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及意义

    时间:2021-01-31 18:13: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胡春莲

    摘要:

    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全面理解新时代高校“立什么德、树什人”的问题。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中国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对我们传统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内涵;意义

    教育是立国之本,兴邦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是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办学门目标,所谓立德树人是指培养有品德的人才,立德就是通过教育引导、感化和激励使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树人就是要通过合适的教育来改变人和塑造人,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一)立什么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什么德是立德树人要解决的培养什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问题,立德树人就容易流于空泛,失于模糊,偏于宠统。”[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所立之德:首先是立时代之德,即掌握时代性道德知识。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诚实守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次是立未来之德,即树立超越性道德信仰。引导大学生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信念之德,坚持个人利益服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自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个人理想信念的培植需要靠教育。

    (二) 樹什么样的人

    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立什么德”的问题,还需要明确“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回答。”[3]现代社会教育是由国家主导的,反映国家政治要求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公共教育。新时代高校要树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首先,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高校所要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为社会社会建设事业服务的人才,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反对者,要爱我们的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当中。其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新时代高校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专业本领,健康的体魄,正确的审美观和热爱劳动的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人。最后,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要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新时代高校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具有奋斗精神,实干精神,创新精神的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让他们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总之,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基础和保障。

    二、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一) 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国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立德树人”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最初“立德”和“树人”是分开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4]这就是我国古代最早提出的“三不朽”思想,一个人要想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人死名不朽,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其次要建功立业,最后要著书立说,让自己的思想理论泽被后世。其中“立德”处于“三不朽”之首,反映了我国古人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树人”思想最早出现于《管子

    ·权修》,管仲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5]一年内能够获得的是粮食,十年内能够获得的是树木,百年内能够获得的是人才。可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教育引导。管仲把“礼义廉耻”作为百姓的价值引领,用道德来教化百姓,说明古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我们今天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来源于此。在我国传统教思想中,强调德性教育,重注培养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认为社会经济关系制约人们的道德观念,同时又承认道德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以至整个社会生活。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共同心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先后反复强调,高校要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富有创新活力的“四有”新人。

    毛泽东提出伦理道德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全体人类的幸福,道德善在于为人民谋利益。毛泽东的伦理观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中国人民的道德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邓小平的伦理观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神实质,以面向现代化为基本价值视野,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为宗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伦理品格和道德气质。江泽民提出了弘扬主旋律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创新发展,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体现了高度的伦理自觉。

    (三)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本质规定,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冲破外在条件的束缚,在关系、能力、素质与个性等诸多方面得以提高和实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的过程与境界。列宁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会做一切工作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人的能力是包涵着体力和智力的整体,体现了人外在的综合素质和内在的本质力量,一个人在具有具备一定素质的前提下,具有从事对象性活动的潜在力量或实践能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德育居于首位,没有德育提供动力和确定方向,智育体育和美育则难以实现。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 新时代高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义

    (一) 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主要回答了“我们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非常重视教育方针的确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确立了不同的教育方针。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对我国教育发展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总要求和教育方针做了明确表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方针的本质要求,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二) 利于我國传统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传统教育重教崇德,重视对人的德性的培养,重视道德对老百姓的教化作用。我们现在强调教书育人,这也是对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就教书育人本身来讲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书,就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育人,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书和育人都很重要,但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7]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从中国传统教育中汲取营养,一方面要汲取传统教育中德育为首的育人理念和育人元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当代教育工作者要做到教书育人,育人为本,教会学生做一个有理想信念、诚实守信、积极健康向上、乐观进取、勇于奋斗的人。另一方面还要继承传统教育中的德育方法,比如正面灌输法、言传身教示范法等,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才始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建设者和推动者。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量各级各类的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众文化的和博兴和网络社会的崛起,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缺失、道德缺位、社会责任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薄弱等。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科学成才。

    (四)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注重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许多国家相继推出了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如德国2005年提出了“卓越计划”,法国2008年实施了“顶尖大学”计划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高等教育起步比较晚,但这些年发展势头迅猛。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才质量,我国于2016年2月启动了“双一流”战略,提出要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为了适应我国对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备受关注的“双高计划”正式启动。因此,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目标,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王学俭.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身之本[N].光明日报,2017-02-01.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88.

    [5]黎凤翔.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5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7]陶行知.行知书信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109.

    (作者单位: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相关热词搜索: 树人 新时代 内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