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歌德堡号”重返广州】 哥德堡号

    时间:2019-02-06 04:31: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我可以想像,‘哥德堡号’若能重新起航,哥德堡人能随船航行,那感觉就跟人类登上月球一样激动!”    ――瑞典新东印度公司总经理乔根・戈贝尔松      当地时间2005年10月2日13点30分,瑞典哥德堡码头,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及王后西尔维娅陛下的深情注视下,在倾城出动的哥德堡市民的欢呼声中,在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历时10余年建造完成的“哥德堡Ⅲ号”仿古帆船缓缓地离开码头,开始了她的寻梦之旅:她将沿260年前“哥德堡号”走过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返当年的航行目的地――中国广州。
      同一时刻,在广州古老的南海神庙牌坊前,在“哥德堡号”首次抵达广州时的停泊地,广州人也在为“哥德堡Ⅲ号”遥寄祝福,广州歌舞团的演员们重现了260年前“哥德堡号”商人、船员登陆广州时的场景。
      瑞典新东印度公司总经理乔根・戈贝尔松曾经说过:“我可以想像,‘哥德堡号’若能重新起航,哥德堡人能随船航行,那感觉就跟人类登上月球一样激动!”
      今天,这次令梦想成真的伟大航行终于起航。
      
       “哥德堡号”传奇
      
      1745年1月11日,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哥德堡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在广州采购的中国货物,包括366吨茶叶、70万件瓷器、19箱丝绸、133吨锡、3.4吨珍珠、2.3吨藤器、1.8吨胡椒……
      沿“海上丝绸之路”,经过8个月的漫长航行,1745年9月12日,当“哥德堡号”到达距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时,“哥德堡号”突然触礁沉没,留下一个伤心的冒险故事。
      沉寂了240年后,直到1984年的秋天,一次民间考古活动意外地发现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号”残骸,瑞典潜水员塞弗林松回忆说:“那天我们乘船出海,在8号灯塔附近挖掘至水底1.5米深的地方时,我们发现了沉船残骸。残骸上覆盖着20厘米厚的淤泥。随后,我们找到了一些箱子,里面装着许多陶瓷碎片和一些完整的陶瓷,还有茶叶和其它一些货物。我们试着用热水泡打捞上来的茶叶,发现它清香扑鼻,还能饮用,这真是个奇迹!”
      塞弗林松的发现震动了瑞典!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亲临发现残骸的海域,向240年前的“哥德堡号”殉难者伫立默哀。古斯塔夫国王表示:“我们要继续‘哥德堡号’的梦想。”
      于是,工程浩大的水下发掘开始了!瑞典人陆续发掘出200多吨茶叶、400多件完整的瓷器、总重8吨的瓷器碎片以及一些丝绸和香料,沉睡在海底一个18世纪的故事,越来越清晰可见。
      
