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申请书 > 正文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时间:2020-07-27 08:20: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利用HIS开展ADR 监测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开展ADR 监测是提高药品安全性监测与评价工作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各大医院目前使用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有电子病案系统、药物管理系统、门诊系统、病房系统、药房收费系统、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等等,有的还与医学影像存档及通信系统PAC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 等相连,构成医院电子化信息系统。江西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余超等2016年发表在《中国药物警戒》上的调研研究表明,对黑龙江、上海、重庆、甘肃、云南、江西6 个省份的34 家三级医院的进行需求调研,76.47%(26/34)的医院主要以手工方式上报ADR 报告, 且未建院内ADR 监测系统。85.29% 的院内HIS 系统可进行二次开发。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与HIS 挂接,监测医嘱及处方中的不良反应,对医生处方时不合理用药起到提醒作用,从而使临床用药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基于HIS 建立肝酶升高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系统,对发生肝功能损害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监测、分析肝酶升高与ADR 之间的关联性;将中药不良反应监测集成到HIS 中,将多种不良反应预警算法集成到分析当中,能够生成更加智能化的预警报告,有利于提早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基于HIS 建立药物警戒体系,监测药物购入到患者使用及用药后ADR 上报的全过程,显著提高了不良反应监测效果,并有效减少了由药品质量问题和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危害等。ADR主动监测程序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以此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减少药害事故的发生。但是,上报的ADR数量却远远低于实际发生的ADR数量(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推荐数量),导致药品ADR信息不能完全反馈到ADR监测中心,评价中心无法对药品ADR进行准确的评价,造成同样的不良反应会继续发生在患者身上。为减少ADR的漏报、不报现象,在自愿上报和强制上报的基础上,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积极开展了ADR自动监测的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安徽省立医院药剂科耿魁魁等报道了构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主动监测体系,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利用信息提取技术,设计开发ADR主动监测程序,主动监测临床发生的不良反应,第一时间反馈到ADR监测组,及时上报和做出应对措施,提高了ADR上报率和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发现许多"新的"不良反应。同时,对ADR进行实时监控和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引起的危害。

     医疗机构ADR主动监测程序的应用改变了自愿上报的被动局面,扩大了ADR监测面积,使国家ADR监测网络得到延伸和细化,提高了ADR监测的效果和综合利用价值。ADR主动监测代表着今后ADR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高药品安全性风险的人口大国来说,在提高药物警戒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有着急迫的需求和重要的意义。ADR主动监测程序方法:医院信息系统包含了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因此,只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在HIS中就会有相应的记录,包括病程录、查房记录、手术记录和患者的检查指标。对于这些记录使用“信息提取技术”,设定不良反应术语关键词(高热、皮疹、静脉炎等),对HIS中所有的诊疗记录进行搜索,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的有关术语,如果这些词语和原患疾病没有必然的联系,则往往提示可能出现了ADR,对疑似ADR患者诊疗信息和检查指标进行病历分析,就可确定是否为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组利用此技术即可对患者所有的诊疗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主动发现可疑ADR,及时作出处理。监测组可设定查询起止时间、住院病区、不良反应术语进行查询和病历导出,就可以对此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动态监测。优势在于:1. 提高上报率;2. 发掘更多“新的”ADR ;实3.现动态监控和处置开展药物警戒方法开展药物警戒方法是多样的,目前较为常用的有:志愿报告体系、定点监测、处方事件监测、病例对照研究等。(1)志愿报告体系。志愿报告体系(或自发报告体系)是药物警戒工作的基本方法,在全球范围内的ADR 监测中被广泛使用。它主要依靠医务人员或志愿者向各级药物警戒中心报告不良事件或反应;但存在漏报的现象。(2)定点监测。定点监测是一种主动监测方法。它通过在定点监测单位检查病史或与医务人员及患者接触的方式来保障数据的精确与完整,因此可以获取被动监测中无法得到的数据。定点监测存在的缺点主要为选择偏倚、费用较高和病例数少。(3)处方事件监测。处方事件监测是根据处方或其它医疗材料获取患者信息,继而在既定时间内向医务人员或患者发出跟踪问卷,从而获取患者转归材料。应答率低、数据分散及患者隐私泄露是这个方法的主要不足。(4)病例对照研究。从已有的数据库或资料中获取确定病例(或事件),再从病例同源的人群中挑选非病例(或事件)进行对照。对照组中暴露的患病率代表人群源暴露的患病率,欲研究ADR 与药物的关系或确定ADR 的危险因素时,这个方法较为理想。但此方法依旧存在选择偏倚和信息可靠性低的问题。自发报告系统所采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的内容和方式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核心技术环节。发达国家自上世纪60 年代就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在利用自发报告系统采集信息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自发报告系统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内容以及方式在不良反应报告表及其填写说明中能够体现,报告表的填写说明通常包括报告内容、报告原则、报告范围、报告方式以及报告内容的保密原则等方面。