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百年回眸与展望

    时间:2022-11-19 14:21:2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百年回眸与展望

     聚焦幼儿园劳动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因幼儿园劳动教育乃至整个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突出的外生性特点,即以政策引领为驱动,故而,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切入、以劳动教育相关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作支撑来考量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百年发展,具有合乎文化、合乎实践的适切性。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这为我国当前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尽管这一文件并未对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作出明确指示,但学前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亦是题中应有之义。况且幼儿园教育作为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劳动教育作为完整育人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在此阶段贯彻好、实施好、开展好劳动教育自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理解与把握,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劳动教育的基石。

      有别于我国传统的耕读实践活动,当前所指的劳动教育应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在中国宣扬马克思主义之时起追溯。客观上,这也构成了对现代意义上劳动教育以及幼儿园劳动教育发展历程进行百年回顾的逻辑基础与必要条件。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的思考,其中就有关于早期儿童教育与劳动问题的丰富经验。

      当前,劳动教育同样成为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关注的热点议题,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劳动教育需要对其本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为清晰地把握当前以及未来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向和要点,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相关方针政策引领下的、以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机构劳动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梳理,试图厘清百年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变革逻辑与发展动向,为当下深化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一、回首: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百年历程

      聚焦幼儿园劳动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因幼儿园劳动教育乃至整个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突出的外生性特点,即以政策引领为驱动,故而,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切入、以劳动教育相关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作支撑来考量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百年发展,具有合乎文化、合乎实践的适切性。

      遵循着“历史-政策-实践”的逻辑分析框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间,幼儿园劳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引入并逐渐中国化的时代背景下,先后经历了起步、举步、迈步、阔步四个发展阶段。

      (一) 起步(1921-1949年):幼稚劳动教育的初步探求

      起初,对于现代意义上劳动教育的思考是基于整个教育事业、全体社会成员(更多是成人)的角度,但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根本问题的省思,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幼儿教育的教育宗旨、性质、内容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这一时期,类似当前幼儿园的教育机构组织被称为幼稚园。

      受国际上进步主义运动思潮的影响,以陶行知、陈鹤琴为代表的教育先驱掀起了改良旧教育、推行新教育的思潮,其 “生活教育”和“活教育”之主张,均强调幼稚教育要手脑并用、身心并重。

      尤其是陈鹤琴创造性地提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幼稚教育原则,在今日看来无疑仍是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同时,亦能捕捉到其中现代意义上幼儿劳动教育之踪影。

      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称之为幼稚劳动教育初生之萌芽,亦是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探索之起步。

      实然,劳动教育在我国并非是20世纪才有的舶来品。

      自古以来,传统社会中的耕读实践、勤劳朴素和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中均有劳动教育的影子,但严格来说,现代意义上我国的劳动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的有关教育实践活动。

      追溯至清末的“实利主义教育”以及后来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之主张,虽然均已具有现代意义上劳动教育之要素,即反对传统“体脑分离”“劳心在劳力之上”的弊病,但更多的是在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背景下探寻实现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可能路径。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后,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劳动的认识便深受其益。

      如毛泽东等人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时,在《入学须知》中就作出“破除文弱之习惯,图脑力与体力之平衡发展,并求知识与劳力两阶级之接近,应注意劳动”的规定。于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劳动教育逐渐萌发。

      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更多是从成人的角度切入,原因在于对事物的理解与把握是一个认识逐渐深化的渐进过程。

      直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迫于革命战争创造物质财富、凝聚革命力量、培育共产主义新人的现实需要,被集中照顾、教育的幼儿作为未来革命力量的火种,其教育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如1931年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文化问题决议案中明确提出对三岁以上儿童实施的幼稚教育的要求。

      这一时期,“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作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之一,指引着革命根据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稚教育也不例外,如成立于1938年的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作为老解放区幼稚教育的缩影,在其教育过程中明确了“继承艰苦奋斗精神,热爱劳动、敬爱劳动人民,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目标方向,折射出这一时期幼稚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

      此外,据1941年延安保育工作对外宣传资料显示,在保育院接受幼稚教育的100多名儿童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了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并培养了生产技能。

