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浅析

    时间:2020-08-14 07:58: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作为文化符号,各民族的语言都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汉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极大地促进了汉民族和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词汇能够及时地反映时代的变迁,反映和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折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并且汉语中的词大多是复合词,且多数是双音节词。总的说来,汉语词语可以表达如下几种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一、充分体现了汉族的伦理观念

    我国的封建社会存续了几千年,伦理观念是汉民族传统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伦理观念中有等级、尊卑、道德等传统意识。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随处可见。

    (一)词汇反应的等级观念

    汉族人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和皇权至上观念的影响,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尊卑分明、贵贱有序的理念。这种观念在汉语的词序结构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并形成了特定的构词规律,在双音节并列合成词的词素序列中体现得更明显:表示尊贵的词素在前面,表示卑下的则放在后面;父母在前,子女的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等等。例如合成词君臣、后妃、官民、父子、夫妻等均反映了社会人际关系的中的尊卑贵贱。

    (二)词汇反映的男尊女卑观念

    封建思想中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在相关的词语词序中总是男性词素在前、女性词素在后。这在词汇中有明显体现,如父母、男女、夫妇、夫妻等词汇;封建社会的妇女常自称“奴家、贱妾、奴婢”等,是因为她们要遵守“三从四德”,其中的“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所以一个“从”字充分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从属于男性的。

    二、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的中庸思想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它主张社会要和谐,反对过于偏激、片面、极端的思想和做法;主张为人处世要做到“温、良、恭、俭、让”;反对走极端,提倡“公允和谐”、 “克己自足”、“克己复礼”等。恰恰在汉语中就有大量的词汇来体现这种中庸处世的哲学思想,如息事宁人、克己奉公、随遇而安、适可而止、不偏不倚、戒骄戒躁、过犹不及、知足常乐等等。

    三、体现了汉民族重和谐、贵有序的美好愿望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进程中,我国大部分的时间处于统一状态,这与国人崇尚和谐统一的心理密不可分。 其中体现在“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天下大同”等人们爱和平、重统一、促团结上。这也是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一直看重的思想和美好的愿望。此外,汉族人的思想中有这样一种固有的思维,比如认为如君臣、尊卑、父子、夫妻、长幼等次序是不可以随便改变的,等级差别是天生的、永恒的,所以古时汉人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

    四、反映了汉族人的重情义、讲礼仪、谦虚谨慎的文化心理

    汉族人民极重人情,也就是爱面子,使用词语时多有含蓄、婉转、模糊等特征,以达到语言的措辞有度、适度得体,这也就自然形成了汉民族独有的言语表达上的文化模式。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体现的是热情好客;“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体现的是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能太绝;“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的是谦虚的学习态度;“君为轻,民为重”则体现了汉民族重社会、重集体、轻个人的传统理念等。

    五、结束语

    由于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征,所以产生的文化心理就会有明显的差异,甚至会相差甚远。这些差异集中体现在人们交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习惯和词汇的选择上。综上的初步探讨,我们可以看出汉民族文化心理和汉语词汇显然是密不可分的。究其原因,不同民族发展的历史背景、地理区域、主导思想等的不同是导致不同的文化心理最主要的因素,进而影响到了不同的词汇、词序及词素的运用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培培.中古汉语并列双音词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2).

    [2] 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1996.(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汉民 汉语 浅析 词汇 心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