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过台湾

    时间:2020-04-04 08:02: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第一章岛天苍茫

    一出海

    公元一六二四年,中国还是朱氏的天下。坐在龙椅之上的,是大明王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位因父亲朱常洛刚登基一个月就匆匆离世而突然龙袍加身的少年天子,对于江山与权力的兴趣,竟然远远不及刀锯斧凿的木工活计。刨木料、刷油漆、制作精巧木器,甚至于起梁搭架盖房子。当堂堂天子终日仅津津有味地埋头于自己的木匠手艺之时,木料飘香的皇宫里,所有朝政大事,就悉数归入宦官魏忠贤之手。

    在后世画家笔下,魏忠贤往往被绘成马脸、哭丧眉、鼠眼、八字唇,横溢的奸相令人生恶。但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家伙真不是一点本事都没有,据说他箭法精准,能左右手挽弓,这是武的一面,回过身也有足够的智力步步为营往上爬,并在刀刀见血的宫廷拼杀中,一把攀上了巅峰……

    玩弄起权术来,他真是无人能及,并且肆无忌惮,胃口极大,铲杀起东林党人更是心狠手辣,一时之间北京城里鸡飞狗跳鲜血四溅。而此时,却并非国家安定边关祥和的锦绣时光,辽东彪悍的后金已经崛起,他们在能征善战的努尔哈赤率领下,正剑拔弩张地向南边蚕食而来,关外已是一片不堪。如此百般困扰之中,倘若魏忠贤能够在擅权敛财、斩伐异己中抽出一点空隙,将目光往东南海面外眺望,他会看到什么呢?

    这一年是明天启四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十三艘船只先后从日本长崎离岸,驶往茫茫大海。坐在船上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二十多个结拜成兄弟的中国海商以及他们的随从。为首的那个人被称为盟主,叫颜思齐,福建漳州海澄人,而年纪最小的则是泉州南安石井人郑一官,即郑芝龙,当时他不过二十岁。

    按《明史纪事本末》的说法,郑芝龙的父亲是泉州府的一名库吏,仕途平平,却生有五子,并且胃口极大地按龙、虎、豹、麟、凤来取名,个个都是生猛勇兽。然而,还不待儿子们成年有作为,父亲就黯然早逝了,家境顿时陷入困苦。尚是年少的郑芝龙因为排行老大,一下子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他带着弟弟郑芝虎、郑芝豹赴广东香山澳,即今天的澳门,投奔了舅舅黄程。

    对他而言,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出行。

    黄程在澳门经商,不是一般的小商,而是海商。这个身份在当时并不怎么光鲜,被明王朝称之为“海寇”,他的很多生意都与日本有关。

    日本那时正处于江户时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江户,即现在的东京,建立了幕府政权,铁腕治理国事。一六二三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下令锁国。除了开放长崎等个别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国人来日本,也禁止日本人远渡海外。侨居长崎开展海上贸易的颜思齐、郑芝龙等人对德川幕府不满,试图举事,掀翻德川幕府,占领长崎。不料未及行事,先败露了消息,顿时遭德川幕府追捕,于是仓皇出逃。

    这件事记载于清康熙年间泉州人江日升所著的笔记小说《台湾外记》之中。都知道小说可以虚构,可以将一点捕风捉影的事实夸张或者改头换面,但时间已经抹去了很多纹路,时间让人们的眼光变得宽容或者迷糊,于是后人还是很愿意将书中内容广泛地当史实加以引用。

    但真正的史实又是怎样的面目?它的眉它的眼如何飘忽闪动?没有答案,一切都已经深锁在岁月的烟雾中,而无法明辨了。

    台湾北港至今仍醒目地伫立着一块“颜思齐登陆之地”大石碑。

    但史学界通常却更倾向于另一种说法:天启四年,那个叫郑芝龙的年轻人,并非与颜思齐一起因造反之事败露而逃离长崎,而是被侨居长崎的大海商李旦所派,动身去澎湖,替占据那里的荷兰人当翻译。他动身的时间也并非农历六月,而是那年的一月。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郑芝龙天启四年离开日本,其实是由李旦所派赴笨港与颜思齐交易。时间有点远了,许多真相都已经被历史烟雾隐藏,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让今天的我们无能为力。

