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素材12篇

    时间:2021-03-06 14:01: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小编为您整理了《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素材12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清醒剂、最好的营养剂,总能让人受益匪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深入挖掘党史这个“富矿”,从党史中吸取精神力量,增强坚守初心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学好党史,深刻认识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救国救民、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不改初心,大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吸收世界先进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初心和使命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在党和国家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全面了解党所走过的艰辛而曲折的奋斗历程,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坚定“四个自信”至关重要。
      学好党史,切实牢记初心使命。认真学习党史,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事实,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能够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就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深读深悟党史,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地牢记初心使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永远在路上。
      学好党史,认真践行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来,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无论顺利还是曲折,我们党始终在奋斗中克服艰难曲折,靠奋斗创造未来;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也在不懈奋斗中坚守着初心和使命。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要从党史中激发责任之心,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为民族之大我承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要从党史中激发担当之心,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当代人的长征路。要从党史中激发为民之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历史告诉现在,历史昭示未来。回望青史问初心,传承精神践使命。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展现新气象、彰显新作为,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史鉴今,立党治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反复强调学习党史国史的重要性,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这将掀起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高潮。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需要。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加强党的建设关键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中国共产党近100年历史告诫我们,全党理想信念坚定,党就拥有无比强大力量。而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党长期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的学习,加强党史学习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以崇仰之情、敬畏之心去学习党的历史,增强自身历史意识,培养历史思维、历史眼光,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从党史中汲取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新的智慧和力量。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需要。政治能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在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再次提出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系统要求。从政治能力的内涵来看,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历史既是党的根,又是党的魂。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多次的失败与成功,经过多次的艰难抉择,才成功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用彪炳史册的伟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回望历史,不难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其长期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观念、维护核心、强调看齐,始终保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学习党史,有助于我们知史为党、知史爱党、知史兴党,更好地识破西方各种宣传蛊惑的本质,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坚定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取得今天这样的伟大成就,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探索、实践、再探索、再实践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近100年党史,涵盖了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当代共产党人积累下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财富。“昔日之国情,即今日之历史;
    来日之历史,犹今日之国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任务。如今,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人民至上思想、优良作风传统、自我革命精神、创新发展理念、治国理政经验,通过学习,更加坚定地恪守为民情怀,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献礼建党百周年。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2021年,是伟大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第一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既是铭记伟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光辉历程的客观要求,也是不断夯实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信念、理想信仰、宗旨意识、党性作风的根本需要。站在新的历史时期,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征程铿锵奋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地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不断汲取奋进动能、补齐精神之钙,必然要从思想净化、精神厚蓄、意志锤炼中做起,方能积聚砥砺前行、坚韧进取的磅礴力量。
      原原本本学,在学深中铭记初心使命。近代中国,黑暗腐朽、民不聊生,国家积贫积弱,如西方列强宰割,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一批批仁人志士、一个个先觉政党纷纷登上历史舞台,都未能改变中国沉沦的命运,未能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唯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才有新中国建立改天换地,才有改革开放翻天覆地。坚持原原本本学党史,正是铭记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为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奋进。
      全面系统学,在弄通中增强党性品质。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不能独立来学、割裂来学,要坚持历史辩证唯物论,同近代中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贯通起来、融汇起来学。要在学习近代中国史中,深刻明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要在学习新中国史中,深刻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要在学习改革开放史中,深刻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要在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联系实践学,在做实中提升宗旨情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处,只有也唯有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追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由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从百年党史中足以观照和咂摸出一心为民、砥砺大义、追求崇高的宗旨情怀。学习党史,是为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是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注入新动能。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体党员干部坚持联系实践学党史,紧扣“做实”二字,保持斗罢艰险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韧锐意,不断推动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梦想,诠释一名党员干部矢志担当、勇毅奋进、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风骨。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历史细节浩如烟海,历史脉络盘根错节,学好党史必然不能“老虎吃天,无从下嘴”,更不能“眉毛胡须一把抓”,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思维、总体意识,才能认清党史的主体脉络,才能看清党史蕴藏的深刻逻辑、历史意义、实践意义。唯有抓住主线总纲,做到“解一卷而众篇明”,把握党史的关键内容和核心要求、深邃内涵,否则只会进入碎片化、章节性、零星型学习泥淖。
