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时间:2020-03-11 13:41: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职能和理念的分化,使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始受到各界的关注,其教学、科研活动也开始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规范与引导。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始关注教学学术、关注学生、重视应用研究,高校教师的学术独立与自主则更多地体现在其科学研究对社会的贡献之中。

    [关键词]大众化 教学学术 多样性

    [作者简介]张蕻(1970- ),女,陕西华阴人,渭南师范学院科技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陕西 渭南 71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项目“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项目编号:12JK0079)、渭南师范学院2011年重点教改项目“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201106)、渭南师范学院2012年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YK00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79-02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随着后现代工业时代的来临,变知识生产方式变革、学科分化与整合、规模扩张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已置身于“大学—工业—国家”三位一体的发展系统中。至此,高校的专业模式被打破,世界高等教育由于经济社会、学科发展和民主教育进入了多样化发展阶段。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及多重角色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扩张和普及化开始发生转向,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成为世界各个高校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开始出现跨越式发展,在短短几年中迅速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扩招导致教师数量捉襟见肘,较低的门槛使得很多年轻的高学历者被快速补充到大学课堂中并很快成为大学课堂的主力军。但不容忽视的是,大学课堂的吸引力逐年下降,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面临被边缘化的可能。文章拟从现代大学的学生特征、高校教师的学术特征、高校教师的时代使命的角度分析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升社会影响力提供借鉴。

    一、学生结构的变化使高校教师开始关注教学学术

    传统意义上,高校以传授高深的专门化知识为重点,更重视教师的专业学术造诣。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教师教学的关注,一直停留在中小学阶段。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急速增长,学生身份也开始产生变化,呈现多层次状态。低门槛的入学条件和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能力越来越多元化。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大学学科的学术性,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重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职业关注也开始从专业学术转向教学学术。

    (一)教学学术成为评价高校教师教学的基础

    日本学者金子久元将大众化状态下的学生分为四个类型:高度匹配型、独立型、被动顺应型、排斥型①,并指出高度匹配型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到1/3,而被动顺应型和排斥型的学生则在逐渐增多。他指出,大学教育不仅应该对高认同的学生产生影响,也应该对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产生影响。学生群体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给那些高匹配型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专业教学,还要给那些独立型、被动顺应型的学生提供职业储备的一般技能,并使他们能够乐于接受高校教学。这就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复杂性和工作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教学。有学者指出,提高教学学术是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②教师的教学学术,已经引起各个高校的注意,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的蓬勃发展,正是基于提高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的目的。

    (二)对于学习的控制成为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转变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来临,作为学术权威场所的高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已经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但最终的学习结果还是要取决于学生个人。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家庭收入的大幅度增加,生存危机的减弱,从某种程度上减弱了青年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具体的工作内容开始变得模糊,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因此变得未知,这些都是减弱学生学习动机的外在因素。我国历来重视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但这更多的是一种外在控制。罗燕针对中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发现,中国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属于外在控制,缺乏目的的意义追问。当外在压力减弱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可想而知。因此,如何实质性地提高大学教育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并对学习进行控制与检测,将成为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实践教学与应用研究成为大学教师学术发展的趋势

    在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实用,课程设置的关注点也从学术能力转向实际操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很多人一生中的重要经历,是每个人走向社会的入职准备。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除了研究功能外,还要向社会各个层面提供更多的合格的专业人士。美、英等国的高等教育就越来越重视操作性知识,即“如何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因此,高校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中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科分化与职业结构的调整使教师的学术群体呈现多样发展趋势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体系庞大而复杂,其学科体系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而呈现多样发展态势,各个学术群体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互动模式。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知识的分化与整合产生的新型学科领域

    古典的传统精英大学,一般被定义为高度的专门职业教育,但随着知识的融合与分化,专门性和单科性的发展已无法适应学科的蓬勃发展。由于学科自身的发展,一些分支学科逐渐从母学科中独立出来,或者由多种学科交叉而形成新的学科领域。据相关统计,目前已经有一千多种数学杂志,涵盖62个主要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叶,两年中发表的化学方面的文章数量甚至超过之前每年文章发表数量的总和;大多数学科分支的学术产出每年平均增加4%~8%。③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促进学科的融合与分化