      可见,这一时期幼稚劳动教育同整个劳动教育相似,对劳动教育中劳动的理解侧重于生产性的物质劳动。

      (二) 举步(1950-1977年):托幼劳动教育的探索尝试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各类托儿所成为我国实施幼儿教育的主要阵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恢复生产、发展建设的现实需求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任务,劳动教育思想从“救亡图存”转换为“国家建设”,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建设能力的劳动者迫在眉睫。

      因此,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整体而言,生产性、体力性突出,如小学新增“手工劳动”课、增加并突出了社会生产劳动实践等相关内容,中学劳动教育则明确提出开设“生产劳动科”。

      不同于中小学劳动教育,托幼机构的劳动教育在借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各类托幼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细化、丰富。

      如培养幼儿爱好劳动的思想和正确的劳动态度,以及独立的能力和劳动本领,具体实施过程强调结合幼儿生活实际、突出教养员的示范作用、争取家长协助合作等。

      当然,帮助幼儿在认识农民伯伯与工人叔叔辛苦劳动的基础上了解不同种类社会主义劳动的特点,也是这一时期托幼劳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此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幼儿身心发展、年龄特点等独特性认识的进步,侧面反映出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革新。

      20世纪50年代末,托幼机构劳动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日益突显,如强调要使幼儿教育更好地为工人阶级的政治和社会生产劳动服务,紧密结合政治斗争、对幼儿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阶级教育等。

      结合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发展背景,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确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方针。

      自此,劳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再次明确“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在凸显生产性的同时,政治性进一步加强。

      随后到来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将劳动教育的政治功能过分夸大,在这期间,劳动成为改造思想的主要途径,且将其局限于体力性劳动,导致劳动教育背离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给我国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带来了破坏性的打击。

      在此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受到牵连和影响。

      (三) 迈步(1978-2000年):幼儿劳动教育的持续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各领域事业的恢复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979年7月,教育部联合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召开了全国托幼工作会议,并通过了《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强调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恢复、发展、整顿、提高托儿所和幼儿园等各类托幼组织,通过扩大资源、加强师资建设等方式和途径满足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需求。

      同时,该会议指出要从小培养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等美德,明确了这一时期幼儿教育以及劳动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这一基本走向的确立,其背后是这一时期社会发展与成人劳动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劳动观的改变。

      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强调,“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在努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由此,对知识分子角色的形象以及脑力劳动性质认识的转向,实现了劳动教育由单一性的生产劳动向体脑兼顾、脑力为主的职业技能型、复合型劳动转变,尤其是随后确立的“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实现了教育政策层面“体脑兼顾”的劳动教育价值观念的转变。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变化对幼儿劳动教育以及中小学劳动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根本上丰富了劳动本身的内涵以及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系。

      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在践行这一方向的同时,明确了三到六岁的幼儿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组成部分的合理地位,强调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进而培养其优良的品德、文明的行为、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同时,该试行草案还专门对幼儿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等作出相关规定。

      如幼儿劳动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爱劳动的习惯以及简单的操作能力;幼儿劳动应适合其身心发展水平、以自我服务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可增加为集体服务、种植、饲养等劳动内容;严禁用劳动惩罚幼儿,防止不让幼儿劳动或把幼儿当劳动力使用的错误倾向等。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文件明确指出,游戏是满足幼儿参与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等)兴趣与需要的最好形式。由此可见,这一文件折射出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中儿童观、课程观与教育观的革新,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乃至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自此开启了幼儿园劳动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此后,陆续颁布的《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关于进一步办好学前班的意见》《关于幼儿园教师考核的补充意见》《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文件,更多地是从规范管理的角度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及在此基础上修订并于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传承和发扬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文件精神,并在其基础上明确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强调幼儿园的教育要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某种程度上,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情感的培养一直处于幼儿劳动教育的核心地位。

      聚焦实践,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理论工作者加入幼儿劳动教育研究之中,改变了过去以幼儿园等实践工作者为主的研究发展格局;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规范引领下,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尝试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并大胆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如寻找角色游戏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设立“全园劳动日”活动等。

      (四) 阔步(2001年至今):学前劳动教育探索的深化

      迈入21世纪,面临着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深刻变革,世界主要国家掀起了对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反思浪潮。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明了21世纪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即推动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于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同时还强调为培养新世纪人才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等 。

      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结构、内容等进行说明,并明确规定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

