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党建材料 > 正文

    11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纪检体制改革

    时间:2020-08-14 08:17: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1 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纪 检体制改革 这次被国内外舆论称为“中共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会议公报显示,执政的中国 共产党突出强调了宪法在国家治理活动中的权威地位,并对 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进行诸多顶层制度设计,强调以“法” 制“权”成为亮点。

     中央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在中国共产党 93 年的 历史上是首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份规划执政党依法治国路 线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以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观察,认为十 八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纪检体制改革可能会出现以下四个 方向:第一,地方成立反 **** 综合部门。有专家也曾预言,将 纪检机关、监察部门、检察机关的反贪职能、审计部门的领 导干部审计职能进行整合。窃以为,将查处作为新单位的主 攻点,以强有力的手段整治各类 **** ,从治标上起到严肃及 时打击不法违纪分子的效果。因为力量的整合,和法律的手 段的运用,届时将大大提高办案的效率和质量。为国内外所 诟病的“双规” “双指”等人身限制措施也自然消亡,平息纷争。

     第二,提高纪检系统的垂直管理力度。近十年来自上而 下,在同级实行的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取得了 一定效果,在中央和省级层面效果显著,这项体制改革最关 键是由各单位纪检监察组织由双重管理变革为由上级纪检 监察机关直接管理,加重了监督份量,使得派驻机构人员更 加超脱地开展工作,不受被监督对象的限制和制约,对被监 督对象将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可以将该经验予以深入推 广,比如可效法税务、工商等垂直管理部门,将纪检机关实 行省以下垂直管理或者直接垂直到中央, 与香港“三驾马车”的行政体制对应起来,纪检监察系统自成一统,形成党委决 策、政府执行、纪委监督的三方制约机制,在地方上三者相 互制衡,各自对上负责。纪检干部的配备、使用、调整等不 受地方管辖,业务开展自然放手一搏。从历史上,三足鼎立 是最科学最稳定最有效的行政方式。不过,这项改革不会一 蹴而就,因为需要修改党章,党章已经对纪检工作体制和选 举等事项作了界定。如果修改党章,还会对党的职能作用等 进行完善和补充,不能因此而削弱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巡 视工作成常态,加强上对下的监管,也是纪检机关发现线索 的重要来源,更有利于有力度地查办案件。第三,提高纪委地位和职能。纪委在地方上是党的一套 领导班子,但实际执行中,多地并不把纪委当作大班子,而 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存在,也有的提到纪委 的作为党的机关,不能与党委并行,出现党的两个头儿,影 响工作体制运行。扭转这一现象,为了强化纪委的地位和作 用,可以实现级别职务的提升改革。纪委书记、副书记、常 委工作运行模式,实现与党委的体制相同,并对应提高纪委 领导班子成员的级别规格,如地方纪委书记可与党委书记、 行政首长平级,副书记、常委等级别对应提高,增强纪委领 导成员的号召力、影响力,以达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要性 提高、实现 **** 惩处和预防高效的目的。第四,纪检机关内部实行大部制改革。现在的中央纪委 压缩综合科室,新成立两家办案室,已经为纪检机关内部机 构运行指明了方向。未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很有可能在纪 委和监察部门是分设,还是继续合署办公的问题进行深入研 究确认。同时,极有可能出现像中央大部制改革的一样的工 作方向,从中央纪委到地方纪委都有数十个内部机构,随着 近几年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强化,甚至地方到县级纪委都成立 了 10 个室、一个下属单位投诉中心这样的庞大系统,还有 派驻、派出机构归纪委直管,人员众多,力量分散,但却不 能有效出击。最佳的办法是形成几条线,在纪委内部重新进 行定位,如将办公室、党风、干部队伍建设、教育研究等进 行整合,成立预防 **** 综合中心 ; 将执法监督、纠风、投诉 中心等进行整合,成立行政监督中心 ; 将信访、审理、检查 等进行整合,成立查办案件中心,类似于此的机构,通过集 中力量,实现更加有效的工作状态。一、深化“三中全会”部署

     “一中全会”一般紧接着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聚焦 “人事”,讨论、选举党的领导 ; “二中全会”一般在全国两 会之前召开,主题也以“人事”为主,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 的人事安排 ; “三中全会”则以“经济与改革”为主题,改 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而“四中全会” ,一般与“三中全会”相隔一年左右, 会期一般 4 天,会议内容通常全面落实、深化“三中全会” 的决策部署。8 个月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 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 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今年 10 月将召开的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二、多以“党建”为主题