    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分化促使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常常呈现非连续性,使得专业教育和职业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多样,大学里专门领域的培训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出现不平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不确定性成分也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逐渐从传统的专门领域职业技能向职业核心技能拓展。除了一小部分的精英人才外,大部分的学生都将直接进入职场,因此,高校一方面要顺应学科分化与扩展的需求,增设相应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将课程设置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相联系并保证其在未来职业中的持续发展,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普遍的职业核心能力,保证大学传授的知识技能与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相契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从另一个层面也促进了大学学科的融合与发展。

    (三)开放体系中多样知识与领域的拓展

    自古以来,多样知识从来都是根据人类的需要而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序列,即使我们承认个体自我建构和知识的动态发展,但主观赋予它的等级依然会使个体寻求与社会核心知识接近的价值。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融合与开放,“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成为对教育包括大学的一种追问。④知识的等级与序列逐渐变得复杂和多样,拓展了人们对于大学教育理念和知识的理解。比如,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妇女研究、种族研究、教育研究、文化研究、特殊群体研究等,都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及运作模式。

    三、高校教师的独立和自主更多体现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促进上

    (一)高校教师将成为社会新技术的引领者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要,人们给予高等教育更多的期望和责任。各个国家都制定了引导大学参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政策,比如美国1980年的《贝伊—多尔法案》、1984年的《全国合作研究法案》、英国1988年的《教育法案》都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参与经济社会的社会功能。尽管有学者指出,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导致现代大学独立性的丧失和大学精神自治的瓦解,但不容置疑的是,与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紧密结合将是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学术资本”来描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运营模式,高校教师参与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活动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校企合作的市场化模式促使高校教师的专业活动从传统的基础研究转向应用型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已经成为社会新技术的产地,但同时高校教师的独立精神也开始受到挑战。 “在未来,人们对待大学的态度更像对待其他组织,对待专业人员将更像对待其他劳动者”⑤,所以当高校逐渐演变为一个经济组织时,高校教师享有的独立和自治也随时会受到挑战。纵观历史,高校自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一定的历史使命,其学术的独立与自主更多地依赖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传统的精英大学独立于市场和政府,从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系统,而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则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紧密,多元社会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功能,高校教师的学术独立与自主也更多地体现在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贡献中。

    (二)追寻意义人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

    大学生活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对未来生活的现实准备,更是对理想人生的不懈追求。传统的选拔性学习机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趋势的冲击下逐渐弱化,学校教育已不仅仅是培养精英的重要形式,而且成为每个公民成长中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人生经历。“我们的信仰影响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则会产生深远的后果。”⑥在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推动知识进步的使命,还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的任务。如何在大众化进程中对多样化的学生产生共同的影响,使个体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建构符合社会发展意义的人生便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转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前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生存压力减弱,提高人的生活品质,丰富人的心理世界,培养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普及状态下的民主教育使这种追求成为一种可能,当人从物欲中觉醒时,个体首先关注的是一种“自在”完美的状态,也就是个体在寻求精神依赖中逐渐走向独立的过程。大众化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为人走向独立、寻求个人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因此,高校教师除了肩负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使命,还要成为每个学生寻求人生意义的导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寻求人生的目的性意义,这不仅是现代民主教育赋予大学教师的历史使命,也是现代教育追逐人的本质的意义所在。

    [注释]

    ①(日)金子元久.大学教育力[M].徐国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②刘玉静,黄小敏.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1(3):29-30.

    ③(英)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

    ④邬大光.大学分化的复杂性及其价值[J].教育研究,2010(12):18.

    ⑤(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特.学术资本主义[M].梁晓,黎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新与市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

    相关热词搜索: 大众化 高校教师 趋势 发展 背景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