      故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的教育改革运动勃然兴起。

      劳动教育跨越了受制于劳动具体形态的发展演绎逻辑,回归于人、复归于教,开启了劳动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在此背景之下,幼儿园劳动教育遵循着新世纪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规律,践行着“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劳动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目标要求。

      具体而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分为五大领域,在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强调“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这一时期的幼儿园劳动教育主要结合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以及其他活动进行。

      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2016年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作为近十年来规范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引领性文件,均对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明确要“引导幼儿能够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参与生活自理或家务劳动”等,在社会领域强调要“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则要达成“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的目标。

      结合当时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二者重申了幼儿园教育完整育人、整合育人的价值定位,并强调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但囿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公办幼儿园改制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逐渐偏离了公益、普惠的道路,学前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日渐成为突出的社会民生问题,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则是近十余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这意味着21世纪初,幼儿园劳动教育并未成为关注的重点内容,加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中小学阶段依然是整个劳动教育实施的重心。而中小学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因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客观上削弱了其在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其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被软化、淡化。

      直至2015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重申“要切实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日益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

      总而言之,梳理21世纪以来陆续出台的引领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涉及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主要是对幼儿园课程内容、教育活动进行规范的政策文本。

      回顾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自其孕育之初,幼儿园劳动教育始终处于附庸地位,尽管会在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方式等方面体现出这一阶段的独特性,但紧跟社会时代发展旋律、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步伐的同时,被动性、依附性依然突出。

      当前,在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以及在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的规范引领下,学前教育领域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日益关注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相关问题,如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等。

      毋庸置疑的是,历经百年风雨,幼儿园劳动教育在我国劳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五育并举”的发展格局之下立足人的全面发展与素养提升,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持续探索必将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前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二、焦点: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核心议题

      回顾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百年征程。

      纵向而言,以时间节点为脉络:

      大致经历了起步、举步、迈步、阔步四个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而言,透过对幼儿园劳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幼儿”“如何培养幼儿”等问题的探索,持续推动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本质规律的不懈探索。

      横向而言,以内容主题为依据:

      基于对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解与认识,还可从本质内涵、价值旨趣、内容形式、现实问题四大议题,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百余年间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及其演进发展。

      (一)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

      对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理解和思考首先要回答“幼儿园劳动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因此对其本质内涵的分析需要厘定概念范畴与分析框架。

      “幼儿园劳动教育”由幼儿园、劳动、教育三个概念组成,其内涵绝非三个概念简单相加。

      劳动

      作为人类特有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作为类存在的人成之为人的根本途径,这种实践活动理应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对范畴。

      劳动教育

      则是基于劳动的特点、通过教育的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幼儿园则表明了教育阶段与场域,故而应考量教育对象的特点。

      概括而言,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内在性地规定了幼儿园劳动教育内涵本质必定包含劳动价值观念、劳动知识方法、劳动能力习惯等范畴。

      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

      认为幼儿园劳动教育是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的教育活动,具体包括认识成人的劳动和组织幼儿参加轻微劳动两方面;

      第二种观点:

      将幼儿园劳动教育界定为支持幼儿在亲历实践和动手操作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体力和智力改造外部世界,从而获得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这两种代表性的观点较好地诠释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契合了大多数研究者对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且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不同时期对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学习特点以及幼儿园阶段教育特点的关注,能够反映出当前对幼儿园劳动教育理解的基本共识。

      囿于不同时代对劳动本身理解的差异,不同时期幼儿园劳动教育内涵本质有所差别。

      如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情感的培育从最初到现在一直都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只因对劳动本身认识和把握的时代境遇,其内涵范畴与当下的理解有所出入。

      随着百年间劳动形态的变化,以及对劳动本质、教育本质认识的革新,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幼儿园劳动教育才从单一的价值情感、生产劳动技能培养走向趋于合理和完善的内容体系,基本包含了上述三大范畴。

      当然,有研究者认为,“尽管劳动教育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不甚确定的概念,它涉及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但劳动教育无外乎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也有研究曾指出,“劳动教育可以定义为促进学生劳动价值观形成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其核心在于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回顾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幼儿劳动价值观念与劳动情感的培养一直是幼儿园劳动教育不变的价值追求,某种意义上亦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核与精神皈依。

      (二)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旨趣

      在明确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之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问题即“幼儿园劳动教育为了什么”是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

