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弘扬传统美德,张扬人性光辉

    时间:2021-05-05 07:56: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介绍了20集电视剧剧本《京剧大师马连良》获奖及研讨会的信息,剖析了剧本的创作背景,充分评价了其在中国回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从多种角度探讨该剧本的社会价值和艺术特色,深入分析该剧在回族文学体裁与题材上的突破。

    关键词:马连良;回族;京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0586(2014)01-0036-04

    著名回族学者、戏剧评论家李佩伦先生创作的20集电视剧剧本《京剧大师马连良》(以下简称《马连良》),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评选”中,荣获电视剧剧本奖第一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回族作家第一次在中国电视剧剧本评奖中拔得头筹,也是表现回族题材的文艺作品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荣获最高荣誉,这确是回族文化史上的一件新事、大事。从1958年中国有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至今已有55年,从未见过以历史、文化为题材来表现回族精英的电视剧。李先生的《马连良》使回族题材进入主流文化领域,通过电视荧屏让亿万观众直观地、形象地认识艺术大师马连良,进而认识回回民族,了解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贡献,及她被伊斯兰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文化人格。

    为了庆祝2001年马连良诞辰100周年,2000年由马连良长子马崇仁先生写给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的报告中,对庆祝活动及项目作了精心设计,其中有创作20集电视剧《京剧大师马连良》,并由李佩伦先生承担。李佩伦先生在回族、伊斯兰文化研究上多有建树。他用心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如儒学、史学、古典文学、戏曲艺术等。他还具有很高的文学创作才能,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和戏曲剧本。电视剧的创作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处女作却获得了巨大成功。

    李佩伦先生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创作,作品一经完成就得到了马连良家人的由衷肯定与感激,2001年中央电视台拟为投拍剧目,2005年又被中央电视台确定为“重点跟踪项目”,并发有正式文件。

    然而先生却由于诸多因素并没有积极响应,一是仓促写成极不成熟,二是涉及“文革”难以回避,三是马连良仍被一些人称为“汉奸”,虽是“盖棺”却难论定。“十八大”召开前后,历史动向鼓舞人心。在友人学生的一再敦促下,他才同意将《马连良》正式公开出版。作品出版之后,引起了多方关注,先生却依旧淡定。2012年4月“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评奖”开始征集剧本。友人学生都希望《马连良》参评,先生却依旧淡定。友人学生纷纷劝说,直到征集剧本截止的前一天,他才将作品交给评委会。然而,最后登场的《马连良》,令所有评委眼前一亮,在评委严苛的评选中,《马连良》在24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李先生今年七十有九,如此佳作出自初涉电视剧的耄耋老人之手实属不易。

    2012年8月25日,由《文艺报》主持召开了《马连良》研讨会,所请到的专家皆是当今文艺评论大家,中宣部前文艺局局长李准、中国文联前副主席仲呈祥、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文艺报》主编阎晶明、《民族文学》副主编石一宁、京味小说家刘一达,及各界人士共40多位。与会专家都给予《马连良》极高评价,称这是多年未见的优秀作品,每一个人都热切期望《马连良》早登荧屏,“让马连良的故事成为有价值的‘中国的故事’”。《文艺报》于9月4日以该标题报道了《马连良》讨论会的情况。

    马连良,回族,是与梅兰芳齐名的京剧艺术家,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和杰出贡献享誉海内外。他世代居住在京师胡同里,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正因为如此,创作《马连良》“非李教授莫属”。与会专家认为,李佩伦先生对京戏深有研究,是生长在城南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不仅对回族文化深有研究,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有体悟,他具有卓越的文学创作才能。更重要的一点,即先生是研究马连良的专家,对马连良情有独钟,且有独到解读。

    纵观全剧,先生笔下的马连良是多元文化共同塑造的人杰,对这一艺术形象,倾注着先生对回族倔强的爱恋,凝聚着他对京剧艺术、传统文化、老北京风情和人文精神的深沉敬重。走进《马连良》,不仅会让人重新认识回族与回族文化,还会让人们重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在当下信仰缺失、价值颠倒的时代,先生的《马连良》向人们传达着浓浓的真善美的上E能量。

    《马连良》并没有同于马连良个人的艺术生涯,而是着重揭示这位艺术大师的心路历程。要了解马连良的艺术人生并不难,大量的学者专家已经完成了这一研究。但这对了解完整的马连良是不够的。任何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其成功除了卓越的艺术才华与勤苦的艺术耕耘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那就是构成其人格魅力的精神追求。我们惟有走进马连良的心灵世界,才能认识真正的马连良,这一点,一直少有人涉及。先生曾经有几篇文章对此有过深刻评说,可惜未能尽言。在这部20集电视剧中,以形象说话,确有尽抒胸臆的痛快淋漓。

