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犹太民族的历史_“线之间”-犹太民族的沉浮

    时间:2018-12-27 04:41: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背景         柏林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二战后柏林墙将柏林分隔成东西两个半城,也标志着东西欧不同政治制度的划分。东西德的文化艺术从此走上了不同道路,也使得柏林形成了两个文化中心,其中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设施在柏林墙的两侧形成了对峙、竞争。1990年柏林墙被拆倒后,柏林保留了多个文化设施中心的城市格局。直至2005年,柏林大约有130个博物馆和陈列馆,大部分是国家经营,由国家税收负担经费。
      
      我在柏林学习过4年,参观了这里许多的博物馆,因此对柏林和柏林的博物馆都颇有感情。与其说是参观展览,不如说是参观建筑,因为博物馆的建筑空间对我似乎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千禧年前后,许多新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完工,而且每每都是出自大师手笔,当然不能错过每次参观的机会。
      
      在众多的博物馆中,有两个关于犹太人的博物馆、纪念馆:一个是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和雕塑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受难纪念区(Holocaust Memorial),一个由2711块混凝土碑石排列成的、高低起伏的纪念性景观作品,其资讯中心建于地下,而且展示面积很小;另一个则是丹尼尔•利贝斯金德(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柏林犹太博物馆(Jewish Museum Berlin)。这个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位于柏林中心的克劳茨伯格区,记录与展示了犹太人在德国前后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其展品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多达3900件,其中1600多件是原件。
      
      建馆趣事
      
      
      犹太博物馆的前身仅是柏林博物馆中的一个分部,于1978年开幕。在柏林墙拆倒前,为了扩大犹太历史的展出空间,1988年进行了柏林博物馆的扩建投标。美国设计师丹尼尔•利贝斯金德从165个竞标者中胜出,担任新馆的设计工作。利贝斯金德是解构主义大师之一,但直到柏林博物馆扩建的中标,他还没有实施一个建筑作品,十几年的纸上谈兵如同他的同僚库哈斯、扎哈•哈迪德。这个项目将是他的人生转折点,是他全部积蓄的爆发。所有的人都拭目以待利贝斯金德第一个项目的完美呈现。但事实是它并不是利贝斯金德的第一个“孩子”。
      
      1990年由于政府缺乏资金导致项目一度搁浅,但此时设计已受到国际间的注意,甚至被当作德国认识大屠杀罪恶并试图掩盖的力证。随后的舆论拯救了这个方案,新馆于1992年奠基。这种情景好像CCTV委托了中标的“婆婆”(OMA)做设计,中途停工也曾引起国外媒体的哗然。
      
      虽然项目又可以继续了,但好事多磨:由于利贝斯金德在此前没有实施任何项目,施工图设计、施工监理的经验有限,加之资金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度。扩建工程到1999年才完工。此间有人提出新建筑是否从功能上可以独立作为犹太博物馆,从而引发了多方的讨论。直至2001年9月9日,这个原本是“柏林博物馆”的扩建工程,终以“柏林犹太博物馆”的形式正式开馆。这对利贝斯金德可以说是漫漫艰辛旅程的巨大补偿,这个成功是非凡的。
      
      其实在公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柏林博物馆缓慢扩建的时候,利贝斯金德已经在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市(Osnabrueck)分娩了他的第一胎――奥斯纳布吕克文化历史博物馆的扩建部分,即出生于此而死于大屠杀的犹太画家菲利柯斯•努斯鲍姆(Felix Nussbaum)的画作展厅,利贝斯金德称这个项目为“努斯鲍姆之路”。这个项目的面积只有近2000平米,但可以说是柏林博物馆扩建工程的模型:从建筑风格、手法以及与周边现存建筑的处理方式到通廊等室内元素与柏林博物馆扩建工程如出一辙,只是立面采用了铝板和木板两种材料。这个项目于1995年举办设计竞赛,1998竣工并开馆。这个项目的快速实施以及随之而来的参观人数激增是对柏林政府的压力和强心剂,同时对于“柏林博物馆”扩建工程最终改为“柏林犹太博物馆”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利贝斯金德在这个项目上初次实践了他的设计理念,并使得设计团队得到了锻炼,为柏林犹太博物馆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设计构思和建筑魅力
      