      就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而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实施综合技术教育是现代化生产的要求,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可尝试从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进行归纳。

      个体层面:

      作为劳动教育的劳动本身就包含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对完整的范畴,在促进大脑等器官以及身体机能发展的同时,促进幼儿认知与实践能力的获得,进而满足其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

      社会层面:

      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根源,基于劳动教育在促进幼儿积累经验、学会交往、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够为提高幼儿的劳动素质和能力奠定良好基础,进而促进未来社会生产力、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国家层面: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幼儿园劳动教育是向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之大计。

      起初,对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关注更多基于国家和社会层面的考量,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幼儿劳动教育以及幼儿教育才逐渐回归幼儿本身,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并开始关注个体发展层面的价值对于国家、社会层面价值的基础性作用,最终走向一条三者有机整合的发展道路。

      同时,劳动教育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其潜在的分析框架,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始于尚善、专于求真、长于臻美亦是幼儿园劳动教育价值之所在。

      始于尚善:

      即培养幼儿的劳动价值观,以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感为原点,在幼儿生命中从小播种善的种子,侧重于养成幼儿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及劳动成果的意识观念,培养其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

      专于求真:

      即聚焦具体的劳动知识、技术、能力与素养,帮助幼儿结合体验与操作,孜孜不倦地求得事物本真,培养其求真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和创造的能力,使其深有所感、劳有所获、专有所成;

      长于臻美:

      即致力于幼儿的审美情操与能力的培养,助力幼儿在劳动中感知自我、体悟生命并获得人生的意义,激发其对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美好人生的向往,进而通过对其心灵的陶冶、人格的提升以及价值重构,实现劳动教育的美育价值和生命关怀。

      最终,在实现真、善、美三方面价值融合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生命潜能、赋予幼儿自由成长的空间并引导幼儿趋向有意义的生活。

      回顾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尚善”“臻美”一直是不同时期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主旋律,只是在不同时期囿于对劳动本身及其形态认识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之后,尤其是近十余年来,幼儿园劳动教育对“美”的追求才逐渐上升至人的整全发展与完整生命意义的层面,“求真”方面也才开始强调和注重幼儿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

      幼儿园劳动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从理论层面探析其内涵、价值,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方式与路径则是从实践层面回应“怎么做”“如何做”的问题。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明晰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劳动的类型方式是必要的。

      近代以前,通过劳动的教育主要围绕物质性的生产劳动,劳动方式以体力劳动为主;近代以来,以智力劳动为核心的劳动形态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意义重大,脑力劳动要素、精神生产要素比例居多,尤其是当代社会,生产性劳动与消费性劳动相统一,成为劳动教育的新内容。

      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幼儿园劳动教育更多关注生产性劳动的认识和简单技能的学习,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强调培养幼儿简单生活技能和劳动生产技能,但囿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相关劳动教育实践并未过于极端。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关注职业型、复合型的劳动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与中小学劳动教育“以手工劳动和技术劳动为主的社会生产性劳动,以校内、校外相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要方式”不同,幼儿园劳动教育更多关注以自我服务和服务集体为主的日常生活性劳动和社会公益性劳动,并主要结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各种类型的活动有机开展。具体而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幼儿园劳动教育主要通过讲述革命故事、演唱劳动歌谣、参加种植活动等方式进行,日常生活中则通过穿衣叠被、扫地、值日、手工活动、帮助伙伴等,达成对幼儿劳动认识、劳动情感以及思想意识形态的培养,使其不愧为劳动人民的后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幼儿园劳动教育在于通过从事自我服务和服务集体为主的服务性劳动,培养幼儿爱好劳动的思想、正确的劳动态度以及独立的能力和劳动本领。

      如南京师范附属幼儿园强调在整理班级玩具和用具、折叠被子、照料植物方面一定要有值日生制度。

      北京市立第二幼儿园巧妙结合“五一”劳动节,强调通过游戏、手工和谈话作业、参观、邀请劳动模范入园分享等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了解不同种类社会主义劳动的特点。

      同时,这一时期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强调结合幼儿生活实际与活动、突出教养员的示范作用、争取家长协助合作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自我服务、服务同伴和集体、手工劳动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主要帮助幼儿认识成人的劳动和参与服务性、体验性的轻微劳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小班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中班可以开始通过值日生劳动和集体性劳动等服务集体,大班则以集体性劳动为主,还可增加手工劳动。

