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新时期戏曲艺术普及教育模式研究】戏曲舞蹈于什么时期发展成熟

    时间:2019-02-06 04:35: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戏曲艺术是中国本土的民族艺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孕育乃至完型,至今依然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若想将这份世界瑰宝传承下去,为它注入旺盛的生命力,就需要在戏曲原有的生存状态、发展的现状、以及新的教育发展模式上进行开拓性的思考。分析能使戏曲繁荣的多种可为元素;从开拓的角度探讨戏曲艺术教育的多维空间;提倡通过现代媒介促使戏曲艺术的广泛普及;以及将艺术的专业技能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的广度推开,得到从专业技能人员和欣赏群的双重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民族艺术;戏曲;教育模式;艺术教育;普及;发展;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802.3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Xiqu Opera Spreading and Educating Mode in the New Era
      LI Dong-yin
      (School of Music and Film & TV,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作为民族文化精魂的中国戏曲艺术,有它发源时期的艰辛,发祥时期的辉煌和发展时期的困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将这份世界瑰宝传承下去,为它注入更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在继承、发展和开拓三个方面进行理论辨析,研究戏曲艺术的原有的生存状态、发展现状和开拓前景,从继承式教育这个角度研究中国戏曲艺术的特有品质,从发展教育的角度分析戏曲繁荣时期的多种可为元素,从开拓的角度探讨戏曲发展的多维空间。并强调教学剧目选材、戏曲表演的创新舞台呈现和观众的戏剧接受的“三维互动”,不仅要提倡通过现代媒介促使戏曲艺术的广泛普及,更重要的是要戏曲艺术教育的前期铺垫,这是戏曲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戏曲艺术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戏剧艺术是一个民族、国家、群体精神生活和文化形式的最生动最直接的呈现形式。它在文本立意上是对社会主流意识的径直表达及所谓的“高台教化”,在舞台呈现上具有写意特征,有人称之为“表意主义戏剧”,在审美特征上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在“戏剧接受”上适于城市市民及乡村农民的审美视野。对于戏剧这种综合化艺术的界定有很多的说法,但无论我们说它是“以歌舞演故事”,或是“由人物扮演角色当众展示故事情节”或是“以拟身代言为主要手段的装扮艺术”,其最初的源头都是人类远古时期融生产、宗教、艺术、游戏于一体的,以模仿狩猎或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巫术活动;而它的成熟或说是“完形”通常要等到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后。
      近代以来,人们通常用“戏曲”一词来指称中国特别是汉族固有的传统戏剧。中国戏曲、古希腊戏剧、印度的梵剧被并称为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剧种,而后两者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只有中国的戏曲艺术还在维持着它一脉相承的文化血缘和艺术传统,它具有写意性是将生活进行高度的凝练,它具有程式性是将生活进行提炼创造出的完美的表达形式,它具有通俗性是将生活的原生态及地域文化融汇成独特的艺术品格。并在继承与发展的轨迹上延展开拓它的戏剧精神,使之这个古老又年轻的艺术依然活跃在中国现在的舞台上。因此,所谓“中国戏曲”其实是一个容共时与历时两种形态和多种所指于一体的复合名词。可见它包含内容的广泛,生命力的旺盛。戏曲既对应着现今依然活跃着的作为“国剧”的京剧艺术,还有各种地方戏曲。也包括着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宋金杂剧、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就其发展而言,中国戏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创生,此后不断发展衍变的过程,我们大致可将这一历程简述为:创生(中国戏曲文化在创生阶段就有着多元化血统,它融合了歌舞杂耍、滑稽表演、说唱艺术于一体而形成了中国最早期的戏曲艺术)――到唐代的参军戏的初具规模――以“荆刘拜杀”为代表的南戏阶段――以“关马郑白”四大家为代表的元杂剧的勃兴阶段――文人士大夫的妙舞轻歌的明清传奇艺术的盛衰――地方戏的崛起和京剧艺术的闪亮登场。