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党建材料 > 正文

    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党课讲稿【8篇】

    时间:2021-04-08 18:00: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我为群众办实事]党课讲稿用活“双报到” 共学党史办实事同志们:  “通过这次和社区党员共同学党史、做服务,不仅加深了对我们党百年历史的了解,加强了党组织之间的联动联建,…小编为您整理了《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党课讲稿【8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我为群众办实事]党课讲稿

    用活“双报到” 共学党史办实事

    同志们:

      “通过这次和社区党员共同学党史、做服务,不仅加深了对我们党百年历史的了解,加强了党组织之间的联动联建,更得到了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一名在职党员,参加“双报到”活动后由衷地说道。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云城区将双报到“五共联建”(共筑组织基础、共促队伍建设、共解群众急难、共办实事好事、共谋双方发展)制度与“牢记嘱托勇作为、感恩奋进当先锋”“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以及美丽圩镇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印发《关于推动云城区“双报到”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通知》等制度文件,组织动员各机关企业事单位党组织和1200多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村)开展“双报到”活动,通过共学党史、共办实事等方式,助力社区(村)共建和谐美好家园,以新担当新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
      组织联动 创新形式共学党史
      各报到单位党组织以“预约式”“组团式”等方式,携手社区(村)党组织开展党史共学活动,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教育基地、“双报到”微信工作群等载体,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共同寻访红色遗址、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影展等活动,让党员在回顾党史百年风华中感悟思想、锤炼党性,提醒党员时刻牢记初心使命。
      如区司法局联合云城街玉屏社区党委开展“共读党史共温誓词”双报到活动,组织党员举办党史学习分享会,深读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党史著作,并结合司法普法、社区治理等工作实际分享各自的读书学史心得体会,同时到邓发故居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报到社区党组织到云浮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瞻仰烈士丰碑、重温革命历史,到云浮市文化馆参观“百年巾帼竞风流”大型党史巾帼先模人物专题展览,感受巾帼英烈和时代楷模在党的领导下奋斗、抗争、拼搏和奉献的“半边天”故事;
    云浮市健康医药产业园联合党支部与下辖企业党员以及河口街布务村“两委”干部开展“夜读党史”主题党日活动,每名党员分别朗读党史著作章节,并集中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长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截至目前,全区“双报到”单位联合社区(村)党组织已开展共学活动50多场次,推动广大党员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党员联动 为民服务共办实事
      紧扣“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各报到单位党组织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美丽圩镇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带着资源、带着服务深入社区(村)一线,勇当为民服务先锋,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助力云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如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创文巩卫工作有机结合,党员带头行动,先后为高峰街道东方村解决了排水明渠污染、小学学生上下课途中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依法清拆了造成道路堵塞、噪音扰民等问题的罗桂桥临时市场,对违规霸占公共停车位等乱象开展了专项整治;
    云浮市田家炳学校全体党员到马岗社区开展“双报到”暨“忆党史、话初心、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深入社区派发巩卫宣传单张200多份,清扫横街小巷垃圾积存点6个,助力营造干净整洁城区环境;
    区工信局主动为马岗社区提供一批共8种100多份的科普宣传资料,助力社区丰富科普阵地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科普文化素养;
    区交通局等区直职能部门切实履职尽责,配合镇街开展创建美丽圩镇的各项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圩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补齐补强工程,着力提升圩镇品质……目前,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通过双报到服务“三单制”(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等形式,协助社区(村)或主动为群众办理民生实事共130多件,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云城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充分用好用活了“双报到”制度,激励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办实事,以昂扬姿态开启新征程,奋力打造文明活力美丽幸福新云城,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党课讲稿

     和群众同坐一个炕

    同志们:

     

