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鲁迅英译本小说《呐喊》中的文学交流

    时间:2020-08-14 07:58: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主要讲述了讲述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露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表达了封建制度以及社会陈腐观念的批判。鲁迅先生的小说不仅受到国人高度评价与追捧,更受到国外读者支持。英译本《呐喊》在国外一度畅销。探究鲁迅英译本小说《呐喊》中的文学交流,可以为《呐喊》小说集的进一步研究与思考提供另一个思考角度。因此文章结合自身的阅读与探究,尝试对鲁迅英译本小说《呐喊》中的文学交流进行探究。

    【关键词】鲁迅;英译本小说集《呐喊》;文学交流;文学传播

    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体现一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会反映出一个时代的主流思想。鲁迅现实所创作的小说集《呐喊》正是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社会背景下,小说集中的每一篇小说都表达着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对社会腐朽陈旧的传统的一种批判,小说集《呐喊》被国人赞赏为对封建社会有利批判的武器。而国际社会对于文学作品的相似爱好以及鲁迅现实丰富的批判思想又将小说集《呐喊》推向了世界,同样《呐喊》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追捧与赞赏,充分赞扬鲁迅先生对于封建社会彻底的批判思想。料及英译本小说集《呐喊》对从新的角度阅读《呐喊》、对了解外国读者看法、对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对中外文学的交流借鉴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作品赏析的过程中,相关读者不仅要了解原著、了解推向国外的英译版本,更应当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交流作用进行思考。

    1 英译版小说集《呐喊》真实社会写照

    英译版小说集《呐喊》同样也借助充实的语言表达出了对旧社会的批判以及社会矛盾的反馈,借助小说中活灵活现的人物,英译版小说在国外同样受到了高度的赞扬,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1.1 从《狂人日记》看“人吃人”的社会

    《狂人日记》以“疯狂的语言”和深度的思考描述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英译版同样将这一描述展现在外国读者的面前。通过小说中语言的描述,在当时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在当时国人麻木与恶念的指使下,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出现在眼前,无论是人还是吃人的人都失去了纯洁的灵魂,只有疯子还有可能突破封建束缚,获得心灵的一片纯洁。小说以狂人狂语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压迫的批判与不满,与国际社会对封建制度的批判相融合。

    1.2 从《阿Q 正传》看当时人的病态

    英译版小说集《呐喊》中《阿Q 正传》同样将主人公阿Q原汁原味的描述出来,阿Q是一个饱受欺负、剥削的懦弱之人,他想反抗,反抗整个社会,但是当时的封建制度又束缚着他,使他内心的抑郁无法发泄。这正是封建制度下常人的心态,遭受着封建制度的压迫,内心愤恨不已,但是却无法反抗,只能默默承受。与国际社会对封建社会的看法相似,鲁迅先生的描述受到了国外读者的一致认同。

    1.3 从《孔乙己》看科举制度对有识之士的抹杀

    封建科举制度的残留致使有识之士难以发挥学识,难以为国家做出贡献。小说《孔乙己》刻画的就是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在封建科举制度的压迫下,孔乙己忙于八股教条,自视为读书人,却常常囊中羞涩。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在当时封建科举制度的压迫下成为了众人的笑柄。鲁迅先生从各个方面表达了对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不满,受到了国际认可,因此其作品也被外国作者称道为“对封建制度的彻底批判”,迎合国际视角,其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为文化的交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 鲁迅英译本小说集《呐喊》的文学思想交流

    除了社会的真实写照,鲁迅先生英译本小说集《呐喊》受到国际认可的主要原因是其对封建社会的彻底批判,是其对传统陋习的一种彻底否定,是其对当时社会矛盾的一种揭露,无论是对封建历史的批评,还是其在当时社会下的“呐喊”声,都是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了解鲁迅现实英译本小说《呐喊》的同时,读者更应当从其作品所表露出的文学思想感受国际社会读者的文学观点,继而为中外文学交流提供有力的借鉴与桥梁。

    封建压迫与反封建历史是整个国际社会都经历过的一个阶段,国外读者从其国内发展历史、国内文学作品中早已感受到封建社会的腐朽以及对封建社会批判、反抗的痛快。因此当英译本充分表达鲁迅先生通过作品揭露封建社会腐朽破败之时,国外读者的思想与鲁迅现实的思想碰擦,英译本小说集《呐喊》受到了国外读者的追捧。而同时,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背景下,鲁迅先生不仅没有被社会所压迫,没有失去灵魂,而是向当时的有识之士一样,借助笔杆发出“呐喊”声,叫醒沉睡中的国人,揭露社会的矛盾,推动国人思想意识的觉醒以及进步。这一在当时社会难能可贵的精神借助英译本充分传达,使得鲁迅先生的思想能够充分的被国外读者所吸收,继而激发国外读者的思考,激发国外读者在现当代社会继续保持斗志,永不停息。思想上的交流不仅使得作品本身受到外国读者的认可,更使得中国文学受到外国读者的追捧,为现有条件下中外文学的思想交流撕开了一道口子。

    3 结束语

    文章结合实际的阅读与思考,就鲁迅英译本小说《呐喊》中的文学交流做出探究。通过英译本的完整表达,鲁迅先生对于封建社会“人吃人”、人的懦弱、封建科举对有识之士的压迫等社会真实写照充分的表达出来,受到国外读者的认可。而同时,在思想方面,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批判迎合了外国读者对于封建社会的看法以及批判观点,而其自身在其创作背景下“呐喊”声受到国外读者的敬佩,使得国外读者在阅读之余继续思考,与鲁迅先生进行对话交流。英译本小说集《呐喊》通过文学思想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了外国读者对国内文学作品的认识,为国内外文学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李菡.魯迅英譯本小说《呐喊》中的语言文学[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4):29-30.

    [2]张丽华.“误译”与创造:鲁迅《药》中“红白的花”与“乌鸦”的由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01):64-78.

    [3]翟晓丽.生态翻译观照下的《呐喊》莱尔英译本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178-180.

    作者单位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 河南省南阳市 473000

    相关热词搜索: 鲁迅 呐喊 英译 交流 小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