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党建材料 > 正文

    党建赋能“五大支撑” 推动乡村产业大发展

    时间:2023-01-10 13:49: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党建赋能“五大支撑” 推动乡村产业大发展

    创新开展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村党总支在组织党员宣传发动、核准面积、签订合同等工作落实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小田变大田”,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xx市xx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规划、人才、主体、资金、土地“五大支撑”,推动乡村产业迈大步、往前走,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经济基础。

      规划支撑明方向建好产业空间格局

      宏观把握。组建区委书记负主责的工作专班,深入乡村调研、座谈12次,编制xx区乡村振兴空间发展规划(xx-2035),形成“一主五特”(稻米、生猪、水产、蔬菜、竹筷、艾叶)产业格局,粮食播种面积超105万亩,年产量超10亿斤。中观布局。各乡镇党委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打造一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镇村,创建国家级产业强镇2个。xx镇党委谋划“一带五基地”产业蓝图,重点打造竹筷加工出口基地,竹制品年总产值达10.07亿元,出口创汇近6000万美元,以不到全国1‰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15.2%的竹筷出口份额。微观落子。各村党组织按照区委“党建强村、产业富村”发展思路,配齐“一村一企(企业家)一师(规划师或美术师)一员(农技员)”,将抓实党建项目与发展壮大产业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

      人才支撑添动力建强产业核心引擎

      育优本土人才。区委抓实本土人才培育,定向培养农技特岗生31人,每年至少培训100名农村实用人才、100名“土专家”“田秀才”、300名高素质农民,组织专业人才培训56场,培训专业技术人才86人次、农村实用人才1576人次。吸引在外人才。实现乡镇人才服务站全覆盖,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巢计划,建立510人的“新乡贤数据库”,12个乡镇(街道)党委每年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凝聚共建家乡的合力。用好科技人才。建立xx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xx区分中心,成立省农业科学院xxxx大米产业研究院,打造10个农业科技服务示范点,81名“科技特派员”线上线下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探索“院长当村长”乡村振兴模式,5名xx农大正副院长级专家学者获聘“名誉村长”,指导乡村产业发展。

      主体支撑筑堡垒建全产业组织体系

      支部领动。以村党组织为“龙头”,构建“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党支部+生态农庄+农旅融合”等合作模式,形成“订单收购+分红”“村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党员带动。发挥镇村干部、农村党员在产业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领办合作社、农庄,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320家、家庭农场396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027家,蔬菜基地10个。企业促动。搭建政企合作平台,成立区委书记任顾问的现代农业发展“三区”创建指挥部,创建xx区山乡巨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建设粮食产业园为中心,全区137家粮食加工企业实现年加工量220万吨,年销售138万吨,年产值46.8亿元,“xxxx大米”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xx米市在“全国十大米市”中排名第四。

      资金支撑实保障建固产业金融底盘

      资金助力。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出台《xx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推动财政资源向“三农”倾斜。统筹财政资金1040万元支持2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1200万元支持32个村开展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180万元支持4个村发展特色产业。金融添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建设银行等各大银行累计完成评级授信418村次,授信总额达66.88亿元。集体增效。制定《xx区xx年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措施》、《xx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建200万元以下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工程实施办法(试行)》,从清理盘活农村“三资”、优先承建涉农工程等方面保障集体经济发展,xx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幅有望达30%,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土地支撑创模式建优产业发展道路

      土地由散到聚。创新开展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村党总支在组织党员宣传发动、核准面积、签订合同等工作落实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小田变大田”,试点镇xx镇流转总面积达23802.175亩。推进xx区xx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设面积6661.04公顷,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效益由低到高。抓住“党建引领,组社建章”这一关键步骤,由村党总支领办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依托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数字化登记与挂网交易,挂牌面积达5.1万亩,成交面积达4.3万亩,总成交额达8200多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40.51万亩,xx镇5个试点村xx年集体经济增收达48万元。服务由劣到优。建立村党组织与社会化服务组织间的合作链接,推进xx区首创的水稻生产“十代”服务模式,创新“合伙人”模式和农田“管家”模式,年服务水稻生产100余万亩次,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过亿元。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