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新常态下公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0-08-08 04:01: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艳芳 李灿 黄振华 贾仙

    摘 要:基于CGSS201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全国性数据,分析了民众社会公平感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然后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公平感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的主要结论为:从整体上看,超过半数的公民认为社会是公平的,但仍有46.271%的公民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主要表现为公民在公共医疗、社会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城乡基础设施服务、收入合理度上感到不公平。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经济地位、能力和收入合理度对社会公平感有显著性影响,而性别、民族和政治面貌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公平感;因子分子;Logistic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7-0178-07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贫富差距卻越来越大。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实施,不平等程度可能有所减少,但公民的公平感却没有提高。因为社会不公平感的增高,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对社会公平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提高公民的公平感的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价值,而且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对公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针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对公民公平感的影响[1-5],即探讨阶层地位和社会比较如何影响分配公平感。在分配公平感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阶层地位对中国公民的公平感的预测效果不佳[4],他们认为公民更加关注社会比较。有研究者从分配程序上入手分析公民的归因偏好对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公民越将不平等归因于个人绩效,公平感越强;越将不平等归因于权利政策,不公平感越强[5]。也有研究者发现教育的启蒙性质能够使人超越狭隘的利己主义,从而对不平等持更加批判的态度[6]。

    综上所述,公民公平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现有的研究中主要是与社会的资源分配的结果有关的。然而,公民公平感的大小不仅与收入分配、教育等有关系,而且要考虑公民自身的原因,如性别、宗教信仰、名族、政治面貌、学历等因素。因此,本文将在这一方面有所改进,采用CGSS2015全国性数据,对与公平感有关的项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衡量社会总公平感的指标,然后找出与社会公平感显著性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模型分析。

    一、数据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搜集下载CGSS201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全国性数据。①从中挑选出与社会公平感有关的数据,分别挑选了问卷中的A2.性别;A4.您的民族;A5a.您是否有宗教信仰;A7a.您目前的最高教育程度;A10.您目前的政治面貌;A35.总的来说,您认为当今社会公不公平;A43.在我们的社会里,您认为你处在哪一个等级;B1.与同龄人相比,您认为您本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是;B5.考虑到您的能力和工作状况,您目前的收入是否合理;B15.您对政府在下列工作方面的表现是否满意;B16.您对政府所提供的下面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如何;B17.您对我国目前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如何。对这总共12个问题所对应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数据选择

    根据22个体现社会公平感的项目并筛选掉缺失值后,从10 969份问卷中筛选出7 646份有效问卷。样本的性别分布为,男性的比率为49.4899%,女性的比率为50.5101%。样本的宗教信仰分布为,有宗教信仰的比率为54.549%,无宗教信仰的比率为45.451%。样本的政治面貌分布为,共产党员的比率为10.3%,非共产党员比例为89.7%。样本的民族分布为,汉族的比率为92.1%,少数民族比率为7.9%。样本的教育水平分布为,未受过教育的比率为13.75%,初中及以下的比率为52.12%,高中的比率为17.96%,大学的比率为15.18%,研究生及以上的比率为0.98%。

    二、社会公平感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通过查阅与社会公平感的有关的资料发现,公民的社会公平感主要表现在公民对政府在公共医疗、社会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城乡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有关,而且公民公平感的大小与公民的经济地位、能力与收入合理性、社会阶层、性别、民族、宗教信仰、学历、政治面貌等个人特征的因素有关,为了从这22个社会公平感的度量项目中选择有重要影响的变量,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进行分析,来对公民的社会公平感的高低进行度量,从而为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平感提供理论依据。

    (一)因子分析适当与否的检验

    在做影响公民的公平感的因素之前,必须进行KMO取样足够度的度量检验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取样足够度的KMO值是用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大小的;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是用来检验偏相关系数矩阵是否为单位矩阵。把整理好的CGSS2015全国性数据录入spss21.0检验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到KMO值为0.931,根据通常的标准,KMO值大于0.6时就认为可以做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结果的显著性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故拒绝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零假设。所以,以上两个检验结果都表明所选用的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

    借助统计软件spss21.0,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和Kaiser标准化最大方差法,可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如表2。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3个主成分来衡量公民的社会公平感的因素,这3个主成分对样本的方差贡献率累积和为61.367%。

