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电类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初探

    时间:2020-03-20 08:04: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将德育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全课程育人。本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中,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思政;专业核心课程

    1 绪论

    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将德育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全课程育人[1-6]。本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中,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

    2 现存问题

    在《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发现主要有以下问题:

    2.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课程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课程时,容易生硬,引起学生的反感。

    2.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在课程思政的新时代大思政背景下,专业教师必须兼具社科人文理工性综合厚实的文化知识功底。

    3 实施过程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对本专业学生建立专业归属感、民族自豪感,显得及时且必要。课程团队以“电气中国”之“电力中国”为落脚点,加入“中国系列”元素,将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以期巧妙地完成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合二为一。

    3.1 教学目标

    (1)专业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有关电气工程问题有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电气工程中主要电力设备的特性、数学模型、相互关系及试验方法,为进一步掌握和研究电气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等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思政教育目标。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课程团队拟加入“中国系列”元素,确立“电气中国”之“电力中国”为课程改革核心内容。

    3.2 思政元素

    (1)从电力工业发展史的角度,由认识我国电力网架电压等级、接线方式特点等知识点为切入点。

    (2)对由于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给予特别高度关注,体现人文关怀与科技发展共同进步的价值引领。

    (3)结合世界电力工业史上较为严重的停电事故“美加大停电”、“印度大停电”,以及国内最大的一次停电事故——2008年冰雪灾害造成的南方大面积停电等案例的技术和人为因素分析,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眼光解决工程问题,以及作为未来电力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4)通过当前我国电力工业产品技术分析、来源,如我国电网中80%以上的继电保护产品来自于国产、世界上第一台微机距离保护装置由国人发明等实例,从而建立一种对自身文化的信任感,培养自主创新的强烈信念。

    (5)课程引入电力行业现状及前沿技术展望,主要以我国将“构建国际领先、自主创新、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强调未来电力研究人员必须要具备严谨的科研精神、多学科融合的思维、国际化的视野。

    3.3 实施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大纲。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注重“术”、“道”的结合,系统设计德育递进路径,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

    (2)持续专题教研、丰富教学资源。课程组定期开展“电力中国”专题教学改革研究。利用成员在各专业方向的优势,以本课程为载体,将本专业的“中国实力”及时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团队共同研讨、分工合作。

    (3)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以互联网为载体,建立相应的BB平台网络课程。教师团队通过课堂互动、随堂反馈、课后网络论坛互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实现线下、线上的“混合式”教学。

    (4)调整评价体系、优化考核方式。将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特别地,在课程实训、实验环节,除了考查学生的“术”之水平,而且注重考查学生的“道”之高低。

    4 结果与分析

    本教学团队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作为重要举措。在前期专业课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浙江省高校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经验推动下,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推动范畴更加宽广的“电气中国”的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月朋,丁兆明.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837(11):79-81.

    [2]巩娜.课程思政在大学教育当中的应用——以上海市高校为例[J].大学教育,2018,100(10):165-167.

    [3]王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5(41):7-10.

    [4]刘传玺,李辉,朱庆豪.关于工科院校专业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探究[J].才智,2018(30):68-69.

    [5]周元凯,左雪,樊玉杰.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途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438(10):70-72.

    [6]李杰.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8(30):195-197.

    基金项目:中国计量大学教改项目(HEX201800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思政案例研究

    作者简介:王颖(1980-),女,河南商丘人,工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微电网关键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郭倩(1988-),女,河南郑州人,工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郑迪(1991-),男,湖北黄冈人,工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新能源并网控制与保护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课程 初探 类专业 核心 思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