      党史是一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斗争史。学党史得抓住主线总纲,得深刻明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登上历史舞台,正是挽救民族危亡、解救民族于水火之中,打破近来腐朽黑暗的统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殖民主义、官僚主义、地主买办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蓝图变为现实。
      党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实践史。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宗旨使命。中国共产党秉持“为绝大多数人的幸福”的初心情怀,推进伟大革命、推动伟大建设、推行伟大改革,无不是为了增进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再到防汛抗洪、又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瞄准农业增质增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开辟发展新境地。
      党史是一部为世界各国谋大同的奋进史。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享追求,再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念,又到“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的共建情怀,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坚持同世界各国保持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平等相处的融洽关系,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提倡“一带一路”。在疫情防控中,率先遏制了疫情蔓延、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党史是一部党员干部释放先锋作用的拼搏史。学习党史,离不开学习先进先辈、英雄榜样的精神丰碑,他们就是坐落在党史页码里的珍贵珠宝。从革命年代的方志敏、杨靖宇,到建设时期的王进喜、雷锋,再到改革开放的廖俊波、黄大年等等,一大批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人,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缔造了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构建党史上不可磨灭的精神族谱。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2月1日,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这件大事,几天后,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部署——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更有特殊意义。就是要从百年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重温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既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进一步巩固,也是一堂全党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党史书写着党的初心,让我们继续前进方向明。回首百年历史,我党从当时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被反动派追杀的小党,到今天成为一个有着9000多万党员、领导14亿人口的执政大党,百年征程路漫漫,其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艰难险阻,有革命的高潮,也有历史的挫折,但一切都汇成了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风风雨雨中,更让我们找到了真理,坚定了信心,清晰了前进的方向。今天,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每个人都深深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今天。所以,当我们从一个百年走向另一个百年,在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中,必须勿忘党的百年历史,方能保持正确的方向,继续好新的征程。
      党史凝聚着党的灵魂,让我们继续前进动力足。在去年年初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其中就有“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的要求。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都将“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其中,将“三史”拓展为“四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将“四史”教育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所以如此,因为我党百年历史,始终是一部为中华谋复兴、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这也就是我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的灵魂所在,就是我们今天继续新征程的动力所在。
      党史书写着党的信仰,让我们继续前进信念坚。坚定信念跟党走,在我们每个党员举起右手向党宣誓的那一刻,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和人民,就深深懂得,我党的成长壮大,我们今天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都是用先烈鲜血换来的,都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地奋斗出来的。换言之,我党的历史就是用无数党员、革命先烈的鲜血和汗水浇筑出来。“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理想不可丢”,在白色恐怖中,在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广大共产党人,始终保持了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今天,当我们向着新的历史目标进军,尤须从对党的历史学习中坚定信念,保持斗争精神,勇往直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必修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百年党史,就是我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常温常新的教科书。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奋斗历史、进步历史,值得认真珍惜和学习好。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党史学习教育再次作出部署——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贯穿党的整个奋斗历程。“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要在学好党史中寻找“大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学好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在党的历史上,政治方向、政治路线一旦出现问题,形势就会变得复杂,局势也会随之艰难,党的前途命运则可能出现危险局面。历史经验和现实面临的任务告诉我们,全党上下只有绷紧政治意识这根弦,自觉站稳政治立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办事情,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以及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政治判断力,才能真正做到服从大局、围绕核心、自觉看齐。
      在学好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崇高的精神信仰,获取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汲取革命前辈的智慧,练就“观察事物的敏锐眼光,判断时事的深刻洞见,处理人际关系的练达胸襟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能力”,是我们学习党史的落脚点。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坚定信仰、获得力量、汲取智慧,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在学好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攻坚克难,一路成长,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党。回望历史,不难发现,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只有具备崇高信仰、严明纪律、自我牺牲精神、敢于且善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前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这需要全党站在历史和现实交会的高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行。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回顾和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不仅能够让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而且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学习党史,就要知道“为什么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党史连接辉煌成就,指向光明未来。学深党史,才能坚定发展自信,找准坐标定位,凝聚奋进合力;
    学透党史,才能准确把握大势,科学判断形势,顺应发展趋势。对党的历史把握得越科学越透彻,就越能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越走越宽广。
      学习党史,还要了解“学什么”。学习党史,就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学习党史,就要对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为世界谋大同的担当有更深刻的认识。要在学习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学习党史,更要清楚“怎么学”。学习党史,就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
    要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
    要着力抓好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把党的历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
    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工作学、深入思考学,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阔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赢得一切挑战,抓住一切机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党史是建党100周年的党内主题教育,通过学习党史能够把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逻辑体系,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能够坚定对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的定力追求。可以说,党史犹如共产党人的一部真经,是共产党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密码解答。