      坐在同一炕沿上拉家常,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一种生活习惯,通过坐在同一炕沿上拉家常,把心的距离拉得更近,把亲情拉得更深。普通的炕头、亲切的笑容、熟悉的场景……近日,一张在炕头上拉家常的照片引起热议。照片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同坐在炕沿上拉起家常,为广大党员干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作出了示范。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的毛泽东“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还是孔繁森同志“人民公仆的办公室在基层,在群众中,在百姓的土屋和帐篷”的质朴话语,还是廖俊波经常对政和县党员干部讲起的“领导干部要跟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这些,都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生动实践。无论是与群众同坐一条凳,还是同坐一张炕,实质都是近距离走近群众,和群众保持“同一身段”、保持“亲近距离”、保持“平等对话”,走到群众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对话,了解群众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了解群众急什么、有没有难处。和群众坐同一炕沿,才能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才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选择与群众坐同一个炕沿,彰显出浓浓的为民情怀。留意一下,便可发现,习近平总书记与群众坐在同一炕沿上,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画面。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15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北梁家河插队时,就和群众住同一窑洞、睡同一张炕;
    1999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任省委副书记时,到周宁县梧柏洋村调研,与老红军罗成生坐在一条板凳上亲切交谈;
    2017年在河北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考察时,和村民徐海成一起坐在炕沿上……一路走来,无论职位如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留下了与人民群众交心谈心、心心相印的感人场景。
      能和群众坐在同一炕沿,体现出党的优良作风。走到群众中去,选择和群众坐同一条凳还是坐在群众对面,选择和群众坐同一个炕沿还是让群众站着,这些看似寻常小事,其实大有文章。“坐”风如何,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情怀、作风。现实中,一些干部不愿意走到群众中去,不愿意和群众坐在同一条凳、同一张炕上,有的习惯坐在办公室等汇报,有的习惯在车上转转,诸如此类,都与我们党的作风要求格格不入,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风问题。这些,值得警醒,需加以整改。作为新时代干部,只有放低身段、放下架子,主动选择走近群众,在群众中间坐下来,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把心交实,把情况摸准,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一线,把问题和意见收集起来、加以研究和解决,使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优良作风得以继承和传扬。
      和群众坐在同一炕沿,是践行为民服务之举的重要举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怎样把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把党的各项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为群众带来真真实实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好群众路线。只有自觉走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甘当群众学生,乐做群众朋友,到群众炕头上去拉拉家常、谈谈想法、找一找发展思路、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做到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利,切切实实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际行动兑现初心、履行使命,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
      在服务群众的路上,距离不会产生美;
    与群众空间有距离,就会在交心上产生隔阂、交流上造成障碍。如果在行动上和群众产生了距离、在工作中脱离了群众,就难以听到群众真言,难以获取真经,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把和群众同坐一张炕、同坐一条凳作为基本要求,端正坐“心”、调好“坐”姿,带着真诚走近群众、带着真情服务群众,才能在俯身服务、躬身奉献、矢志为民中更好践行初心和使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党课讲稿

     

    [我为群众办实事]党课讲稿

     基层干部要“听”群众的“话”

    同志们:

     

      在基层工作中,每天要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有肯定、有感激,也有批评、有抱怨,面对正面的声音我们会有被“加了个鸡腿”般的开心喜悦,面对负面的声音也会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头耷脑,心情沮丧,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消化这些负面的声音是一门学问,也是每一位基层干部的必修课。
      群众的“刺耳话”要虚心听。“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压力大、担子重,每天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难免有时会让群众不满意不理解,说出些让人“下不来台”的难听话、刺耳话,基层干部此时应牢记自己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及时调整负面情绪,摆正心态,虚心地听取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虽然有时“刺耳话”有失偏颇,但我们要学会从“刺耳话”中听出问题,做到勇于面对问题,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要有接得住“烫手山芋”、啃得动“硬骨头”的勇气和担当,要担负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使命,对于确实不符合政策、无法处理的问题,也要耐心细心地对群众解释清楚,避免产生更大的隔阂和误解,争取群众的理解。
      群众的“牢骚话”要耐心听。“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群众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会抱怨几句发发牢骚,作为基层干部要善于“捕捉”这些只言片语,从群众的“牢骚话”中听出差距,找出不足,要追根溯源把“牢骚话”当作改进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提醒自己找出工作中的失误和差距,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时刻抱着一颗热心、爱心、公仆心与群众打交道,群众的文化素质、口音表达状况不一,要善于换位思考,善于聆听,站在群众的角度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去交流、解答问题,用他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办。
      群众的“过头话”要辩证听。有的群众对某些人或者某些事有意见,会“夸大其词”讲些“过头话”,把小说成大,把现象说成本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用辩证的思维去听、去思考,从“过头话”中找出问题所在,提取具有参考价值的“破题”思路。干部怎么干,群众就怎么看,要照好群众这面“镜子”首先要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常到群众中去,到有问题的地方、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听他们的所想所急所盼,了解掌握真实的情况,既不能让“过头话”以偏概全,蒙蔽双眼,更要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及时“治疗”。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基层干部要学会从“听民声”中为工作成效“把脉”,从逆耳之言中获取改进工作的“治病”良方,纾民困、解民忧,不断练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党课讲稿

