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方力钧油画作品艺术特点之我所见

    时间:2020-11-29 20:06: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方力钧创造出来“光头泼皮”这一经典的艺术符号,不仅使他成为中国前卫艺术家的代言人,还揭示了那个年代人们所拥有的普遍生存状态。方力钧在他的油画作品中,以他对社会生活现象的价值判断,用平涂的绘画形式与直接的色彩表达传达着丰富的艺术思想,给观者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方力钧;光头泼皮;人群;艺术特点

    “中国现代美术展”之后,一批具有激情的艺术家陷入了困惑之境,对西方现代主义的简单效仿似乎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中国的艺术该以什么样的形式继续发展下去,这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疑问。[1]而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家创作出的一种“无所谓的、玩世不恭”的艺术形象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些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位带着强烈“无聊情绪”的光头。他那打着哈欠、不闻不问的态度和有着调侃意味的神情,让迷茫的人们仿佛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和缓解压力的出口。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几年之后可以变成广为人知的经典艺术符号,这个形象便是方力钧画笔下的“光头泼皮”。

    当然,方力钧的作品中,不单单有被广泛探讨的“光头泼皮”形象,还有着更加丰富的艺术元素和语言,这是和他个人的生活经验、情感探索、价值判断密不可分的。尤其在他的油画作品中,无论是绘画的技法、形象的塑造,还是色彩的表达,都使他的画面极具个人艺术特色。他画中的自己和人群,造型的圆润感和构图的失重感,也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下面本文就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方力钧油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一、“光头”情结的延伸

    在栗宪庭对方力钧的访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光头”形象的起源是从石头开始的。学生时代的方力钧在素描纸上就表现出对光滑石头的情有独钟,[2]他可以在一幅画面中密密麻麻画满石头。石头铺的路、石头垒的墙、石头遮住的天,让人不自觉就陷入到这种重复与光滑之中,就像是禅宗带给人们的神秘感,又夹杂着乡土和原始的韵味。这种对某一物象的本能情感,是深藏在艺术家潜意识里的,它与艺术家在童年成长过程当中获得的经验密不可分。

    除了石头,方力钧的画面中无一例外的有那么几个人,或一群人,他们都没有头发,看上去没有任何锋芒,连笔触都没有,完全是用平涂的方法塑造出来,但却带着一丝狡猾和叛逆。在一些访谈节目中,方力钧曾提到在中专军训时,教官要求他和其他几个留长发的男生把头发剪短,他便想既然被要求剪短,那干脆就剪得彻底些吧。因此光头形象在他的内心就拥有了些叛逆的意味。此后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圆润的外形从石头渐渐稳定在了人物身上,这即反映了艺术家依附在“光头”形象上的个人情愫,也恰到好处的实现了人心的沟通和释放。可见,圆滑的造型在方力钧油画作品中不仅是表面形式,它也具有着一定的象征意味。

    “打哈欠”是“光头泼皮”的经典表情之一,例如方力钧1990年创作的布面油画《系列一(之三)》。当人们看到浑圆的嘴型时,生活经验更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呼喊”行为。比如想起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呐喊》,那是艺术家在经历了绝望和痛苦之后,将内心的情绪挥洒在画面之上,让看到这幅作品的人,也感受到了艺术家内心的挣扎。再比如李桦的木刻版画《怒吼吧,中国!》,绳索紧紧缠绕着画面中的人,他虽被布蒙住双眼,但扭曲的躯干和大张的嘴巴,仍让我们感受到了那充满力量的怒吼。而在方力钧的“光头泼皮”那里,我们看到的表情有了另外的走向:张嘴变成了沉默,有声变成了无声,这种行为的过渡颇能体现出艺术家的智慧。你觉得我会呐喊么?不,我只是打了一个哈欠。不得不说,从这个表面上“事不关己”、“无聊”、“无谓”的表情中,确实还能看出人们的一种典型的、圆润的处世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一度成为渺小自我与外界挫折抗衡的有效方式。

    二、自我形象的复制

    艺术本身是跟人的生存状态相关联的,我们能够感受到方力鈞的油画作品中的形象就是艺术家自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包括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两个方面,现实自我包括对自己存在的感知、对自己意识的认知;理想自我代表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概念、理想概念,即他人或我们自己设定的特征。它包括潜在的与自我有关的、且被个人高度评价的感知和意义。很多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都在对自我进行不断的探索,尤其是现代主义之后,画家从单纯的描摹自然世界,转而投入到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比如20世纪末的女权主义画家弗里达一直都忠于自画像的创作,她将经历和苦难都融于自我形象之中,极富艺术张力,在绘画中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

    方力钧画面中的自己抛弃了其他繁琐的个人特征,巧妙地将自我形象集中表现在“光头”之上,让观者看到画面人物之时既认识到这是画家本人,又在某种层面上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这种体验的产生我想是因为方力钧抓住了人的“典型性”。在马克思的典型理论中,“每个人”都是“一类人”的代表,在这种代表性存在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并且,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他的生命样态和行为方式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方力钧那里,人被还原到了好像日常生活中那种磕磕绊绊的真实状态,这便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也会发现自己的影子。除此之外,方力钧将这种自我形象进行复制,不仅表现了他受到西方波普艺术的影响,而且这是对人物人格的进一步强调。

