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支部联建,联出发展新效能

    时间:2021-02-24 11:01: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核心阅读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指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近些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支部联建工作,着力破解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薄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少规划、社区治理难点堵点多等问题,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在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也为农村、企业、机关、社区找到了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合作共赢的突破口。本期关注聚焦“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机关联社区”,看三种支部联建方式,如何成为推动城乡基层治理的新引擎。

    弱村党组织发展意识不强、办法不多、能力不足

    村村联建 强弱抱团

    春节前后,贵州丹寨县排调镇方胜村通过“飞地经营”,在兴仁镇烧茶村养殖的林下鸡,成了集贸市场和超市中热卖的“年货”。方胜村党支部书记龙明超感慨:“从以前的穷山恶水,到现在的产业繁茂,秘诀来自于‘村村联建’。”

    方胜村距县城70公里,577家农户就有254户是贫困户,想发展却受边远偏僻所限,希望“借梯爬楼、借巢育凤”。而距离县城较近的烧茶村,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林地多,但劳动力不足,希望“舶来资源、借斧开山”。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如何破局,两村始终找不到突破口。

    改变,从扎稳支部堡垒开始。2018年以来,为破解部分弱村党组织发展意识不强、办法不多、能力不足等难题,丹寨县实施“支部带实体”“强村带弱村”工程,跨村建立联合党总支或党支部,通过安排强弱村党支部书记交叉挂职,选派强村村干部到弱村挂任“指导员”,选派弱村村干部到强村挂任副书记或副主任,党员结对共建等方式开展“传帮带”活动。

    召开联建会议、共过组织生活、共同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方胜村与烧茶村两村跨村建立联合党支部,通过思想、资源、技能、就业等方面落实帮带措施,使得“飞地经营”的想法在一次次联席商议、实地调研中逐步成型。2019年以来,方胜村将扶贫资金转移到烧茶村“飞地经营”,既能优势互补用足资源,又可共享生态利润,让资金发挥更大效益。2020年,方胜村“跨域分红”10万多元,烧茶村“坐收效益”1万多元。

    据了解,“强村带弱村”工程实施以来,丹寨49个强村与65个弱村结对抱团发展,通过支部共建带动村级产业发展,共帮助弱村引进产业项目114个,带动创业就业12528人,36个弱村实现转化升级。

    细麻搓成绳,能担千斤重。近些年来,“村村联建”以支部联建为基础,不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在乡村振兴、农村基层治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成为各地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

    联建支部有活力,乡村振兴添动力。“再难的事,拿到联建党总支会议上跟大伙说说、议议,都能想出解决办法。”吉林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榆木桥子联建党总支副书记王永刚说。江源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村常住人口急剧减少,基层党组织选人难、战斗力薄弱,村与村资源分散、产业规模小等现实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的步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源区委实施“区域化联建”工程,以“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党员联管、民事联办、成果联享”等为主要内容,组建17个联建党总支,辐射覆盖46个村党组织,凭借科学均衡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将分散的基层党组织联系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在联建支部的带领下,正岔街道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软枣猕猴桃种植项目;城墙街道2个地缘相近村共同流转土地,发展贝母种植项目;松树镇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整合资源联合发展种养殖项目……农村集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村村联建”也为培优农村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有益途径。四川大竹县、福建松溪县等地推出农村党员“双向互派”“互联互学互派”机制,着力构建组织联建、人才共育、活动共办、协同发展的“跨村联建”新格局,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本土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派驻对象到村后,通过相互借鉴、经验锻炼、谋划发展等方式,加强党组织互联,党建成果互学互享,促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互联互学互派’让我们村变了样!”松溪县渭田镇上塘村村民程文华说,派驻到上塘村担任副书记的吴德荣,给小村带来不少变化。“吴书记一上任就妙招不断,化解村里矛盾,建起铁索景观桥、景观亭,还创建了上塘村的微信公众号,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乡村发展少规划,村民致富渠道少、留不住人

    村企联建 要素互补

    “以前出去打工,一年到头挣不到多少钱,还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快60岁了,冬天在家没什么事情,来企业培训几天,领些材料,回家也能做。既能赚钱,也减轻了子女负担。”春节前夕,安徽明光市明南街道仓湖村的村民吴忠霞,找到了一份足不出户就能增收的好工作,逢人便说生活的新变化。

    吴忠霞找到好工作,源于近日明光市凯越礼品有限公司与明南街道仓湖村签订的村企合作协议。这次合作,帮助仓湖村许多在家妇女实现了居家再就业,带动其他4个村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有效解决90余名在家妇女就业难题。同时,带动30个居家就业点355名群众实现居家就业,人均增加年收入约1万元。

