说命运的关注,强调对公民基本权利(包括民主权利)的尊重,才能较好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较好地完成新闻媒介所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传媒必须
      高扬新闻的“人学”大旗
      
      只有将新闻放在关系人的生存的高度,我们才能看清新闻的真正价值,那就是,新闻所体现的是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传播,本来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段。而新闻传播则是人为生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了解自己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和社会变化的一种手段。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一步进化,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手段进而直接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特别是在人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在人面临着危险的情况下,新闻信息的真实和准确直接就关联着人的生存安危。从哈尔滨供水危机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新闻信息的传播与社会的轶序的密切关联,而2003年的“非典”流行则证明了信息传播与人的生存的本能需求的直接关联。
      “非典”时期,由于信息不透明而造成的谣言流行和社会恐慌就说明,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关注,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是人性的一部分。而在事关人的生存的危机面前,不传播真实的信息,不但有悖于人性,还有可能造成社会的恐慌行为。从这个角度说,“新闻”人文内涵的确立不仅彰显了“新闻”的人文价值,更彰显出“新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而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中,“人学”观念所赋予的“新闻”人文内涵更有着独特的意义。
      “实现社会和谐,既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也有赖于普遍广泛的价值认同。一个缺乏统一价值认同的社会,很容易陷入一盘散沙;一个没有坚强精神纽带的民族,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普遍的价值认同、坚强的精神纽带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在这个过程中,传媒负有不可忽视的重任。
      而传媒要担负其应尽之责,就必须高扬新闻的“人学”大旗,张扬人文精神,关注人性的健康发展,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唯有此,传媒才能发挥传播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作用。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教授)
      注释:
      ①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新闻大学》2001年夏季号
      ②王多:《“无人新闻”与人文精神》,《新闻记者》2005年第3期
      ③童兵:《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新闻大学》2001年第2期
      ④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第13~1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⑤张勤:《谣言的定义》,《新闻前哨》2004年第7期
      ⑥⑦周晓虹:《传播的畸变―对“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相关热词搜索: 之声 人学 社会和谐 传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