       延续“哥德堡号”的光荣与梦想
      
      “哥德堡号”曾经三次到过广州。
      1739年1月,也是在哥德堡码头,瑞典新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首次启航的目的地就是广州;1741年2月,第二次向广州出发;1743年3月,第三次开往广州。
      “哥德堡号”是瑞典东印度公司最大的一艘商船,据说一艘船进行的贸易收入相当于当时瑞典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通过“哥德堡号”进行的贸易额约占两国贸易总额的40%左右。
      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731年,公司共进行过135次亚洲之航,其中132次以中国广州为目的地,其余3次到达印度。瑞典历史学家荷曼・林奎斯特说:“1731年东印度公司的创立,实现了人们的中国梦。中国货成为一种时髦。大量的中国商品如茶叶、瓷器和工艺品等被运到瑞典高价出售,为公司带来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到了1806年,由于欧洲战乱的影响,东印度公司在完成了第132次中国航行后,逐渐沉寂,但那段辉煌的历史被记在心里,驶往中国的梦一直留存。”
      “哥德堡号”沉没后,瑞典东印度公司又建造了“哥德堡Ⅱ号”,但不幸的是,“哥德堡Ⅱ号”后来又在南非海域沉没。1813年,瑞典东印度公司关闭。从此,“哥德堡号”成为一个古老的传说。
      “哥德堡号”残骸的发现,唤醒了深埋在瑞典人心底的“中国梦”:仿造一艘“哥德堡号”,再次开往广州,寻找他们的“中国梦”。
      1993年12月28日,瑞典重新注册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哥德堡号基金会”正式启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亲自出任项目监护人。
      根据“哥德堡号”残骸以及零星的航海历史资料,工程师们终于绘制出了“哥德堡号”的结构图纸,并经过了流体力学的实验检测。1995年6月11日,“哥德堡Ⅲ号”的第一根龙骨正式安放,从此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寻梦之旅。瑞典新东印度公司高级顾问达尔斯特兰说:“把船重新造出来,等于历史复活了。”
      2003年6月6日,瑞典国庆日,在古斯塔夫十六世的见证下,“哥德堡Ⅲ号”隆重举行下水典礼。下水典礼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情调:身穿中国传统服饰的瑞典芭蕾舞女演员演出了《丝绸之路》;中国歌手韦唯应邀高歌一曲瑞典音乐家罗伯特・威尔斯专门为这次寻梦之旅创作的歌曲――《中国月亮》;瑞典歌唱家索菲亚・谢勒格林与旅欧中国歌唱家蔡大生共同演唱一首中国民歌《康定情歌》……应邀出席下水典礼的广州市新闻代表团还带去一份特殊的礼物:历史文献纪录片――《广州与哥德堡:中瑞经贸往来的门户》。
      “哥德堡Ⅲ号”船体全长58.5米,宽11米,高11米,桅杆47米,吃水深5.26米,排水量达1250公吨,船体重量1350吨,船帆总面积1960平方米……在形状、结构、尺寸、材料、工艺等方面,完全仿造1739年的“哥德堡号”原型建造。
      “哥德堡Ⅲ号”大约耗费了4000立方米橡木和松木、50吨生铁(用于制作5.6万个铆钉和10000个螺栓)、25吨绳索、2000平米的亚麻布帆……制作工艺全部由手工制作,包括帆上85000个针眼,都是手工缝制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2004年4月16日访问瑞典时,还在“哥德堡Ⅲ号”钉下了一枚铆钉。
      “哥德堡Ⅲ号”基本上是以风力和水力作为航行动力,当然,为了适应现代远洋航海安全法规的要求,“哥德堡Ⅲ号”也在底舱安装了两台输出功率为1100马力的发动机,以备危急情况下使用,并配备了现代化的卫星定位和导航系统。
      关于当年的“哥德堡号”,瑞典新东印度公司总经理乔根・戈贝尔松曾经介绍说:“当时耗费了瑞典15%的GDP建这艘船,是很大的投资和冒险。”――而“哥德堡Ⅲ号”的投入也是巨大的:历时10余年,用工4000多名,耗资3.5亿瑞典克朗――而完成整个航行还要再投入2亿瑞典克郎。
      
       Canton的繁荣时代
      
      “哥德堡Ⅲ号”复航广州,是继1981年阿曼的“苏哈尔号”仿古木帆船、1991年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和平方舟号”航行广州后的又一次传奇之旅。
      自欧洲“大航海时代”以来,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桥头堡,特别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宣布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在黄埔古港停泊过的外国商船,除了瑞典的“哥德堡号”,还有美国的“中国皇后号”、俄罗斯的“涅瓦号”、阿曼的“苏哈尔号”、澳大利亚的“哈斯丁号”……1769年来过广州的英国商人威廉・希克描述道:“珠江上船舶运行穿梭的情景,就像伦敦桥下泰晤士河,不同的是,河面的帆船形式不同,还有大帆船,在外国人眼里再没有比排列在长达几里的帆船更为壮观的了。”
      据史料记载,仅1836年一年内,到达广州的外国船舶就达199艘,十三行一带成为外商云集的商业中心,广州因此被称作“天子南库”。
      1887年,德国学者李希托芬首次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名称,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广州的英文名“Canton”、黄埔港的英文名“Wanpooh”,在国际贸易史上被赋予非同寻常的意义。
      2003年,美国学者paul Van Dyke博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王图书馆发现一张“粤海关洋船牌”的原件,船牌长77厘米、宽51厘米,上方有“粤海关洋船牌”6个大字,四边印有龙的装饰图案,船牌上有“洋船商亚氏装载货物前往瑞国”字样,落款时间是“乾隆六年十二月”。据paul Van Dyke博士考证,该船牌就是“哥德堡号”第二次来广州后从十三行出关的通行证。
      “哥德堡号”见证了广州作为中国对外贸易桥头堡的繁华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广交会”又延续了“十三行”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在1955年举行的第一届广交会上,拿到第一张广交会入场券的外商,恰好就是一位瑞典商人。
      
      广州盛情迎接“哥德堡Ⅲ号”
      
