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摩罗到诺贝尔

    时间:2020-05-14 09:35: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美]王德威 唐海东

    【1908年】

    1908年2月,鲁迅发表《摩罗诗力说》;

    1908年11月,王国维发表《人间词话》。

    1908年2月和3月,一篇题为《摩罗诗力说》的文章,发表于一份东京出版的中国留学生杂志《河南》上。在文章中,作者令飞感叹于中国恶化的现状,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即有能力“撄人心”的诗人。令飞把中国的传奇诗人、被认为创作了《楚辞》中主要篇章的屈原(公元前340—前278)视为“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的典范。不过,令飞写道,屈原的诗篇中“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相比之下,拜伦勋爵(Lord Byron, 1788—1824)则以其反抗激情和英雄行为,化身现代诗人、亦即摩罗诗人的真正典范。

    令飞是周树人(1881—1936)的笔名,他后来以鲁迅之名为人熟知,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摩罗诗力说》是鲁迅在留日求學年代所作一系列检讨中国文明的论文之一。鲁迅认为中国深受封建传统和僵化思想之害,他把诗歌,乃至于文学,视为复兴中国人的人性、增强其应对现代世界之能力的首要途径:

    “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读其诗,心即会解者,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它能使人)心弦立应,其声激于灵府,令有情皆举其首,如睹晓日,益为之美伟强力高尚发扬。”①

    鲁迅呼吁以一新的文学振兴中国的想法,与同时代许多持有革新观念的知识分子不谋而合。晚清政治改革的先驱梁启超(1873—1929)早在1899年就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有赖“诗界革命”而展开。尽管这些知识分子都寻求激进的变革之道,但他们对政治改革与文学维新两者关系的看法,因为动机不同,立场和方法也见仁见智。对他们而言,“文学”既指新西方近代美学所谓的审美文字(belles lettres),又是载中国之“道”的表现;“文”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既是个人情感的体现,又是民族集体心理的证言。

    鲁迅视拜伦为中国人应当效法的“精神界之战士”的典范,但他并非晚清第一位对这位浪漫派诗人予以赞美的人。自20世纪之初,中国开明知识界就将拜伦视为偶像。鲁迅对拜伦的看法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将这位诗人与多种思想资源联系起来,其中包括麦克斯·施蒂纳(Max Stirner)、阿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rhaur)、弗雷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等。最重要的是,他要唤起对诗人搅乱和摧毁现状的“撒旦之力”的关注,这就为他的诗学设想赋予了某种否定性的、甚至是恶魔般的动力。鲁迅将这一恶魔般的力量比作摩罗(Mara)之力,一位梵语传统中与撒旦(Satan)相似的凶神。

    学者们已经对鲁迅借用摩罗的意蕴进行了探讨。摩罗可以是一个恶魔,能够毁灭世界,也可能仅是一个作怪者,随时准备颠覆任何既有体制。尽管摩罗拥有神秘的异国渊源和摧枯拉朽之力,但对鲁迅而言,它仍然代表了某种反抗传统的解放力量。正统中国文学及政治文化以诗教为核心,摩罗诗人对诗教“思无邪”的要义却提出挑战。因此,鲁迅认为,既然诗旨在“言志”,作诗时“强以无邪,即非人志。许自繇于鞭策羁縻之下,殆此事乎?”

    1908这一年不只是目睹了摩罗诗人的到来。同年11月,学者王国维(1877—1927)的《人间词话》一书问世。尽管深受康德至叔本华等西哲的思想洗礼,王国维寄望重振中国诗学的格局与观念,复兴由严羽(活跃于13世纪)、王夫之(1619—1692)和王士祯(1634—1711)等人所代表的抒情(lyrical evocation)构架。即便如此,王国维诗论所使用的诸如主观与客观、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等词汇与概念,在在显示他受惠于西方美学所作的折衷处理。王氏诗论最引人侧目的包括借用尼采“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的名言,作为其评价词作的标准。

    王国维整合中国传统诗学和西方美学的努力,催生了他的“境界”说。所谓境界,指某种由诗歌创作唤起但又不局限于此的感悟状态。“境界”具有主观性和审美召唤性,但它又与文学乃至历史中的“典型情境”(“archetypal occasion”)发生共鸣。“境界说”反映了王国维对于历史的独特思考。目睹晚清一系列接踵而至的政治危机,王国维对文明崩毁的悲观百难排解,只能寄情于词。词一向以其微妙精致的体裁和优美细腻的描绘而著称,王视之为文化传统的一曲挽歌。

    如王氏所言,正是因为词人浸淫于一种最精致的诗歌形式当中,他们目睹以“现代”为名的种种野蛮改革和肆意摧残,才会比其他文人都更加敏感。词人们的作品总是不免于惋伤,这一特质,加上词本身精致细腻的语言修辞,激起了自我耽溺和自我否定——抑或身心俱疲的“现代”忧郁症——之间的紧张关系。所謂“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王国维的例子可以如是观。