      与此同时,幼儿园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最大的差别在于其游戏化的活动实施方式。

      自幼儿园劳动教育萌发之初,就强调要结合幼儿的生活,通过讲故事、教唱歌谣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以来,幼儿园劳动教育更是充分结合幼儿一日生活,通过综合主题活动促进幼儿劳动知识、认知与情感的发展,通过区域游戏活动丰富其劳动体验、促进幼儿劳动技能和身体动作水平提升,通过生活养成自我服务和服务集体的意识和能力。

      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劳动教育基本明确了尊敬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掌握简单劳动技巧、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五大目标。

      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面对未来劳动教育并非纯粹职业导向、回归学习创造、满足美好生活期待的发展特征,开发创造性的劳动课程、融合其他课程教学形式是其必然走向。

      有研究表明,应将幼儿园专题劳动教育和幼儿园随机劳动教育相结合,致力于幼儿在游戏、生活、课程中获得有关劳动教育经验体验的有机整合,最终实现通过劳动教育达成幼儿以劳动的方式体验生活之真实、唤醒生命之灵动、追寻精神之充盈。

      (四)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实问题

      回顾百余年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虽然在不同时期面临的现实问题有所不同,但具体均可尝试从目标定位、内容形式、实施成效等方面归纳厘清。

      比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教育目的不明确、劳动认识有偏差等问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依然存在对劳动教育认识偏失的问题等,这些问题跟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面临着政策依据缺失、专业师资缺乏、实施保障不力、课程体系零散、实施内容不清、家长支持不足、实施成效甚微的现实困境。

      具体而言,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劳动观念片面、劳动内容简单、劳动条件匮乏、劳动途径单一、劳动评价功利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

      宏观方面:

      幼儿园劳动教育缺乏相关的政策文件引领;

      中观方面:

      缺乏清晰的课程活动目标和课程内容体系;

      微观方面:

      幼儿教师劳动素养无法支持劳动教育课程活动的有效开展。

      至于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效果欠佳,除了幼儿园相关人员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和劳动评价功利化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劳动内容形式化、劳动方法强制化造成的。

      近两年来,随着劳动教育跨越教育经验分享、理论与实践持续优化调整等发展阶段,建构适宜的、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提上议程,在对幼儿园劳动教育反思中也有研究者探讨关于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有研究认为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并不缺失,只是缺少了劳动教育精神的内核,以致于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观念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实然,幼儿园教育中更是不缺乏有关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和活动内容,况且构建囊括劳动教育的园本课程体系事关重大,整合现有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构建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保障劳动教育活动实效才是未来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切实方向。

      三、展望: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未来动向

      回首来时之路,当前意义上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萌生于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思考,成熟于新中国七十余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探索,并在新时代“五育并举、整合育人”的时代旋律引领下走向深化。

      管窥未来趋向,幼儿园劳动教育应恪守教劳结合、五育并举,持续探索幼儿园劳动教育育人规律,完整育人、创新劳动,不断完善幼儿园劳动教育体系,并通过整合资源、深化评价,助力中国特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最终实现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生发展。

      (一) 教劳结合、五育并举:持续探索幼儿园劳动教育育人规律

      从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思想一直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本质和育人规律的探索。

      马克思认为教育无非是精神的教育(Mental Education)、身体的教育(Bodily Education)和工艺学的训练或综合技术教育(Technological Training)三件事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现代学校教育与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选择。

      只有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使受教育者掌握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基本的综合技术素养,才能充实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技能,并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和谐发展。

      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的系统思考和持续探究。

      幼儿园劳动教育作为学前教育阶段践行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根本旨趣在于达成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亦是对学前教育育人规律的持续探求。

      在全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致力于人的身心和谐以及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领域,幼儿园劳动教育在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整合作用,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教育功能,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实现五育融合,进而为将幼儿培养成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面向未来发展,幼儿园劳动教育以及整个学前教育应恪守教劳结合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的发展理念,致力于通过幼儿完整的生活培养完整的幼儿,应最大限度上整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容、动机与互动三重要素,并使之成为有机整体,践行着幼儿自在生长、整全发展的生命理路,助力幼儿实现与自我生命、真实生活的同质关联。

      在此过程中,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深化,持续探索幼儿园劳动教育育人规律以及中国特色学前教育育人规律。