     特别是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 “四中全会” 还常聚焦 “党 建”。十二届四中全会,讨论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实现中央领 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 ; 十四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 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均以党建为主题。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 “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 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 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 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必须引起全党警醒” 。三、会进行部分人事调整

     依据党章等规定, 开除中央委员、 中央候补委员的党籍, 要经党的全会决定。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分 别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许运鸿问题 的审查报告》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田凤山问题的 审查报告》 ,分别撤销许运鸿、田凤山的中央委员会候补委 员、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二人党籍。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超过以往,此前被查的 34 名省部级高官中,有中央委员 ( 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公安 部原副部长李东生 ) ,中央候补委员 (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 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中国石油 (行情, 问诊 )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永春 )等。按照规定, 上述人员的处理, 也将在今年 10 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 追认、 确认。四、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29 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 10 月在 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自 1997 年 9 月 12 日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是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如今已过去 17 年。“四 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将依法治国方略具体化、 路径化,让依法治国真正 " 看得见,摸得着 " ”,原最高法院 研究室主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张泗汉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 道记者。在去年 11 月份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以下简称《决 定》) 中,也有专门的篇幅论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问题。

     《决 定》要求,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 体建设。此外,还特别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原最高法院院长肖扬 XX 年曾在《求是》杂志撰文,回 忆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过程。

     1994年下半年, 司法部党组经 过慎重研究,向党中央正式提出为中央领导同志举办法制讲 座的报告,并且草拟了讲座的选题。肖扬时任司法部部长。到 XX 年 10 月,中央法制讲座共举办了 12 次。肖扬回 忆, 1995 年下半年,中央举办第三次法制讲座筹备工作开 始,司法部党组认为,应当介绍一下法律界最关注的依法治 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个根本问题。他写到,部党组向党中央正式报了这个选题,同时还报 了另一个选题。仅过两天,党中央就批准了部党组的报告, ****** 同志在同时报送的两个选题中,亲自圈定了《关于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996 年 2 月 8 日下午,中央第三次法制讲座在中南海举 行。“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法制讲座,因为正是在这一次讲 座的总结讲话中, ****** 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并对依 法治国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肖扬写到。值得注意的是, 法制讲座提出的 “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 在十五大报告中变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是中央在 起草十五大报告时认真研究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尤其 是法学界专家学者意见后决策的结果。

     ”肖扬回忆。“此后直到十八大, 依法治国一直是党中央的重要命题。

     张泗汉说。而在十八大报告中,对于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分别加上了“全面”和 “加快”的要求。“但多年来,如何实现依法治国,其实还并不清晰” , 张泗汉说,“四中全会研究推进依法治国,将是对十八大报 告的重要深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 重要内容,其中提到,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此后,以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为核心的司法改革开 始试点。“司法改革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部分” ,张泗汉说, “司法领域做到依法治国的根本,在于实现司法公正,但依 法治国并不仅仅包括司法领域,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反 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XX年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 学习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坚持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司法改革与依宪治国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依法 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在《决定》中,法治中国建设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维 护宪法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 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完善 **** 司法保 障制度。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维护宪法权威。在这五个方面内容中,其中部分内容已纳入司法改革的 范畴。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去年曾在 《人民日报》撰文称,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关键举措。在今年 6 月份,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 司法改革成为重头戏。这次会议通过了三份与司法相关的改 革方案—《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 《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 院的方案》。随后,六个省市的司法改革试点迅速启动,围绕完善司 法人员分类管理、 完善司法责任制、 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 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四项内容,有 序开展。改革涉及到对当下司法运行体制机制的调整,利益牵涉 面广,涉及问题众多,其中尤其是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 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改革难度较大。分析人士认为,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显示了中央 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在 7 月 29 日的中央政治会议上,依 法治国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 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今年 4 月,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在《求是》杂志撰 文,他在这篇题为《沿着民主法治的轨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章中提到,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科学 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 方略。XX年10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