可以说它就像孕育生命一样,走出了自己的生活流程。中国戏曲的流迁衍变,始终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之中。同时它也是特定历史形态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多种中国传统作用下的结果。中国戏曲综合化程度之高,构成要素之复杂,孕育时间之漫长及其生命力之顽强,在世界戏剧文化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就其共时形态来说,中国戏曲是现今中国至少300种以上戏曲门类的总称。这些剧种的界定主要缘于地方语言、音乐曲调和流布的地区来划分的。如川剧、汉剧、秦腔、黄梅戏、越剧、粤剧等;也有因民族而划分的如傣剧、白剧等。可见无论是从历史的深度还是现时的广度而言,更或民族文化的积淀,它足可以担当起“国粹”的称号,足以引起中国艺术工作者的重视。
      
      二、中国戏曲艺术教育的现状
      
      当然我们首先承认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的峰谷时期。戏曲艺术在宋元时期作为社会唯一的一门综合化的艺术形式被推崇,并主宰着社会的欣赏和创作群,的确有着非常辉煌的时期。但是今天面对多重艺术元素的介入和多种传播方式的冲击,戏曲已经不是唯一的艺术样式了,而且明显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着和时代不太和谐的地方。所以常听到有人议论今天的戏曲已经是沉积层艺术了。
      据笔者所了解,现在除了地方戏曲学校外,涉及到戏曲教育的也就只有中国戏曲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几家中高校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生源的问题也相继开设了影视文学,文化传播和影视导演学等系列的学科或方向,又进一步将戏曲艺术教育边缘化。在初级阶段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也没有注意到不同剧种的协调可持续性,有政策的倾向于京剧等大剧种的人才培养,而且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教学人员缺乏甚至层次不高,给下一批地人才教育和培养带来了新的难题和局限。
      2008年初天津发起了“京剧进校园”的活动,在部分小学校园里开展京剧的普及教育活动。这本让人非常振奋的开始很快就带来了众多的疑惑和难题,天津电视台的财经报道中显赫的打出了这样的标题“京剧进校园能走多久”。从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小学生的兴趣的耐久性、课程时间的安排、师资的来源,相关的高校教育中的戏曲艺术教育人员的培养问题接踵而来。
      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辉煌的时期,但今天的戏剧艺术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它会以什么样的趋势继续走下去,谁能接手它继续传承下去,这是关系到戏曲这块瑰宝在今天这个年代怎样延续生命,怎样再创辉煌的重要问题。随着文化产业化主张的提出,使得我们很多的戏曲艺术工作者从靠政府吃饭的思想中醒悟过来。而且真正优秀的剧目,真正的生存途径必须是面对市场,面对观众的。这就形成了作者――作品――观众的三位一体的互动表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戏剧有更好的发展,怎样通过文化产业的赢利而加大戏曲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怎样通过人才的培养来创造新一代的表演者和懂得欣赏的观众群,从而重新架构戏曲艺术在众多艺术样式中的地位和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这些相继出现的诸多问题摆在了每一位戏剧工作者和艺术教育者面前。不同的剧种在今天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有的剧种随着时间和受众范围的缩小而渐渐萎缩甚至消亡;可是有的剧种不仅有了发展而且发展空间还相当广阔。这些现象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现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在戏曲人才的选拔,戏曲人才的培养以及加大初高等教育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营造新一代的欣赏群中入手,从继承这个角度探讨戏曲艺术这一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属性;从戏曲发展的角度切入研究其这一民族文化形式的内涵和诸多的戏剧元素;从戏曲的开拓上聚焦,研究这一文化艺术形式发展的文化积淀和它的内驱力。
      
      三、戏曲艺术教育的拓展空间
      
      从戏曲艺术形成的表演者、教学作品和观众的审美素养的三个主体性体现来看,我们认为哪个方面都少不了教育的立足先行。
      1.戏曲知识的普及成为艺术素质培养的基础内容之一
