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时间:2020-03-11 13:40: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担负着先行者和排头兵的作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回归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笔者认为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高校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应该侧重对广大高校学子的思想引领和人文修养的培养。本文首先阐述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基本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分析了教书育人基本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总结了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教师教书育人基本职业道德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87-0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国在新世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1]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基本职能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本质所在,培养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是重中之重。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在大众化教育的趋势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质职能上来是当务之急。

    一、教书育人的基本内涵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教书与育人是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教书育人同属教育的范畴。根据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主要次要方面的理论认为,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教育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体,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就教书育人而言,教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育人是矛盾主要的。高校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在学校期间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直接会影响其社会行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2]教书育人的内涵体现着两个方面,体现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教书指的是高校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其传授专业知识是指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教书是教育的最低层次。育人则是指老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或者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寻找生命的意义,塑造自身完美人格,育人是教育的最高层次。教书育人的高度统一和结合是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所在。

    二、教师教书育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3],其内涵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态度、职业道德情感以及职业道德行为。教书育人作为高校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能和任务。从职业道德来说,教师能否教好书育好人是评判一个教师业绩的最低标准。高校教师教学的特定阶段和特定时间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的更加特殊化。高校教师传授专业技术知识非常重要,但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更为重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专业技术知识是教师教学的最低层次。学生的学和教师的交在相互的结合和不断的融合。学生学会基本的专业技术知识是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从单个个体来讲,影响其一生的是思想。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旦形成后将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其影响远比掌握一项专业知识技术更为重要。大学生形成什么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思想的总开关问题。在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将教书与育人辩证的统一起来,更加注重育人工作。在日常教学评价中,教书是容易定量进行考核和评价的,但是育人工作则是隐形的工作和过程。对待育人工作很难定量评判,但这并不等于说育人工作不重要。教书育人应该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教书育人作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书育人工作内涵丰富,涵盖了学生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既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又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而这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其次,教书育人是高校教育存在意义所在,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后备知识人才,是关乎国家和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最后,教书育人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本质和岗位职责所在。教书育人的质量是评判教师职业的基本元素。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职业的一项基本道德素养意义重大,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教师职业存在的价值和目的。

    三、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社会转型的发展过程中,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出现一些不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书与育人在过程中出现部分脱节的现象。某些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时,育人目标不明确,教学形式单一化。部分教师为教书而教书,单纯的以单一的课本授课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目标而忽视了育人工作。教书与育人出现脱节的现象让教育目的出现偏差。教学与育人工作本来应该是高度的融合为一体,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交织发展。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书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育人,在育人中从事教学。以讲授专业技术课为例,部分教师存在单纯的讲解和传授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背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则有所忽视。产生这种表现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下,价值多元化和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对高校教师产生消极影响,但主要是某些高校教师对于职业定位和岗位职责的认识模糊不清。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高校教师自身以身作则的意识有所淡化,功利化教学的思想有所抬头。这些消极因素都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其次,高校两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未能达到内在统一。专业课教师教师在进行讲授专业技术课程过程中忽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部分教师讲述课程内容中甚至存在解构高校两课的部分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本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都是我国育人的典范教材。高校开设这类课程是培养高校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但由于部分教师教书育人的思想意识有所淡化导致在其教学过程中解构公选课的现象,从而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阻碍因素。高校两课的教学与专业课程从育人的角度来讲应该是能够达到内在统一。两课的开设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离开两课的指导,专业课程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再次,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有待完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作用在于树立标准的作用,约束高校教师的行为,规范教师教学,从而达到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过程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同样可以培养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当前,急需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机制,以更好促进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四、培育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基本职业道德的路径和方法

    高校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职业道德修养是关乎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高校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也是培养岗位意识的重要内容。基本职业道德高低直接决定其他道德形成和发展。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特殊群体。同时高校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可想而知。积极探索培育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基本职业道德的路径和方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

    (一)思想引领嵌入课程教学,做到教学与育人两结合。

    高校教师作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之人,更是人生路上的指路人,在某些关键的时刻甚至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堪称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4]高校教师共同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进行育人工作需要全员、全方位形成合力。高校教师在加强自身素质提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实践,通过实践教学、实践演练来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不管是两课教师还是专业技术课程教师都需要在实践中将教书与育人真正的结合。教学过程中穿叉育人,在育人工作中探索教学的形式。在实践中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同时也是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作为专业课程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重要的创新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做到与时俱进,将先进的理论思想嵌入到专业课堂教学中。将党的创新理论思想嵌入到课堂教学中才会使课堂教学不会成为漫无边际的跑马场,学生大脑也才不会成为消极思想的跑马场。教书与育人不是空洞的,不是漫无边际的。当前,一些高校教师空洞的理解教书与育人的过程。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嵌入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与思想将会使专业课程教学变的有血有肉。例如积极探索将思政课程以专业课程形式表现出来,既达到教书的目的,同时育人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展。

    (二)实行教师队伍定期培训制度,加强教师队伍质量建设。

    高校实行定期集中培训制度是教师集中学习的平台。教育是人民的教育。高校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爱岗敬业的精神来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教师队伍,应该净化教育环境,营造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每年寒暑假正是教师队伍集中学习的好机会。培训内容则以党和国家的主要创新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师德师风教育为主,培训形式则可以丰富多彩,例如:讲座、研讨、座谈会、对话、实地考察等形式。讲座内容则可以安排涉及党的创新理论以及教育教学以及师德师风等等。研讨则可以涉及当今重要教育界的理论热点以及教书育人等方面。对话则可以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与教师对话交流。实地考察课则可以安排教师队伍赴革命红色故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等。经过教师队伍的轮训制度来提升教师的理论到道德水平,更好的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更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不仅要靠内在的修炼,而且也缺少不了外在的监督和激励。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是有效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合理完善的教师道德评价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确定教师是否需要及需要接受怎样的培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和教师间的交流关系等等,它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又是纠正缺点,发扬优势的有效途径,更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保证”。[5]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可以从学生与教师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价等四个方面来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是高校教师的本质工作和职业道德首要职能。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达到促进激励的作用。同时对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评价和监督也必须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评价监督。教书育人工作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是相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是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实践过程同样也在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张秦.关于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J].中国知网,2013(6),15(72):17-18.

    [2][4]廖蓉,周先进,杨文建.论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J].中国农业教育,2012(3),23-26.

    [3]傅修楠.试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10(6):86-89.

    [5]李高云.建立评价机制 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贵阳学院学报,2007(2),6(2):90-92.

    相关热词搜索: 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 职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