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历史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

    时间:2021-04-18 07:59: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当前高中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学应该将教学的三维目标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应在唯物史观导向下,通过设置情境贯穿线索,依托史料加深理解,拓展思维多元解释,逐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从而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实于教学实际中。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逐步从传统的“三维目标”向学科素养转型,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要求显得更为迫切。其实,当下人们热议的核心素养与传统教学的“三维目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1]。我们所倡导的核心素养,其根本的立足点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历史课堂教学该如何让核心素养有效落地?本文试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为例进行一些课堂教学尝试。

    一、中西对比 古今联系 立足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理论,唯物史观体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的解读,我们试图在唯物史观导向下梳理出儒学发展的脉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的一节课,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儒学思想在明末清初的新发展,在结构上承接儒家思想从春秋战国创立、汉朝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走向成熟到明清之际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的历程,从而使“儒学演变”的专题线索更加完整清晰,全面展现出儒家思想发展变迁的过程。

    唯物史观强调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要求运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看待历史事件。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在时间上正对应西方启蒙运动,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对比,展现出中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特色。近代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的思想也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身上继承着诸多学说主张,体现出思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从整套教材体系来看,本课与政治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和经济史《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等教材内容紧密相连,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正是当时专制体制强化、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唯物史观要求我们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现象。我们力图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帮助学生梳理出儒学发展的脉络,同时对比中西、联系古今,了解同一时期西方的思想发展状况,从“大历史”的宏观视野上进一步把握该课的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历史形成跨时空、跨地域的全面认识。

    二、巧设情境 融合地图 提升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的核心思维,引导我们在认识历史事物时形成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在教学中,我们导入《明夷待访录》这部书,从解读书名入手,《周易·明夷卦》的爻辞指出,当时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之中,等待后代明君来采纳其主张[2]。以书名为线索,同时把“待访”一词作为本课的核心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当时是怎样的时代?为什么有智慧的人会处于困厄中?同时代还有哪些思想家身处患难之中?设计问题链启发学生思考,为展开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运用地图显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出生地,通过表1呈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要人生经历,引导学生将史事置于历史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评述。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将具体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来进行学习。我们尝试运用历史图表来呈现时局变迁,引導学生通过人物经历看“个体”困境,从家国之痛中反思明亡的教训,“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3],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历史时空意识。

    三、史料实证 主线相扣 加深历史理解

    史料是认识、研究历史的最基本前提。个人的日记、书信为研究人物思想提供重要的史料[4]。在分析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学说主张及其相互联系时,通过引用书信、随笔、文集等史料,帮助学生认识史料的价值,加深历史理解。教学中将“待访”作为主线渗透于课堂教学的环节中,通过史料实证、主线相扣,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

    同时代的来访者——顾炎武 。“因出大署《明夷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书信作为第一手史料,真实表现人物的思想情境,顾炎武极为推崇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学说。“顾亭林的学识,并不是如程门师徒雪夜相对静悟而来,而是凭着他的双腿,到处调查研究所得,才见之于著录”[5]。有鉴于明末儒生“空谈误国”的主张,顾炎武注重实学的学说推动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发展,开清代考据学的先河。

    迟来的拜访——刘继庄奉师命拜访王夫之。1691年,刘继庄奉师命拜访王夫之,虽然黄宗羲与王夫之并没有过直接的生平往来,但两人早已是思想上的“知己”。作为同时代的人,共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促使他们对封建专制和程朱理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结合教材史料,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位思想家的学说主张,完成表2,提升学生对历史信息的归纳能力。

    在明清之际变革思潮的影响下,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都试图“回归六经”寻找救世济民的思想主张。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这是对晚周以来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顾炎武提出的“博学于文”的思想是对宋明以来的理学对“文化”禁锢的反思,而王夫之以更加严密的哲理思辨,提出的“元气不灭论”“多元论”等都闪烁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

    四、思想传承 多元解释 融入家国情怀

    如何理性地看待“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是本课教学论述的重点所在。在教学环节中,笔者采用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学说,以“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三个维度为视角解读“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所带来的历史影响,逐步培养学生多维度解释历史的能力,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渗透家国情怀意识。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6]。

    依托史料来设计问题: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具有“时代性缺陷”反映的本质是什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带来“真正的思想启蒙”了吗?他们的思想主张能否为大多数人奉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引导学生把“历史人物的思想放在具体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提升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他们的思想主张是明末传统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虽然黄、顾、王的主张还没有上升到近代民主的高度,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自己的救世方案并身体力行地推动经世致用思潮的发展,无疑是历史的进步表现[7]。

    材料二:《帝王春秋》附易培基《亡弟白沙事状》,说到易白沙早岁读梨洲、船山、亭林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故多与民党要人交” [8]。

    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家会采用他们的思想?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分析因果。正是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学说激发清末革命志士的救国之志,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推动近代历史向前发展。

    材料三: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

    ——温家宝[9]

    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黄宗羲身上所彰显的知识分子“心忧天下,救国为民”的高尚情怀有着永恒的价值。温家宝对黄宗羲的评价更凸显思想家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学说的跨越时间、地域的永恒价值所在。

    五、人文关怀 渗透素养 彰显历史价值

    思想史教学应重视“人”的地位,让课堂教学充满人性之美。在教学中,通过挖掘思想家的个体细节,利用历史年表,将思想、人物和时代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身处家国、心忧天下的人文价值,体悟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

    思想有其连续性,明末清初思想家倡导实用之学正是践行儒学的“民本情怀”和“入世态度”,他们的学说都彰显儒家“仁”的本质特征。虽然三人的学说在当时都停留在学术层面,并未成为理论武器促成封建社会的转型。但平心而论,作为“封建士绅”的知识分子,他们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力主改革的勇气在那个时代已是难能可贵。我们的历史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客观地认识历史事物,对历史多些“同情之理解”。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承担培养人的灵魂、意志、情感和信念的功能。联系现实,在中西文明融汇的大潮下,我们同样面临着“儒学复兴的困境”,“儒学能否复兴取决于我们从传统儒学资源中挖掘出多少鲜活的思想……儒家传统能不能被‘激活’,依賴于我们深入体会和理解经典”[10]。当下,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当让青年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家国情怀意识,使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人文素养,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郝瑞庭.浅议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转换与内容选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半月刊),2016(9):11.

    [2]胡全俊.“明夷待访录”的含义[J].中学历史教学,2014(4):40.

    [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91.

    [4]荣孟源.史料与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

    [5]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49.

    [6]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4.

    [7]曹磊.学生的认识误区也是“攻玉之石”——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为例[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5(12):20.

    [8]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

    [9]吴光.建立现代民主不能忘记黄宗羲的思想遗产[N].北京日报,2005-9-19(19).

    [10]方朝晖.现代儒学的困境与出路[J].天津社会科学,2009(9):45.

    相关热词搜索: 素养 落地 核心 实践 历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