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开锁礼民俗仪式文化初探

    时间:2020-04-18 07:57: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开锁”,又称“圆锁”,是一种成年仪式,也称十二岁大生日。“开锁子”有着固定和繁琐的程序,古代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现在山西、山东等部分地区仍在延续着这一传统。近来,我在莘县朝城镇、十八里镇、徐庄乡以及阳谷县西湖乡、茌平县城关镇等地作了一些调查,走访了一些老人和开过锁子的孩子以及主持过开锁子仪式的人,从而使我对这一传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挂锁子

    要开锁子就必须先挂锁子,按照当地风俗,认为挂锁子也就是把孩子“锁”起来,俗称“坐监”,认为挂锁可以让孩子“成人”,孩子的祖父母或父母更希望借锁将孩子的生命牢牢锁住,因为人们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让孩子坐几年“监狱”就可以免去“罪行”,阎王就可以放过孩子,这样孩子就可以健康地长大成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挂锁似乎同西方的护身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挂锁的孩子一般都是家族里深受长辈喜爱的孩子,没有男孩女孩之分;还有一些多病爱哭的孩子,家里的长辈为了祈求其健康成长,也给他们挂锁子。

    第一次挂锁子的时间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农历六月初一。这一天,孩子首先要认干妈,干妈一般都选灶王奶奶,以求她能保佑孩子。随着习俗的演变,现在有很多孩子挂锁子认“善老妈妈”作干妈。据当地村里的老人介绍,“善老妈妈”也就是巫婆的意思,据说她可以保佑孩子健康。六月初一这天要给干妈摆供,挂锁子的孩子要给干妈磕头,就是行认干妈大礼。然后孩子的祖父母(一般都是祖母)把用红绳拴着的两枚铜钱摆在供桌上,以示“挂上了锁子”。以后每年的阴历六月初一,都要用红绳拴两枚铜钱挂在灶王奶奶或善老妈妈的画像下,一直到十二岁。

    所谓的“锁子”,其实是用红绳拴住的两枚铜钱。也因为锁子的特殊性,孩子带锁子不必像戴项圈一样随身携带十二年,而是把它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打开之前再取来带上。

    二、开锁子

    孩子十二岁时的六月初一开锁子。开锁子仪式是个很重要的仪式,它在一个人一生中的地位不亚于结婚生子,亲朋好友甚至同村很多人都要被邀请参加,其中最重要的要有一个跟挂锁孩子同岁同性的孩子,还有十二个不同姓氏的成年人,这十二个人要有男有女(有些姓是犯忌的,不能请,如:“王”谐音为“亡”)。

    开锁子前,孩子的长辈要为其找一个“陪监的”,这个人要与开锁子的孩子同岁,性别也要一样。所谓“陪监”,也就是陪着被挂锁的孩子“坐监”,当然无论“坐监”还是“陪监”,这都是人们的意念。陪监的孩子要陪同开锁子的孩子一起参加开锁子仪式。为了表示感谢,开锁子的这家要给“陪监”的孩子买一套新衣服。亲戚、朋友、邻居都要参加,并且要给开锁子的孩子买新衣服,以示庆祝。同村的人要给这家送十二个烧饼,作为庆祝孩子成人的干粮。开锁子前要在供桌上摆设供品 ,供品一般有水果、煮熟的方肉、酒等,供桌上层摆放香炉。十二个不同姓的成年人出席开锁子仪式,每人开一年的锁,将十二把锁一一打开,象征着孩子从“监狱”里放了出来。

    开锁子的步骤繁琐而充满趣味:第一步,烧香,开锁子孩子要磕头行礼;第二步,开锁子的孩子和“陪监”的孩子钻到供桌前的八仙桌底下(八仙桌上蒙着一块大红布,桌上放着装有烧饼的筐子和一把铜锁),主持人宣布开锁子开始;第三步,十二个不同姓的人开始逐次打开摆在八仙桌上的铜锁,每个人在开锁时都要说“开监门,放监人,打发监人出了门”的口诀;然后都要从桌子上拿一个烧饼递给桌下的“坐监人”,“坐监人”咬一口,递给“陪监的”,“陪监的”也咬一口,然后递回桌上,这个过程进行十二次;第四步,锁开过十二次后,就将十二挂铜钱烧掉,来参加开锁子的人便会抢铜钱,据说抢到铜钱的人会有好运气,用这样的铜钱给自己的孩子再挂锁子吉利;第五步,烧完后放鞭炮以示“监门”打开,开锁子的孩子要顶一块红布从桌子底下跑出来,“陪监的”孩子在后面追,一直跑到一棵柳树下,才可以停下来。柳的谐音是“留”,含有希望孩子的生命留下来的意义;第六步,开锁子的孩子的舅舅要拿把剃刀在柳树下等着为其剃头,其实不过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而已。舅舅的谐音是“救救”,意思是希望舅舅可以救孩子的命,让其脱离苦海,从此可以健康成长。

