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遇见”道法主题案例的广告基因

    时间:2020-10-21 08:00: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主题案例教学,在“主题案例阅读”和“主题案例分析”两核之间,需要审视和思考主题案例背后蕴含哪些哲理。与传统的文本教学形成对应关照,案例主线、收放自如、拓展延伸可作为道法案例的教学组合策略。

    【关键词】主题案例 广告性 教学策略

    现代广告发展史已有上百年。道法教材中的主题案例有两方面作用:一是用案例證明相关结论;二是用案例来引发思考,阐述哲理。从这一点上来看,案例具有广告属性。广告的声光影像,强烈刺激着学生的感官。

    换一种眼光,用广告的视角看道法案例,会有不同的发现。广告大师李奥贝纳认为:“当一个人从骨子里深深了解什么是对的,并时时身体力行,他便能免于落入妥协的陷阱,没有人能收买或腐化他。”人物是道法案例的主线,从案例的进展中可以清晰透视人性的欲望。

    一、探寻:道法主题案例的价值所在

    1.“主题案例”的广告色彩

    广告是一种特别具有社会宣传性的艺术表达形式,经常在惊鸿一瞥之际,以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吸引受众的眼球。当广告元素融入道法学科中,就形成其独有的学科价值。再进一步细化到案例这个主题,也就能形成了案例教学的广告效应了。消费需求心理是广告之魂,没有需求就没有广告。同样,权利维护是案例的核心诉求,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案例”是自带广告色彩的。著名特级教师朱开群老师说:“体验、思辨和感悟是道法学科教学的三个维度”,道法案例中的冲突如何生活化地再现?显然,单纯的语言表达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需要融入基于案例的表演,让案例生活化,情景剧表演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形式。

    2.“主题案例”的哲学韵味

    哲学家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历史上许多哲学命题,常被写成经典案例广为传颂,只是因为它们都源于生活本身。道法案例中的冲突,可以用思辨的形式去表现,以丰富案例本身的表达。当然这里还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维权?怎样维权?每一个案例的背后,折射的必定是对案例本身的价值判断。对于受众者来说,判断标准不是单一的法律条文,而是丰富的个体认知。从古代的“瓜田李下”到当代“老人倒地扶不扶”的经典案例,都蕴含着丰富、朴素的哲学智慧。在这里,我们既看不到固守的见解,也无法找到预设的结果,有的只是触及灵魂深处的体悟。

    二、审思:在“案例阅读”与“案例分析”之间

    1. 感性倾心“主题案例阅读”

    具有普法效果的道法案例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兼具阅读功能。我们带着故事的眼光去阅读道法教材中的案例,一路风景一路收获。

    案例1:2007年发生的陕西“华南虎”事件,陕西安康一位普通村民周正龙成为风云人物,也因此延伸出颇具影响力的“正龙拍虎”这一新时代成语。这一事件至今仍是民间茶余饭后的笑谈。案例本身极具戏剧性,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相信很多读者至今仍津津乐道。案例的魅力就在于,它既可以是平铺直叙的简单陈述,又可以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演绎。细心的读者自然能从案例表象读到内在价值。初中道法教材里的案例故事,可以尝试用诸如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等艺术形式还原现场,加深对案例本身的理解。在这种自由开放的阅读生态下,道法案例的价值自然显露无遗。

    2. 理性看待“主题案例分析”

    相对来说,道法案例更倾向于具体分析,分析每一个案例背后其特定的背景。案例一般总是围绕“权利”和“义务”两个维度展开,其核心是如何维权的问题。

    案例2:某足球比赛现场,部分甲队球迷因对本队比分落后不满,迁怒于乙队,对乙队球迷破口大骂,随后向球场投掷杂物,现场一片混乱。公安机关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他们作出行政拘留5至7日的处罚。以法律为准绳,理性分析案例中的核心要素,从权利和义务关系角度出发,让学生明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最终通过主题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要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三、回归与突破:基于广告属性的主题案例教学策略

    从2017版新课标不难看出,初中道法教材基本都是围绕案例编写文本,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引发思考。本文重点也是阐述其基于广告属性的案例教学组合策略。

    1. 案例主线――勾勒主题案例的逻辑顺序

    主题案例教学的常规展开方式是“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得出结论-引发思考”。什么是案例主线呢?案例主线由一个个情节点组成,这个主线是开放式的,它随着时空和案例变化向前不断推进发展,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陕西“华南虎”事件,情节起伏,充满悬念,你始终不知道下一秒的结局如何。

    案例3:在某班主题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班会课上,有这样一个思辨环节:尽管好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竟也遭遇到诸如“老人倒地,你扶还是不扶”的尴尬纠结。为了让好人流汗流血不流泪,也为了让坏人不再任性与猖狂,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出台实施了“好人法”。对此,有同学认为,只要加强法治建设,就能减少讹诈现象的发生。(1)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5分)(苏州中考,2016年)

    思考1:此案例主线的教学价值何在?

    从以上的案例主线看出,教学的核心部分是从法律和道德角度提出解决策略。以辨析题形式考查学生,本身体现其高明之处。案例主线直指教材的重点、难点、考点。教师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故事情境中辨析、讨论,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思考2:此案例主线的开放度何在?

    针对“老人倒地扶不扶”问题,教材中“崇尚法律”的知识可以作出解答,但似乎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如果追问一句:“运用相关知识,仅仅局限于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内容吗?”这样的言语实践具有一定的突破性,有利于给学生思维留有空间。最终,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考量,学生的接受度也就水到渠成了。

    2.收放自如――释放问题冲突的广告张力

    主题案例中,案例展开的基本要求之是一“收放自如”,这也是教师课堂能力的体现。收放自如创造出广告张力,当案例逐步推进,直至问题得以解决时,这种张力才能得以释放。而事实上,很多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留给学生更多思维的空间。此类主题案例的处理,完全可以通过辩论赛的形式智慧处理。

    这里仍以案例3为例:《老人倒地扶不扶?》

    正方观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倒地而不扶,那么你如何面对家中的老人呢?“不因善小而不为”,扶起倒地的老人虽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扶起的却是人心,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道德长城!

    反方观点:“扶”的确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如果老人是因脑溢血或心肌梗死等疾病而倒地,贸然去扶,只会给老人造成二次伤害,甚至将老人“扶”向死亡。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然而,现实生活中扶人者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被扶者却常常不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味指责大家不扶,这难道不是道德绑架吗?

    3.拓展延伸――创设多元视角的开放课堂

    道法课堂教学时空有限,主题案例教学中,有的问题课上还未能解决,这就需要对课堂教学作必要的拓展延伸,创设多元视角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下)《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一内容,可以围绕公民的基本权利,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课堂情景剧表演活动。这样的处理能引发学生打开多元的视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更多的未知世界。

    活动步骤如下:①确定主题。选择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基本权利,以“我们的基本权利”为主题组织相关活动。②编写剧本。围绕该主题,展现该项基本权利的相关生活场景,突出这项基本权利在我们生活中的落实;符合情景剧本的一般要求。③分工合作。将全班学生分成编剧、导演、演员、剧务和观众,人人参與,分工负责。

    基于广告属性,用案例故事的眼光读主题案例,帮助学生建立起“案例阅读”和“案例分析”的良好习惯,逐步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对于案例的结局与结局外的思考,需要有泼墨留白的分寸感,让学生在运用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建构,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跳出道法教道法,“遇见”道法主题案例的广告基因,把课堂归还给学生,真正实现主题案例教学的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道法 基因 遇见 案例 主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