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图书采访模式的分析与选择

    时间:2020-11-25 12:13:0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全国一年有近600家出版社共出版发行10多万种文献资料。如何为高校图书馆采购到性价比较高的图书资料、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对各种文献资源的需求。本文试通过四种采购方式的比较、选择和融会以确定出最佳的采购模式。

    关键词:图书采购;选择模式;核心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09)12-07-02

    近年来,随着各类出版社的大量出现。全国一年有近600家出版社参与10多万种文献的出版发行,这些出版物水平参差不齐、性价比高低不一,为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采购到性价比较高的图书资料、更好地为我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文献资源保障,以及充分满足广大师生对各种文献资源的需求,是图书馆采访工作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图书采访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四种基本采购方式

    1、传统的书目预定方式

    传统的书目预定方式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固有模式,就是利用书商提供的新书目录通过查重点筛选制作订单并反馈给书商的一种工作方法。其优点是可充分吸收广大读者的意见,但弊端随着出版业发展的时效性逐渐彰显出来。如征订和到书的周期过长,甚至部分缺货,书目和图书内容的不一致等,都给采访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图书的采购质量得不到保障。近年来,电子书目的出现,在时效性和传递方式上有所改善,但它的落后和弊端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2、现购模式

    学校规模的扩大,对图书资源需求量成倍增长,给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短时期内超量购书已成为经常要完成的任务,因此传统的书目订购方式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购图书已成为大多图书馆的主要采访方式,这种方式其优点在于:①采购时可以直接面对图书,采访人员能直接了解图书的内容及相关信息,提高图书采购的准确性;②可以要求书商及时配书,缩短图书的到馆周期,提高图书利用的时效性。但缺点在于图书不能完全符合读者的需求,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学需要,缺乏读者的直接参与(采购人员往往根据读者意见表)。并且长期采用这种方式或者取消书目预定方式就会造成无系统无计划的购书现象,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体系失衡,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等问题。

    3、纲目购书模式

    这一购书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具体做法是首先由书商编印出一本类似图书主题词表,分成几级类目,并有一定的参照和注释。主题词以外,还有若干个非主题参数,诸如图书的学术水平、读者对象、图书类型、出版社、ISBN号等。同时还可对主题词进行限定。图书馆根据自己的收藏范围和服务对象,选择出适合自己图书馆的主题词和非主题参数,提供给书商。书商按照此纲目,会把一定时期内出版的符合要求的图书提供给图书馆,图书馆还可以在验收以后把不符合要求的书退还给书商。目前,在国内,采用这种图书采购方式的图书馆很少。这种方式的优点明显,但其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首先是书目词表的制定、修改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其次过多的退书要求也会对书商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在实际的操作中有其不好实施的一面,所以目前还不是主流方式。

    4、网上图书电子商务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电子商务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网上书商、出版社的形象宣传、图书宣传及网上购书等门户网站业务发展迅猛。同时,多种个性化的书目信息服务、热门书推荐、采访数据下载、书目检索查询、网上报订等服务的开展,都是未来采访工作中比较有前途的采访方式。只是目前受到物流渠道、书目信息更新迟缓、结算方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被大规模使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网上书商、出版社网站书目信息丰富、资源数量大、品种全、范围广,又是全天候服务,这必将成为图书发行的发展趋势。

    以上几种采访方式可谓是各有千秋,现在正在被采访人员以一种或几种方式综合使用。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献资源发行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业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的大团体用户被众多商家所重视。有了相对稳定的用户群、成熟而逐步规范的市场,图书这种特殊商品的招标运作方式也日渐形成并很快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那么究竟哪种采访方式更适合这一潮流呢?现在一般实行的是招标方式下的多种采访模式。但大多图书馆的招标工作仅限于以码洋的方式或以简单的文献分类、出版社或出版集团的分类来进行。在实际运作中,难以保证文献完整性和文献资源的高质量。

    二、图书采访的方法

    总的来说,这些方法操作起来都过于简单,至于文献、出版社的分法又过于粗略盲目,没有科学的依据,体现不出馆藏的特点,保证不了收藏的水平。通过不断的分析研究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以下方法:

    (一)确定核心出版社

    1、核心出版社确定的理论依据

    首先,为了保证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质量,我们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尤其是核心出版社理论的出现使我们豁然开朗。所谓核心出版社是指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竞争中各出版社借助市场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确定了在一定学科领域的出版优势和学科优势。所谓强者愈强弱者更弱的 “马太效应”,使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出版社更是集中了出版学科和资金的强势,牢牢稳居在同行业的最前沿,而且此类强势又吸引了专业作者的优秀作品,这种双向作用更是加剧了上述现象。核心出版社在吸引更多专业作者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出版突现了特色和优势,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如经过多年的出版,电子类、计算机类图书就集中在了清华、电子工业、人民邮电、机械工业这几家出版社。其次,根据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分布定律,从科学的统一性规律出发,总结出文献的分散规律,与科学文献的实际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际上,最初这一定律只是集中在期刊文献出版的研究中,也就是说从图书的出版规律来看,图书文献和期刊文献的共同之处在于学科文献出版既相对集中又相对分散,即不同出版社的文献出版是相对分散的,但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的文献出版又是相对集中的。综合这些依据,核心出版社的确定就成为我们图书招标的主要工作。当然笔者在此并不想过分夸大和渲染理论的作用,只是这种理论在我们招标工作缺乏技术性方法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至于怎样完全适合图书采访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完善。

    2、核心出版社的具体确定

    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对搜集到的近 600家出版社做了一个排列,排在前列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3、对于未选入核心的出版社,根据专业性、师生需求、性价比,选择部分采购。这样保证了馆藏资源更加系统化、有序化、完整化,也能保证馆藏资源的收藏向着主流和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实际运作

    根据上述运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选择出版社的理论为我们的图书招标工作提供了依据。经过招标,我校选择了三家书商作为我们中文图书的供应商,并且每年招标一次。其中,一家负责大学出版社及核心社,并以样书现购的方式运作,另两家可充分选择现有出版社,并以现书采购的方式为我校提供图书,而且三家均提供马克数据及其它编目服务。且我校鼓励他们多提供样书和书目,并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提供各自范围内的图书。这种方式已于 2008年下半正式开始运作,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基本上满足了学校各专业对图书的需求,与书商之间的合作还算顺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馆尽量让专业老师参与现场采购工作,让全校所有读者提供图书及音像等资料的采购意见。

    (三)科学的采选策略

    采访模式的选取应该根据现货采选与书目征订的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采选决策,合理地进行选书过程中的分工合作。让这两种选书模式扬长避短、有机地结合,形成正确的采选决策,实现既定的图书采选计划和藏书发展目标。作为大学图书馆,采访图书的重点应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来制定。以学科设置为依据,合理地划分出版社,将那些学术声誉高、文献信息密度高、文献新颖、利用率高并且所出版的图书更适合本馆入藏要求的出版社列为重点采访对象,这对于提高图书采全率和采准率,完善馆藏结构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严怡民.情报学研究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2]吴建华.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平及文献保障水平指标评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05):19-24.

    [3]王云.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模式的比较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3,(02):23-24.

    [4]姚倩.出版发行市场化运作对图书采访的影响[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02):34-38.

    [5]张贯敏.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模式探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03).

    作者简介:

    吕慰慰,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相关热词搜索: 采访 模式 选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