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中国贝克特研究综述

    时间:2020-03-28 07:53: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贝克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不朽于世界文学之林,对贝克特在中国的以下情况进行研究:贝克特在中国的译介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学界对贝克特的研究,贝克特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位大师,并以此展望今后我国贝克特译介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贝克特;中国;译介;研究;接受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0)06-0185-05

    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在上个世纪的下半叶在西方文坛极有影响力,他不仅是“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最杰出的继承者之一。1969年贝克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拟从几个方面梳理一下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此期望中国对贝克特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下去。

    一、中国对贝克特的译介

    我国对贝克特的翻译和介绍其实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1963年第8期《前线》中的《戏剧艺术的堕落——谈法国‘反戏剧派’》,董衡巽简要介绍了贝克特和他的作品《等待戈多》的剧情和主题。1964年第9期的《世界知识》刊登了丁耀瓒的《西方世界的‘先锋派文艺’》,介绍了贝克特和他的《等待戈多》、《结局》和《克拉普的最后一卷录音带》三部作品的剧情和意义。同期作为内部刊物的《外国戏剧资料》于1964年第11期上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做了简单的剧情介绍。1965年7月由施咸荣翻译的《等待戈多》以“黄皮书”(内部参考资料)的形式出版。

    由于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以《等待戈多》的主题思想被认为“是一种宣传死亡的颓废哲学,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死亡前夕的一个反映……而且还是对人类进步传统,对今天世界上的进步势力一种恶毒的诬蔑。”他的作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没落的产物”。贝克特以及其他的“先锋派”“极力追求手法上的标新立异,结果践踏了传统的艺术规律和准则,把艺术带到‘反艺术’的道路上去,使资产阶级的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也陷于死胡同。”“‘先锋派’是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和精神日趋崩溃的一面镜子。”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与时代政治紧密相连,表现为一切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政治成了评判任何文学作品的首要原则。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上述文章流露出来的鲜明的政治倾向,作者不可避免地要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立场出发,来阐释西方资本主义代表国家里盛行的荒诞文艺及其代表作家贝克特。所以,上世纪60年代,中国对贝克特和其他荒诞派作家采取的是批判式的评介。《等待戈多》虽有单行本的出版,但由于“黄皮书”的发行量小,所以对中国当时的文学影响不大。

    十年文革,中国对贝克特的译介中止了。直到朱虹在1978年第2期的《世界文学》上发表《荒诞派戏剧述评》,介绍了“《等待戈多》与荒诞的含义”,“贝克特与荒诞的生存状态”等。1980年12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荒诞派戏剧集》中收录了施咸荣所译《等待戈多》,1981年《当代外国文学》第2期上刊登了贝克特的《剧终》(冯汉津译)和《啊,美好的日子!》(夏莲,江帆译)。1982年1月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短篇小说选》收入了贝克特的一篇短篇小说《被逐者》(张灼祥译)。1983年8月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荒诞派戏剧选》收录了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施咸荣译)和《哦,美好的日子!》(金志平译)。1984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收录了《等待戈多》(施咸荣译),该剧前有施咸荣写的介绍,介绍了贝克特的生平、著作及他对文坛的贡献:该书第四册收有贝克特的小说《逐客自叙》(涂丽芳译)。因此可以说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对贝克特的译介达到了高潮。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和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纷纷涌入中国,相比之下对贝克特的译介则有些差强人意。1992年第4期《国外文学》刊登了贝克特的剧作《最后一盘录音带》(舒笑梅译)。1992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A·阿尔瓦雷斯的《贝克特》(赵月瑟译)。1995年8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卢永茂等著的《贝克特小说研究》中译有贝克特的《镇定剂》,《归宿》,《被逐者》。1995年10月长春出版社出版了传记《贝克特一荒诞文学大师》(焦洱,于晓丹著)。1998年12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发行了《诺贝尔文学奖金库》,其中第一卷简要介绍了贝克特的生平和创作,第三卷收入了《等待戈多》(施咸荣译)。1999年《今日先锋》第七期上一位译者重译了《镇定剂》。1999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普鲁斯特论》(沈睿,黄伟等译)收录了贝克特所写评论《普鲁斯特论》。