    鲁迅与王国维论述之间的潜在对话,使1908年成为塑造现代中国文学主体性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批评家们常以相互对立的术语描述鲁迅和王国维:一位主张唯意志论,另一位却推崇形式美学;前者表达了对革命的热望,后者却充满了文化的乡愁。这种对比性的阅读未免过于简单;鲁迅和王国维各自都以独特的方式,试图阐述何以诗歌(或文学)如何洞照历史情境。鲁迅的摩罗诗人以其恶魔般魅惑的力量进行挑衅和破坏,而王国维笔下忧郁的词人,则孜孜寻求一种意境来协调诗性情感和历史暴力。鲁迅和王国维两人都将西方话语带入到中国语境,两者又都是在一个似乎毫无诗意的时代里,对诗是否能够成立展开了沉思。

    鲁迅以其论文中体现的道德迫切性和论辩的强度,无疑更比王国维引人注目。摩罗诗人在现代以各种不同的化身出现,从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偶像破坏者,到革命年代的左翼勇士不一而足。鲁迅辞世后,在不同的时代和意识形态下,他摩罗诗人的身份也有了全新的阐释。

    我们需要再等几十年才会意识到,鲁迅从来不是一名天真的革命煽动者。他的摩罗诗人从一开始就具有两张面孔。确实,鲁迅寻求摩罗的“恶魔之声”颠覆传统文学,但他对这一声音潜在的不祥始终保持警惕。这一意识使他不仅与社会和政治的邪恶开展斗争,而且也与“无物之阵”——弥漫于精神以及身外世界的无形的、无处不在的虚无主义——苦苦相对。也就是说,鲁迅理解摩罗的激情不仅可以产生革命的动力,也产生内卷迴旋(involutionary)的力量,带来内爆的欲望(entropic desire)和自反性的不满(self-reflexive discontent)。《墓碣文》(1925)中他描写一个自食其心的诗人/尸人主体,鲁迅揭示了现代中国的“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则,离开!……”②

    王国维在思考现时代文学的功用和诗人的角色上,也经历了相似的试炼。词人最终被难以解脱的忧郁耗尽了生命。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中。他在简短的遗书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对王氏死因的推测林林总总,比如,家庭变故和心理动荡,叔本华悲观哲学的浸淫使他难以自拔,末世论思维等。最流行的说法是,政治上保守的王国维以遗民姿态殉清。然而,王氏挚友、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将其自沉描述为对“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终极实现。将陈氏的观点再推进一步,我们可以认为,“自由”与“独立”,与其说是其政治信仰,毋宁说是其诗学追求,亦即他在《人间词话》中探讨过的某种“境界”。因为现代中国肇始之初,王氏就已领悟到所谓“现代”,绝非启蒙与革命的实践这么简单。面对公共诉求与私人诉求之间的激烈矛盾,他以自我毁灭的“任性”,辩证式地实践了他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

    在千禧年反思鲁迅与王国维的诗学遗产的时候,我们再次追问,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現代中国文学主体性。事实上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作家和读者们已经对鲁迅的摩罗诗人的兴趣与日俱减,更不要说王国维的抒情诗学和他笔下那些怀着忧郁的典型词人了。反之,另一位叫做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 1833—1896)的人物,开始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中国作家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了萦绕在整个民族心头的问题。2000年,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1940—)得奖,但因国籍问题,国内对高行健的诺奖作家身份态度一直较为暧昧。2012年,莫言(1955—)的获奖,则被认为既是对中国文学的认证,也是对中国整体上的认证。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新近获得的民族自豪感,却是来自北欧的文学加冕礼。

    更令人莞尔的是,早在1927年,鲁迅就遭遇了民族文学与诺贝尔奖的问题。当时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Anders Hedin, 1865—1952)辗转联系到鲁迅,欲提名他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然而鲁迅拒绝了这一邀请,并评论道:“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③

    尽管带着某种嘲讽的、自我贬抑的语调,鲁迅敏锐地感觉到了中国和西方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将文学视为某种交换象征(token of exchange)的文化政治。

    鲁迅对高行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会说些什么呢?或者不妨问,鲁迅笔下的摩罗会如何评价诺贝尔奖?通过摩罗,鲁迅曾希望寻求某种可以“撄人心”的文学,并因此而改变中国的民族性。然而在后社会主义时代,当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崛起,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诺贝尔奖似乎才具有撄动中国人心的力量。当现代中国文学来到文化批判与全球文化资本相互交叉的连接点上,我们重新开始探讨文学写作、文化遗产以及民族表征之间的复杂连动关系。

    参考文献:

    ①[美]柯克·丹顿:《现代中国文学思想读本》,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美]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尹慧珉译,香港三联书店1991年版。

    ③[英]茱莉亚·洛弗尔(蓝诗玲):《文化资本的政治学:中国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追逐》,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

    ①鲁迅:《摩罗诗力说》,1907年写成,1908年2月和3月发表于《河南》第2期和第3期,后收录至《坟》,见《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鲁迅:《野草》,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引自1927年9月25日,鲁迅致台静农的回信。

    (作者单位:哈佛大学东亚系)

    责任编辑:周珉佳

    相关热词搜索: 诺贝尔 摩罗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