    让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是明光市通过村企联建打造“富民链”中的一环。去年以来,明光市按照“村企发展互补、产业关联融合”的思路,绘制部署图、情况图,全域推进村企联建工作。工作推开后,明光坚持“党委推动、行业引领”,成立甜叶菊、艾草、小龙虾等6家涉农协会,采用“协会+产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做好特色产业文章,种养殖总面积突破20万亩;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公司”模式,统筹村企两个主体,围绕产业深化合作,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市135个村实现产业合作社全覆盖……村企合作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人力短缺难题,更使得一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茁壮成长”为产业强村。截至目前,明光80个村与88家企业联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14万元,其他55个村与76家企业已完成编配,2020年,50万元以上的产业强村超10%,10万元以上村达到100%。

    明光的经验不是个例。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农村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较为充裕,但村集体经济发展缺少规划、村民致富渠道少、村内留不住人,外出打工成本高、收入少。而企业有较为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支持,但面临缺政策、缺土地、缺人手,生产效率降低,带动致富能力弱等发展瓶颈。村企联建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金钥匙。

    2020年8月11日,江苏省“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现场推进会在南京召开,动员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推动村企合作工作全面展开,40组村企代表全省首批2834个村企合作项目现场集中签约。行动推进后,江苏各地掀起村企合作热潮。规模种养型、产销合作型、农旅融合型、公共服务型等多元村企合作方式,让特色产业焕发生机。

    在贫困地区,村企联建又为巩固脱贫成果、帮助形成长效增收机制搭建桥梁——湖南湘西州采取自愿认领、按需指派、协议合作等方式,引导1100余家两新组织对口帮扶908个贫困村,辐射带动12万余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增收。通过组建旗舰合作社、产销协作、基地共建等方式,促进560多家两新企业与贫困村结成联股、联利共同体,带动村级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广西全州县针对村社独立发展能力不强、资源资金分散、村企对接不畅、产业管理粗放等问题,推行以党组织、企业、党员三个“桩”为支撑的“篱笆桩”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走产业化、规模化的村级集体经济绿色发展道路。

    从脱贫攻坚的“帮村”到乡村振兴的“联村”,一字之变,体现的是由扶贫济困到共同发展的理念之变,由单向帮扶到互利共赢的思路之变。通过村级党组织牵头,村企联建让乡村和企业两类主体找到了合作的共振点,在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也为农村、企业找到了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合作共赢的突破口。

    社区工作矛盾多、力量不足,资源统筹难度大

    机关联社区 分包解难题

    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近些年来,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二工乡京轩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立的纠纷调解室,成为居民的“解忧杂货铺”。

    “以前遇到问题,要么吵要么忍,始终不能从根儿上解决矛盾。现在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干部冲在解难一线,居民们不仅有处说事说理,还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反馈。”鲍传江说。翻开“解忧杂货铺”的记账簿,哪怕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解得其所。隔窗抛物、噪声扰民、房屋漏水等40余起邻里纠纷通过现场办公、个别调解的方式,第一时间达成解决方案。

    如今,在乌鲁木齐市高新区,“解忧杂货铺”已遍地开花。该区深化“乡街吹哨,部门报到”制度,探索机关社区党建结对共建方式,“社区党组织搭台子、部门响应唱戏、共建共享”,由区委统筹组建管理,综合考虑部门单位业务职能,分析优势强项,按照“对口联系、精准施策、共同提高”的思路,采取1+N模式,即1个机关部门与N个社区党组织联建,确保结对共建全覆盖。通过推行“同步建强组织、同步责任联动、同步学习培训、同步开展调研、同步严防严控、同步考核奖惩”的“六同步”工作机制,理顺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联建关系,形成防控责任共担、社区大事共商、民生实事共办、群众困难共帮的工作合力。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治理难点多,由于工作力量不足、资源统筹能力较弱、工作方法不合理等,有时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求。同时,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下基层机会少、作用难发挥、与群众沟通交流少。机关与社区联建,能够充分发挥机关单位较强的信息优势、智力优势和协调优势,为社区提供服务指导,调动起机关和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多方协同、全员参与的治理共同体,让城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河南郑州市管城区将全区162个机关党支部与无主管楼院党支部“分包联建”,570余名机关党员全部撒进楼院片区,在30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线全部成立临时党组织,设立党员先锋岗83个,组建党员突击队116支,把街道社区、职能部门、项目施工单位党员全部纳入其中。同时,推进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向楼院(小区)下沉,贯穿到商品房小区、城市安置区等党建“薄弱地带”,不断提升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凝聚起推动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的强大力量。江西余干县采取双向选择方式,推动122个机关单位与16个社区结对共建。落实每个月不少于1次、不少于2名机关干部、固定1个时间节点和地点场所的“121”工作要求,通过“便民联席摆摊”方式开展接待服务,在职党员严格落实报到服务职责,推动资源、力量、服务和管理下沉到社区、小区,有效提升城市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综合力。

    支部牵手共建,党员勇挑重担。为倒逼联建机关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湖北宣恩县实行“驾照式”管理制度,通过月积分、季考核,对下沉社区党员实行“十二分制”管理制,激励他们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内蒙古正镶白旗组织开展社区和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明确双方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个清单”,签订共建协议,对照清单相互认领、双向服务,全面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者: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 方玉瑶

    相关热词搜索: 效能 支部 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