    21世纪以来,国内对贝克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2002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单行本的形式发行了《等待戈多》(施咸荣译)。同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英国卷(下)收录了贝克特的一篇短篇小说《一个黑夜》(裘志康译)。2006年是贝克特百年诞辰,国内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包括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5卷本《贝克特选集》(余中先等译),收录了贝克特定居巴黎后用法文写的所有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依》,《马龙之死》,《难以称呼的人》。同时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了《贝克特肖像》,该书分两部分:其一为大量剧照及贝克特个人照片,其二为詹姆斯·诺尔森写的3篇纪念文章(王邵详译)。

    综上所述,我国对贝克特作品的译介是相当不够的。作为一代文学大师,贝克特不仅是一名剧作家,更是杰出的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的理由是“(他的)全部作品以新颖的小说和戏剧形式将现代人的困境变为他的讴歌”。2006年之前,我国对他的翻译仅止于戏剧作品和零星的一些短篇小说、评论等。而《贝克特选集》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对贝克特的译介开始走上系统化的道路,我们期待着此举能促进贝克特的其他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以及对其作品的进一步研究。

    二、中国对贝克特的研究

    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我国对贝克特还只是作简要介绍和批判的话,那么随着上世纪80年代贝克特作品翻译高潮的到来,对他作品的研究也陆续出现在各期刊杂志上。据笔者统计,上世纪80年代关于贝克特的文章有17篇,其中3篇为翻译的外国作家对贝克特的评论:艾·茂莱的《荒诞派戏剧与电影——尤金·尤涅斯库和塞缪尔,贝克特》(世界电影,1982(06)),詹·莫纳柯的《怎样解读一部影片(五)——第六章媒介》(世界电影,1986(06))。伊丽莎白·B·布兹的《塞缪尔·贝克特——一个对存在主义满怀失望情绪的荒诞派作家》(世

    界文化,1988(02)),另外六篇为从总体上论述荒诞派戏剧,其中涉及贝克特;还有5篇探讨了《等待戈多》的主题,如崔成德的《虚无与绝望的悲剧》(外国文学研究1985(03))。另外3篇进行了比较研究,如卢丹的《重叠,平行,交叉——关于奥尼尔与贝克特剧作的点滴思考》(江汉大学学报,1985(02)),王艳玲的《追寻与等待——<过客>与<等待戈多>之比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04))。金嗣峰的《荒诞派戏剧与中国的荒诞戏剧》(外国文学研究,1989,(04))。从上可以看出在上世纪80年代,受当时历史条件和研究视野的制约,我国有关贝克特的研究较少。而且一定程度上对这位大师的理解来自国外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的前期和中期,国内学者对贝克特的态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对他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西方的社会现实,学者们认为是“成功的”。“有积极意义的”,“客观上起到了恶梦催人醒的作用”,但同时认为他是以存在主义的观点来观察世界的,因此是“消极的”,“不可取的”,其“晦涩难懂和作品总倾向有害于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等待戈多》那种艺术手法,而应该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广阔背景上,发扬我们自己民族的风格和气派。”“对待荒诞派戏剧及其他现代派的文化艺术决不能不加分析地模仿。”而其中,因贝克特及其他荒诞派作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对我国戏剧创作实践产生较大影响。所以较早就对贝克特进行比较研究是中国学界的贝克特研究的另一大特点。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贝克特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关于贝克特的文章有43篇。其中专门评说《等待戈多》的18篇,从荒诞派谈到贝克特的有6篇。从整体来探讨贝克特的11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研究贝克特的5篇,论贝克特小说创作2篇。其中,研究《等待戈多》的角度有所拓展。人们不再纠缠在对其政治价值的判断上。而是对其艺术价值持肯定态度。“贝克特在《等待戈多》剧中深刻反映了20世纪西方危机时代的时代精神,成功地捕捉了现代西方所特有的恐惧和困惑。”“他那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手法,使我们不禁由衷地佩服这位艺术家大胆创新的勇气和魅力。”对《等待戈多》主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等待的意义,戈多的意义和其中的存在主义思想。除此之外,人们开始注意分析这部作品的艺术形式,如李伟昉的《循环:<等待戈多>的结构特征》(河南大学学报,1993(02)),曾军的《<等待戈多>和贝克特的语言策略》(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06)),孙彦的《‘希望’在明天——试论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中的时间概念》(上海艺术家,1998,(03))等。论贝克特小说的只有两篇:一为卢永茂的《在潜意识的黑暗王国里——论贝克特的小说<莫洛依>》(河南大学学报,1995,(02)),聚焦于贝克特的单部作品;一为候维瑞的《寓真实于荒诞:试论塞缪尔·贝克特的荒诞小说》(杭州大学学报,1998,(04)),从宏观上论述其小说创作。比较研究的范围有所拓展。其中有曾军的《荒诞世界的狂想曲——从<禁闭>到<等待戈多>》(长江大学学报,1992(02)),何昌邑的《寻求与等待:<老人与海>与<等待戈多>之比较》(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04)),赵彦芳的《在生命意识的基点上契合——<活着>与<等待戈多》主题的对比研究(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4(04)),张振海的《牟森的贝克特世界——两种荒诞戏剧的比较》(戏剧文学,1995(09)),程革的《论萨特与贝克特的戏剧创作》(东北师大学报,1996(04))。值得一提的是龙昕的《贝克特戏剧与远古神话》(外国文学研究,1999(02)),学者的目光在穿透了贝克特离经叛道的表象时,发现了他与传统希腊神话之间丝丝不断的联系。