    也许是同为穆斯林,同样生长于北京南城,同样对京剧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认识与深沉情感,同样的爱国热忱,同样深厚的民族情感,同样的对于艺术美与善的追求,让先生与马连良心神相通,惺惺相惜。凭着先生的生花妙笔,马连良的精神世界在先生充满魔力的文字下鲜活生动起来。读者在或喜或忧、唏嘘与沉思间,看到了一个性灵独具,鲜明生动的马连良,看到了老北京、老回回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先生有一句格言在回族中广为传诵——“以信仰救心,以文化救族。信仰不兴心死,文化不昌族亡”。有人把这句话刻在清真寺里,还有人甚至把这句话刻在墓碑上。我以为这句格言,适用于一切民族,它警示人们什么才是民族生存与振兴的根本。《马连良》正是这一格言的生动演示。

    先生在作品中表现了马连良人生价值追求的两个核心——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伊斯兰的宗教信仰。剧本生动描绘了形成马连良价值观的文化环境——酷爱京剧的穆斯林家庭,遵行传统教化的富连成,以及融合大雅大俗、多种文化元素并存、极富幽默热情的老北京。先生着重描述了马连良儿时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在前辈的指点下逐渐认知人生的价值,在生活的历练中逐渐懂得了道德完善对于自身与整个社会的意义。

    马连良的父亲马西园热情、仗义、耿直、宁死不屈,母亲满氏仁厚、宽容,马连良继承了父母亲身上优秀的品质。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表现出刚强、坚毅、慷慨、宽厚的性格。在富连成挨了打,不仅不叫屈,还给父母亲写信隐瞒挨打之事,要家人放心;得知发小洪连才的父亲等钱治病,立即默默送上自己省吃俭用的全部积蓄;为了追求完美的舞台效果,小小马连良会在演出前借出剧装洗熨整洁;对同学的嫉妒和非难,马连良小小年纪总是选择忍让和宽容。

    生于回回家庭,马连良谨守父母的教导,在生活上恪守穆斯林的严格戒律,在精神上看守自己的灵魂,时刻不忘穆斯林“清真”的信条。李先生在论文中曾这样解释“清真”二字:“清必排浊,真则拒伪。”他把对“清真”的独特解读,艺术地化为马连良一生做人从艺的准则,正是这种清真精神铸造了马连良的人品、艺品。也正因为这份倔强的清真个性,使马连良在人生的道路上屡遭坎坷终不悔。马连良弥留之际,仍旧告诫后人“别忘了……咱祖祖辈辈……是回回教的老根儿”。这根,就是包罗万象、垂诫千古的“清真”。

    对马连良的中华传统道德信仰,先生特别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马连良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情节。马连良文化知识的启蒙——前清秀才周五爷,教马连良识字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起,并且告诉他“要一辈子照着做,不走板”。这成为马连良终生遵奉的准则。马连良和洪连才溜进前清官员陆直方家,偷听他人生的第一场京戏——谭鑫培与贾洪林的《朱砂痣》,不慎打碎价值不菲的大花盆,却意外获得陆直方的喜爱,并得到陪主人一起看戏的“惩罚”。这次经历,让马连良懂得什么是仁者之风。马连良在萧长华先生的安排下,“巧遇”被称为“贾狗子”的贾洪林大师,懵懂小儿在贾老热情、风趣的鼓舞下,获得了做“小贾狗子”的机缘;紧接着为救场,马连良又得到与谭、贾两位偶像同台演出《朱砂痣》的机缘,在与两位京剧大师的近距离接触中,马连良感受到了前辈艺术的精妙、道德的崇高,这一切使他从朦胧的崇敬,化做了效法榜样的激情。《朱砂痣》是马连良人生中“第一次听到”“第一次登台”的剧目,那两句“劝世人一个个终要学好,善与恶自有那天理昭昭”钢浇铁铸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成了他学艺做人的启蒙和终其一生的准则。马连良用这两句戏词,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最后一次警示儿女“别忘了做人……做人的根本。”儒家的正义之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儿时快乐的记忆开始,如同信仰一般镌刻在马连良的记忆中,规范着他的人生道路。

    先生还特别设计了一场马连良与恩师、京剧泰斗——孙菊仙的戏。马连良在天津演出《王佐断臂》时出现重大失误而无法自拔。90岁高龄的孙菊仙闻讯悄悄赶到马连良住处,给予马连良热情的安慰与鼓舞。感人的情节,足让读者动容。梨园行老一辈艺术家身上崇高的人格境界,深嵌在马连良的精神世界中,成为他终生执着追求与不断自我完善的动力。马连良继承了老一辈的“好人性”,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有“好人性”的艺术形象——程婴、苏武、宋士杰、诸葛亮、萧恩、海瑞、陆炳……这些至今令人难以忘怀的舞台形象,是无数京剧观众的人生楷模。马连良将这些古人重塑于舞台上,复活于观众的心里,完成着他所追求的“高台教化”的艺术使命。

