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时间:2019-01-30 05:13: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目前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普遍存在着职业化程度低、流动性大、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知识面窄、职责多、心理压力大等问题。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教深化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新兴的独立学院应创新思路,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战略上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拓展辅导员的发展空间,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完善管理机制,开辟出口机制,切实加强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专家型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独立学院 辅导员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63-02
      
      据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已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注1]其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独立学院作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在高等教育需求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特殊的管理、经营模式,给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
      一、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1.职业化程度低,发展前景模糊,人员流动快。
      自独立学院成立以来,辅导员队伍存在着人员比较年轻、流动性过大的问题。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独立学院仍延续着辅导员是一个阶段性岗位的定位,使大多数辅导员缺乏社会身份认同感。这导致辅导员更替很快,工作不连续,从而使得整个思政教育管理系统思路、规划和目标难以实现。独立学院对于辅导员大多实行聘任、聘用制,造成了辅导员在工作岗位上的短暂性,考研或转岗常常成为辅导员的选择,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两三年后就考上研究生或者转岗。而为使工作正常运转,学校不得不重新选配新的辅导员,这导致了“临时性职业”、“过渡性职业”在辅导员心目中根深蒂固。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多数属于聘用制人员(非事业编制),享受不到公办普通高校的行政晋升待遇,职称评定工作也存在许多实际困难,这些都给其发展带来很大的瓶颈。许多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很迷茫,对学院及个人的发展缺乏信心。聘用制使辅导员缺乏对职业的安全感,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过渡性职业,只是为了利用在学校的优势准备考研或考公务员,有机会就辞职。有些辅导员则随时做好转岗的准备,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作跳板,有机会就争取离开这支队伍。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是热爱该工作,在如此缺乏稳定性的队伍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专业化水平低,知识结构单一。
      现在独立学院辅导员大多是高校各专业毕业后直接留校的学生或者从外校引进的应届毕业生,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多数来自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缺乏科学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面的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而且,大多数辅导员日常工作内容偏重于管理,扮演的是学校工作的传话筒、学校制度的执行者、大学生管理者,只积累了实际操作性的学生事务处理经验,不能上升到理论研究水平,不具备自己的核心业务。
      3.从业思想不坚定,优秀辅导员匮乏。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独立学院仍然认为辅导员工作具有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特点。现行体制下,辅导员队伍来源有三种:一种是留校的优秀本科生;二是一些重点高校就业较差的弱势专业本科生;三是部分长线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不可否认,学校领导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现象,这使得辅导员处于“边缘人”的地位。
      “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经济收入明显低于专任教师,待遇偏低不仅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一定的伤害,产生低人一等的思想,从而导致了一些辅导员不能安心工作。再者涉及自身利益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机会空间都比较小,使得研究生不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一心想转到本专业上去教学或考博;本科毕业生在高校环境中生存空间日趋狭小,大部分本科学历辅导员一心想考研。加之现在各地没有单列辅导员职称评审系列,导致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队伍不稳,这些都使得独立学院极为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秀人才。
      4.情绪波动大,呈现出职业倦怠。
      许多辅导员,在参加工作初期有着较强的成功信念,精力旺盛,干劲冲天,主动性很强,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工作热情难以长期维持,几年后就逐渐表现出了呆板和惰性,最终信念系统塌陷,身心俱疲,不良的情绪可导致辅导员身体出现不适、疲乏、失眠等亚健康状态,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易怒、不安等心理问题,使辅导员对工作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处于最基层,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依靠辅导员贯彻执行。一些独立学院为了安全稳定,保证学生不出“乱子”,经常给辅导员施压,只要学生出点事就认为是辅导员工作不到位,在绩效管理中推行“问责制”和“末位淘汰制”。辅导员即使工作再努力,也难保所管理的成百上千学生不出意外。一旦有事故发生,首先受到问责的就是辅导员。正是这种对未来不确定事故的忧虑所引发的职业预期压力,让辅导员深感“职业安全”经常面临威胁,不得不时刻处在紧张惶恐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5.工作职责的不明确、负荷高,心理压力大。