    三、人与人群

    “人”一直以来都是现实主义画家极力去表现的重要对象,无论是欧洲19世纪80年代的《拾穗者》,还是一百多年后中国的《父亲》,都流露出艺术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热情。方力钧一直以写实的方式去描绘“人”,其油画作品也在中国现实主义的探索和发展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不同的是,画面中的人肤色统一、长相统一、情绪统一,貌似失去了欲望和激情,失去了差异性,游离在社会关系之外了,变成了站在边缘的真正的“旁观者”。他们出现在画面中,却又实际“不在场”,浮在水面、悬在空中。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方力钧油画作品中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从几个人变成了一群人,而且还伴随着色彩艳丽的鲜花(如《1998 无题》),人们的表情从“无聊”变成了或“开怀大笑”,或“充满疑问”。这些其实体现了艺术家生活境遇的变化,以及他对即将到来的物质、信息时代的敏锐察觉。不过在这一时期,虽然画面中的颜色更为艳丽,但男女老少还是有着同样的脸、同样的光头,除了形体的大小,并没有再具体的区分。可以感受到这时艺术家关注的,仍然是大环境下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

    中国当代艺术家中也有一些选择描绘“人群”的,他们以自己的艺术语言习惯去呈现不同状态下的人群,比如岳敏君和贺丹。岳敏君画面中的人物无论在哪、在干什么,都是一副咧嘴大笑的表情,艺术家不仅固定了人的表情,在画面形式的表达上,也更倾向波普主义的风格,有浓郁的信息和商业气质(如《海陆空三军》,2007)。贺丹则是在保持人物真实形象的基础之上,用人的行为去制造疑问。比如他们乌泱泱的,有时一起冲下山坡(《离开家乡》,2006),有时四处逃散(《大树》,2001),真实的事物和不真实的行为组合在一起,给人留有无限联想空间。而方力钧的“人群”也有着他自己的特点:第一,他维持了对人物形象一贯的表达方式;第二,他强调了对画面内容的新探索,例如雪山、鲜花等,这些意象的出现与他在不同时代中的情感变化是相关的;第三,我们看到的是人群,但想到的是自己。在方力钧的油画作品面前,我们不禁会去思考个人的位置与境遇。如果说岳敏君和贺丹的“人群”是带你看到你所处的现实社会,那方力钧的“人群”就是领我们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梦境、自己的记忆在他的画面中逐渐清晰。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群体”会从某种程度上给人一种安全感,“和别人一样”、“藏在人群后”,似乎成了我们逃离现实、躲避谴责的方式,网络中的“群体”更是成了滋生“键盘侠”的土壤,我们跟风,我们观望,我们努力地使自己“挤进去”,又努力地使自己“不在场”。艺术作品中的“人群”,不仅具有视觉气势,而且它那物质形式上的丰富和精神内容上的虚空所带来的“芸芸众生”之感,会让观者被不自觉地卷入到一场追问之中:我们将何去何从?

    四、达到“失重”

    “漂浮感”是方力钧油画作品带给我们的最大感官体验之一,从他的画面中出现“水”开始,“光头泼皮”就“失重”了。

    方力钧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时,正值“八五美术运动”的兴起,这场运动是社会现实和文化环境所催生出来的,其中的艺术家们具有强烈的“人文热情”,并且他们的人文冲动来自对现实真理的追求。他们不再如过去的“伤痕”和“鄉土”一代那样将自己描绘成和老百姓一样的受害者,而是把自己描绘成思想者,向形而上过渡,创作出颇有超现实主义意味的作品。例如王广义创作《凝固北方的极地:30号》(1985年),以此来表达“一种崇高的理念之美,它包含了人本的永恒的协调和健康的情感”,“创造者和被创造者所感受到的是静穆与庄严,而绝非一般意义的赏心悦目”。[3]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或期盼纯净未来,或回归对原始素朴的钟爱,渐渐开始在心理上没有了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方力钧从小喜欢游泳,但又有过险些溺水的经历,因此“水”在方力钧那里代表着一种“又爱又恨、又想逃离又离不开”的复杂情感环境,这和他童年的成长环境相互呼应,渐渐成为他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道具”。和其他艺术家的“水”不同,方力钧的“水”既不是池塘、也不是江河,没有边界,更不确定,更加自由,充满整个画面,像是无边大海的一个局部。“光头泼皮”在水中漂浮,游出不去,也不做挣扎,静谧而孤单,将“水”的不确定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渐渐的,“光头泼皮”从水里漂浮到天空之中。背景变成了云、雪山,这种组合让空气变得更加稀薄,让人产生一些不真实之感。其实在很多美术作品中,漂浮在天空上的人并不少见,比如夏加尔画面中的人就经常“飞起来”,以表达欢乐悠扬的心情。在方力钧的作品中。人们不只是“飞”到了我们居住环境的“上空”,而是飞到了不可及的“天空”、“苍穹”。他们和五彩斑斓的鲜花缤纷下落和上升,失重感变得愈发强烈,更加的引人入胜。

    结语:

    方力钧油画作品的艺术魅力不止停留在“光头泼皮”上,随着时代的变迁,画面中的元素变得丰富而稳定。比如雪山、天空、云朵,还有象征希望与美好的鲜花和婴儿。这些元素的出现使他的画面更加统一,更加具有明确的个人特色。虽然油画作品的画面用的是平涂的手法,各个元素也是写实的风格,但经过艺术家的组合加工,画面中事物的本质特征被进一步强化,让看到其作品的人,产生着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方力钧的艺术作品也不止停留在油画上,版画和陶瓷也是他一直致力研究和创作的领域,他在那里发现世界、认识自我,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斯舜威.中国当代美术30年[M].东方出版中心,2009.

    [2]中国油画家全集——方力钧卷[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3]高名潞.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项目编号:2018YXJ284

    作者简介:周霄(1992.10-)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油画。

    相关热词搜索: 所见 油画 艺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