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中职《幼儿教师口语》“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策略研究

    时间:2020-05-23 07:58: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教学中构建“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寓“教”于“学”,从“学”学“教”,从“学”悟“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着眼于培养师范生的“会学”“会教”能力,实现专业知识、能力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口语教学;“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實施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幼儿教师口语》‘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成果论文,立项编号:(2015C326)。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由此可见,中职教学改革强调了课堂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表明“做”是培养中职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

    我校开办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已有14年,但从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报告的情况来看,学生虽然对幼儿教师口语专业技能掌握良好,但毕业后独立应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较弱,不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这说明,当前中职幼教口语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必须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于“职业性”和“师范性”,决定了中职课堂教学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还应关注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形成,让学生“学教、会教、乐教”,懂得把专业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运用到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中。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技能,特别是口语教学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教育“学教做合一”的理念,我们提出了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生“学”与“教”为一体的“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的教学中实施应用,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技能,进而从“学”学“教”,从“学”悟“教”,最终学会“怎么教进而更好地去教”。

    一、“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学教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育与教学、学习与训练的理念、模式,是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是西方职业教育领域“行动导向”“职业导向”“做中学”等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概括和运用,是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教”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要求把理论与实践、学与教有机融合,实施“教中学,学中教”,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学习与训练,也就是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衔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应该服务于师范学生的“学”,甚至师范学生的“教”。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会学习并不代表就会上课,“会学”跟“会教”是两回事,“会学”还得要“会教”。因此,在中职幼儿教师口语教学中,要“零距离”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将学与教有机地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转换角色,懂得学以致用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从“学”学会“教”,从“学”悟到“教”,真正实现寓“教”于“学”的效应。

    二、“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内容设计

    中职《幼儿教师口语》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必修课,着重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口语运用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今后主要从事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的就业方向,创设仿真的幼儿园教学环境,工学结合,教学内容与幼儿园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对接,以训练任务为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

    笔者根据教学实际,把《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内容分为普通话训练、幼儿教师口语基本技能训练和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大模块。

    “普通话训练”这一模块的内容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同时也是为考取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证书打好基础。“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应用在“幼儿教师口语基本技能训练”和“职业口语训练”这两个模块内容的教学中。其中,“幼儿教师口语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分为“朗读”“讲故事”“演讲”“交谈”等四个训练内容;“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模块划分为“教学口语”与“教育口语”两大单元,“教学口语”又包括“导入语、提问语、讲解语、应变语、评价语和结束语”等六个训练内容,“教育口语”包括“沟通语、说服语、激励语、表扬语、批评语”等五个训练内容。

    每个学习内容就是一个训练任务,就是一个学生需要掌握的口语教育教学技能,让学生按照模块内容、任务,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就能逐步掌握基本的幼儿教师口语的教育教学技能。

    三、“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我们构建的“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七个步骤:案例导入-探究思考-明确任务-模拟训练-汇报展示-互评小结-试教实训。

    以“讲故事训练”为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案例导入,了解要求

    上课前,播放幼教专家讲故事等视频案例,之后让学生交流观看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初步了解讲故事的要求。通过课件、微课,教师示范讲演故事《猴吃西瓜》,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讲故事怎样做到口语化、儿童化和有情趣。

    (二)探究思考,掌握技巧

    运用微课和鱼骨图法,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整理、归纳和掌握讲故事的方法技巧:修改文稿,用不同的声音塑造角色,体态语设计贴切生动,脱稿多练。

    (三)明确任务,小组合作

    全班学生分成7-8个学习小组,每小组5-6人,让学生抽签领取任务,决定讲故事内容,教师提出合作训练要求:适当修改故事文稿,把书面语言口语化、儿童化;合作揣摩练习,以声塑形,讲出幼儿故事的情趣;配合动作表情,恰当使用教具,表现出幼儿故事的童趣;做好讲故事汇报展示的准备。

    (四)模拟训练,合作揣摩

    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分工合作。根据各组的故事内容,修改文稿,角色塑造,设计动作,模拟练习,制作教具等。教师巡堂观察,具体点拨引导。

    (五)汇报展示,交流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讲演故事,分享交流。教师与各小组成员分别对各组的模拟训练进行评分。汇报展示时,教师拍摄视频,记录各小组学生讲故事汇报展示的情况,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素材。

    (六)互评小结,评优促学

    学生汇报展示完毕后,各小组填写学习评价表,相互之间开展自评、互评。最后教师播放拍摄的各小组汇报展示的视频并做点评总结,并评选出最佳讲演奖、最佳提升奖和最佳合作奖。

    (七)试教实训,岗位对接

    1.课后学生自选1个幼儿故事讲演,并分组到合作园开展讲故事活动,让幼儿选出“最好听的故事”,拍摄讲演视频上传至班级Q群分享交流。

    2.结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的学习,每个学生写1份幼儿故事活动教学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故事活动的模拟教学,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讲故事的方法技巧,还要求掌握故事活动教学的组织方法,主要的步骤包括倾听故事,理解故事,以及围绕故事开展复述、朗诵、表演、创编等相关活动。

    课后训练推行“小先生制”,优秀的学生与后进生组合,结成对子,开展故事活动模拟教学,不仅能带动学习困难、技能稍弱的学生,更能促进优秀学生的自我提高,也能更好地提前体验“教师”角色,真正能把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同时充分利用每学期的见习实习活动,组织学生到合作的幼儿园开展试教活动,幼儿园教师给予指导,并反馈信息给任课教师,不断调整教学,这样就能很好地形成“学中教、教中学、学教互动”的良性循环。

    “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实践试教,在学中试教,在试教中学,在教学合一的教学形式中,真正让学生既“会学”又“会教”。

    四、“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教学方法要多样

    “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促进技能训练与提高。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景模拟法等。

    1.讲授法。对普通话的发音方法、技巧,朗读的基本技巧,教学和教育口语的基本知识等重要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法。根据教材,既突出重点,又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系统知識,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开始每一个训练任务之前,给学生播放与训练任务相关的视频案例,让学生进行观摩、讨论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经典的教学案例还能让学生进行模仿,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提高教学技能。

    3.任务驱动法。课程的每一个训练任务就是培训学生一种教学口语技能,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开展学习研讨,模拟训练,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中,全班学生根据能力的强弱,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展开合作学习,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在各小组之间巡察,进行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彼此了解和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5.情景模拟法法。本课程的教学模块与幼儿园工作岗位相对接,模拟幼儿园工作情景场合,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扮演教师与幼儿的角色,在仿真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和实践操作能力,又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手段要丰富

    当今社会,教学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投影仪、教学一体机、计算机等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课堂,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更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根据《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需要,制作了系列的教学课件和微课。尤其是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为课堂注入了教学活力。微课能帮助教师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如利用动画制作发音动程图,形象直观地呈现整个发音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技巧,化解口语学习难点。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真实、具体、典型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实现教学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最后完成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三)评价方式要多元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多元化评价,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幼教专家点评、幼儿投票的多元评价主体,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开展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例如“讲故事”训练,过程性评价占60%,包括学习态度20分、合作交流30分、技能掌握30分、创新能力20分;终结性评价占40%,故事讲演的整体性和整体效果各占50分。采用这种多元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完成训练任务时更关注自己“做”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进步与成功,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参与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增强学习动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中职《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中,推广实施“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与今后的幼教岗位上的“教”无缝对接,融为一体,必将有利于幼教人才培训质量的普遍提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迅速养成,有利于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参考文献】

    [1]何云峰.历史教学中应用“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1):303-30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相关热词搜索: 幼儿教师 教学模式 口语 中职 策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