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0-04-07 07:51: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创新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强化课程实践技能考核,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对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为提高农业院校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质量服务。

    关键词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S-01;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2-03761-03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Y1302020,JY1102022)。

    作者简介文颖强(1974- ),男,陕西户县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果树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通讯作者,讲师,博士,从事设施蔬菜花卉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说,尤其体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上[2]。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园艺专业,培养创新性人才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骨干课程,由原来专业合并前的《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等课程合并而来。该课程主要抓住园艺植物共同的特性,将果树、蔬菜和花卉栽培等园艺植物在分类、生物学特性、繁殖、栽培管理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融合在一起,内容丰富,且与时代要求紧密联系。培养园艺专业创新性人才,在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骨干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所有园艺专业教师面前的两个重要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外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3-7],但少有立足于一门专业骨干课程。因此,教学改革应通过创新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强化课程实践技能考核,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1.1教学内容缺乏形象性,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园艺植物栽培学》课堂教学所引用的资料大多是虚拟的或打印的图片,学生很难得到近距离观察并练习的机会,因此学生对真实的实物较为生疏。除此之外,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影响着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由于缺乏一种形象仿真的模拟环境,一旦离开教师的讲解,面对大量的品种及生物习性,学生将无从下手。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与其他许多应用性强的课程一样,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囿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往往是黑板上讲种花技巧,课堂上死记硬背园艺植物栽培特征,因此,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普遍。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许多缺点,如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模仿有余,创新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创新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1.2实践内容缺乏全面性,实践环节缺乏技能性《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由教师讲解或演示,再由学生实际操作,实践内容所涉及的种类有限,业务范围狭窄。此外,岗位设置不够明确,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个岗位的业务内容,也不利于强化学生对整个园艺植物栽培学的理解。现实社会对园艺植物栽培专业人员的从业要求越来越高,诸多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皆希望新吸收的园艺植物栽培人员能立即进入工作角色,少交“学费”。但是在《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栽培、管理、养护及搭配等,使得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立即胜任工作,因此就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相背离的就业状况。

    1.3教学课时偏少,尤其是实践课时偏少《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从园艺植物生物学特性到产品器官的形成,从采前到采后,从理论到实践,涉及果树、蔬菜、花卉的主要种类、生物学特性、品种资源、繁殖、田间管理、采后处理等,内容丰富,实践性强。但是,该课程仅有80学时,而实践(实验)仅有16学时,果树、蔬菜和花卉只能安排几个简单实验,导致教学重点和难点不突出,教学效果不明显,很难满足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2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2.1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2.1.1全方位科学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课堂理论讲授、实验实习基地现场观摩与多媒体课件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运用。课程组老师深入实习基地,熟悉场圃不同季节园艺植物种类,根据季节及时带领学生现场识别和繁殖管理,并要求学生按项目分组讨论。为了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形象性,笔者在前期构建了《园艺植物栽培学》多媒体资料库。为适应形势需要并结合专业发展,通过实地搜集、拍照,在互联网上下载,借阅或购买参考书,扫描图片,编辑录像等方法,进一步构建完善一个既能反映课程基本内容,又能反映学科发展动态的《园艺植物栽培学》多媒体资料库。如果树的修剪示范,以园艺学院陕西洛川苹果科技示范园的图片为例进行,充分发挥产学研优势;蔬菜的田间管理,以园艺学院教学标本园的图片为例进行,增强学生感观认识;花卉品种识别,以西安世博园、北京植物园、西安植物园的花卉照片为例进行。

    2.1.2创新教学方法。将以老师为中心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为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为中心,引入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典型案例式等教学法,从多方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观察事物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结合实践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对自己感兴趣的园艺植物进行拍照,制作成多媒体,鼓励学生课堂分享,学生和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打分,作为实践成绩之一。鼓舞学生的表现欲望,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此外,积极开展《园艺植物栽培学》的网络教学,以资料库为平台,开展《园艺植物栽培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密切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把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弥补课时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2.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2.1实验布局设计。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项目和生产实践为支撑,训练学生实际问题求解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将原有的果树、蔬菜和花卉实验内容进行高度整合,压缩简单验证型实验,增加新技术型及设计型实验。如把田间育苗实习整合在一起,改变过去只单一开展果树、蔬菜和花卉育苗的模式,同时开展几种园艺植物育苗实习。新技术型实验,如在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繁殖中应用的转基因技术等,从外植体的选择、引物筛选、转化效果验证、组培苗的培育等,让学生实际操作,开阔学生视野。设计型实验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主,开展苹果、葡萄、白菜、百合的周年管理计划制订等。根据计划,项目组给每个学生提供部分经费,由学生自己开展实验。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符合企业的经营要求,使学生不出校园就能够进入实战,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2实验内容方法。基础实验以加强学生对《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的系统训练为主,综合创新型实验以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创新为主,设计型实验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主。