    这3个因子的得分系数矩阵表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主成分F1主要由Q10、Q11、Q12、Q13、Q14、Q15、Q16、Q17和Q18决定,主成分F2主要由Q1、Q2、Q3、Q4、Q5、Q6、Q7、Q8和Q9决定,主成分F3主要由Q19、Q20、Q21和Q22决定(注:Q1-Q22具体指代见表3)。从经济意义上,主成分F1代表公共服务满意度因子,主成分F2代表政府工作满意度因子,主成分F3代表公共资源满足度因子。主成分F3中的Q19、Q20、Q21和Q22的系数都为负数,可能原因是,社会公共资源的覆盖率还是挺广的,人人都希望得到公共资源,但现实是有些人获取了过多的资源,而有些人并没有获得,所以引起社会不公平感的降低。

    由回归法估算出因子得分,由表2可知各因子得分的贡献率分别为,F1:31.124%、F2:20.565%、F3:9.678%,再以各因子得分的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社会整体的公平感高低,其计算公式如下:

    这样就得到了能够衡量社会整体的公平感高低的指标,F值越大,表示社会公平感程度越高。由于通过SPSS得到的F得分是标准化了数据,为了衡量社会整体的公平感大小,本文按照标准化后的均值0为分界点,F值大于等于0表示公平,F小于0表示不公平。最后计算结果为,社会整体感到公平的比例为53.729%,感到不公平的比例为46.271%,说明超过半数的公民认为社会是公平的,但仍有46.271%的公民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在所有的影响因子中影响力最大的为F1,达到了47.6%(31.124%/65.400%),说明公共服务满意度因子对公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很大,政府应该完善公共服務的制度体系,尽量能够顾及到社会所有公民,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平感。其次是F2,影响力占比为31.4%(20.565%/65.400%),说明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也是影响公平社会公平感的一个很大的因素。F3公共资源的满意度因子的影响力为21%,说明公共资源的充足度因子对社会公平感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三、社会公平感的logistic回归建模

    为了分析影响公平社会公平感的因素,利用方差分析从被调查者的个体特征来分析其对于F1、F2、F3、F的不同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主要由民族、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经济地位、能力与收入合理性引起各调查项目公平感的差异,而性别、政治面貌只对个别调查项目有显著差异。

    (一)模型的选择

    本文研究的是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即找出影响社会公平感的因素,然后衡量社会公平与否的可能性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社会公平与否的转移概率,因此这里可以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的是影响定性因变量的因素,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呈现某种状态的相对可能性。

    (二)社会公平感的logistic模型的构建

    由上一部分的因子分析的结果可得到:衡量总的社会公平感的指标F,并把F整理成0,1的二项分布,作为因变量Y。影响社会公平感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主要考虑个体特征性别、民族、宗教信仰、教育水平、政治面貌、收入合理度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此把这6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分别记为X1、X2、X3、X4、X5、X6。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从整体上看,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的卡方值为160.645,模型的最大似然值为14 983.167,都很大,因为似然值越大,模型预测效果越好,而且对应的P值为0.000,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从而说明模型的选择是有效的;模型Nagelkerke R2值为0.153,说明模型的建立是有意义的。Hosmer和Lemeshow检验值为0.862,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通过。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是显著的,预测总的准确率为55.2%。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从模型的显著性值来看,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经济地位、能力和收入合理度所对应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这四个变量对社会公平感有显著性影响,而性别、民族和政治面貌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四、新常态下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得到影响社会公平感的几个因素,下面可对这几个因素与社会公平感进行交叉分析,得到结果如表6。对于新常态下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性别特征对于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性别对于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并不显著,男女的社会公平感差别并不大。男性感到公平的比例为53.99%,感到不公平的比例为46.01%,女性感到公平的比例为53.50%,感到不公平的比例为46.50%,说明男性比女性的公平感稍高。

    (二)教育水平对于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logistic模型与交叉分析表中可以得到,受教育水平对社会公平感有显著性影响,所对应的P值为0,小于0.05。而且Exp(B)表现为从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到小学逐渐减少,再从小学到研究生及其以上逐渐增加,说明受教育程度对公民的社会公平感有一种“中庸”式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公民的社会公平感更低,反而没有受过教育的和研究生及其以上的公民的社会公平感更高。可能原因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因为没有受到过教育,思想水平也没有那么高,因此并没有产生对社会的不公平感;而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社会现实的复杂性的认知越深刻,而且批判式反应越强烈,从而间接削弱其社会不公平感。

