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党建材料 > 正文

    云南机关党建网

    时间:2020-08-14 08:12: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云南机关党建网

      学习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工委组织部 梁猛

      近段时间,按照工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支部集中组织学习了《论群众路线一重要论述摘编》部分章节,我又学习了其他两本书的一些内容,感触很多。结合学习,重点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我理解,“为了谁”,体现出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依靠谁”,蕴含着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我是谁”,表明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这里,我就怎样学习好,谈些认识。

      一、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关键在于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总书记在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够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番话语言质朴但立意高远,饱含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道出了我们党是为谁立命、为谁谋利这个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可以说,建党 92 年来,我们党始终都在为追求人民的福祉而不懈奋斗,带领人民搞建设、 实行改革开放,使人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实惠。现在,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要继续经受住 “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就必须始终牢记和恪守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

      一是把群众呼声作为组织工作第一信号。作为组工干部,就要时时处处将群众安危冷暖挂心上,想问题、办事情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真诚倾听老百姓的心声,真实反映老百姓的愿望,真情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就像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党员、干部, 我们更应该对老百姓保持这样一种仁爱、关爱的情怀。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在群众中树立组工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二是把群众利益作为组织工作第一考虑。切实做到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把满足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根本依据和行动指南。从我自身工作角度考虑,按照工委的安排,蹲下去和群众同吃同劳动,力所能及的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是把群众满意作为组织工作的第一标准。用好群众意见这把“尺子”来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无论是抓工作,还是下发通知,都要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注重他们的评价,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评价、自我认可。

      二、 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

     这一论述字字千钧,鲜明地回答了我们“依靠谁”的问题。回顾历史,我们党是依靠人民群众起家的。如果当时没有陕北老乡的小米养育,延安革命根据地就很难在重重围困中生存下来;如果当时没有老百姓推着独轮车运粮草、救伤员,中国革命就很难取得胜利;如果当时没有小岗村 18 位农民兄弟在包产到户的契约上按下红手印,农村改革的进程可能就会迟一些。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这个靠山,我们党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同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把各族人民更好地凝聚起来,提振气,拧成一股劲,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三、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关键在于始终站稳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切实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在《论群众路线一重要论述摘编》中,习总书记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现在我们谈不上说一块苦,但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工作做好”。我理解,总书记的这段话, 要求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切实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要心系群众。俗话说,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心系群众就是要与群众心连心、情相系。但说实话,现在个别干部确实有背离群众的现象。正像有些群众反映的那样,现在有的干部把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了“蛙水关系”,一旦用得着群众的时候,跟“水”就可亲了,官腔也没有了,架子也放下了,可用不着群众的时候,便像“蛙”一样,马上从“水”中跳到“岸”上。可想而知,如果跟群众搞成“蛙与水”的关系,其结果必然是脱离群众,这种作风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我们要保持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就必须坚持“重心向下”,多深入基层、多走进群众。比如,按照工委的安排, 近期领导干部要下去征求基层干部群众对工委工作的意见建议,我们要利用好这次机会,多听听大家的声音,多了解他们的困难,让老百姓能真切地感受到领导始终牵挂着他们。二要感恩群众。小平同志曾讲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恩之情,而且对我们的启迪和教诲非常深刻。别的不说,就拿一名领导干部的成长进步来说,固然有个人努力的主观因素,但最重要、 最根本、最关键的是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可以讲,没有群众的认可,即使有再多学识,也当不好领导;没有群众的拥护,即使当上领导,也早晚会被调整下来;没有群众的支持,即使有多大本事,也会一事无成。所以,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对群众一定要常怀感恩之心,而且要把感恩群众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报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三要敬畏群众。古人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古今中外,一些政权更迭、政党兴衰也一再告诫我们,群众的力量最强大,只有对群众心怀敬畏,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果忽略了群众,就会被群众所抛弃。因此,我们必须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各项工作, 按照群众意愿办事。对群众欢迎的事,不仅要多做,而且要做好;对群众不欢迎的事,就坚决不能干,更不能同群众对着干;对于群众虽然欢迎,但一时还不具备条件做的事,要向群众耐心地解释,千万不能置之不理。只要我们时刻保持着敬畏群众的心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能把实事、好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总之,只有明确“为了谁”这一目标方向,找准“依靠谁”这一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这一正确定位,才能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把群众紧紧地凝聚在党的周围。

      四、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把学习杨善洲精神作为载体。“直面杨善洲同志,深感自己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差距不小”,我在调查研究方面还存在形式主义。一是下去走过场多,在艰苦的地方蹲不住;二是学习他坚定信念,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有差距;三是以杨善洲精神为镜鉴,对照查找自身不足,进一步深化了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在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作为组工干部要不当“浮萍”作“潜艇”,经常走出机关大门,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拜群众为师,在群众中汲取组织工作的智慧和力量。掌握第一手资料,查找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群众一起想问题、谋对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群众中发现、挖掘和总结经验,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万全区党建网 云南 机关 党建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