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百部精品”,评论先行

    时间:2021-02-23 07:55: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是舞台剧目创作的难点,从选题源头抓起,从剧本创意出发,研讨会的目的在于为上海的舞台艺术创作重点研发研讨一批具有精品气象与潜质的现实题材作品,重视创作选题的研发、孵化与培育,着重表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即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成就、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鼓励表现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四个中心”及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本土特色题材,鼓励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接地气”“通人心”的优秀时代之作。

    八个选题题材丰富,视角新颖,风格多样。有讴歌当代知识分子甘于奉献守望理想的沪剧《敦煌女儿》,反映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初期普通百姓感情激荡、观念转变的淮剧《浦东人家》,展现上海都市发展进程中年轻一代“新上海人”奋斗拼搏的沪剧《上海童话》,表现湘西洞庭湖滩采集芦苇妇女劳动和生命之美的舞剧《芦花女》,聚焦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留守儿童身心成长的儿童剧《大顺子吼歌》,咏叹乡土作家贾大山朴素人生磊落襟怀的评弹《大山》。上海戏剧界一直期待能够变出新格局、赢得大突破的滑稽戏,这次研发了两个优质选题,可谓双管齐下,耳目一新。其中一部“新都市滑稽戏”《七十二国房客》,似乎有意连接早年上海滑稽戏的经典剧目《七十二家房客》,所不同的是,《七十二家房客》表现的是各个地方的杂色人等在上海市井的生活与摩擦,而《七十二国房客》所呈现的则是高度开放和高度国际化的上海都市中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上海新居民之间的相处与融合。一个外国人集中居住的社区,就如同一个小小的“联合国”,这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新景观,也是城市管理的新问题,非常具有时代性。另一部改编自优秀文学作品的新“荒诞滑稽戏”《上海拍卖师》,则试图在浮华百态、悲喜错综的情节跌宕中,以一种不动声色又极具张力的人性悖论和喜剧格调,呼唤经济大潮中不可泯灭的诚信与善良。

    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指出,现代题材的创作,不仅是题材选择上的时间界定,更意味着时代精神上的转化创新,此次研讨的八部作品有望能在中国价值、上海气象和现代审美的结合上,在把握上深耕细作,精益求精,取得突破。 作为“十三五”期间上海文艺创作“百部精品”的组织策划者之一,中国剧协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罗怀臻说,孵化和培育精品创作必须从选题源头开始,因而,此次研讨会的最大特色就是重视创作选题开发,通过研发研讨将对作品的评论工作前置,通过对作品进行评论研判来引导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从而减少创作过程中不必要的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减少平庸之作,最终创作出精品、高峰之作,在这个运作过程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也将完成自己的身份转换和工作转型。

    两天会议,京沪两地评论家分别对八个现实题材选题进行研讨,为这些选题与剧本问诊、把脉、处方。专家们畅所欲言,出谋划策,来自全国各地数位剧作家、导演分别与上海市文艺院团签约,合力打造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

    “发现美、培植美、扶植美要比美的存在更加重要。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沿着鲁迅、叶圣陶、巴金的足迹,勇敢且有远见地担负起了发现美、发现优秀作品、发现优秀作家的历史重任,不仅为上海戏剧艺术的繁荣担任采掘者、培植者、爱护者角色,我相信还将吸引全中国戏剧的精英,大家同船共渡驶向中国戏剧艺术更加美好的彼岸。”研讨会结束后,剧作家欧阳逸冰代表签约艺术家在交流大会上发言,如此感叹。作为研发研讨会评论专家之一,中国剧协副主席、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王晓鹰导演直言,通过这次研讨会,看到上海抓出不少有着优良基础和广阔前景的剧本或创作构想,这些都预示着上海戏剧创作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一个丰收季节。在戏剧舞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中,原创作品毫无悬念会有越来越大的数量积累。虽然不可能每一部原创作品将来都成为经典,但是,只有当更多的创作者、更多的戏剧人都有意识地追求戏剧创作规律的经典性时,才有可能在大量原创作品的基数上,出现真正的精品之作,并获得长远生命力。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戏剧创作中没有积极追求经典性的意识,哪怕有再大的繁荣基础,也难以出现真正的传世之作。我们需要做的是恪尽我们身为当代戏剧工作者的艺术责任,把“大浪淘沙”的选择工作交给时间。

    城市舞台、农村题材、人性观照

    舞剧《芦花女》出品单位:上海歌舞团;编剧:魏睿/编导:韩真、周莉亚。《芦花女》注视洞庭湖滩收割芦苇的一群湘西女人的生活命运,现代社会的劲风对宁静山乡冲击下,芦花女们历经的各种人生况味。该剧将以现代的力度、人类的视角和思想的复调,以粗犷的舞姿、原生的歌韵和赤真的情怀,在劳动与生命之美中,艺术化表现芦花女们的勤劳和勇敢,折射出坚韧不拔、追求美好的生命观照和民族精神。

    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舞剧应该不局限于城市题材,需要有反映城市社会生活以外的题材作品,借城市以外的生活去探讨人类的本质。《芦花女》有这样的潜质可以深挖,这部舞剧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观照女性命运,第二观照乡土文化,实际上是观照人类的精神气质,这两点是这部舞剧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对于女性的爱和观照自然呈现出来,不以城市人角度看待这些女性的悲欢离合,而以人的角度进行平视,避免过于概念化。城市是受农村滋养的,是在农村的基础上构建的,农耕对城市文明的滋养在剧中超出对农村概念化认知,对我们城市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提出暗示,提醒我们以什么样的角度看待现在已有的生活。这部戏不是让人认知芦花女的生存困难,而是反思人的生存状态。剧本提供很多想象空间,有诗意,如果有哲学思考,这部戏能够再升华一步。(胡晓军,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这部作品令人很震惊,整个意境和诗性都有了,这是舞剧的材料,但是这部戏到底写什么东西,我没有理清楚,一部好作品一言两语会说清楚。看后很感动,这部戏最高的指向是什么?真正令人震动和佩服的是在这个时代有一种永恒的存在,永恒的沉沦、永恒的美丽、永恒的人性。(马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这部作品文本和现实的靠拢与有些题材不太一样,避免了概念化,触发了年轻的创作者对于她从事艺术形式的捕捉力和作为年轻女性编导对于同性生活命运的感悟。这种感悟背后有很强的对生命的礼赞和对不同现实生活对比之后的感受。剧本提纲比较完整,用舞剧的语言来讲述故事,用专业眼光看这个剧本有想象空间,从舞剧走向上来引导关注点,编导者将来会再进一步做文章,使这个故事丰富、形象、感人、升华。虽然是舞剧,但是不浅显,虽然是现实题材,但是不概念。不概念、不浅显在于对剧中四个人物的设计煞费苦心,既符合舞剧人物承载表现生命体验的特点,也承载表现现实的功能。

    相关热词搜索: 先行 百部 精品 评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