    《马连良》并没有孤立地讴歌马连良个人,而以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笔墨,对马连良身边的人物作了各具个性的描绘——萧长华、贾洪林、陆直方、周五爷、孙菊仙、马西园、邵飘萍、康建平、洋车夫、京剧观众等等。这些人物,以他们的宽厚、无私、勇毅、热情,浓浓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温暖着马连良,也以他们的德操与人格感召着马连良。这是个充满活力、摒弃邪恶,具有无限道德张力的群象,构成了马连良生长的背景、生存的根基,他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先生不断巧妙地把他从背景中凸现出来,又不断地让他回归于背景。从而使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呈现出彼此异中之同、同中之异的性格差异,以及他们之间的互为教化的能量互换。

    先生笔下的这些人物,无一不体现着古圣先贤所追求的“仁者爱人”的理想,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身上,先生通过他们各自的语言方式、行为方式,个性化地作了阐释,并汇聚成一股永不衰竭的道德力量,支撑起马连良的精神大厦,激励着马连良不断在艺术与人格上提升自我。虽涉险恶世道,屡有大劫,始终不悔其志。先生把这种坚守称做“达节”,并融入整部作品的形象体系中。

    第五集邵飘萍与马连良初次相逢一场戏里,在谈起苏武时,先生借邵飘萍之口,引用了《左传·成公十五年》中的“下失节,上守节,圣达节”一段话,并以邵飘萍的口吻予以这样解释:“失节者,骂名千载;守节者,万古流芳。唯达节者,必须活下去,必须在久久忍耐中求得重生,在日日煎熬中守望明天,应该说比一死了之,更为艰难。”又说:“苏武被困匈奴十九年,凭着坚韧,保持了民族气节,他告诉我们在敌人淫威下应该怎样活。”马连良一生最喜欢演的剧目正是《苏武牧羊》,其中不无原因。

    在先生笔下,“达节”是人民大众的道德目标,他们无需赴死守节,以明心志,而是以坚韧的意志,绝不屈服地、百般应变地活下去。他们或许没有载入史册的英雄事迹,却以集体的英雄气概为中华民族的不被征服、不被灭亡,为延续文脉、撑持国命而奉献着自己。由千百万生活在铁蹄践踏下人民大众所构成的达节者形象,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历史是由人民缔造的,而那些守节的精英是人民意志最极致的体现,只有他们能登上历史的至高点,以榜样的力量辉映千古,他们的杰出是在人民大众真善美的哺育下形成的,是亿万群众真善美的集中体现。马连良、马西园、陆直方、周五爷……这些有操守的好人,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演绎着平凡而伟大的“达节”精神。是他们凭着“达节”在忍耐中求重生,屡获灾难终不悔。是他们在艰辛苦涩的看守中将中华民族的道统、文统坚持下来,没有被中断、被扼杀。困窘一时,应是功在千秋。

    为突出“达节”的难能可贵,先生把人性善恶置放在历史的洪流里,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里,让人们看到人性善与恶的较量,看到每个人悲与喜中那无法遮掩的本性,让我们从剧中人苦乐酸甜的人生况味中,在他们各自价值追求的得失中,感悟着“达节”的无穷伟力与独特的抗争方式。“达节”,在历史的逆动中最是攸关民族存亡的来自底层的原动力,在《马》剧中作了浓墨重彩的描画,给予了新的开掘,让人大开眼界。

    马连良一生最为重要的诤友,是新文化运动中杰出的代表——邵飘萍。这位地下共产党员对马连良有着深刻的影响。两个人不止人生理念、审美志趣相近,而且对京剧艺术与现实人生、人民大众的关系,同样见解一致。马连良欣赏邵飘萍一支笔敢于承担道义,敢于挑战邪恶。邵飘萍则因为马连良从只为艺术,到以艺术直面人生的转化而视其为知己。

    在邵飘萍的影响下,马连良始终坚持创造出可为世范的多种类型的正面人物。马连良的一系列舞台形象,无论其社会地位高下,命运遭际荣辱,都是足以治世治心的正面艺术形象。诲淫诲盗的老戏、讨好时尚的时装戏,马连良从不沾边。在邵飘萍的影响下,他更自觉地以扶植正风、匡正人心为自己的目标。“扶风社”的建立,正是马连良走向艺术自觉的起点,也是他后半生至死不悔的人生信念。

    在红氍毹上他扶正除邪,明辨是非,直人人心,无论旧曲新辞,无不逐一表达出“劝世人个个都学好,是与非自有那天理昭昭”的道理。在日寇横行时,一些京剧大师隐退明志,马连良却坚守京剧舞台,不但使京剧免于血脉中断,更重要的是让京剧承担起历史使命。在沦陷的华北、东北,他排演了《苏武牧羊》《串龙珠》等反抗民族压迫的历史正剧。借历史风云,激励观众持节不辱,御侮卫国。马连良只是个艺人,这一切只是他艺术良心的呈现,但在客观上,为大众抒发了抗日激情,鼓舞着在敌人屠刀下的民众勇敢地抗争下去,不失操守地活下去。