      正如一位瑞典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哥德堡的历史是从一条商船开始的。
      今天,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是欧洲重要的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享誉全球的“沃尔沃”汽车(Volvo)、“哈苏”相机(Hasselblad),就是产自哥德堡市。
      “哥德堡号”把广州和哥德堡两座相距遥远的港城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跨越了四个世纪,一直延伸到现在。
      2005年10月23日,“哥德堡Ⅲ号”起航20天之后,当“哥德堡Ⅲ号”已经穿越英吉利海峡,正在从“大西洋之门”――法国海滨城市拉罗谢尔启锚驶向西班牙海域的时候,由瑞典西哥德兰省副省长戈根・本特森、哥德堡市市长戈根・林德率领的瑞典“哥德堡号”复航广州工作代表团也抵达广州。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花园酒店会见瑞典客人时介绍说,广州早在4年前就启动了迎接“哥德堡号”的工作,“哥德堡号”抵达的地方将进行修缮,建成广州又一个新景点。
      据悉,为迎接“哥德堡Ⅲ号”,广州已投资近1.4亿元,用于修缮南海神庙、黄埔古港、洲头咀码头等四个停泊景点,全部工程预计在2006年3月底全面完成。
      戈根・本特森先生早在2002年10月就率“哥德堡号”复航广州工作代表团到广州寻访过先人的足迹,考察了珠江航道。根据原定航行计划,“哥德堡Ⅲ号”预计将在2006年7月18日抵达广州,8月12日离开广州。但戈根・本特森此次表示,为了让更多广州市民参观,“哥德堡Ⅲ号”在广州停留的时间将再增加5天。
      据了解,“哥德堡Ⅲ号”抵达广州之后,第一站停靠南沙客运港码头,广州市政府将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欢迎典礼,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及王后西尔维娅陛下也将会出席欢迎典礼,在这里等候他们的“哥德堡Ⅲ号”;欢迎仪式结束后,将由广州制造的“南海神・广州日报号”仿古船作为引航船,引导“哥德堡Ⅲ号”仿古船沿珠江溯流而上,行至洲头咀码头停泊逗留14天,广州市民可在这里参观“哥德堡Ⅲ号”及相关珍贵文物展览;而瑞典贵宾则在洲头咀码头转乘“南海神・广州日报号”行驶至黄埔古港码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哥德堡号”当年的停泊码头进行参观。结束广州访问之后,“哥德Ⅲ号”将在南海神庙前举行隆重的祭海仪式,随即前往上海访问,然后返航回国,预计将于2007年9月12日――也就是“哥德堡”号沉没262周年纪念日――回到哥德堡码头,永久停留在哥德堡号古船博物馆。
      现在,让我们衷心祝愿“哥德堡Ⅲ号”一帆风顺!
      
      “哥德堡Ⅲ号”航程
      
      2005年10月2日:从哥德堡起航;
      2005年10~11月:访问西班牙卡迪斯;
      2005年11月~2006年1月:访问巴西累西腓市;
      2006年1~3月:访问南非开普敦;
      2006年3~5月:访问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
      2006年5~7月:访问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2006年7~8月:访问广州;
      2006年8~12月:访问上海;
      2006年12月~2007年1月:访问香港、澳门;
      2007年1~9月:访问新加坡、毛里求斯、阿森松岛、亚速尔群岛等地;
      2007年9月12日:返回哥德堡。
      
       “哥德堡Ⅲ号”招募“大力水手”
      
      “哥德堡Ⅲ号”整个往返航程大约35000海里,相当于绕赤道1.66圈。
      “哥德堡Ⅲ号”的第一任船长是53岁的冈那尔・西尔弗伯格先生,他负责大西洋航程(瑞典到南非);第二任船长将负责印度洋、太平洋航程(从南非到中国)。
      “哥德堡Ⅲ号”需要船员约80人,其中20名为专业水手,包括轮机长、大副、二副等,他们受雇将在船上服务9个月,然后轮换下一批水手;另外需要从志愿者中选拔“大力水手”60名,即甲板水手,负责航行中的卫生、后勤以及医疗服务等工作,要求年轻、身强力壮、能干粗活儿。
      “大力水手”是面向全球沿途招募,每到一个城市停靠之前,都希望在当地能招募到5名“大力水手”补充上船,经过短暂的培训,然后随船进行短期航行服务,与专业水手共同征服浩瀚的海洋。
      据了解,首批见习水手是从瑞典的600多名志愿者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大都是大学生、中学生,最小的见习水手苏珊娜只有17岁,“哥德堡Ⅲ号”重建项目开始那年她才刚刚5岁。

    相关热词搜索: 歌德 广州 重返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