      学习党史容易,学好学深学透党史就难。事实上,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曾学习过党史,感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开天辟地、新中国建立的改天换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之巨变。但是,不排除少数党员干部在学习党史过程中存在零星化、碎片化、割裂化,甚至个别党员干部陷入了本本主义和理论主义,未能以集合的观念、系统的理念、整体的意识去看党史、读党史、学党史,更未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战略思维,将党史沉淀的精神瑰宝运用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民干事中去。
      学习党史要学好,就得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主义,就得摒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狭隘主义,就得皓首穷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提倡坚持系统观念学好党史,就是运用整体的、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理念学党史。不管是部分看党史,还是片面解党史,又或以静止、现在的思维读党史都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错误的。要知道,历史本身就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党的发展也是整体推进、全面拓展的,学习党史涵养系统观念、整体价值,以科学的、理性的、全面的态度学党史,才能真正触及到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深刻底蕴,触及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人民和历史选择的内在含义,触及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法宝。
      站在政治高度学好党史。学习党史是检视一名党员干部能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实践。共产党人唯有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政治忠诚的定力、把稳政治立场的能量,才能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坚定政治方向。
      涵养人民至上践行党史。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人民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学好党史是为了赓续党的优良传统精神,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学习党史、践行党史,要涵养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保持高昂的斗志、廉洁的作风、为民的情怀,不断增进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坚持用系统思维学好党史,正是站在历史长远的眼光角度,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论,学深悟透、弄通做实党史,才能不断涵养一名共产党人坚守远大理想、砥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信念信仰。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风雨百年,青史可鉴。近日,《中国共产党简史》由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书中充分吸收党史研究最新成果,以史论结合的形式,重点叙述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战略部署、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及其发展历程,是全党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读物。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正值全党上下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本“最新教材”可谓正当其时,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广大党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结合这本“最新教材”,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务实见效。
      学史赋智,在触摸历史脉络中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史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人心聚散、价值认同,更关乎国家兴亡、民族盛衰。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革命为民、立国救民、执政安民、发展富民、强国兴民的光辉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如何立足现实、擘画未来?就是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深入了解党史的重要事件会议、文件任务,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在学习和领悟中,弄清楚“我是谁”“去何处”。与此同时,还要警惕错误思潮的产生,决不允许调侃崇高、质疑经典、丑化英雄、贬损先烈等行为的发生,要旗帜鲜明向历史虚无主义亮剑、开炮,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学史赋能,在赓续精神血脉中鼓起新时代精气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磨难、千锤百炼而愈发生生不息、风华正茂,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勠力拼搏、团结奋斗,其中,伟大精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凝聚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
    新中国成立伊始,打出国威军威,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和平发展时期,为了国家进步、民族复兴,伟大精神继续应运而生,特区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科学家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把握党史学习教育契机,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注重传承和弘扬伟大精神,强化学思践悟、做到融会贯通,让党史学习教育的硬核力量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能量。
      学史赋力,在铆足奋斗干劲中切实为人民办实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百年巍巍党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伟大实践深深诠释着“人民”基因,历史长河深深镌刻着“人民”烙印。任何时候,共产党人都不能忘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到“草鞋书记”杨善洲,从“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到“新时代愚公”黄大发。我们学习党史,不仅要不忘初心坚定信仰,更要秉持初心为民谋福。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多样化需求,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始终怀揣“从不躲事”“想着做事”的进取精神,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就业、社保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领域出发,谋民利、解民忧,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始终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在深学细悟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既注重“面”的扩大,更确保“质”的提升,着力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文物系统、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充分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及烈士纪念设施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不得庸俗化、娱乐化。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庆祝百年华诞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等革命文物资源及烈士纪念设施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些地方,记载着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记录了我们党一路走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展示了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程,是党员、干部深入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正确认识党情、国情,感受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汲取干事创业的丰富智慧和有益营养的最佳“课堂”。
      然而,近年来,个别“红色旅游”景点由于缺少规范性要求,有的讲解人员为了找“噱头”、寻“卖点”,常常对革命历史事迹、人物精神内涵几句带过,却热衷于讲暧昧的“秘闻”、编搞笑的“段子”,甚至在历史中掺杂迷信,拿英雄、先烈“开涮”。党史学习教育中,如果在这里学到的是歪曲的历史,“戏说”的英雄,庸俗的八卦逸闻,必然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为充分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及烈士纪念设施高质量服务好党史学习教育,提升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水平,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的管理使用、教育内容进行规范,提出要求,非常必要。
      一要加强对革命文物、英雄烈士遗物、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调查征集工作,深化研究、及时补充体现时代精神的展陈内容,策划推出一批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陈列展览精品,多角度生动展示百年党史。
      二要提升讲解服务水平,有根有据地讲解历史内容,介绍革命先辈和英雄烈士的事迹要正面宣传,重点挖掘其精神内涵和崇高气节。注重讲授式、研讨式、互动式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沉浸感、代入感、体验感。
      三要建立举报机制,对歪曲历史、亵渎先贤的言行,鼓励群众进行举报,并给予严肃处理,让革命文物资源及烈士纪念设施真正成为弘扬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课堂”,收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最佳效果,增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坚定性。

