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慰问贺电 > 正文

    幼儿教师角色定位

    时间:2020-10-28 08:01: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现代幼儿教师角色的多元定位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程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分析了教师的三大类角色:教学与行政的角色、心理定向的角色、自我实现的角色。用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管理中同样扮演着上述角色。幼儿教师对其中任何一种角色的演绎都会对幼儿身心健康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探讨幼儿教师专业角色的演绎和发展过程,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往中应扮演“导师”角色

    传统意义的教师一直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按照现代教育观,教师除了扮演“教员”的角色,负责日常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外,更为主要的是充当儿童学习的“导师”。由“教”到“导”的转变,赋予了幼儿教师新的角色定位,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一)作为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的“导师”

    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3~7岁的幼儿处于从“自主对羞怯和怀疑”向“主动对内疚”的过渡期。随着生理水平的发展,儿童从学会走、爬、推、拉、说话到动作更加精细、灵活,语言更加精练,想像力更为丰富,他们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体验自我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儿童对新发展的能力尚不能成熟地把握与运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这使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以及自主操作探索过程中容易遭遇各种挫折,由此产生内疚感和怀疑感。要让儿童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和发展,教师除了要针对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教法和挑选各种教具,让儿童通过体验和角色扮演在轻松活跃的教育氛围中快乐而主动地学习外,还要注意给予儿童适当的自由,避免对儿童进行过多的限制,鼓励儿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

    (二)作为丰富儿童精神世界的“导师”

    学前期儿童正处于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的阶段,其思想意识仍然会体现出“泛神论”的特点,物我不分,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大马行空的想像力,如儿童常常有许多对现实世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因此,要实现儿童个性化的成长,关键是尊重和理解儿童精神世界的丰富性,鼓励儿童展现其创造性的想法和行为,让儿童在白由表达、自主创造中找到自身的发展节奏,树立自信心。

    (三)作为丰富儿童情感生活的“导师”

    “爱”是幼儿教育的起点与精髓,是缔造成功的幼儿教育的关键,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最主要、最重要的品质是深深热爱孩子”。…学前儿童对外在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及其道德感的发展都与其直接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幼儿教师任何不当的教学行为都有可能对儿童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进而影响到儿童的成长。因此,提倡教师对儿童进行“爱”的教育,既是要求教师以平等、谦和的态度对待儿童、关爱儿童,同时要求教师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感染和引导儿童,帮助儿童获得有关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体验,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其学习和探索的自主性。

    二、幼儿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应扮演“人的关系的艺术家”角色

    幼儿教师作为“人的关系的艺术家”,既是儿童父母的“代理人”、儿童的朋友与知己,而且是其他教师的同伴、园领导的下属和幼儿家长的合作者。在幼儿同多重公共关系中有效扮演这多种角色,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效果至关重要。

    (一)作为父母的“代理人”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时会对陌生的幼儿园环境产生自然的排斥和抵触,同时由于幼儿园集体教育会对儿童提出一定的要求,加之受关注度的减少、家庭优越感的丧失、选择性自由的减小等,儿童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和情绪不稳定。这时最需要教师充当儿童父母的角色,注意给孩子多一些关心与爱护,在一言一行中透露出对儿童充满真挚的爱,从而使孩子感到自己受重视、被关心,进而逐步接纳教师和幼儿园。

    (二)作为儿童的朋友与知己

    要真正地成为儿童的朋友与知已,幼儿教师首先应深入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儿童施加积极的影响。其次,教师应利用游戏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儿童的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去,与儿童分享知识,共同体会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三)作为其他教师的同伴和幼儿园管理者的下属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更需要幼儿园提供一种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整体性教育环境。幼儿教师应在正确领

    会幼儿同办学目标的基础上,依靠专业团体来有效完成各类教学任务。为此,幼儿教师要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专业团体中的一员,并积极从集体智慧中汲取教育教学灵感,努力构建对儿童发展有利的课堂教学环境与氛围。

    (四)作为家长的合作者

    幼儿教师是沟通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为此,幼儿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传达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幼儿园的相关办学思想,以谋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向儿童施加正面教育;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及时将家长乃至社区对幼儿园的相关要求反馈给幼儿园管理者,以便幼儿园及时作出调整,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总之,作为“人的关系的艺术家”,幼儿教师在处理与其他教师、领导、幼儿家长的关系时,要通过各主体之间的真诚对话、各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来实现认同与达成共识,共同营造幼儿园、社会和家庭关心支持幼儿成长的良好人文生态环境。

    三、幼儿教师在自我实现中应扮演“学习者与学者”的双重角色

    林格伦认为,教师扮演的第三个重要角色是“自我实现的角色”,其突出表现是成为“学习者与学者”。所谓“学习者”即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成长者,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所谓“学者”指教师的榜样示范、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西方组织行为学“内容型激励”理论认为人的内在需要是激励的主要诱因,而尊重和成长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因为需要的发展遵循“满足/激活律”,即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

    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满足由此会成为驱使行为的强大动力。林格伦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自我实现的角色”就是教师最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为此,幼儿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终身的追求和毕生的事业来看待,从内心激发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实现从教学型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