    作为有良知的艺术家,面对政治风云朝夕变幻,时代气候波谲云诡,他在舞台上塑造出了最为智慧的诸葛亮。在人生舞台上,他却有些冥顽不灵,最终在《海瑞罢官》这出戏里打倒了自己,虽历经脱胎换骨的批斗,却无法自辩,只是囫囵地在无名的忏悔中,却又不甘地告别了他依恋的舞台生涯。

    李佩伦先生别开视野,向中华民族的大社会结构中寻找一个具有伊斯兰品格的京剧艺术家。他虔诚的信仰来自父母,来自清真寺,来自阿洪老人家,作品中给予了鲜明的刻画,令我们也大开了眼界。先生更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两个情节,出人意表。首先是马连良与觉正法师的遇合。一次是觉正法师谈到自己常常脱了袈裟去看京戏,马连良对此十分惊诧。觉正说:“您练功,我修行。您演出,我布道。其实都是为了正人心,并体会正心的玄妙。”原来这位法师衷情京剧,看戏也是他的另类修行——这让马连良接近了这位法师。当马连良因邵飘萍遇害而悲痛欲绝难以自拔时,却是觉正一番言语,让他走出了精神困境。觉正说:“世间万法缘起而生,缘散而灭。邵先生正因为内心清朗澄明,湛然周遍,才会超然不觉生死之苦。他那坦然宁静的笑包含着多少大智大勇、大彻大悟,胜过你我的千滴泪,万般愁……”对一个非穆斯林挚友牺牲的悲愤,正是在觉正法师的一番说教中得到了舒缓。马连良由拒佛而识佛,却又不动摇自己的正信,真是颇可沉吟的情节设计。

    先生是个虔诚信士,然而却以其特有文化胸襟,包容可以包容的一切。在马连良身上寄寓了他的博大胸怀,表现了伊斯兰宽宏的包容精神。这在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实属罕见,虽于古代回族诗人的作品屡见不鲜,却又颇费解。从先生笔下,似能悟出笔底真意。

    先生为回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作出了许多卓著的贡献,他于1988年在人民大会堂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回族民间社刚——北京穆斯林文化学会,为促成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语建交作出了有决定性意义的贡献,并为30多位穆斯林作家无偿作序,其中多为草根。他本可以在主流文化中一显身手,多年来只是为教为族而奋笔案头,践行族内,无暇为己。有的人笑他“痴”,他却总是对这种善意的嘲讽莞尔一笑,依旧痴心不改。这次《马连良》获奖,并被北京市列为投拍的剧目,足见先生的文学创作的实力。有人说他厚积博发,知情者却为他厚积久久,迟而不发而慨叹。族外友人说他溺小成、弃大为,却哪里知道他甘于所谓的“小成”,是基于为教为族的拳拳之心。

    先生即将80岁,才决心回归从文之路,而其初衷未改,他选定大众传媒——电视剧作为手段,让回族精英挺进主流文化中,让回族被其他各族人民重新认知。艺术权威李准先生在研讨上说:“佩伦教授,你要努力写下去,马连良不只属于回族,他属于全中国,属于全世界。”先生在最后表态中十分自信地说:“倘有余年,必鼓余勇,一定把我准备了十几年的明代回族大思想家李贽推上荧屏。”

    他认为回族文化不能只是关上门在族内自赏自怜,自争自许。他选定这两位大家,树立他们的荧屏形象,进入千家万户,并走出国门,力求让更多的人能在艺术中被感召,重新认知回回,这是他回归文艺创作的使命。为此,他说,仿佛前定一样,李贽,将是他下一个电视创作的目标。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文化宣传要讲“中国的故事”,要发出“中国的声音”。这是在“中国梦”“正能量”的重大命题中,对文化宣传、文艺创作的更深入、更具体的要求。时隔六天,在《马连良》研讨会上,文艺权威们一致认为这部电视剧,恰恰讲的是“中国的故事”,发出的是“中国的声音”。在研讨会后的一连串报道中,《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报刊对《马连良》的报道,就是用了这样的标题与评述。

    我们期待着讲着“中国的故事”,表达着“中国的声音”的回族题材的电视剧《马连良》走出国门,并为回回民族文化人格、文化贡献,在大社会群体中、大文化范畴内赢得新的认同、新的评价。这是令每一个回回人振奋的期待、引以为豪的期待,让我们一起祝福!

    相关热词搜索: 光辉 传统美德 人性 弘扬 张扬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