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时间:2021-03-02 08:03: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服从于一定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战略目标。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变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类型、层次、规格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应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构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48-03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和中心任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服从于一定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从国际来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为中国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国内看,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矛盾增多且更加复杂,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面对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贯穿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以及文化先进化建设,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这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战略目标,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变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类型、层次、规格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从人才培养规模方面考察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因而应根据现实条件适度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使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此外,还应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4%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而应稳步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从人才培养类型方面考察

    1.着力培养科技型人才。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目前,科研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着国家长远发展。因而高等教育应着力培养科技型人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2.扩大培养技能型人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不仅需要科技领域的高级专家和技术人才作支撑,而且迫切需要大批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生产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因而,高等学校应扩大技能型人才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重点培养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主攻方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着力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必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生新的产业重点领域。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应重点培养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等经济重点领域和教育、政法、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满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4.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完整而系统的跨学科或专业知识与能力,并能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可适应和胜任多个工作领域的人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学科交叉渗透、高度综合;当今时代,任何高科学技术成果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精通一门专业和学科的“专才”,而更需要“专才”与“通才”相统一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应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承担起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三)从人才培养规格方面考察

    1.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要素,是时代对人才质量最主要的内涵要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整体活力和发展潜力将更多地依赖于国家整体的创新实力,依赖于国家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是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的需要。因而,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高等教育应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类人才的培养当中。

    2.注重终身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总量激增,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使得人的学习不可能“一劳永逸”,学生在校学习时只能获取所需知识的一部分,而更多的知识依赖于以后通过不断学习获取和更新。适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不仅仅是应当“具有什么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当“具有学习能力”;学习型社会要求人才培养不仅要教给学生专而深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会他们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教育、自我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因而,重视学习能力培养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多样化的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但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中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因而,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克服在人才认识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高等学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保证。

    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最基本的观念;树立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将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能力,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把每个人都当做人才资源来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保障;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总之,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完成这样的深刻转变:从片面追求学历层次转变为以重视能力为主;将阶段性学校教育为主转变为面向所有人、强调终身教育的多样化教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应同经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应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作为衡量教育质量、检验人才培养成效的主要标准。

    (二)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中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目标趋同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不顾所处的层次和类型,忽视办学条件的限制,盲目追求高层次、多学科,从而偏离学校所应面向的社会需求。

    事实上,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高等学校的层次和类型密切相关。高等学校应主动适应于与本校科类、层次基本对应的经济社会需要,并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学科优势与特色等客观条件,科学合理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在社会需求总和的坐标系中准确找到学校所应有的坐标点,立足本科类、本层次、本规格的人才培养要求,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出特色,充分发挥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成为本科类、本层次的一流高校。

    (三)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结构

    根据产业结构与教育结构相关的原理,高等学校的专业学科结构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特点,建立与之基本一致的结构体系。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优化应根据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增强专业建设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现阶段中国高等学校应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和综合学科专业,以科技型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大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模。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社会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要求。

    实行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与企业和行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对接;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并推行探究式、启发式等创新型教学方法,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根据人才理念和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多样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五)完善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首先,改革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实现教学管理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它应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化而不断地变革创新。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建立起一整套与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较为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数量方面,更重要的是结构和质量方面。应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科研促进教师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的高校教师队伍。还应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加强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购置先进设备、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从硬件上为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politic s.people.com.cn/GB/1026/13066190. html,2010-10-28.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news.q q.com/a/20100729/002511.htm,2010-07-29.

    [4]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news.163.com/10/0606/21/68HCARRM000146BD.html,2010-06-06.

    [5]晏照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

    [6]吴启迪.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人才强国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5,(2):1-5.

    [7]徐太水,刘建中.试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81-83.

    [8]何海宴,刘满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的教学管理制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9):26-28.

    [9]操小龙.关于人才培养规格表述方式的探讨[J].学术论丛,2009,(5):108-109.

    [10]宣勇,鲍健强.现代大学的分层与管理模式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5,(2):52-55.

    [责任编辑 陈鹤]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