    颜思齐可能在天启元年就已经在台湾笨港登陆了,然后开始从对岸的漳州泉州两地陆续招徕三千多汉人,开始了拓荒垦地。

    今天嘉义县水林乡的颜厝寮,被认为曾是颜思齐的主寨。当年聚在这里的全是来自漳州的颜姓乡亲,村子因此得名。 除颜厝寮以外,那些从大陆招来的垦民还相继分成左寨、右寨、先锋寨、后寨、肖船寨、海防寨、抚番寨、粮草寨、北寨等,总共十寨,并发给耕牛和农具,开始了汉人在台湾最早的开荒拓垦。而同时,海上贸易也持续展开。这其实是颜思齐的老本行了,早在日本时,他的腰包正是赖以在这个行当上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搏杀而渐渐富足起来的。

    嘉义县新港乡妈祖宫前的“思齐阁”和“怀笨楼”,是后人为怀念颜思齐所建。三百多年过去,“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这样的桂冠仍然归属于他。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天启元年颜思齐赴台,其实正是李旦在背后策动主导的结果,李旦不仅出钱出力,第二年还把自己的儿子李国助也送抵台湾。日本学者一度认为李旦与颜思齐经历相似,可能是同一人,而中国学者则更倾向于认为两人除了有经济往来之外,其余的互不相干,李旦是同安人,而颜思齐是漳州海澄人。

    历史不忍细看,愈看,竟愈纷扰杂乱。

    关于李旦这个人,其面目其实一直并不太清晰,而且有神秘色彩周身笼罩。关于他的记载,多见于荷兰人的史料之中。据说他早年曾在马尼拉经商,后来与占据该地的西班牙人有了矛盾,财产土地被没收,便赴日本定居。究竟他经的是什么商?不详,等到其姓名与行为见诸文字时,已经是个拥有一支相当壮观的武装船队的大鳄了,气魄不凡地纵横驰骋在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地的一大片海域间,偶尔出手抢一抢别人的货,或者像正经生意人似的自己运一些货卖。

    台湾、澳门等处都是李旦船队经常抵达的地方。一般每年李旦所属的船队都会数次到台湾,运来的是日本的工艺品和金属,交易走的是丝绸、瓷器、茶叶、鹿皮。有人计算了一下,那一船货物价值,大约有十万两白银。

    那年,还是单薄稚嫩少年的郑芝龙,携带着自己更单薄更稚嫩的两位弟弟,怯生生地抵达澳门时,澳门已经是葡萄牙人与中国贸易的热闹商港,高鼻深目金丝卷发的洋人满地行走,洋腔忽来窜去,灯光五颜六色,眼前的景象与他家乡真是大相径庭。郑芝龙站在那块陌生的土地上,欣喜、兴奋也心绪纷乱,他说的只是一口保留有许多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汉语语言特点的闽南语,其余的语言一概不会。

    但这难不倒他。

    他开始学做生商,开始跟葡人交往,眨眼间也能叽里呱啦地把葡语说得顺顺溜溜了。不知是为了经贸方便,还是因为与百分之八十多信奉天主教的葡国人打交道,打久了,在不知不觉间也受到影响,总之郑芝龙也接受了洗礼,成为天主教徒,“尼古拉”是他的教名。

    但郑芝龙最终并没有在澳门扎下根,命运常常会因了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蓦然拐弯改变:某日其舅又遣他乘李旦的船只,押送一批糖、奇楠、鹿皮等货物从澳门驶往日本,他蓦然发现那里有更广阔的世界与更缤纷的机会。而李旦对这个机灵、勤快、上进的小青年也一下子喜欢上了,他让郑芝龙留下来,协助其经商。

    郑芝龙如鱼得水。

    天启四年的那个春天,尚青春年少的郑芝龙在樱花千朵万朵璀璨中,孤身离开日本长崎,登舟向茫茫海天远行。他所背负的使命,与阉党横行的朝廷关系不大,无论是忙于引绳削墨的明熹宗朱由校,还是埋头于独揽朝纲、结党营私的魏忠贤,肯定都不屑将其看进眼里。可是中国东南面一座岛屿的历史,日后却悄然间因他而改变。

    那座岛就是台湾。

    二郑一官

    台湾面积三点六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和赤尾屿等,隔着一个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仅一百三十公里。

    相关热词搜索: 台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