      很多人会想到或认为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会是戏曲艺术教育的第一步,笔者却不这样认为。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人们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这样长期且艰苦的过程中才能练就艺人的唱、念、做、打的好功夫。而这程式性恰恰是戏曲的精华所在。戏曲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门类,而且秉承了中国艺术传统中的写意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绝不是一个十岁甚至更小的孩子能过理解和喜欢的内容。所以让孩子了解戏曲、喜欢戏曲、从而选择戏曲表演这是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在戏曲艺术教育的普及问题上,还应想到我们的教育要从兴趣入手。其实真正的戏曲艺术的熏陶和培养到也不一定要从成形的戏曲剧目或演出中获得。戏曲艺术既然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所包含的元素就有很多,其中的每一个点都可能成为孩子们的钟爱。比如,天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2008年赴德国演出的节目名为《小花旦》,该节目是从京剧表演中得到启发,利用京歌、脸谱和服装、以及角色行当中的“花旦”和“武生”的结合,在德国深受小朋友的欢迎,引起了超前的反响。
      可以说,让京剧进小学校园是非常难得的想法和好的尝试。但是戏曲以什么样的形式进校园是非常关键的,难道说让四岁的孩子唱《秦香莲》就是真戏曲,让孩子唱京歌就不是吗?难道让孩子学着小翻、旋子、圆场、水袖就是真戏曲,让孩子穿上可爱的戏装舞蹈就不是吗?难道说把脸谱画在脸上是真戏曲,画在纸上就不是吗?难道说只有戏校里的老师教出来的才是戏曲,我们的美术老师、舞蹈老师教出来的就不是戏曲?我看,利用戏曲艺术中的某些元素来调动孩子的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孩子喜欢上戏曲,能接受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发展戏曲和继承戏曲艺术的第一步。
      2.戏曲人才的选拔应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到均衡不同剧种。中国的地方戏多达300多种,但在人才的选拔中非常明显的有所偏重,比如地方艺校在选拔学生的过程中会把条件较好的学生分到京剧等大剧种的班里。以至现在很多地方剧种发展不容乐观,这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面。
      在选拔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到文化素养的基础,戏曲人才的选拔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们的戏曲教育是从孩童时代起的,练得是童子功,这种训练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以至成熟。今天的戏曲艺术教育依然秉承着“师造化”的传统,按照老师的一招一式摹仿训练,所谓特色也各成宗派。而且在戏班学习的孩子历来对于文化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关注,试想中国的戏曲艺术是在综合了多重技艺的基础上经过了几个世纪的研磨,集众多艺术元素和艺术家的心血一直顽强的走到了今天。是一块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瑰宝,才以它夺目的色彩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们更应该为它不断的汲取营养,滋润成长。不能一味的取材而不丰富,把一份有内涵有意蕴的文化产品,变成机械的劳动和熟练功、架子活,那就是太可悲不过的事情了。
      3.戏曲艺术教育方向要观注到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双重领域
      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戏曲艺术教育是两回事。前者说的是专业人才培养,后者则是专业人才和兴趣人才的双重效应。
      对于戏曲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是有难度的。首先,戏曲艺术教育大多都停留在中等教育阶段,大部分以艺校或艺校升格后的大专结尾,专门培养戏曲艺术人员的高等院校少之又少,这就形成了宝塔形模式。其次像中国戏曲学院这样的院校每年培养的大学生能到地方艺校作老师的又更少。大多数老师可以说是产自院团的高职称人员或艺校的毕业生,形成了圈里转的状态,对于学生的突破、创新与交流形成了很大的阻碍。再次,综合性大学办戏曲艺术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生源紧缺:生源主要来自地方艺校,而地方艺校的优秀的毕业生都会选择专业培养院校;我们现在的戏曲团体还没有出现学历热的现象,大部分艺校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进戏曲团体,没有就业和求学的压力和紧迫感,就业就又分散了一部分生源。其次地方艺校的学生由于长年的技术训练很难达到各省市规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的分数线,又给不多的生源设置了一道障碍,能考上学的就更少了。生源少,投入大,久而久之办学就成了萎缩状态。甚至有的院校一想到这样的问题就对办戏曲艺术教育望而却步了。这些问题也都希望得到有关政策的关照和关注。才能让有志进修的戏曲人才顺利进入高等教育的环节。
