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总论子母绵掌] 子母绵掌

    时间:2019-01-29 04:45: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子母绵掌内容简洁,招法精练,有简单实用、技击性强的特点,其全部内容仅一个套路、几种步法以及几招实用散打而已,且套路小巧,仅分为两趟四段,每段以五花掌分,最后以黑熊探掌结束。整个套路共包括四十二个动作(左右式计为两个动作),除去十个重复动作,实有动作三十二个。该拳演练时拳打四面八方,步法以蛇形步为基础、鹞子穿林步法为辅,其它如弓步、马步兼而有之。
      
      一、子母绵掌的练法特点
      
      1.步法为基础子母绵掌练法的关键在步法,用法关键也在步法,因此步法为该拳基础,既为练时的规矩,也是套路练习的基础。其步法主要有蛇形步与鹞子穿林步,而以前者为基础,后者多为外门躲闪、进攻之法。套路练习的基本动作为左右翻掌,其步法即为蛇形步。整个套路,除了里门一掌等少数几个动作用到了弓步、马步、歇步,余者都为小架,以蛇形步为根本。因此说,绵掌的特色是步法即为拳法,步法即为用法。
      2.三尖相对
      子母绵掌练时要求鼻尖、手尖、足尖三尖对齐(不必正对,但需位于同一平面),俗语云:“三尖正,三尖不正取不了胜”。
      3.三合四明
      绵掌言三合分内外三合,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筋与骨合;外三合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外三合合为六合,但此六合与其它拳种略有不同,这一点尤需注意。四明即腾、挪、闪、择,腾即跳跃之意;挪即身微动而吸泄对方之力;闪为躲闪之意;择是对地形的选择。
      4.身若机括
      该拳练习时要求身活步稳,身体转动如同机括,进门可变相。俗语云:“拳打滚豆之力。”而如不想被打,则需呈滚豆之势,以身体的灵活转动而化对方来势,使其力过我,而不是直接打在我身上。
      5.手不离肘、肘不离手
      动作时,手肘不离,左手从右肘底出,右手从左肘底出,双手互动,加大手的活动范围,手的活动范围大了,则防守范围自然大了。同时,手肘不离也可带动身体运动,这样身体能灵活如机器之运转。
      6.手不离口、口不离手
      从另一手虎口上出手,以防对方来手,两手上下相滚,阴阳相反,进出紧合,防守严密。同时起手从中,取意用中,上步出手俱从身体之中线,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防守,一方面便于攻击。
      7.手(掌)变捶(拳)、捶(拳)变手(掌)
      子母绵掌要求手(掌)变捶(拳)、捶(拳)变手(掌),拳掌互易,左右同理,因势利导。拳掌用法随意使用,练时为手,用则为拳;出手为手,着人成拳,拳如卷饼。
      8.四肢微屈
      两腿弯屈,适于迈步。膝过弯则步死,走步发僵;膝过直则两腿含不住劲,没有弹性,弯屈适度,务使保持最大弹性与灵活性。双臂微屈,出手似弯非弯,似直非直,或呈半圆形,如拳边夹带等。这样,一来可保持伸缩的余地,二来劲含双手,可以随意而发。
      9.劲力内含,蓄势待发
      此拳练法与它拳不同,要求心与意合、气与力合,但劲力内含,不可外露,更不可全部发出,用时尤需如此,以免对方发现。所谓“拳打人不知”,不光是手法的不知、时机的不知,更包括劲力的不知。子母绵掌又名藏拳,而所谓“藏拳”,也并非仅为手法的隐藏――暗手打人,也包含着劲力的隐藏――蓄势待发、深藏不露,给对方以假象,迷惑对方,寻机待发,发则劲力俱出,“如同大车来临,大水侵身”,以求“搭手成功”之效。
      这样,手臂屈而有伸缩余地,劲力含而待发,使得架式不变。技击时,如搭手后一时不能奏效,可串步进逼,手可再出,劲可再发。
      
      二、子母绵掌练法
      
      练时以步法为主,练至步法轻、灵、活、快,身动如车轴之速,以求“进门变相”,避免僵滞之劲,步法熟则套路成功一半;而在技击时,“法门以步为先”,步一上则手足随至,可谓“打人如割草”。
      子母绵掌行拳列架以内外三合为准,步动手动,手动步随,手足相合,肩胯一体,肘与膝合,而心、意、气、力相引导,筋与骨也必共于一体。若于技击,则需“四明”,故范瑞前辈口传:“三合四明记不清,纵然用功不能成。”
      本拳属内家拳,动作开合幅度小,架式小巧紧凑,手法多变,练时要注意动作虽小但不可乱,更不可因小而演化为过渡动作。常有练者把套路中有技击价值的手法略为过渡动作,是不了解其含义之故。因此,练时动作要到位。动作小则不可潦草,大则不可走形,否则既影响美观,又失武术之本意。
      套路练习,开始宜慢,一动一静要合乎规则,但慢不可呈痴呆之相,虽慢非停,而以意领气,注于拳脚,内含劲而显以寸劲,动作则表现为柔。练习纯熟,则可快练,以补慢练之不足,但快不可散乱,快慢相济,而规矩不易。
      以意导气,发于丹田,注于四肢,柔以行气,刚以显气。动作以柔,发力为刚,刚柔相济;柔以养气,松静以利气行,劲含身体,含而待发,鼓荡于体内,发力为寸劲,此为刚;发后而复归松静之柔状,是谓相济。故胸部要微含,劲蓄于身,气养于丹田,随身鼓荡而待发。忌用僵劲,否则身体僵硬,而肢体内气血阻滞,难达拳脚,最终难成内家好手,此为误入歧途之举。
      对于子母绵掌来说,其“绵”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动作的绵绵不绝,练时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又如长江大河,虽波澜起伏,但无汹涌之势,总在一波未平一波兴起之间,始终位于一种蓄势待发状态,有一种刚柔相济之劲;二是劲力的绵绵不绝,要求劲力内含,不能随意发出。若练时劲力外发,则成脆劲,练成了“硬掌”,失去了绵掌之本意,此为练时应注意的地方。
      其它如手、眼、身、法、步的协调也要注意,需以一种临敌应战的精神状态来练拳,眼前无人似有人,一举一动都为取眼前的假想敌人。虽为单练套路,而一动一静仍不失为临敌制胜之手法。协调的配合要求步动手动,步停手停,而身法自随,眼神紧逼,勿使松懈,所谓“一动无不动”。手眼的要求是:“鹰眼猴手”、“三分拳七分眼”,平时练习当神聚于眼,练目光敏锐,含而不露,间忽一闪,可慑敌胆。
      内家拳的呼吸方式为逆呼吸,即出拳时呼气、收拳时吸气,绵掌也不例外。呼吸也是为了练气,心动意随,以意练气,气与力合,即为气功。绵掌没有专门把气功列出来进行锻炼,而是溶入了套路之中,以锻炼呼吸的形式代替,这一点尤需注意。□

    相关热词搜索: 子母 总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