      教育部2006年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职责给予了明确的规定,辅导员队伍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职责。但是,由于部分学校对辅导员实行多头管理,岗位职责界定不明,使得辅导员由“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蜕变为“学生的生活保姆”。多数独立学院由于注重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少,辅导员扮演着多重角色,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大到学生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文体活动组织、社会实践开展、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就业择业指导,小到寝室卫生、纠纷调解、事故处理。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使得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甚至没有节假日,结果是什么都干了却什么都没干好,体现的是传统的“看管型”、“保姆型”的管理工作模式。独立学院学生有其个体的特殊性,诸如学习基础较差、心理脆弱、自理能力差、自律意识弱、偏科现象较严重、家庭经济状况差别较大。辅导员必须时刻关注种种可能影响稳定安全的问题,整天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无论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随时随地需要赶到“出事”第一现场,直接指挥处理,出现严重后果辅导员还将面临处分甚至被辞退。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应急状态中,势必导致辅导员身心的疲惫,对辅导员这一“风险职业”产生恐惧心理。此外,工作压力,需要不断充电的压力、社会评价要求的压力、年度考核的压力等各方面压力,使得许多辅导员的深感疲惫,作热情逐渐减退,心理的落差与焦虑日益增大,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6.成就感低,责任大,角色模糊。
      目前,教育部界定学生辅导员既是高校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一部分,又属于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这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辅导员置于尴尬位置,扛着教师的“牌子”做着学生的“保姆”。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使一些辅导员无所适从,缺乏身份认同感。由于经常处在繁多而具体的琐碎工作中,辅导员做得多,思考得少,而学校又少有机会组织辅导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从而造成部分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科研成果极少。相对专业教师积累起来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等成果而言,辅导员的成果只能说是学生出勤好、纪律好、宿舍卫生好,最高成果也就是带过了几届学生而已,社会认可度不高,辅导员在事业上难有成就感。
      7.出路模糊,动力不足。
      独立学院自身的性质决定了独立学院的辅导员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和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在人事制度、管理使用、培养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都不同,尤其是在职称评定等事关辅导员切身利益和个人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许多独立学院目前还尚无明确的制度规定,导致了许多辅导员未能把辅导员工作看作一项事业而全身心地投入,陷入迷茫困惑之中,表现在工作上被动应付,以不出事为工作目标,热情不高,动力不足。
      二、缓解目前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学院领导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独立学院领导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把辅导员队伍进人关。对优秀人才要签订长期合同,树立辅导员是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教师的理念,增强辅导员对工作的认同感,提升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2.为辅导员走实践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道路提供平台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要积极参与“两课”教学,参与“两课”科研工作。在科研中沉淀知识,提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走实践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道路,使辅导员工作走上学科化、学术化的发展道路。
      3.健全激励机制、倡导合理竞争、提高待遇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首先,明确辅导员的提升机制,进一步完善辅导员专业职称评聘办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职称申报体系和评聘办法,将辅导员队伍的职称评聘单独作为一个系列,纳入学院职称的评聘制度;其次,要适当提高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岗位津贴,工作之余的值班补贴等,保证他们与年龄和学历相似的专业教师在收入上大体相当。
      4.加大培训力度,专门培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内涵。
      独立学院要出台优惠政策,对优秀辅导员要能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对年轻辅导员的考研、考博热,“卡”“堵”不是办法,而应满足其求知欲,积极鼓励辅导员继续深造,拓宽他们在高校环境中的生存空间,并在费用上予以补助。
      5.培养主人翁精神
      通过“以租代购”形式或提供单身公寓解决年轻辅导员的住房问题,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辅导员,除增加奖励额度外,定期选送出国旅游或休假。
      注 释
      1 骆慧英.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独立学院新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8(6)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