比较上述组织和国家的药物警戒信息利用现状,发现我国药物警戒信息利用存在以下不足::① 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方面,中国的报告质量控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同时由于缺少强制性报告制度,来自药品生产企业的报告比例较低;还有用于标准化编码的不良反应术语集不健全,未能与国际水平接轨。② 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方面,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信号挖掘方法,而中国在信号挖掘处理上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③ 以美国FDA 为代表的药物警戒前沿领域已经建立了基于多数据库整合应用的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体系,这也是全球药物警戒工作的发展方向。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管信息化体系设计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药物警戒信息利用现状,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给出以下建议。1. 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是实施药物警戒的基础,目前WHO、欧盟和美国等都已经建立了类似的数据库,而且对于上报的形式、上报时限、上报格式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样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会非常全面,且确保收集到的报告具有完备性,可以尽量杜绝漏报和重复报告,而我国目前采用的自愿报告体系很大程度上存在漏报和误报现象。此外,国际先进组织都是采用来自药品生产企业的强制报告和来自医疗机构、用药者的自愿报告两部分组成,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报告属于自愿报告,药品生产企业报告不到7%,这也是导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国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的制度与建设,加强对强制报告的要求与惩罚,完善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使其能更广泛和全面地收集到准确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为药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引入国际先进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不断增加,用适当的方法分析这样的海量数据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国外很早就在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引入数据挖掘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频数法与经验性贝叶斯方法,而且已经应用得很成熟。我国药物ADR 监测系统于2012 年1月1 日上线,系统采用PRR、ROR、MHRA、BCPNN 四种方法检测数据库。由于采用各种方法检测生成的原始信号过多,数据分析任务繁重,信号检测工作受到巨大阻力。我国可以借鉴UMC 的工作模式(包括系统检测、自动筛选、内部人工评价、外部专家评估),先通过系统检测和设置筛选条件将原始信号过滤,再进行内部人工评价和外部专家评价;或者寻求灵敏度及特异度较好的方法组合。与国际接轨,修改不良反应的概念和专业术语,完善药品安全监测的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药品安全监测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并在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对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的巨大信息量进行高效率的信息分析与信号检测,可以大大提高信号检出速度,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处在潜伏或萌芽时期的风险信号,同时实现自动预警。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 并不是所有的不良事件都能通过报告系统进入到数据库,有些安全性问题由于报告少或没有被报告,就无法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来发现。而且数据挖掘方法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假阳性“信号”,常使我们无法有效地应用所掌握的资源加以追踪。正是由于药品不良反应被动监测中的这些缺陷,美国于2007年开展“哨点计划”与OMOP 项目,开始实施主动监测,大幅扩大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数据来源并提升了分析能力。所以我国在应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药品不良反应被动监测的同时,也应该学习美国FDA 的主动监测体系,将各医疗机构的电子健康病历、各医保报销数据库、药品监管数据库以及人口统计学数据库进行统一与标准化,转化为通用数据模型,实现多数据库的整合应用,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从立法上引入药物警戒的概念,丰富药品安全监测的内涵,使药品安全监测工作覆盖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立药物警戒质量受权人制度,要求药品生产企业设立药物警戒质量受权人,负责建立和维护企业的药物警戒体系,监测药品的总体安全,并对任何可能出现的药品安全问题进行监控,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单线联系人,随时报告药物警戒状况。将设立药物警戒受权人作为药品生产许可准入的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建立起监管部门与监管相对人之间的联系机制,促进药品生产企业提高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落实药品安全监测责任。中药不良反应信息系统的设计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的不良反应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迫切地想通过某种途径方便快捷的获取中药的不良反应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江西中医药大学罗山水等在对中药不良反应原因、表现和预防方法等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了中药不良反应信息系统,提高了用户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改变了以前错误的传统观念,指导用户合理的用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避免了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不良反应信息获取渠道。另外,通过对用户不良反应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新的不良反应信息的发现和监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