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创设生活化环境,引发幼儿科学探究

    时间:2021-01-28 08:10: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作为教育场所的幼儿园,要把科学教育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设生活化的科学教育环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兴趣,引导幼儿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环境;幼儿;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6-0021-04

    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幼儿科学意识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由此可见,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传授的,而是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或示范,而是支持、引导幼儿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从创设适宜的科学环境入手,调动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社区和自然环境等多种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从幼儿生活入手合理安排科学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不仅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还为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只有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才能使幼儿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为此,我们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重点考虑到了以下两点因素:

    (一)遵循幼儿认知特点,分阶段安排科学内容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人体和健康、植物和动物、生态与环境教育、自然科学现象与科技教育等。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初步的,所以,我们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将所有幼儿能够理解的科学教育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并纳入到我园的园本课程中。例,我园园本课程中有关科学活动内容的分布见下页附表。

    (二)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体现现代科技水平

    21世纪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竞争世纪,只有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学科教育向现代科学教育转变,对幼儿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培养幼儿的现代意识,是现代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此,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教育内容:一是引导幼儿了解家庭中的现代化技术。它包括两个部分:(1)认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探索蕴含其中的科学原理,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通过“好用的工具”——剪刀、夹子、钳子、锯子、锤子、钳子、改锥等,知道各种工具的使用价值。(2)认识各种家用电器,如电动玩具、电话、空调、电脑、洗衣机等,了解它们的用途及安全使用的方法。二是引导幼儿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现代化技术。如高铁、超音速飞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数码相机、风力发电等,了解它们的先进功能,学习其使用方法。三是引导幼儿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历程。如灶具从柴灶、煤炉发展到液化气灶、电饭锅、微波炉;通讯从烽火、旗语发展到电话、电传、寻呼机、移动电话、可视电话等。

    如,我们在开展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电动玩具”时,就让幼儿每人从家里带来不同的玩具,有的是电动的,有的是橡筋动力的,还有的是不会动的,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说一说的方式,了解不同玩具的玩法,发现会动玩具的不同动力能源,从而产生对电子产品的兴趣。

    再如,我们在开展中班科学活动“小小传声筒”活动时,从问题“你有好消息可以怎么用最快的速度告诉给远方的朋友”人手,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讨论相应的方法;提示幼儿尝试用“纸杯电话”来和朋友通话,在简单了解电话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技术,如,手机、微信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最后,教师引导幼儿设计未来的通讯产品,帮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乐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二、从学环境入手激发幼儿科学探究愿望

    环境是指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全部客观现实,它应该包括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自然环境。人们经常说“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由此可见,环境对于幼儿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尽可能地让幼儿在接触广阔的大自然、丰富的大社会的情景中接受教育。

    为此,我园也积极创设不同的环境和材料,并通过环境来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愿望。

    (一)利用幼儿园的院落,种植了各种树木,引发幼儿的发现与探究

    如,竹子、银杏树、玉兰、梧桐、柳树、杨树、桃树、樱树、海棠等,不仅有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形态的树木种类,还有大片的绿荫草坪。真正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教师在户外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对这些不同的树木进行观察,发现它们中存在的差异,体验它们的四季生长变化。

    (二)广泛开展走进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我们每年都会根据季节特点,组织全园幼儿开展“走进大自然”的活动,如,大班的去大马坊看桃花,去生态园观察热带雨林;中班的去大棚摘草莓,采花生;小班去植物园、动物园等,这些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天然、有趣、丰富、生动、开放的场所,不仅能培养幼儿对社会场所的了解,而且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尽己所能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科技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借鉴蒙氏教育理念,在每个班级设立生活体验区,提供各种能够激发幼儿进行体验、操作的生活材料,引导幼儿自由进区探究。如,在班级开展“豆豆日记”主题中,我们就在体验区提供干湿各一的黄豆、花生、稻谷以及各种操作工具:石磨、石臼、积木等,让幼儿探索:如何把黄豆磨成豆浆,是用干的黄豆,还是用浸泡过的黄豆;如何把花生变成花生奶;如何把稻谷分开;选择哪种工具是最好的等。幼儿在活动区玩得津津有味,并主动探索到了问题的最佳答案,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会得到极大的发挥。

    2.创设主题墙面环境,让幼儿在与墙饰的对话中感知科技知识。如,我们班在开展“春天到”主题时,创设主题墙饰包含“幼儿园的花儿开了”,“春天的天气”、“虫虫睡醒了”、“蚂蚁出来了”四个版块。

    在主题墙饰的创设过程中,我们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自己制作观察天气及昆虫活动记录表,并把幼儿参与探究的过程用照片记录下来,让幼儿充分与墙饰互动,促使他们对春天的变化,对探究昆虫的奥秘产生很大的兴趣。

    3.组建“爱迪生科学发现室”为幼儿开展科学活动创造有力保障。

    幼儿科学教育仅仅依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为此,我园在2013年与北京“东方图特”公司合作,设置了“爱迪生科学发现室”。在室内,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另外,我们还设置了科学专职教师,其职责一方面是为我园中、大班幼儿组织科学集体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也负责为班级的科学教育活动提供材料及相应的帮助。

    三、从一日活动入手提高幼儿科学认知水平

    心理学研究一再证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物体的直接操作。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究的条件,通过探究,提升幼儿的科学认知水平。

    (一)利用幼儿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如,我们在幼儿喝水的时候,会引导幼儿观察凉水壶中水的量与幼儿水杯的容积的关系;在户外活动时,会引导幼儿观察影子与太阳的关系;在洗手的时候,会引导幼儿发现水的特性,从而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

    (二)完善集体教育活动组织,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方法

    1.提出探究问题,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幼儿的科学活动过程是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是通过问题来展开的,有效的问题可以把幼儿引到问题的情境中,启发他们去观察、探索、发现。如,在中班科学活动“种豆豆”中,针对“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当幼儿谈论到需要水时,教师进一步引导“种子是否有水就一定能发芽呢?”给予幼儿充分的猜想空间,引发幼儿更为积极、大胆的猜想和渴望验证的心情。

    2.关注活动进展,鼓励幼儿反复论证。让幼儿亲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重要途径。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中,幼儿自发地组织纸船竞赛活动。看到纸船被水浸湿慢慢沉没,他们想了各种方法,但还是制作不出不会沉没的纸船。这时,我们的老师就用被蜡笔涂满的一张纸折成一条小船,并放在水中,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老师折的纸船不会沉没?由此引发幼儿观察、讨论、再操作,幼儿从中了解了纸的吸水、防水和沉浮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用心观察幼儿的活动,认真聆听幼儿的议论,较好地把握了引导的时机,使幼儿的探究活动得以深化。

    3.及时进行总结,鼓励幼儿验证信息。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虽然我们接触的幼儿都只会用一些简图或符号进行记录,但是这些都是幼儿获取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幼儿原有认识与当前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原有认识,主动建构新经验。

    总之,爱尔兰诗人叶芝认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所以,科学教育不是“授之以鱼”,而应是“授之以渔”。我们认为幼儿科学教育应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应成为启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这种长远教育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创设 探究 生活化 幼儿 引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