     

    3月5日--党史百年·天天读

     

        重要论述
        1927年3月5日
        毛泽东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本日起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报连载。报告回答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明确指出革命党人要极端重视农民斗争,支持农民的革命举动,特别提出贫农大群众是革命的先锋、中坚和元勋,肯定湖南农民所做的十四件大事都是革命的行动和完成民主革命的措施。报告指出: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是好得很。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报告还指出:要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同时对农村革命后的建设也提出了一些积极的主张。
        这篇报告先后在一些刊物转载,并出版单行本。瞿秋白为单行本作序指出:“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布哈林看了俄文版的报告评价说:“文字精炼,耐人寻味”。这篇考察报告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949年3月5日—13日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全会听取并讨论毛泽东的报告,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批准毛泽东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相应决议。
        毛泽东的报告规定了在全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特别着重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报告指出:从现在起,我们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在城市斗争中,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文化斗争,并向帝国主义者作外交斗争。同时,要立即开始着手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并将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作为中心任务。城市中其他的工作,都必须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报告还指出:实行对内的节制资本和对外的统制贸易,是我国在经济斗争中的两个基本政策。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我们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报告强调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的报告和毛泽东在同年六月所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构成了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所通过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的政策基础。毛泽东的报告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63年3月5日
        《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这个题词是应《中国青年》杂志社要求,于二月二十日为该刊学习雷锋专辑题写的,三月二日出版。《解放军报》三月六日发表了刘少奇的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周恩来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朱德的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邓小平的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陈云七月八日为雷锋题词:“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大家向他学习。”
        1986年3月5日
        邓小平对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三月三日向中央提出的关于跟踪高科技发展的建议作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根据邓小平的批示,有关部门邀请部分科学家进行座谈讨论,讨论中对选择高技术项目是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还是以增强军事实力为主,产生了不同意见。对此,邓小平四月六日作出批示:“我赞成‘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方针。”十月六日,他在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上批示:“我建议,可以这样定下来,并立即组织实施。如有缺点或不足,在实施中可以修改和补充。”在邓小平的支持和推动下,同年十一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称“八六三”计划。
        党史回眸
        1949年
        3月5日-13日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举行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会议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会议着重研究和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分析当时中国经济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1963年
        3月5日 《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
        2015年
        3月5日 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2018年
        3月5日-2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栗战书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素材

