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横跨四十载,几代出版人辛勤耕耘,国家出版基金大力扶持,《中华民国史》三十六长卷呈现立体民国】 辛勤耕耘

    时间:2018-12-24 16:45: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编者按:近期,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发布了《2009~2011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数量排名》。其中,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等15家出版单位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在出版项目的选取和申报上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在此,本刊以中华书局36册史书巨制《中华民国史》为例,通过展现其编纂历程和出版价值,向读者说明国家出版基金选取资助项目的标准。
      
      1973年初,中华书局决定启动出版《中华民国史》。然而,由于史料缺乏、作者不足、物力有限及其他一些历史原因,直到将近40年后,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到来之际的2011年,《中华民国史》全36册才在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下全部出齐,并于当年完成结项,获评优秀等级。这部史书甫一出版,即成为代表国内民国史研究最高水平的集大成之作,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等二十余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这一出版盛事,台湾和香港等地媒体也连续追踪报道并讨论其出版意义。
      《中华民国史》达到如此高的学术水准,引起如此大的舆论反响,关键在于长期的学术积淀和出版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多家单位民国史老中青三代学人数十年不懈努力、中华书局几任编辑辛勤耕耘,出版题材填补国内学术空白,这也是其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的主要原因。
      
      卷帙浩繁:秉笔直书55载民国史
      中华民国史研究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1956年,国家科学发展12年规划首次将编纂民国史列入其中。1961年,在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之际,曾经亲历辛亥革命的前辈董必武、吴玉章等,又提议开展民国史研究。197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将民国史研究列入国家出版规划。随后,此项任务交由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时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的著名史学家李新先生,受命领衔组建研究团队,开始了民国史研究。1981年,《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亦由中华书局出版。民国史研究作为中国历史研究的新兴学科由此而起步。
      《中华民国史》是继承了中国古代修史传统写法的通史,以纪、传、编年为主要形式,分为《中华民国史》(全16册)、《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全12册)和《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全8册)三部,用2100万字,记述了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55年的历史。这一时段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关键的历史节点、活跃的重要人物,这一时段中国的内政、外交、战争、革命等等所反映出的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经济的问题,都在该书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
      《中华民国史》全书的三个组成部分各有侧重。《中华民国史》是民国兴亡的历史长卷,作者尊重历史事实,还原民国历史以本来面目。该部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按“中华民国的创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时段,分为12卷16册。《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吸取编年体史书的优点,以“大事突出,要事不漏”为取材原则,围绕民国时期各阶段统治政权的活动这一中心,逐年、逐月、逐日并以大事、要事的重要程度,编排1905年至1949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纪事范围既包括政治、军事、外交等重要方面,还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甚至天灾地变等社会生活层面。《中华民国史人物传》选取民国年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代表人物近千人,撰写人物简传。
      
      出版价值:保留时代烙印的集大成之作
      因为民国史研究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参与《中华民国史》工作的第一代研究者,重新确立了大至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研究原则、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等关节,小至名词术语的确定、历史资料的考辨等等具体问题。这一开创性研究标准的确定,使得从早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到晚近出版的各卷,虽然写作年代不一,但在充分占有史料,如实记叙历史,评价公允平实,文字力求简练等方面都保持了一致性,为全书撰写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线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时间跨度长、史料披露程度不一而足,该书各卷间能看出比较明显的时代烙印。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吴景平认为:“各卷之间存在差别。最先出版的几卷,主要利用报刊资料,而且是共产党这边的资料,档案资料很少。当然,那时很多档案也是不开放的。台湾方面的资料,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才开放。不过,这些痕迹,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民国史学科的发展轨迹。”
      《中华民国史》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认为作者队伍的变化是全书表述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他说,这套书最早是由国家下达的任务,采取的是计划经济时期集体组织并承担科研任务的方式,而19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后期的写作方式有了改变,基本上是以个人独自承担某卷写作为主,表现出更大的独立性。
      出版历程:几代出版人薪火相传
      《中华民国史》横跨近40年的出版历程,始终和一个名字连在一起,那就是中华书局。从最早接触《中华民国史》出版工作的编辑之一、已年逾古稀的原中华书局编审、近代史编辑室主任陈铮,到达成使命的现任历史编辑室主任李静,几任编辑兢兢业业,薪火相传,终于完成了这一出版史上的创举。
      2010年底,《中华民国史》终于实现了全面交稿,全书出版进入冲刺阶段。李静说,由于出版项目太大,为了前后有序,不至于撞车,他们采取了“循环作业”的方式,将统稿、编稿、校稿等纳入一个大流程。进入2011年初,李静与项目的另外三位编辑,深感时间紧迫,为了保证《中华民国史》顺利出版,他们坚持每两周开一次大项目协调例会,讨论编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了确保质量和进度,编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一册书稿甚至要经历五校、六校。到了出书前倒计时的几个月,编辑们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中华民国史》的编辑工作当中。
      2011年5月,近代史所、中华书局所有与《中华民国史》有关的人员,在京郊找了一个偏僻之所,进行最后统稿,就一些文句表述、出版规范、撰写体例等集中统稿定稿。最后,又把发现的问题归纳、类推,对类似问题全面进行清查,再经过中华书局图书质量控制中心的严格检查,才于2011年6月底付印。
      由于《中华民国史》特殊的学术地位,中华书局在该书的装帧特别是封面设计上颇费心思。选用了颜色沉稳、布面质感的纸来做封面,全套精装,呈现给读者一套庄重、沉稳而温馨的书。

    相关热词搜索: 出版 长卷 横跨 中华民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