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试论“清官”产生的根源

    时间:2020-08-14 07:58: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所谓“清官”是指封建社会官僚中一部分为官廉洁、自守,敢于谏诤,刚直不阿,执法如山,敢于抨击社会的黑暗面,整顿吏治,讲求生产。兴修水利,关心生民疾苦的人。据历史记载,清官无代不有,在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打下了自己的印记。人们对清官感情分外深厚,讴歌热烈,谓之“青天老爷”。本文就“清官”产生的经济、历史、思想根源作一个粗略的分析。

    一、封建的土地制度是清官产生的经济根源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占有土地而农民少地或无地,农民大部分都要靠耕种地主的土地而生活,从而形成:二者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农民把全部的剩余劳动,乃至一部分必要劳动或其他劳动生产物,用贡纳、地租、赋税或用其他名义提供给土地占有者,并且,为了帮助这种财产关系的安稳与榨取的顺利推行,产生了封建的官僚制度。而封建官僚政治的特征是重人治而轻法治,封建官僚只对君主负责,下级只对上级负责。吏治的好坏全系官僚一身,甚至国家安危,民族兴旺,人民荣枯,最后要看帝王官吏的忠奸智愚而自定,人民对此则无可奈何。中国封建社会不许人民有什么基本的权利观念。所以他们的任何自身基本权利被剥夺,被蹂躏的事实,很少从法的角度去考虑其是非,至多从伦理的范围去分善良恶。正因为人治关系重大,故一些圣人提倡清官廉吏的贤人贤治,要求官吏对上级对帝王负责的同时,不仅忠君,而且爱民。这样,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既造就了大批贪官污吏,也造就了一部分廉洁奉公的“清官”。“清官”是封建地主官吏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民是小生产者,目光短浅,加上封建社会的愚民政策,农民意识不到自己的地位,认为自己耕种地主的土地,是地主养活了自己,地主官吏有恩于自己。对地主官吏尤其“清官”抱着感恩的思想,这就在一定条件下,便农民意识不到自己的价值、地位、作用,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就必然被支配和被统治。

    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及地主阶级内部矛盾是“清官”产生的政治根源

    任何一个阶级都有一批忠于自己阶级事业的英雄,都有自己虔诚的殉道者。而“清官”就是忠于地主阶级事业的典范和殉道者,是封建剥削的忠实捍卫者,是地主阶级长远和根本利益的体现者。他们誓死保卫封建方式、封建剥削制度和财产关系。所以无论对封建统治的侵犯来自哪个阶级、集团和个人,“清官”们都认为是对他们心目中最神圣事业的凌辱,他们都要与之拼死斗争。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农民起义不绝于书,每次起义都是地主阶级“竭泽而渔”“管逼民反”的结果,地主阶级内部一些比较有远见、有政治头脑的官吏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着眼于封建阶级和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尽可能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清官”海瑞其生活的时代农民的武装暴动不时发生,虽然规模不大,却是明末大起义的序幕。为了挽救明王朝,海瑞为官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小地主、市民利益的措施。如在浙江淳安做知县时清丈土地,改革均徭;在江西兴国做知县时执行一条鞭法,裁减冗员;任巡抚时勒令徐阶退还侵占的良田等。这在主观上无疑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代农民发泄了对朝廷的不满,损害了地主阶级的一些利益,故被人们誉为“清官”。但他主观上是为摇摇欲坠的明朝统治者设想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危局的办法,作为一个忠臣,他没收徐阶的土地目的在于他给李春方的信中说得很明白:“若不还之过半,民风习俗,可得而止之邪!”可见海瑞之所以勒令徐阶退还土地,显然是怕“刁险”的“民风”发展到了极点就像堤防一样溃决,因为感到非缓和一下不可。

    “清官”况钟生活的时代虽是明朝初期,“国家总的政治、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封建社会历史上的‘好景’总是不长的,何况明王朝又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已是强弩之末,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更加尖锐,所以,它的内部隐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况钟为了挽救危机,在他统治的范围内进行了各种整顿、改革。但这些,他自己也认为是为了“报效朝廷”。

    “清官”为了捍卫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一方面要缓和阶级矛盾,另一方面也遭到了地主阶级的内部挑战。地主阶级的欲望永远是填不满的,他们时刻都想冲破封建法律对自己的某些限制,使其无限地兼并土地,荫庇人口,加重地租,增加赋税和徭役,这必然不断造成除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尖锐和激化外,还造成了地主阶级内部各个派别和集团矛盾的尖锐和激化,造成整个封建统治的危机。“清官”大搞抑制好强。平凡冤狱,严惩贪污之类,就是为了对付地主阶级自身对封建纲常法律的破坏。其次,地主阶级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文官与武官之间。宗室与外戚之间,宫中与府中之间,京官与地方官之间,以及这每一对垒势力各自阵营之间,互相摩擦、厮杀。为了战胜对手,往往不择手段。其中一种高明的手段就是收买人心。为了深得人心,就必须做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自然也就被人们誉为“清官”。

    三、儒家的民本思想是清官产生的思想根源

    “清官”有自己的一套指导思想,其根源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主张用“仁”来统治人民,反对残杀,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爱民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命题。荀子对人民力量的作用的认识更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高度,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和舟的关系。这些都是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有远见的政治家那里得到了重视。唐太宗就以此来教育他的儿子。不少的“清官”都饱读儒家经典,他们在主观上真诚地躬践儒家那套“正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况钟是“两鬓添忧民之白发,一心持报国之丹心”。包拯则认为“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当务安之为急”。海瑞直截了当:“为民,为朝廷也。”可见清官们“为民请命”、“爱民如子”是以“爱国”和“忠君”为前提的。他们抑制兼并土地,严惩贪官污吏和“平反冤狱”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从“保民而王”为出发点的。这些清引门决不会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封建社会再清的官吏也没有公仆的思想,他们只喜欢为民做主,做人民的父母官。

    对历史上清官所起的作用,吴晗老前辈说得很清楚:“青天……他们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官僚,在这一点,也和当时其他封建官僚一样,是和人民对立的。不过,由于他们的出身和其他关系,比较接近人民,了解人民的疾苦,比较正直,有远见,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缓和阶级矛盾,在不损害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前提下,有意识地办了一些好事,这些好事是和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一致的。也是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当前利益一致的,对当时生产发展,对历史的发展有好处。因此,他们在当时被人民叫做青天,在历史上也就应该是被肯定的,值得纪念的,在某些方面,还值得今天学习的人物。我基本上是赞同吴老的评价,但我认为应该指出的是“清官”固然比“贪官”强,而对人民的欺骗性也比贪官大,因为人们对“清官”的感情越深厚,讴歌越热烈,人们的自我价值的自我意识也就越被抹杀,法制观念就越淡薄。“清官”思想影响到我们现今的干部队伍,我们的干部也以“清”为豪,但社会需要的不是“清官”,而是人民的公仆。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

    相关热词搜索: 清官 根源 试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