      (二) 完整育人、创新劳动:推动幼儿园劳动教育体系与时偕行

      纵观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劳动教育价值理性的逐渐回归,其发展空间不再局限于政治视域的唯一论和经济视域下的统领论,幼儿园劳动教育也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整合育人”的发展道路。

      在此背景下,基于对幼儿园劳动教育外生性、依附性等发展特点的考量,构建具有生命旨趣、内生发展的幼儿园劳动教育体系是其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命题。

      故而,理应明确当前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厘清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变与不变,从理论层面推动幼儿园劳动教育体系与时俱进。

      作为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劳动教育,无论何时,其作为教育育人实践活动的人文向度不会改变,故而,应赓续恪守“以人为本”“整合育人”的价值逻辑。

      回顾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容特征及开展方式,劳动意识、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劳动习惯和能力养成的主旋律不曾改变。

      展望未来劳动教育之发展,劳动本身之意蕴内涵与劳动教育之价值旨趣完美契合,培养具有身体之力、精神富足的未来儿童依然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指向。

      与此同时,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幼儿园劳动教育也应充分重视作为劳动教育的劳动本身所发生的变化。

      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初露端倪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必然带来劳动性质的变化以及劳动教育内涵新的发展。

      新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面临着科学与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为直观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机械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被机器所替代,创造性劳动成为新时代劳动最为鲜明的特征。

      因此,在充分考量劳动教育技术之维的变化以及对其人文向度坚守的基础上,应构建指向于创新劳动的更加适宜、更加开放、更加整合的幼儿园劳动教育体系。

      近年来,广泛开展的STEM教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幼儿园劳动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新的思路。

      STEM教育活动中有明确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各学科知识内容,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适宜性和情境性、强调多学科和跨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有利于达成幼儿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进而实现幼儿园劳动教育完整育人的价值追求,并推动幼儿园劳动教育与时俱进。

      (三) 整合资源、深化评价:助力幼儿园劳动教育人才培养实践

      当下,人工智能化、万物互联式的全新生活方式正是科技改变生活的真实写照,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贯彻与实施理应根据劳动本身的新变化、新样态作出相应的更新与完善,尤其是对劳动过程中新技术、新工具的认识与应用。

      课程作为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有研究认为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建构基于知识内在结构与经验活动整合的劳动教育课程 ,着力统整学科课程之形与活动课程之实,进而使得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形神兼具,更加具有鲜活性、整合性、实践性。

      实然,幼儿园劳动教育在课程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非相关的课程活动和资源不足,而是现有劳动教育课程零散分布、缺乏系统性。

      因此,统整现有课程资源、明晰课程框架体系、发挥课程整体效益,是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议题。

      尤其是幼儿园劳动教育资源之丰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之便利,发挥自身现有优势、提炼构建契合园本课程体系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是大多数幼儿园深化劳动教育实践的可行方向与现实作为。

      深层次而言,幼儿园劳动课程的有效贯彻落实、幼儿园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切实发挥从根本上受到教育评价及其价值观念的制约。

      坦率地说,教育评价在劳动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劳动教育实践之成败,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深化的改革,构建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适宜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新时代教育评价观。

      同时,应建立劳动教育实施成效及考核评价机制,并将其纳入整个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之中。

      只有从价值导向和现实效用两方面双重发力,才能改变结果导向下各级各类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实效甚微、不被重视的局面。

      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幼儿园劳动教育与整个劳动教育体系乃至整个教育体系在价值追求方面的一致性,才能让幼儿园大胆创新实践,尝试通过多元的劳动实践体验、深度的探究创造,切实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培养幼儿的情感审美等,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完整育人的价值效用,进而实现幼儿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统一,促进幼儿内在生命的完整生长。

      百余年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寻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历史进程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历代幼教人的薪火传承、不懈探索谱写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百年篇章。

      尽管相比中小学劳动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育人规律的探索,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可能是相对薄弱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作为人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百年求索在整个劳动教育和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意义重大。

      展望未来,幼儿园劳动教育将持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思想、新时代五育并举的发展指导思想,并以构建基于幼儿整全发展的、体现时代特征的、具有内在生命旨趣的劳动教育体系为方向,赓续前行,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前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幼儿园 劳动教育 百年回眸 展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