    21世纪以来,我国对贝克特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笔者统计,从2000年到2008年各类期刊上有关贝克特的文章共有89篇。总体上论贝克特戏剧的有6篇,论单部作品《等待戈多》的有40篇,《最后一盘录音带》3篇,《终局》3篇,《啊!美好的日子》l篇,《独白》1篇;总体上论贝克特的小说有4篇,单部作品《莫非》1篇,《瓦特》1篇,《马龙之死》2篇,《莫洛伊》2篇,《难以命名者》1篇;论作者本人的6篇;从荒诞派谈贝克特的5篇;论贝克特作品人物的1篇;论贝克特英语批评的1篇;从比较的角度研究贝克特的有11篇。从上述数字中我们看出,贝克特研究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研究者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注到《等待戈多》之外的戏剧和小说作品上。而对《等待戈多》的研究则体现了更深层次上的探索。如王晓华在《后上帝时代的等待者》(深圳大学学报,2000(05))中指出“《等待戈多》显示出西方人重建有意义的宇宙秩序的努力。在新的超越理想尚未建立之前,《等待戈多》是西方人的宿命和使命。”而孙彩霞在《<等待戈多>中的<圣经>隐喻》(唐山学院学报,2008(01))中认为“荒诞不经的现代文本隐含着晦暗古老的《圣经》原型,许多来自《圣经》的语汇曲折地表达了罪恶一救赎主题。”此外,还有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后现代主义角度来解读贝克特的。而值得关注的是。在论述贝克特小说中,学者王雅华一人发表5篇,对贝克特五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均有细致的剖析,并有专著《走向虚无:贝克特小说的自我探索与形式实验》问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除了各期刊杂志和出版社公开发表的贝克特研究成果外,有些硕士、博士也以贝克特为选题作论文。21世纪以来,共有15篇硕博士论文以贝克特为研究对象。其中《等待戈多》5篇,《终局》1篇,《马龙之死》1篇,《莫非》1篇,短篇小说集《徒劳无益》1篇,对贝氏的戏剧作综合性研究的4篇,长篇小说综合性研究的2篇。其中两篇博士论文体现了我国学界对贝克特更深层次的探讨:一是曹波对贝氏长篇小说作拉康精神分析,二是刘爱英用身体理论话语对他的戏剧作品作新的阐释。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贝克特的作品中,《等待戈多》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无论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本世纪初以来,它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对象。而对贝克特小说的批评则从无到有,数量上呈上升趋势,但一直在我国的贝克特研究中所占比重较小。

    三、中国对贝克特的接受与反响

    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学大师,贝克特对很多作家都产生了影响。如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品特。同样,他对中国作家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80年代初贝克特和其他荒诞派作家的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对我国当时的戏剧界冲击很大。很多戏剧家和作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如残雪、牟森、高行健等。其中最典型的,最明显的受到贝克特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是高行键的《车站》。

    《车站》是一部无场次多声部的音乐喜剧,首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综述 研究 贝克特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