    如以“园艺植物栽培综合实习项目”为例,根据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组,每项目组一个小项目,从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分苗及室外整体设计、应用移栽,到栽后管理等,让学生实际操作,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树立学生成就感。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兴趣为主,师生互动,教师配合;在实践地点上,立足本院标本园,面向杨凌各相关单位;在具体措施上,对标本园里的每个园艺植物采取“挂牌到人,自行管理,团结协作,相对独立”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管理标本植株;在考查手段上,学生每人独立管理的一个(株)植株(包括施肥、灌水、除虫及修剪等),仔细观察,独立记载随物候期变化情况,植株叶、花、果、枝的生长情况并撰写报告,同时各个小组要定期互相检查评判,互相考核。

    “冬季修剪”实习改变以往在一个地方进行的惯例。在实习地点上,选择不同生态型和不同管理水平的地区进行,如陕西铜川、扶风、杨凌;在指导老师方面,除了教师简明扼要地介绍基本理论和示范基本技术外,还邀请长期从事果树栽培研究和生产的一线专家亲自指导学生;在指导方法上,采取示范、分组、独立修剪和共同评估相结合等方法;在实习树种上,选择在陕西苹果优生区进行苹果修剪实习,选择在桃、杏、葡萄较多且栽培管理水平较高的扶风进行杂果修剪实习,选择在杨凌进行猕猴桃修剪实习等;在实习进程方面,先在教学实习园练习,然后在教学基地果园实习,最后在果区生产园“实战”。

    2.2.3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进行不同层次实验实习的基本保证。将课堂与实验室,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有机结合起来,使校外基地不仅成为校内基地的补充,更成为学生走向社会前进行直接生产经营实践训练的基地。学院根据专业特点,把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分为3种类型:①学院管理的资源标本园区,以课程实习、专业技能初步训练为主;②学校设立的科学研究园区,以接纳学生科研训练、论文研究等为主;③学校的推广、示范实验场和校办产业,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为主。此外,用协议合作形式建立了许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内容和培养目标可分为生产实践型、科研训练型、综合实践型、参观教学型和社会实践型等。这些种类丰富、功能多样的校内外基地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基地保证。

    2.3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以“杨凌农高会”为契机,深入社会,调查市场,加强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选择信息和管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每年在杨凌举办“农高会”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园艺植物栽培学科技调研”项目研究,提升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综合能力,教师事先制订好调查提纲,包括园艺植物栽培种苗、肥料、农药、设施栽培与园艺植物栽培机械市场及人才市场调查等。每一项调查中也列举了更为详细的内容,保证了计划的可操作性;学生每6人为一小组,原则上按照调查提纲搜集资料,小组成员每人根据自己的调查内容撰写一个分报告,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总报告。要求报告阐述本领域、本行业某一方面的发展动态和存在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实习完后,各项目组要在全班以幻灯片的形式答辩汇报,回答大家的疑问。

    以杨凌新天地公司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及其他园艺植物公司为平台,让学生不但要认真在这些公司学习园艺植物栽培学的知识和技术,还要积极参加公司的一些活动项目,如公司研发方向的讨论、市场调研、销售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从中学习园艺植物公司运作模式,并在“园艺植物栽培综合实习项目”中加以创新应用。

    3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基本无旷课、迟到现象;②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就观察到的园艺学现象提问、发言和讨论;③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如在设计型实验中,让学生自主管理植株,大胆提问,敢想敢为,启迪了学生思维;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主动提出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或与园艺植物应用相关的实践工作的人数增加,其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⑤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本领,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且学生考研率明显提高,用人单位也对学生评价较高;⑥调动了教学人员、实验室人员,特别是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启迪创新思维等方面起到突出作用。

    4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全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在培养高级园艺植物栽培专门人才中也将继续并长期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①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在讲解传统经典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注意及时吸收增加园艺产业中的新知识和技术;②教学方法要进一步创新,要充分合理利用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③实践教学环节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基地和产业园区相结合,参观、调查和独立动手操作相结合。总之,要认真总结这次教学改革的成果,吸取教训,采纳各方面的中肯意见,建立师生之间长效互动机制,丰富完善网上课堂内容,提高精品课程在线交流平台的使用频率,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更好地促进《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园艺植物栽培高级专门人才,让《园艺植物栽培学》成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 杜玉波.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3-11-25(1).

    [2] 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3] 甘德芳,朱世东,裴孝伯,宋江华.园艺专业实验平台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11-312.

    [4] 王家褀,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8):133-137.

    [5] 乔海曙,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20-23.

    [6] 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7] 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16-121.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改革 总论 栽培 园艺 实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