    基层干部要做群众的“暖宝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作为一名年轻基层干部,深受触动,基层干部作为最接近人民群众的人,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我们要找准定位,随时切换角色,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说暖心话、办暖心事,做群众的“暖宝宝”。
      听群众言,做真诚信赖的“小树洞”。民情民意如何第一时间为党委政府所掌握?基层干部的信息传递显然是最合适的渠道,基层干部每天与群众近距离打交道,是同群众直接交谈说话最多的人,也最能从中体会到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群众总会有话要说,既有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也有些许不满情绪,他们也希望有人能认认真真倾听,为他们解决问题、纾解情绪,而这个最好的听众就是基层干部。基层干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敞开心扉,倾听群众的心声,让群众畅所欲言;
    要学会与群众共情,做群众袒露心声的“树洞”,听懂群众的真心话、牢骚话,掌握群众最急、最盼的事,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向群众讲,做政策宣讲的“大喇叭”。“能说会道”是基层干部的“标配”,用最朴实、最亲切、最简单的“群众语言”向群众传播党的好声音、宣传党的好政策,是基层干部做好基层工作的必备技能。作为基层干部,要主动认真研读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在读懂、吃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群众实际进行翻译,用好用活各类宣传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村级服务平台、文化书屋、“村村响”、微信群等新兴媒体,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话农事、说民生,用大白话与群众交流沟通,心平气和、不厌其烦地把对群众生产生活管用、实用的政策讲明白讲清楚,将一项项惠农惠民政策宣传到每一村每一户每一个群众。
      与群众亲,做以心交心的“真朋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
    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与群众最亲,要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倾听群众的真心话,体察群众的情绪,感受群众的疾苦,深入掌握实际情况,用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拉近和群众的距离,赢得群众的信任,通过换位思考用心体悟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要多向群众请教学习,以群众为镜子,常思自己的不足,常学群众的长处,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用群众创造的丰富经验来解决问题,提高群众思想觉悟,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解群众难,做排忧解难的“好帮手”。“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基层干部,工作重点就是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时刻将群众的安危冷暖铭刻在心,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的办,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
    要坚决攻克脱贫“最后一公里”的难点,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要全力疏通人居环境、空气质量、黑臭水体等堵点,让“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变成现实;
    要纾解教育、医疗、住房、基础设施等痛点,真正让群众幼有所育、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党课讲稿

     基层干部助力群众“梦”

    同志们:

     

      “我们挥洒汗水,回眸微笑,一起努力,争做春天的骄傲…… ”《我们都是追梦人》这一首歌,一经传唱就风靡了大江南北,因为它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向着梦想努力奔跑的人。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向当代青年发出新的动员,激励基层干部这一青年队伍继续奔跑,在追梦的道路上助力群众“筑梦”“圆梦”“追梦”,获得幸福,不负此生。
      基层干部紧跟群众“筑梦”的步伐。现在是个快节奏的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转化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十九大也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基层干部是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人员,能最直观地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诉求,因此要有新担当、新作为,丢掉“推诿扯皮”“遮遮掩掩”,紧跟新时代群众“筑梦”的步伐。钟扬曾说,“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基层干部要坚定信念,种下一粒“群众”的种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紧跟群众步伐,灌溉发芽,让它茁壮成长。
      基层干部创造群众“追梦”的空间。古人云:为民立言,唯真为美,群众的梦是基层干部的心之所逐。随着社会结构、群众工作对象及诉求、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群众的“追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幸福感越来越具现,基层干部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时候拥有创新意识尤为重要,面对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基层干部要勇于解放思想,敢于破解难题,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既向书本学又要向实践学,发挥埋头苦干、甘于寂寞的钻研精神,为创造群众“追梦”的空间开辟新途径,探寻新路子,永不懈怠,让“无形”的组织工作,落地也能“有声”。
      基层干部成为群众“圆梦”的港湾。“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如今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扎根一线,为基层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要求他们转变角色,站在百姓立场,发挥多能一专、骨干带头作用,从细微之处体现真情,让群众获得幸福感,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联系群众,切实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群众“圆梦”的港湾,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话相通。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

     “三问民意”办实事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把民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努力为群众办实事。
      问需于民,由群众提意见“干什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体会最深刻,对于制定的政策、方针特别是民生政策精不精准、成效好不好最有发言权,如果民生政策能够直指民生难点、痛点,服务好群众,那就是好政策,反之就可能“虚焦”“脱靶”。于问需于民中知冷暖。党员干部要善于“问需于民”,主动扑下身子沉下去,与老百姓话冷暖、唠家常,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声音,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认真收集意见和建议,对收集的建议和意见认真筛选、归纳,列出清单、深入剖析,找准下一步努力方向,立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制定解决措施和政策方案,努力实现决策与民意有效衔接,真正做到政策的制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问计于民,由群众当参谋“怎么干”。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清醒认识到:“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党和国家的事业能够发展到今天,就是紧紧依靠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进行长期艰辛奋斗。实践证明,真正的智慧来自于人民群众。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拜人民为师,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请群众当参谋,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与群众交心交朋友,真正向群众学习,广纳贤言,躬身问计,从善如流,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思路,完善自己的决策方针,集众智于一身,纳百策于一处,才能在汇民声、听民意之路上走得更远,才能为人民的事业服好务,确保政策的执行合民意、顺民意、聚民力。
      问效于民,由群众来批判“怎么样”。“天地之间有秆称,那称铊是老百姓”,党的事业在基层落实怎样,关键要在一线检验、让群众来评判,问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唯一标准。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群众“是否知晓、是否参与、是否认同、是否满意”作为群众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将民情、民意作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有效依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实施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惠民利民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统筹抓好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事业高质量发展,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答好“时代之问”、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



    快捷搜索:我为群众  办实事  党课讲稿  我为群众办实事  

    相关热词搜索: 党课 讲稿 我为 支部 办实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