     修改立法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法、 红十字会法等法律, 以及制定慈善事业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社会救助法等法律 被纳入规划。其中,被称为“小宪法”的《立法法》位置瞩目,被列 入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积极稳妥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立法项目。“新一届的党中央领导强调法治,强调树立新的法治思 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 法理学研究会顾问郭道晖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推进依法治国,要特别强调以法治国,不仅仅依靠、 依照法律治国,更要运用法治。

     ”郭道晖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 道记者。郭道晖认为,在现阶段,不仅要强调依法治国, “更要 强调依宪治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宪法是保 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

     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 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29 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 10 月在

     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会议分析研究了上半年经济形 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从过去习惯审批“画圈圈” ,到不断自我消权,进而创 新事中事后监管,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场“自我革命” 。

     李克强 19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再取消 下放 87 项审批事项 ; 将 90 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 置审批,实行先照后证 ; 取消 19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 ; 同时, 再取消一批部门和行业协会自行设置、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 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 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 政企分开、 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 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 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这是党的 十八大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从十八大开始, 先后取消和下放 133 项行政审批事项到如今李克强总理提出 的“今年再取消和下放 200 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 。这一组 组不断攀升的数据彰显了中国在新一轮深化改革进程中的 决心与勇气,更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打造“服务型政府” ,创 新经济增长新模式的真实写照。让民众看到了新的经济增长 极与致富路。从 1979 年改革开放到现在, 在已过去的 30 余年时间里, 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可喜成绩,但由于过度依赖投 资,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结构变得不太合理,其中的“泡沫 经济”也逐渐显现 ; 同时,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也稍显过 多,未能充分的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从而严重阻碍 了中国经济的再次提速。那么,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激发社 会新活力,创新经济增长点也就成为本届政府的一大要事。

     因此,十八大以后, “简政放权”不断地被付诸实施。让更 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实体经济中,虽然该经济增长方式稍显 缓慢,但路子走的“更实” 。经济结构的调整,非一蹴而就。政府“简政放权”的目 的就在于优化结构,激发活力。但是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 的关键行业,国家不能“放权” ,否则将危及到国家安全与 民族存亡。同时,对于简化的项目,不能“一简百简” ,还 得加强监督与管理,使其在法制轨道上运行。不然市场对资 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不但没能显现,反而绕乱了市场经济。再 者,对于政府官员来讲,要从“官老爷”转换到服务企业, 服务人民的“公仆”角色上来,从而打造真正的“服务型政 府”。六、关于经济增速

     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

     会议提出,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对做好经济工作至 关重要,对做好各方面工作影响很大。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 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 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 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一方面, 经过过去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单纯追求速度的增长模式难 以为继, %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 ; 另一方面,保持一定增速是顺利实现经济升级转型和民生保障的 重要前提,“换挡期”往往是不确定性上升的风险期,要防 止经济出现惯性下滑甚至失速。“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的同时,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可 持续性和包容性,破除了‘速度教条'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 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这意味着我们不是为了增长而增长, 而是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相结合来考虑问题。七、关于改革与放权

     改革仍是重中之重 会议要求,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问题导 向,围绕稳增长、 调结构、惠民生、 防风险,加快推进改革, 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要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加紧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尽快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 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 放宽制造业准入限制, 同时放管结合, 加强市场监管。“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 系。”张燕生分析说,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改革的具体路 径,包括政府职能要从过去的事前审批更多转向事中、事后 监管; 通过投资体制改革给企业“松绑” ,发挥企业投资主体 地位,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 ; 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 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八、关于下半年经济

     更加注重定向调控 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 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 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这明确了要在稳增长基础上促改革、调结构,在底线 管理基础上加强区间调控。

     ”刘元春表示,政策连续性是指 不改变宏观调控基调,主要以预调和微调为主,强化底线、 区间管理,同时强调调控的精准发力、结构导向。会议还对下半年发挥好财政金融资源效力、积极扩大有 效投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努力稳定对外贸易等方面提出 了明确要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稳增 长首先是稳投资,但稳投资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 ,必须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比如中西部地区缺 乏的铁路、公路、水利、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以 及教育、文化、医疗等有利于消费长期增长和民生持续改善 的服务业投资。专家们普遍表示,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潜在增长率下行、 重在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后,宏观调控也需要通过定向调控、 精准施策来适应,而且应根据形势变化进行预调微调,做好 政策储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