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大众传播的低俗化是怎样“炼”成的_网络时代的大众传播实现了什么化

    时间:2019-02-06 04:45: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纵观历史,低俗化由来已久,历久不衰穿越了了几千年,其生命力不可谓不顽强。类似《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终究只是少数人的菜,一句简单的“曲高和寡”诠释了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诚然大众还是喜欢浅显易懂的通俗文化。鉴于其带来的诸如色情泛滥、社会公德沦丧、媒体公信力下降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各国政府纷纷不遗余力采取措施加以制止,意图清除低俗化这个顽疾,使大众传媒一路高歌猛进,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关于低俗化的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已汗牛充栋,政府对低俗化的整治力度也不断加大,缘何低俗化仍然屡禁不止。本文旨在以一种“对症下药”的方式对低俗化形成的“病因”作一番抛砖引玉之见,希望引出解决低俗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大众传播;低俗化;媒介素养;议程设置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毋庸置疑,传媒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却始终难逃商品规律的五指山。在市场经济的糖衣炮弹轰炸下,面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道选择题,大众传播毫不犹豫的给出了惟经济效益独尊的答案。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误导下,低俗化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低俗化现象日益严重,低俗之风不断蔓延。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这个大众传媒的公信力,降低了大众的审美水平,而且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和挑战。
      
      一、对于低俗化的认识
      
      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而“对受众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的倾向、情绪和要求等迎合,也即对受众低浅层次审美情趣乃至官感刺激的迁就,其传播的功利性和商业性往往很强”。
      纵览世界各国,为国际公认的大众传媒中的“低俗化”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涉及包括行为和语言两方面的暴力内容,二是涉及性的色情内容。综观电各级电视台,电视娱乐性综艺节目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一)同质化电视节目俨然已成“鸡肋”。
      电视栏目环节互相抄袭,如某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一档相亲节目一经亮相,其他电台便争相效仿,如出一辙的各种相亲节目轮番上场,使得“全民相亲”热潮盛极一时,文化盛宴则嬗变成文化快餐。电视剧“联播”,综艺节目也跟风,互相抄袭现象数见不鲜,“平民选秀”、“明星跳舞”、“麦霸K歌”层出不穷,魔术节目也因为刘谦的走红而相继在各电视台亮相。此外,电视热播剧《回家的诱惑》剧中人物、剧情的设置与韩剧《妻子的诱惑》大同小异,比如丈夫出轨,妻子被抛弃扔下大海,妻子重装出发,再度诱惑丈夫报仇等等,有网友发现,《回家的诱惑》的很多台词和《妻子的诱惑》都一模一样,就连主题曲都与《妻子的诱惑》相同,仅仅只是换了一批演员来表演而已。一位细心的网友甚至发现女主角秋瓷炫脸上的一颗痣的位置都与张瑞希一样,此等“雷同”,真可谓令人叹为观止。
      如此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抄袭不免发人深思:中国的电视剧难道真的已经到了黔驴技穷、山穷水尽的死胡同了吗?中国是否也迫切需要一个文艺复兴?
      
      (二)市场运作下,新闻传媒低俗现象应运而生。
      市场经济给我国新闻传媒业注入了巨大活力,为新闻传播充分展示自己的话语权提供了一个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的平台,也为新闻传播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和新闻传播在各自不同的发展轨道上出现了某些难以攻克的矛盾。从而造成了新闻传播在繁荣发展背后的失衡状态。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明星佚闻、偶像崇拜、金钱桃色、暴力杀截等大量充斥荧屏,成了新闻业争相报导的对象。通过这种提供新闻刺激的新文化,教导读者和观众:鸡毛蒜皮具有重大意义,耸人听闻和异想天开胜过真实的新闻。“这也是传播业市场化发展的悖逆和无奈”。
      
      (三)以“性”为卖点取悦观众。
      一些嘉宾、主持人相互调侃以“性”话题哗众取宠,把一些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都难以启齿的粗俗肉麻的语言堂而皇之地搬上荧屏。如某电视台的脱口秀访谈节目竟然将近日色情大戏3D《肉蒲团》剧中演员请到荧屏接受采访,以此博出位、赚取观众的注意力和收视率行为难逃“无所不用其极”之嫌。
      面对这些愈演愈烈、令人匪夷所思的低俗现象,如果我们放任自流,势必会造成文化构成良莠不齐,进而导致主流文化的式微,所以我们必须将这一问题上升到国家利益的高度。比如曾经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在列举20个美国需要兴利除弊的基本难题时指出:通过视觉媒体大规模地传播道德败坏的世风――作为吸引观众的段.以娱乐为幌子.事实上宣扬性和暴力以及实际上是传播瞬时的自我满足。
      在被低俗迷雾团团围住恶劣环境下,拨云见日被提上日程,如何杀出重围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刻不容缓,因此着力推进我国的“去低俗化”步伐,早日实现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并驾齐驱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众传播俗不可耐的成因
      