    整个开锁子仪式结束后,主人家要摆席宴请来参加仪式的亲戚和朋友,有的家庭的排场很大,来的客人非常多,有的甚至比结婚时都隆重。

    三、对这一民俗现象的分析

    民俗的魅力在于一个民族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和乡土文化来揭示或表达某种象征意义。民俗文化往往是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域人民的心理、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文化现象。

    人的一生是在从小到大、逐步成长的过程中确立他的社会位置的,而实际的出生仅同自己的父母有亲密的关系,满月、命名、周岁等礼仪把他引入社会,确定了他在家庭与社会的角色;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在社会中的位置也就日益稳定地确定下来,其中从儿童到成人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标志就是成人仪式。

    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也同时决定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现象的不同。

    首先,由于地区的差异,尽管成年礼所蕴含的意义相同,但其举行的时间和重视程度却存在很大差异。在有开锁礼习俗的农村里,人们把开锁看作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仪式。在山西和山东的一些农村,十二岁的开锁礼就是人生的这个转折点,代表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开始确立以后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有些地方的成年礼则是在孩子十五岁或二十岁时举行,看来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其次,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开锁礼的仪式和过程也不同。前述,是山东部分农村的开锁礼的程序,而据资料显示,山西各地农村和清朝年间的开锁礼与之有着诸多差异。

    按照山西部分农村的习俗,开锁就是在孩子进入成年时把他过满月或百日时戴的银锁、铜锁摘去,或者把用红线编的十二把长命锁全部散开做成一条腰带,让孩子系上,直到结婚的前夜。而在山东农村,用红线拴两枚铜钱作锁,很简单,而且开完就烧掉了,则不用做腰带。

    据《大同府志》(乾隆年间)描述,民间的说法一般是男孩子才带长命锁,由姥姥制作,刻有“五世”字样或各种图案缀在下面。以后每年生日那天,由奶奶再裹上一层,一直到十二岁仪式完毕。由孩子的母亲或奶奶亲手制作的长命锁,是用蓝线、红线、黄线(绝对不能用白线或黑线,因这两种颜色是不吉利的)编几码之后再打一个猪头状的结子,下面吊几个“制钱”。以后每过一岁家里再给编织一个以供佩带,直到十二岁为止。下锁之后将锁上的红布圈挂在最高处,一般是在端午节赶庙会时挂到山中的松树之巅,以示成年之后的孩子能有出息,有远见,能在众人之上。也有一种说法是所有的长命锁都要由父母保存,到十二岁时,再把这十二个锁打开用其线作一个裤带,让孩子用到结婚时为止。

    《太原府志》中记载“儿童十二岁始蓄发”,可以证明当时“开锁礼”的第六步舅舅给孩子剃头在当时是真要剃头的。因为农村的许多儿童小时的发式有的头上留有“前拉拉”,有的脑后拉着“后缀缀”,因此在成年礼开锁子时要将这些全部剪掉,开始留成人的发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开锁礼中的剃头只是象征性的了,因为现在农村的儿童再没有“前拉拉”、“后缀缀”了。

    这些差异也表明了民俗现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的甚至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也是民俗现象在传承和发展中所不可避免的渐变。各个地域有各个地域的民俗,但人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这些现象,他们需要的是这些现象所蕴含的意义。

    结语

    近年在网上和杂志上看到许多关于中韩、中日民俗文化对比的文章,大多是在呼吁,中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特色民俗文化,不要崇洋媚外。

    民俗的传承是人们在自觉不自觉间延续下来的,是一种极其自然的过程。如果强行限制民俗现象的流传,那么就失去了民俗作为一个地域民众的心理、精神和审美情趣表现的意义了,也是对民众情感的一种伤害。

    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必要盲目地效仿别的国家,中国的民俗现象应顺其自然地发展演变,假如有的习俗淡化了,是因为它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有的国外习俗涌进来,是因为有人喜欢它,这也说明有的人开始赋予这些洋节新的寄托。

    弘扬民俗风尚的感情是应该理解并值得赞赏的,而真正的弘扬不在于风俗仪式本身,而是通过传承民俗礼仪透露出的渊源博大的本质精神,有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内核,民俗礼仪无论以何种方式存在,都不会阻止这个民族照着既定的方向健康发展。就让我们以一颗虔诚的爱国之心,永存于龙图腾之下,共同祈愿华夏民俗顺其自然、从容发展吧!

    王欣妮:聊城大学图书馆。

    相关热词搜索: 开锁 初探 民俗 仪式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