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两兜雷竹苗 25年“繁衍”成上千亩“致富竹”|雷竹苗价格

    时间:2018-12-26 09:16: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廖龙堂在查看雷竹的生长情况 记者 韩政 摄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韩政

    隆冬时节,走进丰都县三建乡绿春坝村,村民屋前屋后竹子成林,满目青翠,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竹子的清香。村民们广泛种植的竹子名叫雷竹,并非当地土生土长,而是来自远方。25年前,在浙江省临安县打工的村民廖龙堂千里迢迢地带回来两兜雷竹苗。谁会想到,经过多年的发展,雷竹不但让廖龙堂致富,还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承载着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梦想。

    不种庄稼改种“致富竹”

    三建乡绿春坝村是全市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90%的土地是丘陵,当地一直靠种水稻、玉米、土豆为生。如今,当地村民大多不种庄稼,改种竹子了。

    12月20日一早,今年62岁的廖龙堂就扛着锄头出门,他没有去地里干活,而是来到屋后山坡上的一片雷竹林里,开始给竹子除草培土,做冬季管护。他不时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看雷竹的长势,在他眼里,这些竹子就像自己的宝贝,每天都要精心地照顾它们。

    廖龙堂家种了3亩多雷竹,这些不起眼的竹子,成了他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雷竹的产量很高,一亩地能产鲜竹笋1500公斤左右,今年价格2元一斤,加上卖竹苗的钱,收入了1.1万元,明年雷竹全部成林后,竹笋预计将卖2万元左右!”廖龙堂高兴地说,当地市场需求很大,一些火锅店都需要竹笋,本地的竹笋缺口很大,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只得大量地从浙江、四川等地购进竹笋,“每年春季上市时,我家的雷竹笋都供不应求”。

    在廖龙堂眼里,种雷竹投入不大,既好种,管理起来又轻松,对于缺少劳动力的农村来说,种雷竹比种庄稼强多了,省时省力还赚钱。如今,廖龙堂将祖祖辈辈种植土豆、玉米、红薯的坡地,全部改种了雷竹。

    这些年,廖龙堂靠雷竹挣的钱,翻新了家里的旧房子,添置了家具家电,他也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在家里侍弄这些竹子,轻轻松松就能把钱挣了。

    打工带回两兜雷竹苗

    说起这些宝贝竹子,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雷竹不是这里土生土长,而是廖龙堂从外地引种回来的。

    1993年,廖龙堂去浙江省临安县打工,那里盛产雷竹,竹笋十分鲜美,价格高达2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廖龙堂进入一家雷竹种植基地,主要工作是采收竹笋和管护竹子,每天工资8元,在那个年代,待遇已经很不错了。

    更让廖龙堂动心的,还是每天接触的普通竹子。“要是老家也种上雷竹,然后挖竹笋卖,那该多好呀!”第二年,廖龙堂回家过年,临走前,他给家人什么礼物都没带,特意带上两兜雷竹苗回家。

    想到路途遥远,廖龙堂用泥土将竹根包裹好,然后缠上塑料袋,装进一个编织袋里。“当时回家的路十分不方便,先是坐长途汽车,然后再换乘轮船,到了丰都上岸后,又要换乘面包车。一路上,我都是将两兜竹子提在手里,生怕弄丢弄坏了。”

    在路上颠簸一周后,廖龙堂终于回到家。来不及歇口气,他就放下行李,拿起锄头将两兜雷竹苗种在了屋后的一块空地上。

    雷竹已发展到上千亩

    经过几年发展,廖龙堂当初带回来的两兜雷竹苗,如今逐渐长成了一片竹林。廖龙堂指着眼前这一片竹林说:“带回来的两兜竹子老了,早就被砍伐了,不过现在这些竹子都是它们的子孙后代。”从1998年春天开始,廖龙堂家就挖竹笋卖钱了。“第一年1元一斤,卖了几百元,那时外出打工每月也才几百元。”廖龙堂说,种雷竹第一次让他尝到了甜头。

    赚钱效应很快就吸引来了其他村民,大家纷纷上门购买竹苗引种,雷竹迅速在当地发展起来。如今,当地许多农户家都有一片雷竹林。绿春坝村党支部书记廖志伟介绍,目前全村有300多家村民种有雷竹,面积达到1100多亩,预计明年就会大面积投产。按照现在市场价格,亩产值约6000元。

    “从雷竹生长情况来看,我们这里很适合种植。在脱贫攻坚中,三建乡将其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打造,大力推广雷竹种植,计划在全乡8个村的荒山荒坡种植雷竹8500多亩,其中绿春坝村就要发展到1500亩。”三建乡宣传委员陈正东介绍道。

    农旅结合打造1500亩竹海

    发展雷竹产业,如果管护跟不上,雷竹自然长不好,效益就会大打折扣。为了促进雷竹产业健康发展,三建乡争取到产业管护资金,委托丰都县森林经营所负责雷竹管护,森林经营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不但解决了管护问题,也让村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三建乡同时还在农村积极推行“三变改革”,实行“农户+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的“334”产业发展模式,让村民以土地入股,享受保底、分红及务工收益。

    陈正东介绍,当地种植雷竹,村民不但可以卖竹笋增收,绿春坝村还立足大规模的雷竹林,争取到1500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按农旅结合打造1500亩的“竹海休闲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竹海休闲园”不但建设机耕道、渠道、人行便道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还将建设竹海广场、竹海长廊、观景台、停车场等旅游设施。

    “目前休闲园已开建,预计明年3月将正式完成,绿春坝村将实现‘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农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陈正东说,依托竹海休闲园,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开办“采笋节”等方式将大幅度提高收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