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体育基础设施主要措施成效---政府主导,规划先行,社会共建

    时间:2021-03-12 10:49: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体育基础设施是发展体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需求,近年来,邹城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了政府主导,市、镇、村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共建,构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措施成效

    (一)政府主导、科学谋划、合理规划布局。长期以来,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把体育工作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写入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纳入了地方财政预算。针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济宁市政府出台了《济宁市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和管理办法》(济政办发[2012]30号),明确了职责分工,确定了规划建设管理标准,形成了由体育部门负责对全市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监督指导;
    规划、国土、住建、财政、城管执法、教育、民政、物价等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建设、管理工作的一套行之有效发展模式。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均衡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市区重点规划建设了体育公园和体育中心两处场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大型全民健身中心,外加一批城市健身小广场,护驾山公园、铁山公园户外健身步道以及各社区健身苑,打造城区“10分钟健身圈”。镇、村居重点建设农民健身小广场和镇级全民健身中心,我市2013年已完成全市农民健身工程的全覆盖,821个行政村都有了自己的健身小广场,13个镇都建设了镇级全民健身中心,保证了全市农村居民的健身场地需求。

    (二)加大财政投入。一是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近年来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新建、扩建、改造、管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自2008年以来,每年列支100万元,并连续三年把建设100处全民健身广场列为当年度市政府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
    2014年投资3.5亿在东城新区高标准建设了体育中心,2013年投资1700余万元省级改造体育公园,二是每年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补充全民健身工程资金需求。三是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并多次获得省、市级项目资助。近年来累计获得扶持资金400余万元用于场地设施建设。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场地设施建设投资。

    (三)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管理。一是提升场地设施建设标准,形成从审核选址到器材招标再到配建最后验收的规范建设模式,全程跟踪检查,严把各关口质量,建设高标准体育场地设施。二是规范管理模式,制定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责任,实行属地管理的方式,谁主管谁管理,谁辖区谁管理;
    三是引入数字化城管智慧管理系统。体育场地设施作为该系统监管对象之一,在专业团队和社会的监察下,及时向主管单位反馈场地设施损毁情况,并规定限期内完成修复。

    (四)盘活存量资源,激活健身功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一是多种形式开放,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已全覆盖的农民健身工程、城市健身广场、社区健身苑是无条件、无障碍式全时段免费开放;
    作为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的市体育中心、体育公园积极开展低、免收费(按照项目场地全时段或分时段)开放,全年开放时间超过330天,每天开放时间超过8小时;
    企事业单位属地场馆在不影响工作和生产秩序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运动场地,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期间向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二是场馆功能不断完善。东城区投资3.5亿新建的体育中心占地420亩,拥有体育场及附属热身场、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停车场等设施,音响、大屏、灯光等设备齐全,功能室完善,是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体育文化中心。市体育公园,近年来投资2000余万元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了全省首个可拆装式游泳池,新建一处标准笼式足球场,提升改造了一处室内综合训练馆,包括跑道、墙体、采光、音响、卫生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整个场馆焕然一新,功能更加完善,现代化程度高,设施配套齐全完善,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成为广大群众经常性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

    (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场馆。我市能源企业自建场地基础良好,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走在全市前列,以兖矿游泳管、各大矿区体育馆、电厂体育馆为首的企业场馆已逐渐由开始的内部使用向社会开放。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身需求不断增加,在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市掀起了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热潮,涌现出了一批像绿鑫春公司、三仙山自行车越野场地、邹鲁生态园等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休闲娱乐场地越来越受到群众的青睐。特别是绿鑫春公司,已成为我市重点打造的体育产业项目,以打造绿色体育休闲小镇为目标,整合优美的天然景观、自然资源,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融合体育、旅游、文化,建设集健身、休闲、娱乐、观光、商住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绿色体育旅游度假区,面向社会开展大型滑雪、攀岩训练、拓展训练、沙滩运动乐园、房车露营、生态餐厅、科技展厅、养生会所、木屋别墅、私人订制农庄等服务。

    二、邹城市体育基础设施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大型体育场馆3处(其中两处为全民健身中心)、城市健身小广场10处、社区健身苑34处、镇街健身工程16处、农民健身工程821处,户外体育健身工程3处,室内体育场地面积有21864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面积有2451228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7平方米。据统计,我市共有公共体育场地2160处(个),其中体育场17个,田径场15个,小运动场157个,体育馆4个,游泳馆/池7个,综合房3个,篮球房(馆)3个,体操房(馆)11个,乒乓球馆1个,室外七人制足球场2个,篮球场453个,排球场64个,室外网球场3个,羽毛球场17个,乒乓球场541个,室外门球场1个,汽车赛车场1个,自行车赛场5个,登山步道3个,城市健身步道6个,全民健身路径833个,其他类体育场地13个。

    相关热词搜索: 共建 先行 基础设施 成效 主导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