      柏林犹太博物馆分为三部分: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建筑、联系新旧建筑的地下通廊和外包锌板、体量巨大的博物馆新建部分。新旧建筑在地面上没有直接接触,但体量与风格的对比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时差和主题的沉重。
      
      
      新建部分是柏林犹太博物馆主体部分。作为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建筑无论从空中、地面还是近处、远处,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博物馆不再只是容纳展览的功能盒子,而是带有寓意的表现派雕塑,是给人感受和震撼的四维建筑体验。
      
      激发利贝斯金德设计构思的有四个元素:第一,博物馆已有建筑是普鲁士时期的巴洛克式法院,而曾经的柏林墙也就在附近,这种不可见、非理性的东、西柏林的关系和犹太历史与德国文化的关系相似,就如同被挤压、扭曲的六角大卫之星(二战时犹太人被迫带上以示身份);第二,是来自于著名作曲家舜伯格(Schoenberg)歌剧“摩西和亚伦”(Moses and Aaron)第二乐章音乐骤然而止,而以摩西的呐喊完成乐章所带来的灵感;第三,是两大摞二战期间柏林犹太人的名单,名单上每个犹太人的信息却只剩下名字、出生日期、被驱逐出柏林的日期和被屠杀的地点;第四,是华尔特•本杰明(Walter Benjamin)“一条街”的城市规划理念所给予的启示。
      
      新馆的立面覆盖着倾斜排布的锌板,其上遍布狭长的窗户,像一道道被划出的伤口,似乎永远不会愈合。建筑平面呈蜿蜒曲折的“之”字形,墙体倾斜,就像是“六角星”被挤压、扭曲后的形态。但在这似乎是无序的建筑中暗藏着二条脉络,即被破碎为断片的直线脉络和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一组空白空间贯穿于建筑曲折连续的锯齿形体量之中,使建筑看起来似乎支离破碎、但又藕断丝连。如果说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代表犹太民族的曲折历史,这些空白空间则隐喻了犹太民族、犹太文化在欧洲和德国被几度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
      
      博物馆内部空间和展品布置
      
      
       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建筑现在作为柏林犹太博物馆的入口,首层是门厅、售票、咨询、存衣、咖啡厅、纪念品商店和公厕等,二层则作为博物馆管理办公。通过门厅南侧一个幽暗的楼梯,参观者可以进入地下通廊――似乎预示着一个痛苦历程的开始。
      
      地下通廊由三条相互交叉的轴线组成:一条主轴线,两条副轴线。主轴线沿老建筑下来的楼梯笔直地通向主展馆,它寓意着柏林犹太历史的延续;一条副轴线通向“大屠杀塔”,一个20米高、漆黑狭小的空间,参观者只能看到一丝天光、听到风声,从而可以感受大屠杀受害者临终前的绝望与无助;另一条副轴线则通向室外的霍夫曼花园,也称“逃亡者之园”,其斜坡地面使人感到昏眩,步履艰难,犹如犹太人流离失所、漂泊不定的沉重经历,49根混凝土排柱的顶部均植有树木,隐喻新生的希望。三条轴线隐喻着犹太民族的三种命运:死难、逃亡或者艰难共存。在三条轴线构成的走廊墙面上印满了当年犹太人因避难所到的城市,其中还可以看到“上海”。
      地下通廊设计的并不是十分幽暗:虽然地面是深灰色的,墙面却是白色的,采光则设计成为黑色吊顶中央沿轴线方向的三条光带。光带一方面强化了轴线交叉所产生的戏剧化效果,另一方面似乎预示着冲破黑暗的希望。
      
      地下通廊的主轴线尽头与主建筑体的“天梯”相连,并沿主轴线方向逐渐升高,通向各层的展厅。“天梯”和地下通廊一样狭窄,但高度却是建筑通高,并在顶部设置了天窗和高侧窗作为主要采光。除了楼梯台阶是深灰色,这里的墙面和吊顶则都是白色的。我认为“天梯”的设计就是想要与地下通廊在空间高度、环境色彩和采光上产生差异,使参观者通过地下通廊来到这里,会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而空间的狭窄和顶部几根斜撑的混凝土大梁使得这个空间与整个建筑的风格保持了一致。
      