    学党史悟真谛 永葆初心接续奋斗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学党史悟真谛,翻开百年党史,深感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为今天广大党员干部接续奋斗提供了无尽的启迪。
        学党史,筑底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都在思考国家的出路。百年党史告诉我们,奋斗目标一经确定就要义无反顾,决不动摇。百年里,党每次面临历史抉择时,都以坚定的意志和底气排除万难找准出路,遵义会议是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如此。学党史,筑底气,新时代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途,也面临着繁重的国内发展任务和前所未有的国际斗争,只有筑牢底气接续奋斗,才能完成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学党史,增勇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百年党史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成长史,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史,是一部抢抓机遇厚积薄发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武装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勇气是每一个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共同品质。有横刀立马立下赫赫战功的革命功臣,有打破技术封锁、攻坚克难为祖国实现工业化付出毕生精力的科技工作者,也有数以万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呕心沥血的党员干部,一大批党的优秀儿女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勇敢面对困境,勇于担当责任。学党史,增勇气,我们要在前进道路上勇于开拓进取,披荆斩棘,不负时光。
        学党史,长志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国无志不兴,人无志不立。学习党史,要学习党的创建过程、发展历程、卓越成就、重大事件、历史人物,要学习党在不同时期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要学习党的宗旨和优秀党员干部志存高远的信仰追求、人生抱负。百年党史是一部励志史,有早期一批共产主义者到欧洲勤工俭学找寻救亡图存的真理,形成了励志群像;
    也有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年轻时就立志报效国家。百年历史上,我们党的优秀儿女谱写的励志篇章不胜枚举,绘就了一幅幅群星像。学党史就要长志气,通过对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缅怀,深化我们的灵魂建设,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从而增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决心。
        历史尘埃落定,续写还待后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增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自信。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认真总结历史,践行初心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勇担时代重任。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素材

    学史明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三力”

     

        党史记录着我们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发展轨迹,记录着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和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滋养、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的发展经验,是涵养丰富、滋养深厚的“精神富矿”。广大党员干部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力量、凝聚力量,内化信仰之力、深化逐梦之力、强化斗争之力,在深学党史中强化远景与现实、航标与航向、真理与实践的聚合力,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以党史为“灯”,内化信仰之力。回望党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打破困境到打开局面,从开辟新路到开创伟业,以坚定信仰进行伟大实践,以坚定信仰催发奋进之力。党史是以崇高信仰写就的伟大历史,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是一本触动灵魂、常读常新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是精神的洗礼、信念的强化、力量的聚合,树立的是“信仰灯塔”,点亮的是“信念之灯”。广大党员干部当学深、学实、学透党史,从中探索规律经验与发展逻辑,吸取失败与挫折的历史教训,以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信仰明智增信、身体力行,把握时代大势、抢抓历史机遇,勇向潮头立;
    在党史镌刻的时代纹路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何以能的精神密码,在发展事业的攻坚战、持久战中强化意志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增强政治领悟力和政治定力,强信仰、踏实地、勇担当,以昂扬自信的姿态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以党史为“舵”,深化逐梦之力。百年党史,深蕴力量。从革命、建设、改革再到复兴,砥砺奋进的党史所舒展的是恢弘画卷亦是宏伟蓝图,行进的奋斗历程亦是逐梦征程。在党的百年征程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宏伟梦想,流淌在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中,镌刻在与时俱进的中国精神中,映照出共产党人拓荒深耕、倾注心力的风骨担当与伟大人格。以胸口挡子弹的黄继光、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塞罕坝的造林人、种树扶贫的杨善洲,从十八洞的驻村工作者、扎根藏区的孔繁森,一代代革命先辈、先进模范积极投身国家发展事业,以爱国爱民之心、报国强国之志,与人民同甘共苦、胼手砥足,以热情浇灌希望的沃野,以坚持奏响奋斗强音,为梦想增添光彩,为时代加注风采。百年风雨雄关道,风鹏正举冲云霄。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伟大梦想为追求,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再立新功。
        以党史为“旗”,强化斗争之力。推进伟大事业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井冈山里、金沙江畔、黄土高坡,共产党人的足迹踏平艰险坎坷、跨过雄关漫道、越过峰峦层叠,点燃了革命斗争的星火燎原之势,走过长征路、冲破封锁线、打赢地道战,夺取了革命战争的胜利。精神高扬,敢犯至难;
    旗帜招展,敢战能胜。敢于斗争是我们党赓续传承的红色基因,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更多的风险挑战接踵而至,有更多的“娄山关”和“腊子口”需要征服。面对前进道路上战风沙、战贫困、战疫情、战洪水等艰巨斗争,有逆境中倾力奉献的凡人英雄,有困境中矢志突围的先进榜样,党员干部以勇于拼搏的斗争精神,在实践场上练就“乱云飞渡仍从容”之本领,锻造“越是艰险越向前”之勇力,赓续红色血脉、克服前行险阻、强化斗争之力,为党的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在党史的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既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也要树立宏远的“发展观”,登高望远、极目远眺,胸怀远略大局,心展宏伟蓝图;
    脚踏实地、脚步不辍,从辉煌再续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回望过去、厚积底气,更添一份清醒与自信;
    展望来路、启航远征,更添一份执着与坚韧,志之崇高、目之坚毅、行之笃定,书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新篇章。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素材

