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推动传播手段创新转变媒体生产方式】jit生产方式的主要控制手段

    时间:2019-02-07 04:35: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这样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创新”、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还是第一次。报告中的这两段话,既是科学地指明了传媒业和文化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明确地向传媒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普及,我们已经进入数字传媒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正在发生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7月18日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到2007年6月底中国网民已达1.62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2.3%,手机上网者达4430万,占到27.3%;半年里网民增长率为31.7%,这标志着网络普及率进入快速增长期,预示未来3~5年上网普及率会急剧增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已高达18.6小时,每天平均2.65小时。大多数网民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首推网络(77.3%),接下来才是电视(65%)、报纸(60%)。
      从手机上获得新闻信息的也已占到17.2%,与从杂志上获得新闻信息的比例相同。
      有人曾经预言,到2026年报纸将消亡。这话有点危言耸听。2007年的世界报业大会认为:“尽管遭受电视和互联网的冲击,去年在印度和中国报业显著增长的带动下,全球报纸销售量增长了2.3%。”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报纸发行量的下降,年轻一代、尤其是高学历的年青白领远离报纸,却是不争的事实。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大容量、互动性、多样化、个性化是纸质媒体不能与之相比的。
      网络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多少人醒来的第一件事已经不是阅读姗姗来迟的报纸,而是上网浏览新闻了。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以纸质媒体为主的报业集团,已经跨出了向多种媒体发展的步伐:建立了网站,办起了手机报(短信与彩信),有的借助于网络发展了视频、音频传播(长期以来,广播台电视台可以办报纸,而报社不允许办广播、电视,正是借助于网络,在网上开办视频和音频频道,这种局面有可能会被打破),单一的媒体正在向多种形态的媒体方向发展。正如世界报业协会总干事鲍丁所说:“发展中国家的报业市场正在突飞猛进地持续增长,而成熟报业市场面对数字化媒体正在显示出显著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报纸也正从数字化传播渠道提供的新的机遇中获益。”
      未来媒体,应是一种复合形态,兼有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的功能:便携、可移动,既有文字又可以有声音、图像,既是大众的又可以是个性化的,既是单向传播的又可以是双向的、受众与传播者之间互动的。
      在单一媒体的业态下,媒体的生产方式是线型的,即从本报记者采访到本报编辑加工,再到本报工厂印刷,最后交邮局发行,也就是信息的采集、加工、传播相对简单的过程,呈一条直线状。在报业集团化的今天,在复合媒体的形态下,媒体的生产方式是蝶型的―――蝴蝶状。在信息采集这个环节,不再是本报记者一个点,本集团众多媒体的记者理应都视作信息采集点。信息采集从一个点扩展成众多的点,成为“蝴蝶”的一“翼”。而在传播这个环节,原先是单一的一个媒体,今天则除了集团众多的纸质媒体外,还有基于其他传播方式的新兴媒体:网络媒体、手机报等等。传播环节从一个媒体扩展为多个的媒体,成为“蝴蝶”的另外一“翼”。中间的“蝶身”是生产加工环节,就是各媒体的编辑部。各个编辑部根据自身媒体的定位和特性,从众多的信息点获取信息,加工生产成不同的产品―――报纸、杂志、书籍、网络新闻、音像制品、磁盘、光盘、短信、彩信等等。
      多种媒体复合的状态,要求记者采集的信息不只为自己的报纸供稿,还要为全集团众多的媒体供稿,即为报纸、杂志、网站、手机报等等各种介质的媒体供稿。记者在新闻现场,第一步的任务是借助移动通信工具发回70个字以内的短信新闻,或是发回几十百来字的彩信新闻、照片,供本集团的手机平台发布即时新闻。目前有关技术已经解决,手机短信和彩信可以直接进入编辑部的采编平台,供编辑使用;记者的第二步任务是向网站发稿(包括音频和视频新闻);第三步是为报纸发稿;第四步,如果内容丰富,还可为杂志发稿,最后出书、出专题片。新的媒体生产方式要求记者掌握多种采访手段,会拍照、会录音、会摄像,这也要求媒体加强对记者的培训,掌握多种采访手段和传播手段。好在数码技术下的照相、录音、摄像工具十分轻便简单,容易掌握。
      多种媒体复合的状态,要求集团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统一的数据库。记者向统一的平台发稿,进入数据库,各媒体的编辑从数据库里寻找素材,加工改制成适合自己产品的稿件。大量的公共新闻可以也应该用这种方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可以大大节省采编成本,避免当下几乎每天都发生的,一桩并不重要的事件、一个并不重要的会议、一场并不重要的比赛、一出并不精彩的演出,一个媒体集团会有多名记者前去采访,而出现在报纸上的只是一则几十字百来字的简讯、短讯。
      多种媒体复合的状态,要求各媒体加强编辑部的功能、加强编辑的功能。编辑人员不能只是简单地做标题、划版面,而是要有能力从庞大的信息库中选择材料,加工―――删改甚至改写成符合本媒体特性的稿件;编辑部要有一定数量的改写员,以便把公共信息改写成具有特色的稿件;各媒体的采访力量可以是少而精有专长,以集中力量采访、写作特色报道;各媒体还要在加强言论写作上下功夫,形成特色。
      有特色的稿件、有特色的言论,一个媒体的特色便能显现了。
      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数据库,并不是很难的技术问题。问题在管理。在新闻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在缺乏版权意识的中国大陆,由于经济责任所在,即便在一个集团内,也没有一家媒体的总编辑乐意把独家新闻拿出来与兄弟媒体共享。虽然建立了数据库,但数据库只是“共存库”
      ―――共存见报后的资源,而不是“共享库”―――共享未加工的资源。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强化版权意识和品牌意识,即在采用其他媒体的信源时要标明“产地”,以保护原创媒体的版权和品牌;一个媒体不同介质的产品,都应集合在同一品牌下。还需要改进考核办法和核算办法。比如,对记者的考核,不只是考核见报量,还要考核向手机平台、向网络媒体、向本集团兄弟媒体的发稿量,集团内部要建立各媒体之间互相采用信息的结算办法。等等。
      科学技术已经并正以令人意想不到速度在发展,传播手段的创新层出不穷。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现在确实是创新传播手段、转变媒体生产方式的时候了。
      
      (作者系文汇报党委书记、副总编辑)

    相关热词搜索: 生产方式 手段 推动 传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