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中国为何能做到减贫贡献全球第一

    时间:2020-04-28 09:30: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赵艳红 陈远丁 黄钰 赵静 朱虹 席莉莉

    “中国减贫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联合国驻华协调员罗世礼对中国扶贫工作如是评价。

    一个在1949年“一穷二白”、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国家,何以实现减贫贡献全球第一?

    举国体制造蓝图——不可替代的制度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言犹在耳。

    199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壮丽征程,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提议将不宜生存地方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建设新家园“闽宁村”。

    23年弹指一挥间。闽宁村从无到有,从贫到富,逐渐发展成为常住人口达6.6万人的闽宁镇。成片的葡萄园、红树莓园、光伏大棚……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闽宁模式”这把金钥匙,打开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之门,更打开了扶贫工作的新思路:闽宁协作、苏黔情深、粤桂“来往”……

    财政部数据表明,上世纪80、90年代,财政建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农业、乡镇企业、基础设施等事业的发展;
    2001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440多亿元,年均增长9.4%;
    2019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1260.95亿元已全部下达,比2018年增长18.85%,连续四年保持每年200亿元增量。

    “好钢还需用在刀刃上。”优化配置全国资源干好扶贫这件大事,更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制度性安排: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体制机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立下军令状,级级传导压力,建立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形成“五级书记抓脱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进程。

    全国各地齐落子——因地制宜的地方实践

    “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明了精准扶贫的落子方向。

    大凉山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地处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河村,是典型的彝族聚居贫困村。

    2019年是张凌任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五年。他和其他村干部摸索出一套“短期+中期+长期”的特色产业模式:种植马铃薯、花椒、核桃,养殖西门塔尔牛、乌金猪、蜜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花椒种植为例,贫困户户均种植达3亩以上,预计3年后见效益,每户年均增收15000元以上。

    此外,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三河村根据村情实际、群众意愿,于2018年将全村151户贫困户纳入易地搬迁项目。2019年2月,距习近平总书记慰问三河村群众整一年,29户村民从低矮的夯土房搬进了明亮的新房。有活干有钱赚,村民吉好也求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
    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只有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贵州大数据扶贫,青海拉面扶贫……因地制宜的扶贫智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全国各地传承实践,恰是脱贫攻坚战役“怎么扶”的精彩注解。

    “在因地制宜方面,中国可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的模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戴文德评价。

    社会力量添颜色——汇聚一处的各方能量

    “人心齐,泰山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在贵州丹寨扶贫茶园小径两旁伫立的名牌,格外引人注目: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贵州省慈善总会会长,《甄嬛传》里太医温实初的扮演者,国际篮球明星……他们来自全球各地,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丹寨万达小镇轮值镇长,为同一个目标汇聚——扶贫。

    这还要从一次牵手说起。2014年万达集团与丹寨县政府签订包县扶贫协议,先后捐资21亿元,通过长、中、短期结合的方式对丹寨全面帮扶,其中3亿元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3亿元建设丹寨万达小镇、5亿元设立产业扶贫基金。

    万达以小镇为支点,不断撬动全国乃至全球力量助力扶贫事业。如今小镇已迎来了90余任轮值镇长,他们接力用独特的理念和资源为小镇赋能。摄影展、能工巧匠选拔大赛、长桌宴、扶贫论坛等主题活动接连落地小镇。每一位到丹寨的游客,都成为参与扶贫的一分子。

    4年多来,万达与丹寨人共同努力,创造税收2.7亿元,每年拉动丹寨县GDP增长1.2个百分点。全县5.6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3%,提前两年实现脱贫。

    “万达帮扶丹寨探索了系统帮扶、可持续脱贫、旅游产业扶贫、企业政府合力脱贫的新路子。”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评价。

    “人心齐,泰山移”的奇迹不仅发生在贵州。在内蒙古有北京16区的“结对子”帮扶;
    在四川有中央组织部、中央纪委等国家机关的定点帮扶;
    在云南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定点帮扶……

    工匠精神绣奇迹——扶贫背后的“绣花”大军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用“绣花”作喻,生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和难点。

    下好“绣花功”,离不开“绣花匠”。虞洪,凉山州喜德縣桌古村扶贫的四川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从村里幼儿园的爱心午餐,到大学生的奖学金资助,从村口排水沟的翻修到扶贫产业的选择,他每天都在想办法解决各种问题:“爱心午餐谁来帮厨?大学生奖学金评选怎么评?公共厕所的粪坑怎么挖……”

    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持久战,虞洪已记不清错过了家里多少大事小情。有一天,虞洪突然接到电话,“孩子不见了!”妻子泣不成声。从桌古村回成都最快也要5个小时,他强装镇定让妻子报警、调监控。万幸后来发现孩子是被邻居带出去玩了。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当年,习近平同志三进下党,九到寿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目前在岗的第一书记20.6万人、驻村干部70万人,加上197.4万乡镇扶贫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770多名干部牺牲在了扶贫岗位上,用生命与付出铺就百姓致富路。

    摘编自人民网2019年10月17日

    相关热词搜索: 能做到 中国 贡献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