    展现人类减贫史上的大国担当

     

        文|何毅亭    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
        
        内容提要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中国开展的脱贫攻坚战,从理论突破、贫困治理、制度创新、世界贡献等各个方面看,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消除贫困,取得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扶贫规模之大、脱贫力度之大、减贫成效之大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减贫史上展现了大国担当。
        
        理论突破: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形成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厘清贫困的根源,是破解贫困难题的前提。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旨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消除贫困;
    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快速地、大规模地实现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强调通过持续发展生产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来消除贫困,不断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消除绝对贫困指明了方向。
        
        识别贫困的表现,是破解贫困难题的基础。马克思把贫困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等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拓展了对贫困问题具体表现的科学认识,强调“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在强调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加强调精神脱贫;
    强调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为了谁、依靠谁反贫困,是破解贫困难题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它把人民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强调“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
    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脱贫攻坚为了人民、脱贫攻坚依靠人民、脱贫攻坚成果由人民共享,矢志不渝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
        
        贫困治理:推动国家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贫困治理是一个社会再动员、再组织、再塑造的过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把贫困治理能力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进贫困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贫困治理能力,推动贫困治理与其他各方面治理相互促进,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视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贫困治理能力,实现贫困治理现代化,必须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构建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长效脱贫机制,确保稳定脱贫、有效防止返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释放贫困群众努力奋斗的潜在能量,逐步构建起从“被动输血”向“主动造血”转变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这是我国贫困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和鲜明标志。
        
        重视构建社会共治的制度基础。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是包括贫困治理现代化在内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社会主体通过共同参与和相互协作,可以更好形成合力,这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动员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营造全社会合力参与贫困治理的良好氛围,脱贫攻坚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重视推进贫困治理的法治化进程。依法依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治理必须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才能稳定脱贫预期,激发脱贫活力,提高脱贫效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脱贫攻坚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完善法律体系、优化程序标准、开展法治服务,不仅使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而且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
        
        制度创新:形成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构建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是中国消除贫困的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深化扶贫领域改革创新,建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构筑起制度的“四梁八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构建了党全面领导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清晰,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我们建立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成为消除绝对贫困的制胜法宝。近年来,党中央围绕脱贫攻坚出台多个配套文件,相关部门出台上百个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配套措施,形成了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备,机制越来越管用。我们坚持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同时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并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加强一线扶贫力量,形成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要求,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工程,形成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充分发挥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形成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依靠监督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确保帮扶工作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事实证明,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是符合实际、有效管用的,保障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世界贡献: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快捷搜索:参加  党史  学习心得  思想汇报  

    相关热词搜索: 党史 思想汇报 学习心得 素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