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初探

    时间:2020-08-14 07:52: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本文介绍了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力求从历史角度找出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同特点。

    关键词: 封建社会时期 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

    对外交流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教育对外交流的发端,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国际性。

    一、春秋至近代以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各界人士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以求得在经济、政治上的发展,从而促进私学的产生和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其中,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广招门徒,传播儒学思想,促进了不同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国际化”意义。

    汉代私学进一步发展。私学是一种较为自由和开放的教育形式,在学生招收上不以年龄、贫富、地域为限。例如,郑玄游学归里,相随的学生有数百千人,晚年远道来学者数千人。

    隋唐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同外国的联系和交流,特别是唐朝时期,与日本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此时,中日学问僧和留学生对中日文化教育交流起了巨大作用。他们随遣隋使、遣唐使一起赴华,在中国进行系统的学习,目睹了隋亡唐兴的历史转折,看到了日臻完善的隋唐政治体制,尤其是教育和法制制度,回国后他们强烈要求对日本社会进行改革,极其深远地影响了日本的教育与文化。

    盛唐时期,来华的日本留学生人数急剧增多,据统计有120多人。其中最有名的是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在长安留学18年,学习经史、六义,随后,回国在大学任教,对学生讲授《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引发了后来日本学制的进一步改革;阿倍仲麻吕毕生研究与传播中国文化,并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正式成为唐朝官吏,为中日文化教育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有不少中国人东渡日本,其中最有名的是唐朝高僧鉴真,他曾七次东渡日本,对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近代以后

    近代,两次鸦片战争的先后爆发,西方列强的侵入导致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同时促进了我国教育国际化空前大发展。

    1.洋务学堂的创办

    洋务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它既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又符合清朝统治者的利益需求。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建立洋务学堂,培养务实的洋务派人才。1861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以西学为主,采用班级授课制,融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教育哲学思想。“它将西学引入了中国传统教育之中,从而导致了不占主体地位的西学对中国传统的主体课程结构的冲击和传统教育体制的裂变”。①所以说洋务学堂开中国近代教育国际化的先河。

    洋务派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军事、工业上的优势是文化和教育上优势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主要培养的是技艺之才,具有专业化特点。所以,在教学内容中大力增加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开办了如下三类洋务学堂。

    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在1876年前,设有英文、法文、俄文等馆,之后又增设天文算术馆。

    第二类是军事学堂,主要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如1881年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训练水师人才。其学堂(法文学堂)设有造船专业二班,设计专业三班、学徒班(艺圃四班),各班由专门教师负责,统一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傅兰雅在《格致书院会讲西学堂章程》中指出:“学课中遇有须演示者,拟用院内已有之器具,订期在院依法试验,或用影戏灯等法,显明其理。”②

    第三类是技术学堂。主要培养会使用和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等。如1866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训练制造及驾驶轮船人才。其课程设置驾驶专业、造船、轮机专业,并且各个专业都都必须开设实际操作和训练课程。

    2.甲午战争后的留学日本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彻底失败,让中国人开始学会正视日本的军事与科技实力。经过深刻的反思和对日本的重新审视,全国上下开始大规模地向日本学习,其中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是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日本政府出于其东亚战略地位的考虑,向留学日本的学生提供优惠政策。于是在国内向日本学习的热潮和日本政府的拉拢下,清政府张榜招考“赴东游学生”,实行全额公费,最后共挑选10名两湖子弟,赴日本学习武备、格致、农商、工艺,兼通各门专业。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后,出国留学被国人视为日后入仕的捷径,所以留日学生的人数急遽上升,全国迅速出现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据统计,1901年留日学生为274人,1902年为574人,1903年为1300多人,1904年为2400多人,1905年激增为8000多人,1906年更增至12000多人。迄止1911年,赴日本的中国学生总计达38307人。③但在辛亥革命时期,留日学生大批回国,人数又一度下降至1000人,民国后期才逐渐恢复。

    虽然清末的留日运动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但是由于留日生多数人仅为初中程度,基础教育薄弱,且只有少数人在高校学习,因此学生所学程度较低。但是留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学科众多,如师范、实业(农、工、尚、矿、铁路、蚕桑等)、军事(陆军、海军、警察等)、法政、医学、理化、体育、美术、音乐等,几乎涵盖了当时日本学校中的所有科目,而其中尤以学习师范、军事、法政三者居多,影响也最大。他们回国后,主要从事初等和中等教育工作,且编译了大量的教科书,并将大量的词汇、术语带入了中国。

    3.庚款留美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将庚子赔款剩余部分退还中国的决议,并以此赔款作为中国留学生留学美国的专款,以达到其对中国进行政治拉拢和文化渗透的目的。此协定规定,在北京设立清华学堂,为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提供公费到清华学堂读预科,然后进入美国各大学继续深造。这一政策吸引了大批的中国留学生,从1909年到1925年,中国总共派出1031名学生到美国进行学习。

    留美学生所读专业多数为理学、工学、医学、商学及建筑学。他们起点较高,且经过严格的选拔,大多专心求学,并取得了高学位。据统计,1902—1911年,中国留美学生获硕士学位者16人,博士学位者6人,出现了一大批自然科学技术者、科学家,以及专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人才。留美学生回国后主要在高等学校任教,他们不仅承担专业课的教学和国际学术前沿的科學研究,而且担任教育行政工作,据统计,1931年。在全国79所公私立大学中,校长为留学出身者65人,其中留美者达34人,至于担任高校院系一级的领导、当教务长的更是不计其数。④1922—1925年间,英、法、德、比等国也纷纷仿效美国,以便从政治、文化方面实行对中国的侵略,将庚款余额退还中国作建设与发展文教事业之用,但留欧学生在数量低于留美学生。留学生新的学术思想大大提高了近代中国学校的管理、教学和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国际化进程。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国际性。从私学的兴起到庚款留美背景下教育的大发展,教育的对外交流活动自始自终伴随着。虽然这一过程并非是平坦的,但是教育对外交流始终是一个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示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是开放性。开放是中国教育对外交流的前提和先决条件。鉴真的东渡日本,使得中日两国佛教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成为可能;郑和七下西洋,使西学东渐蓬勃发展,教育对外交流迅速发展。其次是交流性。中国教育对外交流是建立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的。从中国教育对外交流的整个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它就是在教育领域内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信息资料,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过程。这种交流不仅扩大了教育研究的视野,丰富了文化内容,而且使得中国文化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对异国文化的认同也在扩大。

    注释:

    ①王韵秋.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6.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③李喜所.清末留日学生人数小考.文史哲,1982,3.

    ④卫道治等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的历史与现状.湘潭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2.

    [3]卫道治等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2010q145。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