      (一)媒介素养低是低俗化乘虚而入的一个空隙。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在受众需求上,受众由于知识素质、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层次需求。埃里克・塞瓦赖德说: “任何一个低级趣味的人都不会有高级趣味,但是每一个自称趣味高级的人都有相当份量的低级趣味”。有鉴于此,媒体往往降低媒体产品的整体品位水平,迎合各种层次受众的需要。传媒大亨默多克所说的“如果报纸的格调低一点,读者数量就会多一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种观点。
      奇闻轶事、明星八卦、娱乐搞笑相对而言往往成本较低,媒体的投入也相对较低,还能赢得高雅、低俗之士的满堂喝彩,遂成为各电台争相报道的对象。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接受者于是相互构成的一种“共谋”关系:电视提供的低俗节目降低了大众的审美层次,大众的低俗品格又向电视发出了提供更加低俗媒体内容的信号。在这个恶性链条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作下,才造就了大众传媒深陷低俗化这个泥沼,难以自拔的困境。
      
      (二)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滥用与“受众中心论”缺席。
      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含义是: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对于受众的需求,媒体根据自己对于受众需求的主观判断进行建构。对于媒体而言,受众需求状况往往是媒体凭借有限的反馈和自身经验的主观建构,解读并非完全真实的受众需求,这其中难免出现误读和偏差。受众中心论的实质就是传播活动要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播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信息,反应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
      现实情况却是随着媒介产业化的发展,出现了传播媒介以广告创收为主导方向的倾向,媒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处处强调以 媒介为中心,忽视甚至漠视受众的需求,品位低、庸俗化的节目充斥屏幕,从根本上缺少的就是“受众中心论”的思想,因此就需要加强对受众的研究,突出受众的地位,强调受众的作用。
      
      (三)经济利益驱使是低俗化的罪魁祸首。
      文化产品具有双重属性,即它的商品属性和它的文化属性,后者又称意识形态属性。受这两种属性所决定,既要追求它的经济效益,又要追求它的社会效益,并且,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但是现实却是背道而驰,由于我国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媒有原来财政全额拨款转向为部分拨款直至自谋出路,媒介市场化环境使得媒介不得不惟经济利益马首是瞻,“千方百计拉广告,处心积虑谋利润”,完全把社会效益冷落一旁。
      如某电视台的综艺脱口秀节目为了谋求高收视率,洞悉先机,抓住了当前人们对养生健康“集体狂欢”的心理特点,在把关不到位的情况下,草草登场,以致张悟本这等造假“神医”三上荧屏并红遍全国,让其错误养生观点深入人心,影响极坏。传媒作为社会公器,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应该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二者矛盾时,应以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四)电视泛娱乐时代与新型消费主义的盛行。
      “资本主义文化的扩张,实质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张扬,而这样一种文化,会使所有文化体验都卷入到商品化的旋涡之中。”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有相当影响力的消费观、价值观、社会观,在西方社会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传播。如今这些资本主义的东西漂洋过海,旁敲侧击的瓦解了我国传统的勤俭持家美德,向人们灌输着一种及时行乐的腐化思想。“在这个新消费主义盛行的电视泛娱乐时代,文化不再是厚重的、不再是有沉重历史积淀的精神食粮;弘扬社会主旋律、时代的传声筒的媒介反而沦为时代的下水道、垃圾箱。”
      面对新型的消费主义,媒介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抓住眼球、引人入胜”,否则就会落入被受众“即选即抛”的尴尬境地。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受众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消费,“挂文化信仰之名,行赚取注意力之实”就是所谓的媒介逻辑,其核心在于“形式重于内容”。在此影响下,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不良倾向悄然而生。
      消费主义,马尔库塞提出时将它解读成“虚假需求”。意思指人们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试图通过购买不真正需要的东西带来一种虚假的满足。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不断制造着新的“虚假的需求”,并且不断地满足着受众享乐主义的原始欲望,这正是广电行业低俗化日渐成风的深层社会根源。传媒消费主义倾向使受众在不自觉的状态中既消费着传媒,同时也“消费”着自我,销蚀着人们在精神方面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孙宜君.孙飞.我国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透析[J].新闻界.2005年04期
      [3]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鄢光让,向寒松.应大力提倡受众中心论(之三)[J].当代传播.1999,(3).23-25
      [5](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H].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刘建新现代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lJ]新闻记者.2005第7期.

    相关热词搜索: 大众 是怎样 低俗 传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