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王惠然柳琴教程 [浅析王惠然的柳琴改革与作品创作]

    时间:2019-02-04 04:35: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柳琴属弹拨弦鸣乐器,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它的产生发展起步较晚,大约不到两百年历史,是公元1860前后,鲁南一带的拉魂腔艺人和工匠一起研究,仿照琵琶、月琴的样子,用柳木制成的专为地方戏曲伴奏的乐器,在民间俗称“土琵琶”或“金刚腿”。柳琴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济南前卫歌舞团王惠然先生对民间流传的柳琴作了大胆的改革,先后研制成了三弦和四弦高音柳琴,使柳琴的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其从戏曲伴奏走向独奏表演的舞台。而改革后柳琴那特有的穿透力极强的高音特点也就填补了了民族乐队弹拨乐声部缺乏高音乐器的空白。王惠然先生不仅在其型制,性能上进行了改革,并且为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使柳琴的改革,创作,演奏同步进行,不断发展和开拓柳琴的演奏技巧,扩大了柳琴演奏的曲目范围,出版了《柳琴演奏法》《王惠然柳琴作品集》,使这只有近四十五年独奏历史的柳琴,已经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演奏技巧,成为国内外有关演奏者、专家注目的中国弹拨乐器。
      本文以《王惠然柳琴作品集》中的除初级曲以外38首柳琴独奏曲为依据,将其按照年份和柳琴改革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他对柳琴的改革以及创作的作品两个方面出发,探求其创作技法特点和艺术特色以及他对柳琴演奏技法发展的贡献,以其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弹奏的主要技巧等方面结合他对柳琴改革内容进行初步分析、论述。
      一、早期(50、60年代)
      1.乐器改革
      此为柳琴研制的探索起步时期。1958年底,为了满足民族乐队演奏各类乐曲的需要,充实弹拨乐组的高音声部。王惠然先生在山东临沂深入生活之时,受戏曲伴奏的民间柳琴的启发,与徐州乐器厂制作师合作,通过无数次试验,在保留民间柳琴原有风格、充分发挥优点的基础上,成功的研制了三弦二十四品高音柳琴,此三弦柳琴针对民间柳琴音域较窄、不便转调、音色欠美等不足,对柳琴的制作做了大幅度的改革。(1)提高了定音,固定了定弦。王先生与徐州乐器厂的制作师通过缩短琴身了改变琴腹结构的办法,使柳琴的外弦定音从原先的a1改为d2 ,提高了四度,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高音乐器,填补了弹拨乐声部无高音的空白;(2)拓展了音域,完善了音位。原先的柳琴只有二弦七品,而改革后的柳琴在保留传统五度定弦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根弦,定弦为d1、g1、d2,音域从d1―d4,由原来的一个半八度达到三个八度,使柳琴分为清脆、明亮、穿透力强的高音区(一弦)和优美柔和的富于表情的中音区(二、三弦),形成音色上色彩对比。而品也从七品增至二十四品,并且可以按照十二平均律排列可以任意转调,弹奏各种各样的和音、和弦,使柳琴的表现力大大增加;(3)革新了技法,美化了音色。民间柳琴是用右手中指戴一柳琴套(竹制圆筒),由大拇指捏住进行演奏的,但是这种柳琴套质脆、易裂、触弦点过宽、发音较钝、有杂音,技巧受到极大的限制。为此王先生使用透明的赛璐璐(或尼龙、玳瑁)三角形拨片代替了柳琴套来演奏柳琴,大大美化了柳琴的音色,使其发音清脆、洁净,更有利于演奏者控制演奏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这种三角形拨片弹奏长轮既快又密,既有颗粒性又有连贯性,如果以每拍四个十六分音符,」=200为单位来计算,每分钟快速弹挑可达800次,成为柳琴演奏技法的一大特色。此外,用此拨片还可以弹奏快速的三小轮、四小轮,十分轻快灵巧,充分体现了弹拨乐的特性。
      2.作品
      为了体现三弦柳琴的优越性,王先生特地为柳琴移植改编创作了七首作品。它们分别是《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958)、《柳琴戏牌子曲》(1960)、《银湖金波》(1960)《游击队歌》(1962)、《我是一个兵》(1962)、《到敌人后方去》(1965)、《云雀》(1961)。
      由于此为柳琴探索时期,这一期间的作品,大多改编于一些脍制人口的歌曲和戏曲音乐,创作技法以模进、重复、加花的民间传统创作技法为主。调性也比较简单,大多为G调。为了体现新改革柳琴的优越性,乐曲中大量运用了空弦和音,和弦,充为体现了拓展音位的三弦柳琴,可以演奏更种度数的和音和弦的优点。而根据罗马利亚民间乐曲移植的《云雀》这首乐曲,这首乐曲大量运用变音,充分体现新改革的柳琴十二平均律排列的优点。
      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中级曲目,运用了一些中外弹拨乐曲的演奏技法,如右手内弹挑、扫拂,长轮,各种小轮,琵音,但左手技法较少,只有少量的沥音,打音,带音出现。
      二、中期作品(70年代)
      1.乐器改革
      此为柳琴继续探索,并且逐渐定型、成熟的发展时期。王先生为了进一步增加柳琴的表现力,在三弦二十四品高音柳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个高音品,和一根低音G弦。第一、二弦采用钢弦,第三、四弦采用合金缠弦,使柳琴拥有了自己的低音区,其音域由g-g4,达四个八度,使演奏的琵音和弦更为方便。此第四弦浑厚结实,余音颇长,极善表现吟、揉、推拉等左手技法,推动了柳琴演奏技法的完善。
      2.作品
