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黄荣良:不平等条约的最初突破者

    时间:2020-04-04 08:02: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925年,《中奥通商条约》在维也纳签订,这是北京政府“修约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修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主持签约的中方全权代表黄荣良功不可没。

    入仕外交界

    黄荣良,字子诚,1877年出生于安徽无为。1890年~1896年,在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南京汇文书院读书,获文学士学位。1897年~1899年,任该校教习及备学馆总教习、教务长。不久,黄荣良成为由数所学校合并而成的金陵大学最早的中国董事之一。1900年,作为基督徒的黄荣良被选为中国青年会代表,出席在法国巴黎凡尔赛举行的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大会。同年,黄荣良官费赴美留学,入培根大学学习。1903年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国际法,还曾在德卢神学院学习。1906年,黄荣良学成回国,被任命为驻英公使馆二等翻译,开始了外交生涯。

    黄荣良先后担任驻新西兰领事、驻澳大利亚总领事、北京政府外交部佥事以及驻直隶交涉使、驻奥地利公使等,由晚晴至民国,黄荣良经历了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时期,见证了中国外交的许多重大事件。

    积极维护澳洲侨民利益

    1908年10月,黄荣良出任中国首任驻新西兰总领事。黄荣良发现新西兰华侨众多,却没有一个社团将华人团结起来。为此,他提议成立中华会馆,并率先捐出十英镑作为资金。在他的推动下,1909年3月,新西兰惠灵顿成立了中华会馆,他亲自担任会长,为华侨举办了很多福利事业,如开办学习班,让华侨学习中文和英文等,受到当地华侨的欢迎。

    黄荣良在新西兰任职八个月后,被派往澳大利亚出任第三任总领事。当时澳大利亚实行“白澳政策”,华人对此甚为愤慨。对当时澳洲排华的情况,黄荣良做了很多调查,并与澳大利亚当局展开交涉。1912年5月,黄荣良向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外交部长托马斯提出备忘录,内容包括五点:1、凡持有官方护照的中国旅行者、商人以及学生均应获准入境,并受到英国对待此类人的同等待遇;2、在澳居住三年以上的华商,准许携妻同住;3、华人旅行者,免除盖手印;4、华人劳工只要通过华语或者英语测试,就应准许入境;5、联邦政府不应通过任何歧视华人工厂和商店的法律。然而,澳方拒绝了该方案,后来只是达成了一个“护照协定”。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是黄荣良的努力为后来澳政府改变华侨政策奠定了基础。

    不久,澳大利亚发生了潘如(Poon Gooey)事件。潘如是水果店店主,1910年8月与一香港女子结婚,根据澳大利亚相关规定,接他妻子到澳大利亚居住半年。1911年6月5日,他妻子生下一孩子,当地众多居民签名请求延长她的居住期限,澳方给予同意。1913年1月4日,潘如的夫人生下第二个孩子,当时澳国外交部长坚决不再同意延长她的居住期限,他们一家被迫回国,此事引起澳大利亚华人社会的不满与指责。黄荣良虽然同情潘如一家,但也认为他们应按照澳方的规定回国。黄荣良在给国内的报告中说,与澳方就此事交涉应着重于修改澳方的移民入境限制法,而不是就事论事。

    黄荣良在澳洲期间,正是国内政治斗争风云变幻的时期,这一形势影响到澳大利亚华侨。黄荣良政治倾向保守,对当时澳洲华侨中保皇派与共和派之间的争论,谨慎小心,极少介入,并致力于说服两派在国民爱国基金运动中合作,并因此获得政府颁发的一等爱国徽章。黄荣良还积极促成中国留学生留学事宜,与澳大利亚外交部参赞亨德交涉,修改中国留学生章程,曾经取得了取消年龄限制的成功。1913年11月,黄荣良辞职回国。

    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最初突破

    1914年,黄荣良出任北京政府外交部佥事。1916年11月4日,黄荣良在天津人民反对法国占领老西开的斗争中,接替被革职的王麟阁,担任外交部特派直隶交涉使,负责与德国、俄国、法国等有关国家交涉租界事宜。

    1917年3月14日,中国宣布与德国断交,中国和德国以及同盟国的一些外交事务交由黄荣良办理。3月15日,黄荣良与天津警察厅长一起前往德租界,与德国领事交涉接收事宜,随后,前往德租界工部局与巡捕房,办理接收。他还和天津海关的外籍人士联系,警惕防止德国船只移动等。由于黄荣良交涉有方,办事得力,受到政府通报嘉奖。

    1919年1月25日,北京政府颁布《管理敌国人民财产条例》,成立“管理敌国人民财产事务局”。黄荣良因为有丰富的对德交涉经验,被任命为直隶管理敌国人民财产事务分局副局长。

    1920年9月15日,黃荣良与直隶警察厅长杨以德带领随员到俄租界接收租界,并在俄租界工部局的钟楼上悬挂中国国旗。同年,黄荣良奉命与英、法、美三国领事协商组织暂行管理俄租界委员会,负责管理原俄租界行政事务。黄荣良等人当时在天津租界的努力,为中华民族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奠定了基础,中国学者称这些行为是对“不平等条约的最初突破”。

    签署中奥平等新约

    1920年10月10日,黄荣良被任命为驻奥地利公使。1921年5月《中德协约》签署后,奥主动请求与中方订约。当时黄荣良请示外交部,外交部指示:“请由尊处根据平等相互主义拟具约稿送部审查核定,奥政府有无意见亦可与彼接洽。”双方开始接触、谈判,黄荣良在谈判过程中注重维护国家利益,他所拟定的《中奥通商条约》初稿注重“大体条款,本诸中德协约声明文件,参酌中奥情形,凡利益所在,尽力图之,弊害所在,尽力剔之”。当时,奥地利要求继续维持关税之最惠国待遇,中方据理力争,10月13日,外交部寄送商约草案22条及《答复奥国政府节略》中说的很清楚,称:深愿以尊重主权平等相互之原则缔立商约。

    中奥自1921年9月正式接触谈判新约,中国方面坚持相互平等原则,先后费时四年,黄荣良尽职尽责,终于在1925年10月19日,由黄荣良与奥地利外交部长麻达雅在维也纳签署《中奥通商条约》,条约共21条,主要内容有:两国互派外交代表和领事;两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对方商港;两国人民在所在地法庭管辖之下,依所在地法律有游历、居留、经商开厂之权利;两国外交官享受国际法有关规定保障,以及双方民间刑事案件等。北京外交部致电黄荣良称:“中奥商约为中外缔约以来最平等详备之条约,经执事商妥签订,深为嘉慰。”自1919年中国坚持平等订约原则以来,各国态度多为观望,签订的《中德协约》和《中俄协定》,也仅仅是原则大纲,内容简略。而《中奥通商条约》共21款,规定详密,将《中德协约》的原则进一步具体落实,成为日后中国与各国议定新约的范例与蓝本。 美国外交史家波赖称,《中奥通商条约》是北京政府修约运动中签署的第一个新条约,在法权、关税等方面都平等。1926年3月,黄荣良离任。

    此后,黄荣良曾担任中国驻国联代表,继续为国家利益折冲樽俎。当时中央政府欠发驻外使馆经费已达20个月。截至1927年3月底,驻比利时公使王景岐首先回国索款,黄荣良无奈之下亦离职回国。随后离开外交界,进入教育界,重新担任金陵大学董事等职。1929年~1932年,担任天津新学书院院长等。黄荣良在出使欧洲之余,曾撰写《欧游随笔》介绍西方文化。

    相关热词搜索: 不平等条约 最初 突破 黄荣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