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和德性 “亲近性新闻”:公民化转型中的新闻理论与实践

    时间:2019-02-07 04:35: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位医学人类学教授曾撰文说,民族志工作类似于好研究的记者所干的活:会见相关的人们,查看记录,在矛盾的观点之间辨别它们的可信性,寻找特定的利益集团与组织之间的联系,然后为关心此事的大众和同事们撰写一个故事。应该说,这位教授把握了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特征,但他以偏概全地认为新闻从业者“意图在于发掘不寻常之事”①。其实,记者们从来不是以一种价值理念和实践活动来面对人们的生活,以及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的。从国外新闻报道模式的发展情况看,一种被称之为“亲近性新闻”(Intimate Journalism)就是新闻从业者一种新闻的尝试。
      “亲近性新闻”(IntimateJournalism),是美国传统新闻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新理论,强调的是记录普通人每日心理与生活的理念,其倡导的报道观念与报道技法就是总结平民化报道的实践经验,并使之进入学术殿堂,代表人物有WaltHar rington等。这在新闻报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成为一股新鲜力量。
      
      一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传统的新闻报道客观性原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怀疑,随着对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反思,不断涌现出新的思潮。这种思潮推动了“亲近性新闻”的实践探索,“关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也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报纸头版和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这类报道贴近生活、贴近普通民众,在受众的心理感受和生活经历上有很大的接近性”,②这成为“亲近性新闻”的发轫。到70年代末以后,其中有些反映平民生活的特稿摘取了普利策奖的桂冠,从而使平民化的报道作品更受青睐。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些资深记者鲜明地亮出了“亲近性新闻”的招牌。1997年,Walt Har rington将10名认同“亲近性新闻”写作风格的作者的15篇代表作集结成书,题为《亲近性新闻―――记录每日生活的艺术与手法》,③“亲近性新闻”的称呼从此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亲近性新闻记录着每日生活(everydayli fe),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报道大众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与目的时,他们的行为、动机、情感、信念、态度、忧伤、希望、恐惧和成就,即在“平凡人生中寻找不平凡”(Se ekingth e Extraordinaryinth eOrdinary)。按照“亲近性新闻”学者们的说法,“亲近性新闻”所关注的是:“一个小女孩第一次进入教堂,神的力量进入心灵时她的感觉;一位老农在家宅变卖前最后一夜闩上谷仓大门时他的感觉;当一个差生变成了优生时老师的感觉;……当亲手埋葬自己的长子时父亲的感觉”。④
      从报道手法上来看,亲近性新闻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新新闻主义”一脉相承。它承袭了“新新闻主义”的小说化写作技巧,以及记者应当作为主体介入的报道主张。但是,亲近性新闻对于“新新闻主义”的发展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题材的选取上更为平民化,眼光放得更低更开阔。传统的新闻报道由于“显著性”的价值元素,报道对象的选择一直聚焦在要人名流、重大事件的身上;到了“新新闻主义”,开始关注被传统新闻所忽略或扭曲的亚文化群体,详尽描写“地下状态”的生活情境,比如嬉皮士吸毒的场景、黑豹党运动等等,但始终带有猎奇的色彩;而“亲近性新闻”却不仅仅关注不被主流文化发现的群体,甚至是关注会被生活所忽略的一面,这些事情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却让我们视而不见。普通的家庭主妇、中学的校长、英国的乡村医生……这些平凡人物统统被纳入到亲近性新闻所“记录”的对象之中,观照的社会层面更加平民化。
      二是记者对报道内容的“理性”介入。新闻报道追求“真相”和客观性原则,这是新闻学的一个久远的命题,其基本思想是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道,禁止在报道中直接、公开地采取带有撰稿人主观倾向的立场。⑤这是传统新闻报道对于“客观性”的理解。“新新闻主义”也是追求客观、准确、真实,但是与客观主义崇尚理性的观点不同,他们崇尚感性,允许新闻报道者介入他所报道的事件当中,并可掺入自己特有的情绪和感受,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意见。因此有学者认为“纯客观”本身存在着悖论,而新新闻主义反映的是主观的真实、人性的真实,但是历史的事实却是“强调主观性的新闻,最终不会在主流新闻范围内占有任何地位”,⑥“新新闻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也逐渐销声匿迹。发展到“亲近性新闻”,并没有回避让记者作为主体介入的手段,也没有否定主观体验的重要性,很多作品还以“第一人称”出现,甚至为了让受访者在记者面前更为轻松,记者可以与他们共同生活。而在采写过程中,则特别重视思考和提问的深度广度,注重双方的意见平衡,力求全面地呈现事实本身。最大限度地在感性基础上遵守客观原则,因此我们说这是一种“理性”介入。
      