      展厅主要集中在二、三层,陈列着犹太社会、历史、文化的展廊按历史时期在锯齿型的建筑中延伸开来。以锌板构成的不规则形状的外墙和带有棱角的透光窗也被映射到室内,所有墙面和窗户都是倾斜的,使参观者犹如置身于一个扭曲的时空,通过建筑体验着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展品中虽然没有直观的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展品或场景,但馆内似乎是无尽曲折的狭窄通道,连续的不规则空间、混凝土地面的深沉色调和从裂缝似的窗户和天窗透出的微弱光亮,无一不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撞击。
      
      展品布置一方面从风格上最大程度地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例如:在墙面上印的诗文,并不是工整的一个段落,而是排列成一条长线,上下曲折并随着墙面而转折,形成了三维的“线文”;另一方面通过局部设夹层改变展示空间高度,或在展廊中设置中心展示岛、隔断将展示空间截面一分为二等手段避免了展示空间的单一。甚至在一个室内楼梯的下方,我发现也有两个儿童在看一个小电视。它使我立刻联想到许多影视作品中犹太儿童为躲避劫难而藏在废墟、茅厕等狭小空间的情景,只不过当事人的心境不一样罢了。
      
      通过视、听、多媒体和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丰富了展品对参观者的吸引力,使得寓教于乐和人性化也成为柏林犹太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参观者在累了的时候总是会找到坐下来的地方,听听犹太家庭的叙述、看看影像资料或是透过斜窗欣赏外面庭院的景观。儿童也会不时发现墙上探出一个小台面,上面有本儿童书可以看或是有画本画笔可以涂鸦,这样他们也就不会和父母吵闹了。另外,展廊中再现了小型的犹太历史课堂和1:1犹太家庭的儿童房等,不仅参观者可以观看,而且儿童可以坐上去看书画画,体验一下犹太课堂、犹太家庭的环境特色。或者在结束参观离开博物馆之前,参观者还可以在一台文字翻译机上打出自己名字的希伯来文作为纪念。
      
      最后要提的是那些穿插在建筑体中的空白空间:在浏览展示的过程中,参观者会偶尔透过走廊上的小窗看到这些空白空间中的一个。每个空间都保留了清水混凝土的外表面,并在地面上布满了数以千计的铸铁面孔。空间的竖向感和封闭性、混凝土的清冷色调和脚下在无声地挣扎的千万个铸铁面孔使人再次联想到集中营、毒气室。而在曲折的展览流线上这些重复出现的空白空间,仿佛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参观者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大屠杀中消失的不计其数的犹太生命。
      
      结语
      
       前年我也参观了利贝斯金德在丹麦设计的犹太纪念馆,但那只是一个几百平米的室内设计。虽然木板的质感配合他的设计风格显得也很独特,但与柏林犹太博物馆相比,缺失了建筑对城市的映射与影响,缺失了建筑设计理念对特定环境、特定历史、特定事件的象征性诠释。而且柏林犹太博物馆的成功还在于德国政府对项目的最终支持和设计过程中的多方参与、努力。虽然利贝斯金德的建筑风格也会在其后的项目中获得成功,但柏林犹太博物馆却是独一无二的。
      
      李文军,生于北京,德国建筑师协会会员。2002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先后工作于柏林Hascher+Jehle事务所、慕尼黑wwa事务所,现任万德文脉国际建筑设计(都料建筑)的总经理和首席设计师。
      
      项目资料:
      柏林犹太博物馆Jewish Museum Berlin
      建筑师:丹尼尔•利贝斯金德Daniel Libeskind
      设计竞赛:1989年;竣工:1999年;开馆:2001年
      甲方:柏林犹太博物馆基金会
      地址:柏林克劳茨伯格区的林登街9-14号
      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00平米;总投资约6千万欧元
      结构:钢筋混凝土,锌板立面材料

    相关热词搜索: 犹太 沉浮 民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