      这一时期的作品虽然只有五首。分别为《幸福渠》(1970)、《春到沂河》(1971)、《在北京的金山上》(1975)、《欢腾的天山》(1977)、《木棉花开》(1979)、《毕兹卡欢庆会》(1978),但是首首都是柳琴作品的精品,充分体现柳琴的演奏技巧,出现了一些如右手的外轮内弹,右轮左带,快速换把等具有一定难点的演奏技法;左手上出现了打、带、吟、推拉、上、下沥音等使乐曲充满韵味的的演奏技法。其中最杰出的是《春到沂河》这乐曲,它由沂蒙山小调改编而成,极具有浓郁的山东风味,成为柳琴的代表之作。特别是中间的慢板段,此旋律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的音调为基础,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演奏上大量运用推、拉、吟、揉的技巧润饰,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对比,富于韵味,充分体现了新改革的四弦柳琴低音区浑厚结实,余音较长的优点,成为柳琴乐曲中的精典之作。而《毕兹卡欢庆会》是第一首柳琴协奏曲,它借鉴西洋回旋奏鸣曲式结构创作,打破了民间传统曲式,标志柳琴的作品逐渐从小型走向大型。
      王惠然先生就是在这几首乐曲的基础上,把这些演奏技巧规范化了,出版了《柳琴演奏法》这是柳琴第一部专业书籍,从而确立了柳琴的形制、演奏方法、技巧训练,使柳琴演奏从戏曲乐队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流传到世界各地。
      三、盛期,80、90年代至今
      1.乐器改革
      由于柳琴制作已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柳琴内改革成果深受国内外专家与学者的认可和好评。在1988年柳琴改革成果获得了全国乐器改革的最高奖。而1989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作品
      此为王惠然先生创作的鼎盛之期。他更进一步开拓和发展柳琴的演奏技巧,扩大柳琴演奏曲目的范围。在2001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王惠然柳琴作品集》中,这一时期的作品达24首之多,分别为:《芬兰波尔卡》(1980)、《野蜂飞舞》(1980)、《故土情愫》(1981)、《我们永远在一起》(1983)、《战士组曲》(1984)、《唱支山歌给党听》(1984)、《波浮的港》(1985)、《塔吉克舞曲》(1985)、《田野琴声》(1985)、《三六》(1986)、《打虎上山》(1986)、《春情》(1987)、《关山月》(1987)、《夜深沉》(1988)、《山乡恋》(1988)、《节日的拉萨》(1988)、《江月琴声》(1989)、《嵩山印象》(1992)、《高原欢舞》(1992)、《流浪者之歌》(1994)、《查尔达斯舞曲》(1994)。其中《塔吉克舞曲》获全国民乐展播作品一等奖,《悠悠故乡情》获首届中国艺术节纪念杯奖。
      此间创作的作品除了数量多外,体裁也趋多样化。即有类似小品的作品如《塔吉克舞曲》,也有大型的协奏曲《江月琴声》;既有组曲形式的《战士组曲》,还有二重奏形式的大协奏曲《篙山印象》;既有移植于古琴的乐曲《关山月》,也有移植于京剧曲牌的《夜深沉》,还有大量移植外国乐曲的作品如《波浮的港》。从旋法来看此期间的作品不仅仅是在协奏曲《江月琴声》中旋法上打破规整的四句体,出现了长短不一的长短句。这一时期作品的调性布局也趋多样化,不再是G 调还出现了bB、F、A等调。
      最让人新鲜的是王先生在乐曲中运用了许多特殊音响效果来增强柳琴的表现力,如弹面板、码下音、绞弦、煞音等等,还在创作和演奏手法上借鉴了各种中外乐器的演奏方法,如模仿古筝水声、琵琶绞弦、日本三味弦演奏音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王先生一直是把柳琴的改革,创作,演奏放在一起同步进行的,这五十几年来柳琴改革的成功及其事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王先生创作改编的大量优秀的柳琴作品。
      四、王惠然先生柳琴作品创作特点
      1.旋律优美,形象鲜明,民族特性强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如具有山东地区风格的有《银湖金波》《春到沂河》;具有新疆风格的《田野琴声》《塔吉克舞曲》《欢腾的天山》;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木棉花开》《毕兹卡欢庆会》。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他的作品被众多国内外音乐爱好者所喜爱。
      2.简炼、朴实的加工,改编手法
      他的作品往往取材于一段大家熟悉的民歌、戏曲音乐,运用此最经济的音乐素材作最充分的展开,忽拉长,忽加快,做着各种变奏:比较稍微颠倒一下音序,或在节奏上作各种各样的变化,或者在高、低不同音区进行鲜明对比,从简到繁的层层递进,将音乐主题变化交织成一首富有内在逻辑发展的乐曲。
      3.曲中充分发挥了柳琴的演奏技巧
      王惠然先生是我国柳琴改革内创始人和柳琴艺术大师,因而在创作中能谙熟各种技巧并使之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且积极借鉴中外乐器的演奏技法,充分表现柳琴艺术魅力,使之成为一个专门独立的演奏学科。
      结语
      此为笔者从乐器改革和乐曲创作演奏两个方面对王惠然先生五十多年来对柳琴的改革、发展所作的贡献所进行的一个梳理,作为一个初步的探索分析,希望老师、同学多加指正。
      
      参考文献:
      [1]王惠然.《王惠然柳琴作品集》.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2
      [2]刘再生.《凝炼精绝,小中见大――评柳琴独奏曲〈塔吉克
       舞曲〉》.人民音乐 1994.8
      [3]王惠然.《柳琴改革与柳琴艺术发展》.中国音乐 1990.4
      [4]杜庆云.《柳琴引起世界上注意的第一人》.人民音乐 1987.5
      [5]王惠然.《柳琴演奏法》(修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7.3
      [6]顾锦梁.《青少年学柳琴》.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1
      

    相关热词搜索: 柳琴 浅析 创作 改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