      二
      
      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归纳了西方报道模式发展中最主要的五次变革,认为“科学”和“民主”理念是推动变革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⑦而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亲近性新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新新闻主义”的一些特点,但是在最根本的科学和民主理念上却是一种更高的追求,这其中有质的区别。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报道产生的呢?
      不可否认,亲近性新闻的兴起与技术等外部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电子信息技术进步给美国传统媒体所带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电视与互联网媒体的空前发展削弱了传统媒体的优势,报纸的发行量不断缩减。为了应对,传统媒体不得不尝试新的报道方式。这是其一。
      有人也曾提出,亲近性新闻是美国新闻报道平民化趋势的集中表现方式。⑧这恰恰引出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关键点:亲近性新闻诞生在公民化转型的过程中,这是不容忽视的根本前提。“公民”以及“公民化”的概念自产生起,就是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是推动“民主政治”实现程度的力量。帕特南就曾在其名著《使民主运转起来》中,论述意大利如何在法西斯专制崩溃后,成功地利用意大利深厚的公民传统,建立一套有效的民主机制,逐渐使意大利社会走向善治和繁荣。⑨而今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市民社会生活中,个人作为市民社会成员要在日常交往、社会交换、竞争、合作等相互关系领域,维护自己的私权利,弘扬个性自由和自律精神”,其间市民意识可能因要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牺牲或损害公共利益;“公民则要积极广泛地参与政治生活而主张其政治权利,塑造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⑩这既是社会民主法治的发展,也是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这个前提是促成“亲近性新闻”的内在动因,因为:其一,公民化最大限度地承认了平民的个体地位,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存在”,并将他们的生活置于整个社会发展变迁的语境之中,成为社会民主生活的组成部分;其二,公民化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其中也包括话语权,从而有望改变普通民众长久以来的“失语”状态。前者为“亲近性新闻”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式,后者则是“亲近性新闻”得以付诸实践的现实基础。
      在此前提下,亲近性新闻自产生之初便与公众新闻的意愿结合在一起。这类新闻将公民个人以及日常生活的问题与公共问题、公共领域联系起来,实用的、公民的新闻促使读者成为“公共戏剧”中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观察者。正是这种“公共戏剧”界定着当今社会有意义的生活,而这种“界定”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新闻的涵量。公众新闻为有问题的社区和个人经历的本土民族志创造了空间,这是一种负有社会责任的新闻模式,它主张参与性的民主,对于那些发生在当地道德群众领域内的有传记意义的经历,公众新闻给予它公开的声音。这种新闻民族志形式面对的是有道德取向的读者,在要求对个人与公众问题作民主解决的公众课题项目中,这些读者是共同参与者。
      因此,将其置于公民化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亲近性新闻与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包括“新新闻主义”在内)有很大区别,在“民主”与“科学”的理念上也有明显的发展。“亲近性新闻”的一个核心目标是公民化转型,由此它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质:
      1.亲近性新闻以深度的、亲密的、有关日常生活的故事代表着公众。这些故事创造道德上的团结,帮助公民作明智的决定,对于那些已成为公众问题的私人问题采取公共行动(包括帮助行动议案实施)。这些故事选取的个人或者个案映射出的是公众问题,并且希望能通过这些个例激励群体行为。如MadeleineBlais在《泽普的最后一次出庭》(Zepp"sLastStand)���中讲述一位为翻案而打了几十年官司直到83岁才胜诉的老人的经历,这看似是老人一段传记式的记录,但却反映了国家法律体制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社会问题。
      2.亲近性新闻促进了有助于公众意识与私人意识形成的解释性研究。这些研究帮助个人通过决策过程集体地行动。这些研究还有助于孤立选择、价值中心化,有助于运用专家的、本土的知识,有助于形成深思熟虑的公民话语。如Da vidFrinkel的《美国最后一个家庭主妇》(TheLastHousewifeinAmerica)���以平实的细节和文字描摹了美国最后一个家庭主妇的内心冲突和生活状态,从反面透露出美国现代女性的普遍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
      3.亲近性新闻“扬弃了调查性新闻写作的常规模式”���,推崇能够促使公众做出有意义的判断与有意义的行动的写作。调查式新闻的记者曝光腐败,揭露丑闻,热心社会改革运动,而且注重系统地调查研究美国政府机构、公司企业以及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和痼疾,并且试图从中寻找出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来,希望通过“上层”的自觉行为达成社会改良。但是从事亲近性报道的记者恰恰相反,他们从“底层”人民出发,认为新闻报道应该为人们找寻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人类美德与隐藏的潜在本质,并且让这些温情和“内在”的东西去激励人们继续努力生活和抗争;同时,他们揭露自满、自大、自负的思想,并“试图增强社区的政治能力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组合与做选择”。这是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三
      