    (三)经济地位对于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表5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中可以看到,经济地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通过检验的;而从表6中可以看到,经济地位与社会公平感的交叉分析的卡方值为11.156。这说明经济地位也是影响社会公平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中,经济地位较高的公民的Exp(B)为0.758,表示在其他自变量值固定的情况下,经济地位每降低一个等级,相应的社会公平感的自然对数值为0.758。也就是说,经济地位每降低一个等级,社会公平感增加0.758倍,即经济地位越高,公民的社会公平感越高。

    (四)宗教信仰对于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logistic模型与交叉分析表中可以得到,宗教信仰对社会公平感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宗教信仰的回归系数值为-0.214,说明有宗教信仰的人的社会公平感更低。从表6的交叉表中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有宗教信仰的公民认为社会公平的比例为54.55%,而没有宗教信仰的公民认为社会公平的比例占52.22%。

    (五)民族对于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民族这个因素对社会公平感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汉族的社会公平感略高于少数民族。从表6的交叉分析表中可以看到,汉族中感到社会公平的占53.89%,少数民族中感到社会公平的比例为51.89%。总体来说,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感到社会公平的比例要高于感到社会不公平的比例。

    (六)政治面貌对于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政治面貌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P值为0.945,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交叉分析中,对应的卡方值较大,说明政治面貌对社会公平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共产党员的社会公平感要高于非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中感到社会公平的比例为57.54%,而非党员中感到社会公平的比例为53.27%。

    (七)能力与收入合理性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能力与收入合理性对社会公平感有显著性影响。认为收入合理的公民认为社会公平的比例只占53.21%,而认为收入非常不合理的公民认为社会公平的比例却占了55.92%。可能原因是,那些能力较差的公民得到了一定的收入,認为收入很合理,但可能只能从事很低端的行业,不能享受公平的待遇,导致他们的社会公平感较低。

    五、结论与建议

    随着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解决,减少社会不公平感等问题迫切地影响着当今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对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几条结论与建议。

    1.通过因子得分计算的F值来看,超过半数的公民认为社会是公平的,但仍有46.271%的公民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主要表现为公民在公共医疗、社会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城乡基础设施服务、收入合理度上感到不公平。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公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力最大,所以政府应该完善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尽量能够顾及到社会所有公民,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平感。

    2.从社会公平感的logistic模型中可以看出,宗教信仰、受教育水平、经济地位、能力和收入合理度是影响社会公平感的主要因素,而性别、民族和政治面貌对社会公平感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其中有宗教信仰的人的社会公平感更低。受教育程度对民众的社会公平感有一种“中庸”式的影响,即受教育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民众的社会公平感更低,反而没有受过教育的和研究生及其以上的公民的社会公平感更高。随着经济地位的降低,社会不公平感逐渐增加,认为能力和收入合理的公民的社会公平感反而更低。

    社会不公平感是民众对不平等的感知和判断,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造成社会公平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宗教信仰、受教育水平、经济地位、能力和收入合理度。因此,要保证社会的稳定性提高公民的公平感,首先,政府应该正确看待有宗教信仰的公民,不应该给予太多的干涉;其次,政府应该提高中等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公民的社会公平感,同时应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怀默霆.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J].社会学研究,2009,24(1):96-120,244.

    [2]  潘春阳,何立新.个人利益,分配公平与再分配偏好——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12,(11):3-16,28.

    [3]  文雯.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来源及其经济社会影响——基于CGSS2006的微观测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25(2):120-131,144.

    [4]  马磊,刘欣.中国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25(5):31-49,243.

    [5]  王甫勤.当代中国大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一项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英文)[J].社会,2011,31(3):155-183.

    [6]  李骏,吴晓刚.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2,(3):114-128,207.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ense of Civil Society Equity under the New Normal

    ——Based on CGSS2015 China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data

    ZHANG Yan-fang,LI Can,HUANG Zhen-hua,JIA Xian

    (College of Numbers Statistics,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Changsha 410205,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data CGSS2015(China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oples sense of social equity,and then constructs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of social equity sense on the basis of factor analysis.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on the whole,more than half of the citizens think that society is fair,but 46.271% still think that society is unfair,mainly because citizens feel unfair in public health care,social management,social security of labor and employment,urba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services,income reasonableness.The level of education,religious belief,economic status,ability and income rationality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ense of social equity,but the gender,nationality and political outlook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Key words:sense of social equity;factor molecules;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相关热词搜索: 常态 公民 社会公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