      但是戏曲艺术教育不仅仅限于专业教育,有很多成功的或良好的经验在各大院校开始尝试。比如,在文学类课程中开始中国戏曲史、戏曲唱词写作、戏曲舞台形态和导表演艺术体验这样的课程,让戏曲走入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始的过程中开始戏曲脸谱、戏曲身段、戏曲唱腔等课堂实训课,让艺术形式走进课堂,让高校学生和戏曲艺术零距离接触;组织学生进剧场现场观摩,真正体现戏曲艺术的综合化表演和全面的展示,体验剧场效果带来的巨大的震撼力;在高校社团文化中开展戏曲兴趣社团,并组织交流演出,培养新鲜感和实践参与的能力,让孩子走上舞台,变成为我的行为,增强主动性和荣耀感。这些对于戏曲艺术的普及教育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力。
      4.电视媒体等宣传形式的有效运用。
      传统的人才选拔是通过求学的途径进行的,但随着多重媒体的介入我们近几年发现电视大赛不仅成为人们关注的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而且也间接的完成了人才选拔的结果。
      由于大赛的演出实况是面向全社会的,所以它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度也为观众所信任。所以它很好的完成了艺术的普及、带动、测试、选拔的目的。在今天的电视栏目中有很多是关于戏曲艺术的擂台赛,有很多栏目非常受当地乃至全国观众的关注,如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擂台赛”。该栏目开办于1994年,1999年改版后得到很好的社会反响,尤其增加的擂台赛的环节大大提高了该栏目的收视率。经过了13年的磨砺很好的将戏曲艺术和电视传媒结合到了一起,收视率高达35.7%。当然河南豫剧在河南省有着较好群众基础的,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河南豫剧表演艺术家如常香玉、马金凤等人,马老师现今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仍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这些人对河南豫剧的推动作用极大。而河南省又是人口大省,开办擂台赛在生源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其实我们有很多栏目也都将自己的地域文化和观众的关切点结合到一起,走出了很好的发展道路,也为社会提供了共享、参与、选拔的途径和空间。像“擂台赛”这样的栏目,创作人员将专业表演和群众娱乐相结合;将栏目由一个展示的方式变成了互动的方式;让观众从台下走向舞台,从成人艺术变为大人和孩子的共享艺术。于是观众觉得艺术与他们越来越近,由崇拜、陌生变成欣赏、熟悉。观众不再觉得那是高不可攀的行为,就愿意积极动手参与,并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并进一步促动自己再训练和学习。尤其令人惊喜的是一群少儿参加了擂台赛,这些戏曲的小精灵既有优美且略带稚嫩的嗓音,又能加入程式表演的俏美,还能极力表现出自己所理解的舞台人物的神韵,这使人们重新看到了戏曲振兴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业余演员走向了专业人士,很多素质和兴趣很高的人才被选拔,从事了戏曲艺术工作。这条展示、培养、选拔的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和专业人士的关注。这是一个实践―教育―再实践的有效平台。也是新媒体的有效运用。
      延续戏曲艺术的生命使之更放异彩是每位戏曲艺术工作者、教育者乃至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戏曲艺术的本土化教育无论是对专业人员的培养,还是增强民众的戏曲艺术的审美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根基作用;提高和加强戏曲艺术教育的模式、规模和质量对于培养专业人员和欣赏的趣味共同体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能凭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热爱和崇仰,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思考,这就是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戏曲艺术的关键一步。(责任编辑:陈娟娟)

    相关热词搜索: 戏曲 新时期 普及 模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