      要达成上述目标,无疑对“亲近性新闻”的实践者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美国,其写作者都是一些十分知名的记者,他们在提高报道的“科学性”和“知识含量”上都做了全新的尝试,企图更科学地把握现实,即人们真实的日常生活。
      1.亲近性新闻期望它的民族志研究者与新闻记者是当地社区的历史与公众生活方面的专家,他们知道如何倾听、如何与公民交谈,他们知道如何听取与展示公众意见。他们通常采用“体验式”的方法,参与到报道对象的日常生活当中,既使得受访者不会在接受采访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心理紧张,以保证信息真实性;又让采访者不会错失纷繁生活中的采访时机,能及时掌握到更多的细节,达成“接近真实”的目的。同时,照相机、采访机、录音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应用也帮助采访者们记录下更多的“瞬间信息”,供他们事后回忆和描述。而从记者本身来说,他们个人作为“全职的公民”,也坚信能对公众的生活进行研究。
      2.亲近性新闻视作者为当地社区的守望人,而他们写作的故事应有助于形成深思熟虑的、参与性的话语,藉此它可以保持公众倾听媒体“声音”的意识。这既是出于新闻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是新闻自身发展的需要。新闻传媒的守望功能就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上,集中到目前突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上,“守望者”角色“守望”的是强化对民族生存状态的当下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而从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有“发声”的需求,也有参与社会生活、民族议题的愿望。而这种话语的形成是在平实记录的基础上加入记者的理性思考,企图给予报道更加完整的语境以及更加全面的观照,以此达成理性上的“科学”。
      3.亲近性新闻追求戏剧性的故事。这些故事与叙述将事实与故事相分离,它讲述动人的故事将个人的问题与公众的问题相结合。有些学者反对这种“戏剧性”,并认为将影响新闻的“科学”和“真实”,这种论争自“新新闻主义”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亲近性新闻”。但是与新新闻主义“不限制虚构”的原则不同,亲近性新闻虽然抓住日常生活的戏剧性、故事性元素,但是更关注来自于事实本身的全部信息,并且不提倡事实以外的虚构―――这一点更符合新闻的本质要求。亲近性新闻认为,如果记者能够通过提问获得对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的潜在信息,写作出的作品就一定会最接近真实,也最具新闻的优秀品质。⒁而它主张的一种文本形式是将公民变成读者,将读者变成世界上采取民主行动的人。通过亲近性新闻的叙述,将故事中的个体性与社会、民族的公众性结合起来,并且激励读者产生自主行为的能力与意愿。
      面对社会的公民化转型,一个重要的问题向新闻界提了出来:到底什么是“新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新闻界在自省,也遭到人们的质问。现实情况是,传统新闻必须超越单纯的报道和写作,在更广的沟通语境中承担角色和责任,而不是以不断丧失它在社会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为代价。新闻,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承担起服务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新闻学必须从实际上成为一门社会沟通的学科―――这种重新定义很重要,它将引发对社会问题更深刻更全面的报道和讨论,而它的包容性也将新闻自身更适应多元文化时代的需求和压力。
      而此时,“亲近性新闻”的出现正是新闻界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但迄今为止,亲近性新闻并未被美国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这种新兴的报道方式,究竟能在什么程度上获得认同?到底会在多大范围内产生影响?这些问题还需要时代的检验。
      
      (作者分别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生)
      
      注释:
      1.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第1页,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第148页,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4.WaltHarrington,IntimateJournalism―The Art and Craft of Reporting Everyday life,SAGE Publication,1997
      5.郭镇之:《客观新闻学》,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
      6.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第3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
      7.吴飞:《西方新闻报道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载《现代传播》1999年第2期
      8.14.蒋荣耀:《美国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趋势―――对亲近性新闻的解读》,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1期
      9.[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第176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1.此文1979年发表于《TropicJo urnal》,作者因此文而获1980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
      12.此文1990年发表于《Esquire》,作者为《华盛顿邮报》杂志作家,曾被提名普利策特稿奖
      13.诺曼•K•邓金:《解释性交往行为主义》第13页,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新闻 转型 亲近 公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